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內容類型擬定:先掌握精準流量和泛流量特性
案例
短影音該聚焦在哪一種流量呢?
很多人在拍短影音時,常常會困惑:「要拍大家都愛看的內容,還是專門吸引我的目標客群?」這一題,我用學生的美容診所案例來說明。
翠妃經營一間專做抗老療程的醫美診所,她拍了很多大眾愛看的影片,比如「你一定要知道的三種抗老食物」或「消除黑眼圈的極簡方法」。
的確,這些影片觀看數都不差,但真正來預約療程的人卻不多。大家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
對觀眾來說,內容確實有用,也很有趣,但事實上,他們多半只是對一些日常保養及養生內容感興趣,並不是對診所的美容療程有強烈需求的目標客戶,因此難以吸引客戶。
後來,翠妃改變了策略,開始針對目標客群製作內容,比如「40歲後的抗老療程怎麼選?」或「哪些人適合做玻尿酸注射?」。雖然這些影片觀看數不如之前那麼高,但卻吸引了真正有興趣的潛在客戶,診所的預約量因此大幅增加。
簡單來說,翠妃一開始用泛流量影片提升診所知名度,接著以精準流量內容找到真正需要服務的客人,這樣的策略大大增加了短影音的效果。
策略
深度內容服務精準流量;廣度內容服務泛流量
拍短影音前,先想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要擴大曝光?還是提高轉單率?掌握這兩種流量的特性,才能拍出真正有用的內容!
在制定內容策略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兩個關鍵詞,亦是翠妃成功的關鍵:「泛流量」和「精準流量」。
「泛流量」是指能夠觸及廣大受眾的內容,通常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觀看次數,因為其主題較為通俗、受眾面廣,如案例中的「消除黑眼圈」主題;「精準流量」則是針對特定族群設計的內容,如案例中的「醫美療程」。這類影片雖然總觀看數不高,但由於其針對性強,能更有效地吸引有特定需求的觀眾,因此在變現方面往往更具優勢。
【泛流量】
通俗易懂、情感共鳴高
泛流量的內容通常淺顯易懂,並且容易觸動觀眾情緒,創造共鳴以提高分享率,例如可愛動物、心靈雞湯、療癒日常、生活小知識等,這些內容不太受到地域限制,大部分人看到都會想按讚留言。
影片短、易分享
流量最大的關鍵指標之一便是「完播率」,只要影片夠短,就容易提高完播率,進而增加陌生粉絲的自然觸及。而長度短的影片也更容易吸引大眾點擊。
關於如何改善完播率,2-7〈完播率:流量關鍵指標〉將有更詳細的說明與討論。
使用趨勢與熱門話題
新聞時事、流行話題、挑戰與趨勢,使用這些高搜尋量的關鍵字,讓短影音更容易被大眾看見,迅速獲得流量。
【精準流量】
目標觀眾明確
精準流量的內容會直接瞄準某一族群的受眾,創作者要非常了解自己的觀眾是誰,其特徵、興趣與需求為何。以我為例,在製作澳洲留學教育帳號的內容時,我只會考量如何吸引在澳洲的居住者或對澳洲有興趣的人,而不會放入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元素。
提供特定價值、專業度高
由於針對特定的目標受重,影片內容也必須符合受眾的背景、專業與知識水準。例如前段所說的澳洲相關影片中,我會提供簽證服務、地理或景點等資訊,這些正是我的觀眾們需要的資訊,因此能吸引他們觀看。
呼應特定話題
思考特定話題,專門且深入地進行討論,便容易吸引到關心此話題的目標觀眾,例如「科目三、三振舞挑戰等」蔚為風潮的時候,就有許多專門深入講解當紅話題的帳號應運而生。
理解泛流量和精準流量之後,大家應該更清楚自己適合何種類型的內容了吧?至於「深度內容」及「廣度內容」比重分配的判斷標準,我會建議大家考量自身產品服務的性質,並適時運用「80/20法則」,儘量發揮最大效益!詳細的判斷標準與操作方式,將在下一節〈內容操作的判斷標準:80/20法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