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內文摘錄

「但是我沒有證照。我還無法提供他人服務。」
這是我最常聽到的藉口。「我不夠資格。我沒有學歷。我沒有相關證書。我如何證明自己是專家?」當我聽到別人如此懷疑時,我總會給他大大的微笑,因為這也是我曾經的疑惑。
我問對方,「好吧。我很好奇,你付我5 萬美元(或10 萬)請我教你這門專業。但你怎麼知道我有資格呢?」
他們想了一想,「我不知道耶。你有行銷相關的學歷嗎?」
我回答,「沒有。我差點畢不了業。而且我的行銷課成績都很糟糕。」我的課業表現拙劣,也沒拿到任何證書。但是這又如何呢?我相當擅長指導人們得到期望的結果。我的教學成效就是證書。
東尼.羅賓斯曾跟我分享,他剛開始學習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時,報名了為期六個月的證書課程,僅僅過了幾天,他就徹底愛上了這領域。他很快地習得相關技術,並且希望立刻開始為他人服務。課程教師卻說,「不行,你還沒有證書呢。」
東尼回道,「證書?我已經知道怎麼幫助別人了。我現在就要開始行動。」當晚他離開了飯店房間,過馬路,並找到最近的餐廳。他開始幫助餐廳的客人戒菸、以及各種他們需要改變的事。最終他被證書課程除名,因為東尼在沒有證書的狀況下開始工作。如今他已經用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專長,改變了上百萬人的人生,這都不需要證書吧。
你的成效就是證書。
我願意為你做保證。你已經準備好了。

「但是,如果別人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勝過我,怎麼辦?」
有本書(以及改編電影)《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把這道理談得很透徹。這是法蘭克.艾伯奈爾(Frank Abagnale)的故事,他是絕頂聰明的高中輟學生、知名詐欺大師,多次喬裝成飛機機師、小兒科醫生、地方檢察官等身分。他甚至一度在楊百翰大學教授社會學。他教了整個學期,但沒有任何人發現他根本不是真的教授。日後,當警方終於逮捕他,並且詢問他如何能在不了解社會學的狀況下教書。
艾伯奈爾解釋道,他所做的就是比學生多學一章節,這樣就夠了。
這正是關鍵。你不需要成為該領域最頂尖的人物,你只要比你的顧客多了解一點就夠了。世界上總有人比你更專業。這沒什麼關係。你可以向他們學習,但這不代表你不能協助比你落後一點的人們。
最重要的首要任務,是找到你的心之所在,徹底地鑽研該主題,並允許自己幫助他人,好好運用所學。

你需要做什麼,才能成為領導者?

如同先前所述,傑.亞博拉罕說過,「人們總是默默地希望被領導。」我相信此話為真。因此,你如何成為他們需要的領導者呢?首先,你得找到自己的聲音。要做到這點的關鍵祕密,就是持續地分享你的訊息。
2013 年3 月26 日,我錄了第一集Podcast《在車子裡行銷》(Marketing in Your Car),後來成為了節目《行銷機密輕鬆談》(Marketing Secrets Show)。當時錄製的時機還算不錯,唯獨我恰巧在數個月前辭退近百名員工,並發現自己欠稅25 萬美元(如果不付,我將面臨罰款與牢獄之災)。我的公司幾乎破產了、銀行帳戶裡空空盪盪、信用卡帳單堆積如山。現在回頭想想,那真不是個適合教別人「行銷機密」的好時機啊,不過,我就是如此行事的。
我知道如果想開始自己的節目,那麼就得持續進行,否則絕對行不通。不管形式是什麼(錄音、影片或文字),如果內容太複雜,恐怕很難持之以恆。就在我尋思如何在日常工作行程中安插節目錄製時,便想到了每天都有十分鐘的通勤時間,也許能善用這空檔每天錄一集。在我的Podcast,主要圍繞在分享如何行銷自己的公司,以及我每天學到的事。這也是節目最初的名稱由來:在車子裡行銷。
第一集狀況並不好。事實上多年後,好友史蒂芬.拉森(Steve Larsen)說,「一開始的四十五集或四十六集都不怎麼有趣,但差不多就在這階段,你慢慢找到自己的聲音和說故事的方法,接下來漸入佳境。」對我來說(對你也是),好消息是,在你剛開始經營頻道的那幾集,也就是你最糟的時候,還沒有多少人會聽你說話!假如我沒有開始前面的四十五集,我就不會進行第四十六集的錄製,而那才是我的燦爛時光起點。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現在就開始自己的節目,即便你還沒準備好。錄製自己的節目過程中,你就會逐漸摸索出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和聲音。幸運的是,在我剛開始時,並不懂得如何查詢自己的收聽流量。真是慶幸,不然我恐怕會被那低迷的收聽率給擊倒,就此止步。所以請不要去看你的流量、下載率或任何數字,因為你才剛起步,而美好的事物需要醞釀。
有趣的是,經營Podcast 頻道大概三年之後,我學會如何檢查下載次數,發現了每集的聽眾約有上萬人!我也發現,那些參加最高等級課程的學員多半都聽過我的節目!我進一步追問後,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人的歷程都差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先聽個幾集,接著出於某些原因,開始對某幾集內容產生共鳴,促使他們想知道更多,而回頭收聽第一集,接下來幾乎每週都會聽一至兩集。在上述集數裡,我紀錄了如何重振自己的公司、分享了工作夥伴的故事。通常,這些人還沒聽完全部內容前,就已經報名課程了!
我的 Podcast 不推銷自己或他人的產品,也不賣廣告(你確實可以選擇在節目上獲得營收),我只是想講自己和顧客的故事而已。我不進行任何推銷,然而,我的 Podcast 卻成功將普通聽眾變成了忠實粉絲。當然這不是一蹴可幾的,是我花了三年持續錄製節目的成果。接下來,就讓我分享一下節目成功的祕密好了。

步驟一:每天錄製節目,持續至少一年

你的首要原則是持之以恆。我知道,如果一開始沒有簡單操作的平台或內容的話,我沒辦法堅持太久。哪個平台對你最有效呢?如果你是寫作者,最好使用部落格。如果你是影音創作者,可以從自己的 Vlog 開始。如果你喜歡錄音,不妨以Podcast 作為起點。首先找到你想發表的形式,再決定要如何發表,以及何時發表。你願意每天早上在午餐前寫一千字的部落格文章嗎?願意在每天晚上睡覺前,臉書直播分享今日所學嗎?有什麼方式能幫助你持續進行?如果你每日發表,並且持續一年,未來你再也不必煩惱經濟問題。在這過程中,你會找到自己說故事的方法,而觀眾總有一天會發覺你的存在。
我的朋友南森.貝利(Nathan Barry)不停地在網站上寫這句話,「在你被發現前,得持續忍耐。」
有多少次你在影集出到第三季時才跟進?我在《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第五季上線後才開始追劇。帕特.弗林(Pat Flynn)的Podcast 做到一百多集,我才知道他的存在;在丹.卡林(Dan Carlin)主持《硬派歷史》(Hardcore History)好幾年後,我才發現有這節目。
這是我們的共同經驗。有太多的內容被產製,導致我們無法即時發現。因此,我們往往要等一段時間過去,才會看到最好的果實浮現。如果建立觀眾的第一步是先製造內容,那麼第二步就是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耐心等待,直到你被發現為止。
賽斯.高汀(Seth Godin)是個非常願意分享自己時間的專家,你幾乎可以在任何相關主題的 Podcast 聽到他的聲音,前提是,你得先有一百集的投入才行。他只願意對那些持續錄製Podcast 的創作者展現慷慨。
對於已追蹤我一段時間的讀者來說,你們肯定知道我在Podcast 圈子打滾許久。你必須持續推出作品,才可能有份量,如果你想維持聲望,就得繼續發布作品。能以這等加速度成長所壯大的聲望,將可持久不墜。
在史蒂芬.拉森買機票參加漏斗駭客大會時,大概已經明白這些道理了,當時他邊打包邊告訴太太,「不管羅素在大會講什麼,我都會照做⋯⋯但我絕對不會錄製自己的節目。絕對不會。」
在大會開始前,我告訴所有參與者,他們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選好平台,在明年的同一天到來之前每天持續發表內容。我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能持續進行一年,未來將不必再擔心錢的事情。接著我做了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我要求所有觀眾當天開始發布內容。
會議室裡的人紛紛舉起了手,而且樂意接受這個挑戰,最後僅有極少數的人真的徹底付諸實行。但,拉森同意接受挑戰了,原本他說絕不願意接受這項提議,卻決定全力以赴。他以 Podcast 作為起點,第一集的現場正是漏斗駭客大會。
大約一週後,他來應徵ClickFunnels 的職位,並成了我的漏斗建置主管。接下來兩年,他每天坐在隔壁和我一起工作,也見證我如何在分享的過程中反覆學習並改進,包括錄製 Podcast、臉書發文、Periscope 直播等。他很訝異我分享規模之龐大,也因此開始學習我的方法。
接下來,在拉森為ClickFunnels 工作的兩年裡,他持續經營個人頻道,數個月後陸續得到一些迴響。拉森的聽眾持續成長,直到他決定不再受僱於人,打算自己創業,那時他已經擁有一批大規模的聽眾,願意對他推薦的各種東西買單。節目與聽眾,成為他開展事業的起跑點。他有粉絲、也有追隨者,因此他要做的只是向他們推廣自己創造的新服務,並且取得「一夕之間的成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