好書試閱

在會員經濟中,會員入會時,組織要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去除障礙。會減緩用戶接觸所提供服務的任何障礙,尤其是在登記加入會員時的流程有任何這類障礙,都要一併去除掉。組織投資去除障礙的理由很簡單:你不希望因為加入會員和取得價值的流程中,有任何步驟太困難或太花時間,而讓潛在會員流失掉。

第二個步驟是立即傳遞價值。Netflix初期的行銷總監卡蜜兒‧華森(Camille Watson)表示,讓新會員馬上獲得一次絕佳體驗,這一點相當重要。她記得:「我們知道會員在第一次歸還三支影片時,才會體驗到Netflix的全部實力,因為那時他們才會體驗到,Netflix以飛快速度讓他們收到想要觀賞的下支影片。所以我們確保新會員加入時就先挑選五支片。」

潘朵拉音樂網站(Pandora)在這方面則採用不同的方式。透過選擇一首單曲或一位歌手,用戶可以馬上開始免費收聽為那首歌特製的「電台」。過一陣子,你可以增加其他歌曲和歌手,或只是動動手指聽潘朵拉挑好的歌曲。

第三個步驟獎勵組織預期的行為,這跟讓用戶建立善用企業價值的習慣有關。這方面有可觀的數據支持這個說法:人們在特定一段時間(譬如三十天內)都進行特定行為,最後這種行為成為個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如果你希望試用者成為積極忠誠的會員(最後成為超級用戶),那你就要藉由企業文化,讓他們養成這些習慣。

如何定義誰是組織的超級用戶

會員經濟重視某些用戶,這些用戶就是超級用戶。他們是那些特別忠誠,參與度又高的會員。他們透過參與,善用社群的力量。超級用戶是投入可觀時間參與社群的會員。會員透過建立持續參與團體的習慣,成為超級用戶。這跟單次重度使用的情況無關,而跟持續固定的使用有關。

如果會員制跟形成習慣有關,那麼哪種習慣可以定義超級用戶?這裡列出超級用戶的七種習慣。這些習慣是各個組織都希望鼓勵和助長的那些行為,因為它們能讓組織在會員經濟裡飆速前進。

超級用戶習慣……

1. 時常且持續地檢查,不是一年一次密集參與。
2. 創造其他人也能取用的內容。
3. 「監督」社群並確保強化團體的文化規範被落實。
4. 跟組織本身進行雙向溝通,提供回饋意見與建議。
5. 展現想要協助其他會員的真心誠意。
6. 吸引新會員。
7. 協助新會員入會。在現今人們可能參與好幾個社交網路和社群的情況下,要超級用戶做到這種地步根本不可能。人們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到極度參與(也就是每週投入二十、三十或甚至四十小時)。所以,你如何增加會員成為貴組織超級用戶的可能性呢?

增加貴組織超級用戶的人數

在研究超級用戶時,我很幸運地跟Lithium科技首席科學家吳育成(Michael Wu)博士聯絡上。該公司協助企業回應社交網路,並在自家社群建立可信賴的內容。吳博士是社群和會員制的專家,但他也創辦自己的社交網路和社群。

他的職責是開發有關社交網路和社群的理論,利用數據證明這些理論,最後為自家公司設計出能善用這些理論的產品。Lithium的一些顧客是全球最大品牌,這些大品牌目前正在建立自家社群。吳博士的研究教導這些顧客,同時也受到顧客做法所啟發。

吳博士提到最有趣的事情之一是,組織可以透過行為經濟學的效用理論,創造會員忠誠度。通常,吳博士對人類行為亙古不變這些層面,比對科技層面更感興趣。他認為科技的角色是善用這些可預測的行為。舉例來說,吳博士認為有持續參與團體習慣的人,就會成為超級用戶。超級用戶跟單次重度使用的情況無關,而跟持續固定的使用有關。超級用戶是讓社交網路和社群獲致成功的關鍵。吳博士分享他的見解指出,組織可以設計入會體驗,透過遊戲化和其他策略,鼓勵會員展現超級用戶的行為。

遊戲化是把遊戲思考和機械學應用到非遊戲的環境中,通常是藉此扮演激勵者的角色。常見的例子包括:積分、身分等級和提供獎勵給達成某種參與程度者。在內部激勵產生前,遊戲化可以提供一項外在激勵,讓顧客願意參與。

遊戲化是在會員開始體驗到會員資格的真正價值前,以人為設計的方式提供價值給會員。Badgeville(Badgeville.com)就是這方面的實例,該公司專門協助會員制事業,透過遊戲化善用會員資格的價值。組織以不同方式獎勵會員。有時,會員因為協助其他會員而受到獎勵,社群問答網站Quora就這樣做。Quora的用戶社群設計、問答、編輯和整理問題,透過參與來賺取積分。有時,會員因為達成階段目標而受到獎勵,譬如說,體重管理網站慧優體將減重食物分成不同點數,會員什麼都可以吃,只要不超過每天規定的點數,會員還可以透過活動,有機會賺取額外點數,比方說:做運動就能換取額外點數。會員若順利減重,便對慧優體更加忠誠,也會幫慧優體建立好口碑。Quora和慧優體都使用科技,充分利用會員的可預測行為,這樣不但促使會員成功,最後也增加會員中超級用戶的人數。雖然有人起初可能受到個人目標(例如:減重)激勵,但長久下來,個人激勵可能在協助他人也這樣做時,就發展成一種利他行為。所以,設計一些要素,激勵會員及早出現組織想要的行為,這一點相當重要。

為何超級用戶對組織很重要

超級用戶未必是讓企業最有利可圖的顧客,有些顧客花很多錢,根本沒有跟企業、產品或其他成員有情感上的參與。不過,超級用戶負責促使許多價值的產生。舉例來說,領英的最活躍會員中,許多並未支付訂閱費。而且,未訂閱者,譬如:招募人員和業務人員,可能不會創作內容,或邀請新會員加入該社群。

以大多數組織來說,超級用戶只占會員總數的一小部分。網路社群有一個通則可循,九○%的會員是潛水者(只看文不發言,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九%的會員偶而發言,一%的會員經常發言。吳博士研究一百四十三個線上社群發現,雖然各社群的這類比率有些出入,但基本上這個通則還是有效。

那麼,為何超級用戶這麼重要?超級用戶參與、吸引和主動招募新會員。雖然有些科學家試過開發各種方法,預測誰是超級用戶,但吳博士尚未發現任何可信賴的數據,能提供找出誰是超級用戶的做法。不過,目前可能做到的是,藉由會員跟其他超級用戶的相似性,來找出潛在超級用戶,然後鼓勵這群人做出特定行為。

其中一種方法是追蹤所有會員活動,然後從中找出哪些用戶比平常更常查詢、觀看、創作或邀請。那些人就可能是超級用戶。當組織擁有一小群相當關心組織的死忠支持者,就達成邪教般的地位,有人或許認為這樣實在搞得太過頭了。在此,我以邪教形容超級用戶比率相當高的組織。畢竟,這可是大多數組織都想達成的境界。CrossFit似乎就已經做到這樣。

雖然許多運動組織充份利用會員經濟原理(那就是這些組織被稱為健身「俱樂部」的原因),但是CrossFit社群幾乎比其他任何組織,更徹底掌握會員經濟的商機。結果,這讓CrossFit順利培養出一群死忠追隨者。

每週二和週四中午,我妹妹跟妹夫在離上班地點二十分鐘的一間舊倉庫,參加密集健身。他們在那裡跟CrossFit帕拉奧圖的另外十二位會員一起揮汗如雨、賣力健身。他們一起完成當天的健身活動,每個CrossFit「訓練基地」(box)必須完成同樣的當日健身活動(workout of the day, WOD)。CrossFit會員以Box稱呼每個訓練基地,因為健身場地有別於一般健身房,並沒有講究的健身設施。CrossFit為每項活動訂定分數,並記錄個人分數和每個訓練基地的最佳選手。CrossFit的健身活動極具挑戰性,卻不會花太多時間。時間短但成效大,只要每週二次,每次三十分鐘。必要的話,會員也可以在家裡完成。

CrossFit讓人一加入就高度參與,因為只有一項健身計畫。有經驗的會員會歡迎你並指導你。會員參加特定的健身日,在固定時間跟固定小組一起練習,所以彼此相當熟悉。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必須留下來並支援其他會員,直到會員完成當日健身活動。CrossFit鼓勵真誠的連結,也激勵每位選手努力健身,持續進步。

CrossFit每年有固定活動讓社群共同參與,譬如假日派對、女性獨享活動、訓練研習營、慈善募款活動(包括舊金山美國銀行大樓登高賽),以及CrossFit年度公開賽。在年度公開賽中,CrossFit在世界各地的每個訓練基地,進行五個同樣的健身活動,然後互相比較各組成績。CrossFit有個人記錄板,記錄個人最佳成績。CrossFit讓人們彼此認識的好處之一是,在有人沒出現時,大家就會關心,也彼此提醒不能偷懶。從企業的觀點跟從健身成效的觀點來說,這樣做都有幫助。CrossFit會員通常兩兩一組共用一個單槓,可以彼此鼓勵和教導。CrossFit品牌經理吉米‧萊契福德(Jimi Letchford)跟我說:「我們對價值的看法,跟其他健身房截然不同。我們不是花一九‧九九美元使用健身房和游泳池的健身業者。對我們而言,我們提供的是指導和社群,讓會員能每週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找得到教練。會員肯定他們獲得的價值,那就是他們對CrossFit如此忠誠的原因。」如果人們把你的非宗教組織比喻成邪教,那我倒要恭喜你,你正在建立一個有龐大參與和死忠粉絲的社群。我發現有一點很有趣,人們會以宗教極端份子的措詞,來形容有超級用戶死忠追隨的組織。舉例來說,許多人把CrossFit說成「神聖CrossFit教堂」,或說成「科技福音教士」,意指CrossFit會員像傳教士那樣,努力招攬新會員。

CrossFit這類企業遵循下列這三個法則,創造顧客忠誠度:
.容易上手。
.個人化。
.讓會員參與。

我會在第十章<如何留住會員(及何時該讓他們走)>中,再詳述這三大法則。

為了創造超級用戶,就要把達成這項目標,當成入會流程和持續會員體驗的一部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