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賣的不是多少錢,而是解憂的「心理價格」
01為什麼人們無法抵擋「免費」這句話?
【問題】
這間餐廳位於商店街的巷弄裡。老闆為了讓午餐時段來客增加,正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成功攬客?」
那麼,可以緊緊抓住人心的宣傳方式是哪一種呢?
◎「免費加麵、加飯」
◎沙拉無論「普通份量、大份量、超大份量」一律免費
【答案】
沙拉無論「普通份量、大份量、超大份量」一律免費
商圈的顧客以上班族居多,這間餐廳的位置不是在巷子口,而是在巷子裡,由於路過的人潮不多,為了讓顧客特地來用餐,勢必要下一番功夫。
在這個地區,上班族以男性居多。常會看到附近餐廳為了招攬男性顧客,使用「麵大份量免費」或「免費加飯」等宣傳看板。因此,如果使出相同的促銷方法,根本無法吸引顧客。
於是,這位餐廳老闆決定使出截然不同的作戰策略。他不向周遭的餐廳看齊,反而將攬客目標鎖定為女性顧客,在午餐時段推出「沙拉免費」的優惠。
「沙拉免費」的宣傳相當吸引女性顧客。最近流行限醣飲食,大家都對麵或飯等澱粉類食物敬而遠之,沙拉可以為正在減重的女性解決點餐困擾,具有讓她們鬆一口氣的安心效果。
此外,這間餐廳不單只是在價格上免費。老闆還將店裡的免費沙拉分為「普通份量、大份量、超大份量」三種。因為三種沙拉全都免費,光顧這間餐廳的女性顧客大多選超大份量的沙拉。
值得一提的是,超大份量的沙拉是以大盤盛裝,使得主菜盤看起來相對迷你。這道沙拉端上桌後的視覺效果十分驚人,因此點選的人都有種「賺到了」的感覺。
這樣的作法不僅解決顧客的困擾,視覺效果也相當震撼,而且會產生「高CP值」的感覺。這幾個特徵緊緊擄獲了女性上班族的心。
連我也不加思索地點了超大份量的沙拉。我仔細端詳它,注意到店家將萵苣葉弄蓬後,再層層堆疊,實際份量並沒有那麼多,而是利用器皿尺寸來營造視覺震撼。我不禁在心理說:「真是了不起啊!」
女性顧客在午餐時段到這間餐廳用餐之後,除了沙拉以外,對主菜也頗有好評,因此晚餐時段也樂意來用餐,於是這家餐廳的晚餐時段也變得生意興隆。
【啟示】
解決客人困擾+視覺震撼+比較後的佔便宜心理,做到這三點就能所向無敵。
■第一章深入分析:比起追求歡樂,你我更重視「規避損失」
二十世紀時,「經營策略」深受為相關問題煩惱的經營者青睞。經營策略理論是將軍事戰略應用於商場,也就是「商場+策略」的組合。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經營策略也面臨轉型期。在美國,經營策略相關書籍的銷售量已大幅滑落,而近期備受矚目的行為經濟學已取代經營策略的位置。這門新興經濟學以心理學的觀點,為商業活動提供不同的建議。
以前的經營策略好比是經營的正攻法,而行為經濟學則是運用心理學及腦科學常識的奇襲術。根據行為經濟學的說法,人類對悲傷的感受強度是喜悅的二至二.五倍。因此,相較於追求歡樂,人類更重視如何迴避悲傷、規避損失。舉例來說,對於投資股票賺錢不感興趣的人,卻買了許多保險,便是基於規避損失的心理作用。奇襲術的重點本來就不是仰賴自己的強項,而是直搗對方弱點。商場奇襲術絕對不能缺少「觀察敵人」的項目。因此「規避損失」能帶給我們重大啟示。
本章介紹的四個案例主角,都具備洞察消費者煩惱或困擾的敏銳觀察力,因此能提升營業額。他們不強調自己的優點,而是讓顧客規避損失,也就是消除顧客的困擾,這正是商場奇襲術的原點。
第二章 「驚奇訂價法」讓商品瞬間抓住顧客目光
05「百元均一價」比九折更能刺激買氣,原因何在?
【問題】
有一間便利商店打算透過降價宣傳,來提高飯糰的營業額。店長正在思考「什麼樣的降價方法,可以讓消費者覺得自己賺到了?」
那麼,以下哪一種方法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飯糰九折」
◎「飯糰百圓均一價」
【答案】
「飯糰百圓均一價」
假設我們以兩種方式來表達某杯水的份量。
․杯子的水是八分滿。
․杯子的水還差兩分才裝滿。
其實兩者的狀況相同,但表達方法不同。同樣地,將一百一十日圓的飯糰降價三十日圓,也有兩種表達方法。第一個是「九折」,另一個是「百圓均一價」。降價的額度相仿,但是兩種表達方法帶給顧客的感受卻截然不同。
事實上,日本7-11嘗試過這兩種方法,結果發現「飯糰百圓均一價」的銷售成績比較好。鈴木敏文便曾在他的著作《鈴木敏文的實踐!行為經濟學》中,指出:「如果是飯糰之類的低價商品,『百圓均一價』的說法比『○折』的說法更能刺激買氣。」
既有的會計理論或經營理論,都無法說明僅改變表達方法,就能創造出截然不同銷售成績的現象,因為這個現象屬於心理學領域。
兩種表達方法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銷售成績,關鍵就在於「印象深度」。「百圓均一價」是指能以一百日圓買到原本不同價格的各種飯糰──如果以銅板價來比喻,各位將更加清楚。相對地,在看到「九折」這個訊息的瞬間,一定會在大腦心算一下。
最近,愈來愈多的便利商店推出「飯糰百圓均一價」的促銷方案,也常看見店家宣傳一個便當只要五百日圓銅板價(註:日本貨幣中,五百日圓為硬幣,金額約為新台幣一百三十三元)。對於工作勞累的人而言,「銅板價」比「○折」更吸引人。
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喜歡偷懶,因此瞬間就能看懂的表達方法更加重要。不要只是平鋪直述事實,一定要以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方法來吸引人。
【啟示】
如果是價格以外的問題,就找出問題癥結點,再尋求解決方法。
第三章 「驚奇宣傳術」欲擒故縱,讓顧客主動前來
09店家門前的排隊人潮,為何能激起人們的購買慾?
【問題】
在某間主打菠蘿麵包的小麵包店,老闆為了刺激買氣,正在思考促銷策略:「什麼樣的方法,可以不花錢,就提升營業額?」
那麼,能讓麵包店生意興隆的招呼語是哪一個?
◎「今天天氣真好!」
◎「新鮮麵包剛出爐!」
【答案】
「今天天氣真好!」
在郊區新開了一間麵包店。剛開幕,附近的居民就爭相討論:「那一間麵包店要排隊」。
不久,某位朋友買了那間麵包店的菠蘿麵包給我。我想著「到底是多好吃啊」,滿懷期待地咬了一口。
這家店的麵包確實好吃,不過我認為還不到「需要大排長龍」的程度。但是,為什麼這間麵包店可以門庭若市呢?我抱持疑惑,前往該店實際考察。
當天,我排在隊伍最後面,等著買菠蘿麵包。終於輪到我了。當我看價目表,思考要買哪種麵包時,店員突然和我搭話:
「今天天氣真好呢!」
「什麼?啊,是啊,天氣真好。」
「先生,您是第一次光顧我們的店嗎?」
「是的,是第一次。」
於是,我和店員在輕鬆的氣氛下聊開了。店員手上的動作,不論是裝袋包裝或結帳,都從容不迫。換作普通店家,看到有客人在排隊,一定會加快處理速度。可是,這間店卻逆向操作。我認為,這就是關鍵所在。
這間店以悠然從容的待客方式,打造出顧客大排長龍的效果。
任何宣傳單或廣告的宣傳效果,都不如店門前排隊的人潮。麵包店老闆想必很清楚這點,並利用奇襲術,為自己的麵包店創造人氣。
這個促銷策略跟前文介紹的「排行榜心理」一樣。顧客購買新商品時,總是無法只靠自己判斷商品的價值。因此在看到排行榜或排隊人潮時,便容易覺得「買氣這麼好,一定是好東西」。
而且,排隊很久的顧客通常因為「特地來排隊」的心理,最後一口氣買下更多的商品。這是我的經驗談。
【啟示】
如果想創造買氣,任何廣告的效果都比不上現場排隊人潮。
01為什麼人們無法抵擋「免費」這句話?
【問題】
這間餐廳位於商店街的巷弄裡。老闆為了讓午餐時段來客增加,正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成功攬客?」
那麼,可以緊緊抓住人心的宣傳方式是哪一種呢?
◎「免費加麵、加飯」
◎沙拉無論「普通份量、大份量、超大份量」一律免費
【答案】
沙拉無論「普通份量、大份量、超大份量」一律免費
商圈的顧客以上班族居多,這間餐廳的位置不是在巷子口,而是在巷子裡,由於路過的人潮不多,為了讓顧客特地來用餐,勢必要下一番功夫。
在這個地區,上班族以男性居多。常會看到附近餐廳為了招攬男性顧客,使用「麵大份量免費」或「免費加飯」等宣傳看板。因此,如果使出相同的促銷方法,根本無法吸引顧客。
於是,這位餐廳老闆決定使出截然不同的作戰策略。他不向周遭的餐廳看齊,反而將攬客目標鎖定為女性顧客,在午餐時段推出「沙拉免費」的優惠。
「沙拉免費」的宣傳相當吸引女性顧客。最近流行限醣飲食,大家都對麵或飯等澱粉類食物敬而遠之,沙拉可以為正在減重的女性解決點餐困擾,具有讓她們鬆一口氣的安心效果。
此外,這間餐廳不單只是在價格上免費。老闆還將店裡的免費沙拉分為「普通份量、大份量、超大份量」三種。因為三種沙拉全都免費,光顧這間餐廳的女性顧客大多選超大份量的沙拉。
值得一提的是,超大份量的沙拉是以大盤盛裝,使得主菜盤看起來相對迷你。這道沙拉端上桌後的視覺效果十分驚人,因此點選的人都有種「賺到了」的感覺。
這樣的作法不僅解決顧客的困擾,視覺效果也相當震撼,而且會產生「高CP值」的感覺。這幾個特徵緊緊擄獲了女性上班族的心。
連我也不加思索地點了超大份量的沙拉。我仔細端詳它,注意到店家將萵苣葉弄蓬後,再層層堆疊,實際份量並沒有那麼多,而是利用器皿尺寸來營造視覺震撼。我不禁在心理說:「真是了不起啊!」
女性顧客在午餐時段到這間餐廳用餐之後,除了沙拉以外,對主菜也頗有好評,因此晚餐時段也樂意來用餐,於是這家餐廳的晚餐時段也變得生意興隆。
【啟示】
解決客人困擾+視覺震撼+比較後的佔便宜心理,做到這三點就能所向無敵。
■第一章深入分析:比起追求歡樂,你我更重視「規避損失」
二十世紀時,「經營策略」深受為相關問題煩惱的經營者青睞。經營策略理論是將軍事戰略應用於商場,也就是「商場+策略」的組合。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經營策略也面臨轉型期。在美國,經營策略相關書籍的銷售量已大幅滑落,而近期備受矚目的行為經濟學已取代經營策略的位置。這門新興經濟學以心理學的觀點,為商業活動提供不同的建議。
以前的經營策略好比是經營的正攻法,而行為經濟學則是運用心理學及腦科學常識的奇襲術。根據行為經濟學的說法,人類對悲傷的感受強度是喜悅的二至二.五倍。因此,相較於追求歡樂,人類更重視如何迴避悲傷、規避損失。舉例來說,對於投資股票賺錢不感興趣的人,卻買了許多保險,便是基於規避損失的心理作用。奇襲術的重點本來就不是仰賴自己的強項,而是直搗對方弱點。商場奇襲術絕對不能缺少「觀察敵人」的項目。因此「規避損失」能帶給我們重大啟示。
本章介紹的四個案例主角,都具備洞察消費者煩惱或困擾的敏銳觀察力,因此能提升營業額。他們不強調自己的優點,而是讓顧客規避損失,也就是消除顧客的困擾,這正是商場奇襲術的原點。
第二章 「驚奇訂價法」讓商品瞬間抓住顧客目光
05「百元均一價」比九折更能刺激買氣,原因何在?
【問題】
有一間便利商店打算透過降價宣傳,來提高飯糰的營業額。店長正在思考「什麼樣的降價方法,可以讓消費者覺得自己賺到了?」
那麼,以下哪一種方法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飯糰九折」
◎「飯糰百圓均一價」
【答案】
「飯糰百圓均一價」
假設我們以兩種方式來表達某杯水的份量。
․杯子的水是八分滿。
․杯子的水還差兩分才裝滿。
其實兩者的狀況相同,但表達方法不同。同樣地,將一百一十日圓的飯糰降價三十日圓,也有兩種表達方法。第一個是「九折」,另一個是「百圓均一價」。降價的額度相仿,但是兩種表達方法帶給顧客的感受卻截然不同。
事實上,日本7-11嘗試過這兩種方法,結果發現「飯糰百圓均一價」的銷售成績比較好。鈴木敏文便曾在他的著作《鈴木敏文的實踐!行為經濟學》中,指出:「如果是飯糰之類的低價商品,『百圓均一價』的說法比『○折』的說法更能刺激買氣。」
既有的會計理論或經營理論,都無法說明僅改變表達方法,就能創造出截然不同銷售成績的現象,因為這個現象屬於心理學領域。
兩種表達方法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銷售成績,關鍵就在於「印象深度」。「百圓均一價」是指能以一百日圓買到原本不同價格的各種飯糰──如果以銅板價來比喻,各位將更加清楚。相對地,在看到「九折」這個訊息的瞬間,一定會在大腦心算一下。
最近,愈來愈多的便利商店推出「飯糰百圓均一價」的促銷方案,也常看見店家宣傳一個便當只要五百日圓銅板價(註:日本貨幣中,五百日圓為硬幣,金額約為新台幣一百三十三元)。對於工作勞累的人而言,「銅板價」比「○折」更吸引人。
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喜歡偷懶,因此瞬間就能看懂的表達方法更加重要。不要只是平鋪直述事實,一定要以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方法來吸引人。
【啟示】
如果是價格以外的問題,就找出問題癥結點,再尋求解決方法。
第三章 「驚奇宣傳術」欲擒故縱,讓顧客主動前來
09店家門前的排隊人潮,為何能激起人們的購買慾?
【問題】
在某間主打菠蘿麵包的小麵包店,老闆為了刺激買氣,正在思考促銷策略:「什麼樣的方法,可以不花錢,就提升營業額?」
那麼,能讓麵包店生意興隆的招呼語是哪一個?
◎「今天天氣真好!」
◎「新鮮麵包剛出爐!」
【答案】
「今天天氣真好!」
在郊區新開了一間麵包店。剛開幕,附近的居民就爭相討論:「那一間麵包店要排隊」。
不久,某位朋友買了那間麵包店的菠蘿麵包給我。我想著「到底是多好吃啊」,滿懷期待地咬了一口。
這家店的麵包確實好吃,不過我認為還不到「需要大排長龍」的程度。但是,為什麼這間麵包店可以門庭若市呢?我抱持疑惑,前往該店實際考察。
當天,我排在隊伍最後面,等著買菠蘿麵包。終於輪到我了。當我看價目表,思考要買哪種麵包時,店員突然和我搭話:
「今天天氣真好呢!」
「什麼?啊,是啊,天氣真好。」
「先生,您是第一次光顧我們的店嗎?」
「是的,是第一次。」
於是,我和店員在輕鬆的氣氛下聊開了。店員手上的動作,不論是裝袋包裝或結帳,都從容不迫。換作普通店家,看到有客人在排隊,一定會加快處理速度。可是,這間店卻逆向操作。我認為,這就是關鍵所在。
這間店以悠然從容的待客方式,打造出顧客大排長龍的效果。
任何宣傳單或廣告的宣傳效果,都不如店門前排隊的人潮。麵包店老闆想必很清楚這點,並利用奇襲術,為自己的麵包店創造人氣。
這個促銷策略跟前文介紹的「排行榜心理」一樣。顧客購買新商品時,總是無法只靠自己判斷商品的價值。因此在看到排行榜或排隊人潮時,便容易覺得「買氣這麼好,一定是好東西」。
而且,排隊很久的顧客通常因為「特地來排隊」的心理,最後一口氣買下更多的商品。這是我的經驗談。
【啟示】
如果想創造買氣,任何廣告的效果都比不上現場排隊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