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社群媒體

部落格

部落格版主可透過部落格提供新資訊,或是發表個人見解。部落格對於時尚界的影響力快速增長,品牌業者在推出產品時更時常與部落客網紅合作──寄託於他們的開箱文和死忠追隨者,效果更勝於專業人士的意見。部落客明星甚至推出自己的系列產品,或跟大品牌合作。這類例子有巴黎的GaranceDoré,跟美國品牌Kate Spade合作;經營「男人閃邊」(Man Repeller)的美國部落客Leandra Medine,與Dannijo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產品;英國Susie Bubble經營的部落格Style Bubble,也和瑞典品牌Monki合作。有人因為部落格的勢力而成為明星,譬如Tavi Gevinson,年僅12歲就以自己的網頁Style Rookie聲名大噪,她現在是一名演員;菲律賓的當紅部落客Bryanboy的名字,也被Marc Jacobs用以命名一只手提包。趨勢業者可以從這些時尚部落格蒐集到最尖端的資訊,或瞭解他們針對特定議題或新產品發表的見解,或是掌握特定族群的意見和喜好。

影像部落格

影像部落格(vlog)的運作方式跟部落格類似。部落格版面由版主上傳的影片構成,內容可能是評論、提供訊息,或作「使用方法」的示範。主題類型五花八門,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教人們如何打扮。影像部落客網紅的粉絲動輒數百萬,他們跟部落客一樣,觸角早已伸入品牌合作,為品牌背書,也享有網路外的名氣。Tanya Burr在YouTube上以美容頻道聞名,她推出了自己的化妝品系列,也出版一本教人如何打扮的書。

Tumblr

Tumblr提供的平台可讓使用者添加精選圖片,加上有限的文字或不加文字。透過這個網站作者可以輕易地展現出個人風格,也是抒發小眾品味的理想平台,亦不乏幽默的內容。趨勢預測師利用Tumblr的貼圖來為設計尋找靈感。

Pinterest

Pinterest是一個精彩的圖像平台,這些圖片或從網路上搜尋而來,或由個人上傳,使用者可以按各自喜好規劃圖片的主題版面。Pinterest在時尚、吃食、婚紗業者的炒作下變得極為熱門,現在已成為各大品牌和零售業者推銷自家產品的管道,直接讓客人下單─或透過連上自家官網平台,或付費給重要網紅,請他們幫商家產品釘圖。官網上的超級釘戶往往有數百個主題版面和數百萬的追蹤者,可以想像品牌經過他們代言後會產生多麼驚人的影響力。
nstagram

Instagram是一個以影像為溝通平台的社群媒體,因為使用者充滿創意的照片和自拍而大受歡迎。它現在是品牌展示自家商品的重要管道,藉由穿著新品的網紅吸引大量網路追隨者。許多時尚品牌都和Instagram上的網紅合作,透過他們發布的照片來行銷自家商品。網站上的明星如Gigi Hadid,就透過這種方式迅速發展個人的模特兒生涯。Instagram是趨勢預測機構最有用的工具,既提供啟發性的圖像,也透過網絡與其他個人和產品產生連結;使用者因此得以接觸到原本不知或未曾點閱過的資訊,一有新東西曝光便能立刻查看。

Snapchat

Snapchat是分享照片和影片的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添加文字,將快照發送給好友,這些內容會在24小時後消失。Snapchat在千禧世代(年齡介於18-34歲)的市場裡極受歡迎 ,也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活動裡扮演吃重的角色。它按照個人偏好分類的版面具有一種雜誌風格,這種布局也吸引品牌業者大量投入。

社群媒體的影響

品牌業者很快受到社群媒體不斷上漲的人氣所吸引,利用這些管道來推升自家品牌形象,增加支持者人口,還有最重要的財源收入。因此他們試圖拉攏人氣最旺的網站用戶,或物色最適合的品牌代言人。社群網站極為多樣,品牌業者宣傳的手段也五花八門,從最簡單的置入廣告、彈出式宣傳,到按照Cookie設定跳出的內容,和針對目標受眾的廣告等等。

許多品牌紛紛和多產的部落客紅人、影像部落客網紅合作,這些人憑著開設個人網頁便一炮而紅─有人專門介紹流行風格和產品,有人教人如何打扮,也有人專攻開箱文評論產品。許多業者利用以下的行銷策略來拉攏客戶:

* 舉辦競賽,提供贈品

* 由網路名人來負責品牌官網的部分內容,或分攤編輯責任─應用用戶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或直接由網路名人接管處理

* 合作與背書

* 舉辦線上派對活動,例如Pinterest或Twitter的直播派對

* 擔任品牌或社群網站大使

模特兒經紀公司也可能在合約裡加入社群媒體條款,註明客戶的促銷活動會因為公司旗下模特兒運用個人社群網絡資源而使商家受惠。許多社群網路的用戶原本並沒有跟任何產品有特殊淵源,或任何事前規劃好的網路曝光,卻突然間發覺自己變成了網路紅人。
以Pinterest為例,一些用戶的貼圖版面受到網站青睞,被放上主畫面作為宣傳,令原本相對沒沒無名的用戶幾乎在一夜間獲得數百萬粉絲的追蹤,其中一些人譬如MaryannRizzo和Danaë Vokolos因此改變了她們的職業生涯,有的人則有品牌業者主動叩門,請她們幫忙釘圖。

社群媒體也催生出一個完整的品牌顧問市場和諮詢機構市場,這些網站協助品牌編輯社群媒體上的內容、提供行銷策略、協助他們跟合適的名人或網紅牽線。此外也有一些網站專門負責將品牌連結到實施點擊付費營收流的平台─主要為部落格─讓這些部落格發文者按他們的貢獻獲得與銷售業績等比例的收益,部落格平台Bloglovin’就是這種例子。Pinterest在2015年也新增了電子商務頁面,為特定商品新增「buyable Pins」的選鈕,提供小型網路零售市場除了自家網站之外的新通路。這種發展甚至足以顛覆我們目前熟悉的批發供應流程。

趨勢如何傳播

無論我們是被動的旁觀路人,或有意識地攝取文化,身邊其他人的所做所為和穿著打扮方式都會被我們吸收。當一個人從另一個人身上汲取靈感,將對象的穿著打扮納為自己穿著打扮方式的一部分時,他們就在孕育趨勢的道路上向前推進了一小步,無論這種行為是出於有意或無意。

學者們對於趨勢傳播的成因和方式已經提出過理論,他們的模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趨勢是如何成長的─首先,第一個人開始某種新的穿衣方式,接著一群人採納了這種新風格,一直到這種創意走上伸展台,進入銷售門市,然後(透過銷售通路)風靡街道上的群眾。趨勢的這種上升和下降曲線,也被稱為產品生命週期。

埃弗雷特‧羅傑斯(Everett Rogers)的「創新擴散」理論認為,流行趨勢這類創意是從一小群「創新者」所發起,他們將這個創意傳播給「早期採行者」,而早期採行者幫「早期大眾」打開了門戶,讓趨勢發展達到頂峰,「晚期大眾」跟著被帶入,最後,還有一些屬於始終未曾嘗試過的「落伍者」。趨勢也隨之消褪,通常被另一波新的趨勢取代。

一個成功的流行趨勢,要能從早期採行者擴散到大眾市場和晚期採行者,無論是自然演進或透過趨勢預測和品牌業者的推動。此外,並非所有的趨勢都能順利成長,有些趨勢影響力有限,或太小眾、太昂貴、太具爭議性;或是剛好相反,太過乏味。
好的趨勢預測師要能嗅出趨勢的開端,當它們還處在創新者或早期採行者階段時才有分析發展的餘裕,具有開發為產品形式的潛力以在大眾市場獲利。

*何謂「趨勢」?Trend趨勢(名詞)

一種變化的模式或走向:某種日漸發展、或日益明顯的行為方式或穿著打扮方式。在特定時間裡流行或顯得時髦的東西。可以是某些「關鍵」品項的風行,或某種穿著打扮( 造型)方式,或色彩組合方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