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不能「跳著看」就沒人想看!9個長文寫作法則
──要有接受讀者「不讀」的雅量
文章如果不能跳著看,就沒人讀得下去。
讀者其實是「不閱讀」的─至少剛開始一定是用跳的。
你以為大家看文章的時候很乖、會排隊、會從第一個字開始,慢慢讀到結尾。
這是幻想。
真實人類的閱讀行為,其實是這樣才對:
1. 看貼文第 1 行
2. 快速掃描第 1 句話
3. 展開全文、跳著看幾個段落
4. 如果這幾秒鐘內稍微有點興趣,才開始讀55
所以,如果你的文章「不能跳過」,就等於「不能讀」。
不能讀的內容,就不用討論內容的價值。
▋長文的9個寫作法則
你的寫作,必須要能「跳著看」。
用詞要短促、字句要破碎、段落還要隔開。
你是作者的時候,肯定會覺得這太扯了、不能接受。
但當你是讀者的時候,這就是「你會看的」。
在長文案寫作裡,還有以下9個「最佳法則」要遵守:
1. 在大標題和主文之間,插入副標題
加入描述清楚的「副標」,可以增加讀者期待、提高互動率。
2. 第一段,要夠短
沒人喜歡看整坨都是字、落落長的段落。
事實上不只第一段,你的「每個段落」都應該寫短。
3. 每段字數越少越好
冗長的段落會讓人看了疲乏。
尤其當你把字都擠在一起,讀者並不會覺得:「哇,內容好充實!」
讀者會覺得:「太長了,誰看得完!」
然後馬上跳出,去滑下一篇貼文。
4. 每個段落要加入自己的「專屬小標題」
請幫每個段落取個自己的名字。
這樣,當讀者「跳著讀」的時候,他還能知道跳過了什麼內容。
最好能在跳讀的過程中,多學到一點知識。
萬一是有趣的主題,他還能停下來、從中間開始看。
幫讀者快速跳過,就是「段落標題」的核心意義。
5. 每個段落的「寬度」要節制
越寬、越長的版型就越難讀。
當你的文字越寬,讀者的眼睛從左看到右的距離就拉得越長,那就越不容易往下讀。不往下,那讀者就流失了。
好的文案,要限制厚度、不能「寫太寬」。
6. 穿插圖片、把段落切開
在寫長文章、長文案的時候,應該要適時加入圖片。
利用「視覺元素」,盡可能把擁擠的「文字元素」破碎化。
在 SEO 寫作裡,甚至有「每個電腦版畫面至少要配一張圖」56的標準。
這聽起來很扯,事實上完全不會。
因為等讀者用手機瀏覽的時候、文字全都會被擠得又瘦又長,你的內容才會恢復到「正常」的配圖頻率。
7. 用列點
如果你要把不同的東西並列、寫在一起,少用頓號,多用列點元素。像這樣:
. 數字
. 箭頭
. 米字符號
. 子彈圓點
8. 缺乏關聯性的項目,用數字條列出來
就像這裡的「長文案寫作法則」一樣,用1到9的數字逐項寫出來。
別用文字把它們「硬湊」在一起。
9. 句子和句子之間,留白要加大
在印刷「物理排版」的年代,字母是用鉛塊刻的。
在排版過程中,匠師會插入厚薄不一的金屬,來增加句子和句子之間的距離。
這叫做「行距」(leading)。
數據顯示,只要句子之間的行距夠寬,閱覽率可以提升 12%。
▋認清現實:這是人類需求,和數位網路無關
現代人注意力越來越碎、閱讀耐心越來越低落,所以,文字就必須這樣寫。
你可能會以為這是手機世代、抖音盛行導致的結果。
錯了。
上面這 9 個長文案的最佳寫作法則,全部來自《廣告教父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這是奧美廣告創辦人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歸納的長文案寫作法則。這本書早在 1962 年就寫成,暢銷全世界。那是沒有抖音、沒有手機、甚至連網路都沒有的世代。那是廣告文案要印刷在報紙上,要把折扣碼「剪下」裝進信封、貼郵票寄信的年代。
所以,這些寫作原則是滿足人類的閱讀需求,不是迎合數位演算法的需求。好作者的基本素養,是接受「讀者不閱讀」的現實。大部分讀者「只會」跳著看,他們有略過不讀、隨便亂讀的需求。而你也是讀者,你也有這種需求。寫文案的時候,要認清現實、站在讀者的立場滿足需求。
這樣,你的文章才是值得讀者看下去、有價值的文章。
──要有接受讀者「不讀」的雅量
文章如果不能跳著看,就沒人讀得下去。
讀者其實是「不閱讀」的─至少剛開始一定是用跳的。
你以為大家看文章的時候很乖、會排隊、會從第一個字開始,慢慢讀到結尾。
這是幻想。
真實人類的閱讀行為,其實是這樣才對:
1. 看貼文第 1 行
2. 快速掃描第 1 句話
3. 展開全文、跳著看幾個段落
4. 如果這幾秒鐘內稍微有點興趣,才開始讀55
所以,如果你的文章「不能跳過」,就等於「不能讀」。
不能讀的內容,就不用討論內容的價值。
▋長文的9個寫作法則
你的寫作,必須要能「跳著看」。
用詞要短促、字句要破碎、段落還要隔開。
你是作者的時候,肯定會覺得這太扯了、不能接受。
但當你是讀者的時候,這就是「你會看的」。
在長文案寫作裡,還有以下9個「最佳法則」要遵守:
1. 在大標題和主文之間,插入副標題
加入描述清楚的「副標」,可以增加讀者期待、提高互動率。
2. 第一段,要夠短
沒人喜歡看整坨都是字、落落長的段落。
事實上不只第一段,你的「每個段落」都應該寫短。
3. 每段字數越少越好
冗長的段落會讓人看了疲乏。
尤其當你把字都擠在一起,讀者並不會覺得:「哇,內容好充實!」
讀者會覺得:「太長了,誰看得完!」
然後馬上跳出,去滑下一篇貼文。
4. 每個段落要加入自己的「專屬小標題」
請幫每個段落取個自己的名字。
這樣,當讀者「跳著讀」的時候,他還能知道跳過了什麼內容。
最好能在跳讀的過程中,多學到一點知識。
萬一是有趣的主題,他還能停下來、從中間開始看。
幫讀者快速跳過,就是「段落標題」的核心意義。
5. 每個段落的「寬度」要節制
越寬、越長的版型就越難讀。
當你的文字越寬,讀者的眼睛從左看到右的距離就拉得越長,那就越不容易往下讀。不往下,那讀者就流失了。
好的文案,要限制厚度、不能「寫太寬」。
6. 穿插圖片、把段落切開
在寫長文章、長文案的時候,應該要適時加入圖片。
利用「視覺元素」,盡可能把擁擠的「文字元素」破碎化。
在 SEO 寫作裡,甚至有「每個電腦版畫面至少要配一張圖」56的標準。
這聽起來很扯,事實上完全不會。
因為等讀者用手機瀏覽的時候、文字全都會被擠得又瘦又長,你的內容才會恢復到「正常」的配圖頻率。
7. 用列點
如果你要把不同的東西並列、寫在一起,少用頓號,多用列點元素。像這樣:
. 數字
. 箭頭
. 米字符號
. 子彈圓點
8. 缺乏關聯性的項目,用數字條列出來
就像這裡的「長文案寫作法則」一樣,用1到9的數字逐項寫出來。
別用文字把它們「硬湊」在一起。
9. 句子和句子之間,留白要加大
在印刷「物理排版」的年代,字母是用鉛塊刻的。
在排版過程中,匠師會插入厚薄不一的金屬,來增加句子和句子之間的距離。
這叫做「行距」(leading)。
數據顯示,只要句子之間的行距夠寬,閱覽率可以提升 12%。
▋認清現實:這是人類需求,和數位網路無關
現代人注意力越來越碎、閱讀耐心越來越低落,所以,文字就必須這樣寫。
你可能會以為這是手機世代、抖音盛行導致的結果。
錯了。
上面這 9 個長文案的最佳寫作法則,全部來自《廣告教父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這是奧美廣告創辦人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歸納的長文案寫作法則。這本書早在 1962 年就寫成,暢銷全世界。那是沒有抖音、沒有手機、甚至連網路都沒有的世代。那是廣告文案要印刷在報紙上,要把折扣碼「剪下」裝進信封、貼郵票寄信的年代。
所以,這些寫作原則是滿足人類的閱讀需求,不是迎合數位演算法的需求。好作者的基本素養,是接受「讀者不閱讀」的現實。大部分讀者「只會」跳著看,他們有略過不讀、隨便亂讀的需求。而你也是讀者,你也有這種需求。寫文案的時候,要認清現實、站在讀者的立場滿足需求。
這樣,你的文章才是值得讀者看下去、有價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