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1 床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人的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待在床上,因為我們都需要在舒適的環境下好好休息。
曾經,人類的祖先是睡在樹上或是樹葉堆裡,隨著時代變遷,人們開始定居生活後,便渴望可以在每一個夜晚,都享有一個固定又舒適的睡眠空間。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人類在不同時期,如何打造可以讓自己睡得更安穩的好「床」。
西元前750世紀
南非洞穴 最古老的植物床墊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床墊在南非被發現,這塊床墊要追溯到七萬七千年前呢!
這個古老的床墊十分的寬敞,上面可以躺上好幾個人,材質是蘆葦和燈心草,並混合許多香草植物編織而成。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躺在洞穴那冰冷又堅硬的石頭上,是不是很不舒服,如果把這塊編織床墊鋪在上面,肯定是一家人最溫暖舒適的小天地。
當時的人們很聰明,懂得選用會散發出氣味的香草植物,這些氣味具有天然的驅蟲效果,能讓大家好好睡一覺,一夜好眠,不被蚊蟲打擾。
11世紀
歐洲貴族 床鋪裝飾華麗
在中世紀的歐洲,床不僅是家裡最重要的家具之一,還是彰顯身分地位的重要工具。越是富有的家庭,床就越精緻華麗,甚至還帶有浮誇的裝飾。
從十一世紀開始,貴族和富商的床都配有精心製作的床罩,以及豪華的厚重布簾,不僅可以防止蚊蟲入侵,還能保暖。
不過,當時的歐洲人覺得睡寬床太舒適,是墮落的象徵,又因為宗教主張夫妻要分床睡,因此習慣睡在比枕頭寬一點的窄床上。如果足夠富有,夫妻還會分房睡,來證明房子很大,財力雄厚。
社會地位較低的農民,家裡沒有所謂的臥房,床墊是由稻草或羊毛填充而成,鋪在哪裡就睡在哪裡,很多家庭就直接睡在大廳。
最窮苦的下層階級家庭,連床墊都沒有,只要有稻草能簡單的鋪一鋪,就很滿足了。
17世紀
法國太陽王 床上處理天下事
對上流社會的人來說,床可能不僅僅是床。例如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床不僅用來睡覺,也是他接待臣民、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
由於他太喜歡把臥室當作社交聚會的地點,因此在他任內建造的凡爾賽宮,總共設置了四百一十三張床。許多臣民也開始模仿國王,有著在床上接待客人、談天聚會的習慣。
國王OS:我的床不僅用來睡覺,還可以用來辦公。
18世紀
生活水準提高 家家都有臥房
工業革命為歐洲社會帶來重大的改變,人們利用機器取代人力,提高了生產量,商品變得比較便宜。貴族也漸漸不在臥室接待訪客。
平民階級的家庭消費力增強,可以購買更多的家用品。這時候幾乎每戶家庭都有隱密的私人臥房,連孩子也多半能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張專屬自己的床。
19世紀
新技術誕生 床墊選擇多元化
隨著新的製造技術和合成材料出現後,床的材質選擇更多元。
一八七六年,美國人席夢思發明世界第一張彈簧床墊;一九三一年,出現第一批柔軟有彈性的乳膠床墊,並大量生產;一九九二年,研發出支撐力更好
的記憶床墊。
現在,我們有各種選擇,甚至可以將多種材料結合在一起,製作成一張最理想的床。
日常小物小叮嚀
生活品質會影響到睡眠品質,睡眠品質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從七萬七千年前一塊由一堆植物製成的「床」開始,床陪伴人類走過漫長歲月,並發展出不同樣貌,例如中國東北人會睡在土炕上,日本人在榻榻米上鋪布團睡覺。
直到今天,人們對床的需求始終沒有改變,因此選擇一張舒適、安全、溫暖的床,才能讓我們好好睡覺、回復能量。
●內文2 馬桶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馬桶,大多數的人每天都會使用。在某些緊急時刻,甚至想要一扇任意門,打開門就找到它。它承擔了我們的生理需求,是與我們身體最親密接觸的日常物品。
不過,你知道嗎,在過去,馬桶的功能可不只解決生理需求,還是可以結交到好朋友的日常物品呢!
西元前1世紀
古羅馬人 公廁談天交朋友
古羅馬時代,共有一百四十四個公用馬桶。羅馬人喜歡在一字排開的馬桶上,肩並肩坐著,一邊上廁所,一邊聊天。
在廁所裡,他們可以認識新朋友,互相交換訊息與意見,並共同使用一根插著小海綿的棍子,輪流擦屁股。
5~15世紀
中古歐洲 塔樓修建簡便廁所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會用便盆來裝排泄物。在家裡解決完後,就直接從窗戶傾倒到街上或是附近的河裡。
可以想像,當時的城鎮到處屎尿縱橫,臭氣熏天。排泄物造成的水汙染,也成為許多疾病孳生的溫床。
貴族雖然會在城堡延伸出的塔樓修建廁所,但樣式非常簡陋。往往只在邊間石板挖個小洞,排泄物就從洞口掉到下方的護城河或地面上。
糞便救了官員小命
一六一八年,捷克的民眾曾經衝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三名官員從十五公尺高的地方拋出窗外,這是引爆三十年宗教戰爭的開端。
由於這三名官員摔進了窗戶下方的糞便堆裡,有效降低高處落下的衝擊力,因此毫髮無傷。這麼一看,糞便也不見得那麼討人厭,不是嗎?
19世紀
世界博覽會 付費體驗沖水馬桶
一八五一年,全球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辦,吸引大量民眾參觀。透過上萬件的展覽品,英國展現出獨冠世界的工業成果。
其中,由工程師詹寧斯設計的發明,廣受遊客歡迎。只要付一分錢,就能使用乾淨的沖水馬桶,還附上毛巾、梳子和擦鞋服務。
紀錄顯示,展覽期間這項設施共獲得六十七萬五千便士,相當於現在近千萬的臺幣。
20世紀
日本獨特文化 免治馬桶再進化
現代國家中,日本最重視如廁享受了。他們設計出能以溫水沖洗下身的洗淨便座,可以強化血液循環,使排便順暢。有些高科技的馬桶,還能播放音樂,甚至測量血壓、體脂肪,並透過糞便偵測使用者的健康狀態。
女王沖水聲響徹王宮
讓人類遠離臭臭大便的功臣,不得不提英國的哈靈頓爵士,他為了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發明了最早的「沖水馬桶」。
不過,當時沖水的聲音實在太大了,只要女王一沖水,整個王宮都會知道女王剛剛上廁所了。這真是有點尷尬,可以想見,這項超時代的發明很快就被擱置不用。
日常小物小叮嚀
儘管科技進步了,但是地球上仍有好幾億的人口無法使用馬桶,露天便溺所造成的汙染和衍生的疾病,是貧窮國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因此,請不要小看馬桶,它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珍惜使用的日常「寶座」。
人的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待在床上,因為我們都需要在舒適的環境下好好休息。
曾經,人類的祖先是睡在樹上或是樹葉堆裡,隨著時代變遷,人們開始定居生活後,便渴望可以在每一個夜晚,都享有一個固定又舒適的睡眠空間。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人類在不同時期,如何打造可以讓自己睡得更安穩的好「床」。
西元前750世紀
南非洞穴 最古老的植物床墊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床墊在南非被發現,這塊床墊要追溯到七萬七千年前呢!
這個古老的床墊十分的寬敞,上面可以躺上好幾個人,材質是蘆葦和燈心草,並混合許多香草植物編織而成。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躺在洞穴那冰冷又堅硬的石頭上,是不是很不舒服,如果把這塊編織床墊鋪在上面,肯定是一家人最溫暖舒適的小天地。
當時的人們很聰明,懂得選用會散發出氣味的香草植物,這些氣味具有天然的驅蟲效果,能讓大家好好睡一覺,一夜好眠,不被蚊蟲打擾。
11世紀
歐洲貴族 床鋪裝飾華麗
在中世紀的歐洲,床不僅是家裡最重要的家具之一,還是彰顯身分地位的重要工具。越是富有的家庭,床就越精緻華麗,甚至還帶有浮誇的裝飾。
從十一世紀開始,貴族和富商的床都配有精心製作的床罩,以及豪華的厚重布簾,不僅可以防止蚊蟲入侵,還能保暖。
不過,當時的歐洲人覺得睡寬床太舒適,是墮落的象徵,又因為宗教主張夫妻要分床睡,因此習慣睡在比枕頭寬一點的窄床上。如果足夠富有,夫妻還會分房睡,來證明房子很大,財力雄厚。
社會地位較低的農民,家裡沒有所謂的臥房,床墊是由稻草或羊毛填充而成,鋪在哪裡就睡在哪裡,很多家庭就直接睡在大廳。
最窮苦的下層階級家庭,連床墊都沒有,只要有稻草能簡單的鋪一鋪,就很滿足了。
17世紀
法國太陽王 床上處理天下事
對上流社會的人來說,床可能不僅僅是床。例如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床不僅用來睡覺,也是他接待臣民、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
由於他太喜歡把臥室當作社交聚會的地點,因此在他任內建造的凡爾賽宮,總共設置了四百一十三張床。許多臣民也開始模仿國王,有著在床上接待客人、談天聚會的習慣。
國王OS:我的床不僅用來睡覺,還可以用來辦公。
18世紀
生活水準提高 家家都有臥房
工業革命為歐洲社會帶來重大的改變,人們利用機器取代人力,提高了生產量,商品變得比較便宜。貴族也漸漸不在臥室接待訪客。
平民階級的家庭消費力增強,可以購買更多的家用品。這時候幾乎每戶家庭都有隱密的私人臥房,連孩子也多半能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張專屬自己的床。
19世紀
新技術誕生 床墊選擇多元化
隨著新的製造技術和合成材料出現後,床的材質選擇更多元。
一八七六年,美國人席夢思發明世界第一張彈簧床墊;一九三一年,出現第一批柔軟有彈性的乳膠床墊,並大量生產;一九九二年,研發出支撐力更好
的記憶床墊。
現在,我們有各種選擇,甚至可以將多種材料結合在一起,製作成一張最理想的床。
日常小物小叮嚀
生活品質會影響到睡眠品質,睡眠品質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從七萬七千年前一塊由一堆植物製成的「床」開始,床陪伴人類走過漫長歲月,並發展出不同樣貌,例如中國東北人會睡在土炕上,日本人在榻榻米上鋪布團睡覺。
直到今天,人們對床的需求始終沒有改變,因此選擇一張舒適、安全、溫暖的床,才能讓我們好好睡覺、回復能量。
●內文2 馬桶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馬桶,大多數的人每天都會使用。在某些緊急時刻,甚至想要一扇任意門,打開門就找到它。它承擔了我們的生理需求,是與我們身體最親密接觸的日常物品。
不過,你知道嗎,在過去,馬桶的功能可不只解決生理需求,還是可以結交到好朋友的日常物品呢!
西元前1世紀
古羅馬人 公廁談天交朋友
古羅馬時代,共有一百四十四個公用馬桶。羅馬人喜歡在一字排開的馬桶上,肩並肩坐著,一邊上廁所,一邊聊天。
在廁所裡,他們可以認識新朋友,互相交換訊息與意見,並共同使用一根插著小海綿的棍子,輪流擦屁股。
5~15世紀
中古歐洲 塔樓修建簡便廁所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會用便盆來裝排泄物。在家裡解決完後,就直接從窗戶傾倒到街上或是附近的河裡。
可以想像,當時的城鎮到處屎尿縱橫,臭氣熏天。排泄物造成的水汙染,也成為許多疾病孳生的溫床。
貴族雖然會在城堡延伸出的塔樓修建廁所,但樣式非常簡陋。往往只在邊間石板挖個小洞,排泄物就從洞口掉到下方的護城河或地面上。
糞便救了官員小命
一六一八年,捷克的民眾曾經衝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三名官員從十五公尺高的地方拋出窗外,這是引爆三十年宗教戰爭的開端。
由於這三名官員摔進了窗戶下方的糞便堆裡,有效降低高處落下的衝擊力,因此毫髮無傷。這麼一看,糞便也不見得那麼討人厭,不是嗎?
19世紀
世界博覽會 付費體驗沖水馬桶
一八五一年,全球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辦,吸引大量民眾參觀。透過上萬件的展覽品,英國展現出獨冠世界的工業成果。
其中,由工程師詹寧斯設計的發明,廣受遊客歡迎。只要付一分錢,就能使用乾淨的沖水馬桶,還附上毛巾、梳子和擦鞋服務。
紀錄顯示,展覽期間這項設施共獲得六十七萬五千便士,相當於現在近千萬的臺幣。
20世紀
日本獨特文化 免治馬桶再進化
現代國家中,日本最重視如廁享受了。他們設計出能以溫水沖洗下身的洗淨便座,可以強化血液循環,使排便順暢。有些高科技的馬桶,還能播放音樂,甚至測量血壓、體脂肪,並透過糞便偵測使用者的健康狀態。
女王沖水聲響徹王宮
讓人類遠離臭臭大便的功臣,不得不提英國的哈靈頓爵士,他為了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發明了最早的「沖水馬桶」。
不過,當時沖水的聲音實在太大了,只要女王一沖水,整個王宮都會知道女王剛剛上廁所了。這真是有點尷尬,可以想見,這項超時代的發明很快就被擱置不用。
日常小物小叮嚀
儘管科技進步了,但是地球上仍有好幾億的人口無法使用馬桶,露天便溺所造成的汙染和衍生的疾病,是貧窮國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因此,請不要小看馬桶,它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珍惜使用的日常「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