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2章 「人人都在爭奪同一國的供貨」:全球疫情揭露的愚行

這些年來,炫光公司曾與中國南部多間工廠合作製造方塊,成果有好有壞。品質高高低低,但是價格全都一樣低。
有一次,沃克收到廣東省一間供應商的貨,發現10萬個方塊裡將近三分之一有問題。他和芭可坐在會議室好幾天,把方塊一個個放進水裡測試。他們不得不讓客戶失望,在等待下一批貨入庫前延後出貨。
以《芝麻街》的訂單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會是災難。他們需要一間營運上能說到做到的工廠。
2020年底,沃克找上浙江省寧波市的一間公司,屬於88平台(Platform88)品牌旗下營運的一系列工廠。這間公司由美國人雅各.羅斯曼(Jacob Rothman)負責,他成年後多半待在中國。
羅斯曼在南加州長大,赴緬因州的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讀宗教學,計畫成為猶太教的拉比。事與願違,後來他加入家族企業,在加州縣治城市史塔克頓(Stockton)的一間掃帚和拖把工廠,位於舊金山市東邊60英里(約97公里)。
2000年羅斯曼第一次去中國,尋找能用低價製造公司產品的當地工廠。隨著生意轉向謀求更高的利潤,他繼續留在中國,供應男性禮品目錄上的商品──釣魚配備、烤肉用具、刮鬍膏加熱給皂器。
羅斯曼渴望精通中文並掌握中國的社會風俗,因此避開外國人的圈子。他住在當地的小旅館,而不是充斥每座大城市的五星級豪華酒店。沒多久,他和一位中國合夥人創立自己的公司。
他的6間工廠幫大型跨國零售商製造大批產品,包括沃爾瑪和家用烤肉爐製造商威焙(Weber)。羅斯曼的工程師協助產品調整成最佳規格,他的採購人員能在全中國找到需要的原物料,從特用塑膠到LED燈一應俱全。
沃克覺得滿意,他開始跟羅斯曼團隊談《芝麻街》訂單的下一步。
當然在那時候,沃克、羅斯曼和整個國際商業界必須應對一波龐大的新變數。
一種稱為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全球各地蔓延,散播死亡、恐懼和停工。

全世界突然間領悟,把這麼多產品製造託付給單一國家的隱憂。
2020年2月,蘋果宣告最新款iPhone手機無法如期出貨,因為中國工廠在設法解決停工狀況。豐田汽車(Toyota)竭力應付零件短缺,因為中國廠的員工遭到隔離所困。另一間車廠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Fiat Chrysler)預計讓歐洲的工廠停工,因為無法取得中國生產的零件。法國車廠雷諾(Renault)暫停韓國廠生產線,也是出於來自中國的零件短缺,世界第5大車廠現代汽車(Hyundai)也一樣。
時尚業爭先恐後把訂單從中國轉去土耳其。玩具零售商85%的全球產量來自中國工廠,他們把皮繃緊準備面對延宕和缺貨。
任天堂熱門的電玩遊戲機Switch延後交貨。這項科技產品在越南的工廠製造,可是生產線仰賴中國製零件。從印度到日本,製造業仰賴中國提供近三分之二的進口電子元件。
一間內衣公司為了迴避川普對中國出口品施加的關稅,把生產線從中國移往孟加拉,然而生產還是遭受打擊。產線只能停工,等待依舊是在中國工廠製造的肩帶和罩杯。
衛生紙缺貨讓全世界大眾更理解什麼叫供應鏈停工,到處都有恐慌搶購和囤積的新聞。空盪貨架的照片在臉書上分享,促使民眾連忙去買一堆回家放。但是眼前的麻煩有部分源自於供應鏈。用來製造家用捲筒衛生紙的巨大紙捲有10%在中國和印度生產。
從歐洲到北美,應戰第一波COVID-19疫情的醫院發現買不到足夠的防護裝備,供給院內醫生、護理師和其他醫療工作者。這些物品的全球產量大部分來自中國,尤其是湖北省。單就口罩來看,全球80%的口罩是中國製造。
在紐約,醫院和安養院依靠正在迅速減少的政府存貨來供應員工防護裝備。義大利政府通知醫院做好重複使用口罩的準備,因為他們無法從中國買到更多存貨。在瑞典,數千位長者在安養院過世,許多人未經醫生看診就注射了嗎啡,部分原因是員工的口罩和手套嚴重短缺。
呼吸器無比稀缺,美國的汽車廠接獲徵召,重新調整生產線去製造呼吸器。這波迫切行動多少反映出,疫情前美國有17%的呼吸器是從中國進口。
藥廠沒辦法保證他們的庫存能撐到危機過去。美國銷售的各種抗生素中,90%產自中國的工廠,70%的基本藥物也一樣,例如退燒止痛藥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的主要成分)。中國製造商支配印度藥廠採用的重要成分供應,而印度本身就是主要的藥品生產國。另外,中國工廠是最大的基本化學藥品供應商,用來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一連串學名藥得靠它們製造。
恐懼加上日漸升高的國族主義,引起對於製藥原料的狂爭搶奪,最終延伸到疫苗原料。數十個國家實施出口禁令。
這波衝突的核心肇因是許多必要物品都在中國製造。
到了2020年4月初,美國70%的醫院和藥局提報至少一種用來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藥物短缺。
「人人都在爭奪同一國的供貨。」羅斯瑪麗.吉布森(Rosemary Gibson)說,她是紐約一間獨立研究機構哈斯丁中心(Hastings Center)的醫療照護專家。
沃克不需要先進的電腦晶片或製藥原料,也沒有生產呼吸器或醫療級口罩。他只是要藉助基本的電子元件讓塑膠玩偶發光。
儘管如此,他依然受到中國製造業的亂象擺布。
沃克仰賴多間工廠製造炫光產品的零組件,供應基本材料──做塑膠的化學原料、做電子元件的基本金屬、做包裝盒的紙板。這一切現在都缺貨。只要中國製造業有環節中斷,他的供貨就受到威脅並阻礙產品製造力。
這種擔憂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大量生產初期。一間工廠愈依賴外包廠商供應零件和原料,發生問題時就愈容易受害。
現代生產線之父福特預見了這一切。他竭力避開複雜供應鏈帶來的隱憂,而這透露近年來衝擊全球的危機根源。

福特是一個自信並追求遠大抱負的人,不被內心的疑慮左右。然而在1915年夏天,福特的商業帝國複雜程度讓他憂心忡忡。
他的公司在新興汽車產業穩居成功領先者,福特T型車是第一輛用流水生產線量產的車,正在一步步改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
這輛車重寫地理學的概念,拓展城市以外的探索空間,創造居住、工作和休閒娛樂的嶄新機會。它讓此後數十年的郊區開發有了可行性,也推動遍布整個大陸的公路網興建。
在一個崇尚流動性到近乎神祕主義的國家,福特成功拓展了自由的輪廓。
隨著福特將視野擴展到全球,最終在英國、埃及、南非和日本都建立工廠,他漸漸成為或許是地球上最知名的人。他說的話被挖出來當成促進繁榮的智慧箴言,就好像數十年後的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貝佐斯。
可是福特對自己掌控外的變數擔驚受怕。有一個問題時時困擾著他:該如何確保供給無虞,足以生產他展望中的所有車輛?
福特依賴外包廠商提供必備的原料和零件,才能做出冠上自身名號的汽車。他要求這些製品跟隨他的車輛一起提升產量,測試供應商的交貨極限在哪裡。
1908年問世的T型車是美國底特律商業生態系的產物。由於福特長期欠缺資金,最初他依賴當地企業製造底盤、輪圈、輪胎和引擎。他靠鐵路和船運來回渡過一系列河流和運河,取得為熔爐供應動力的煤炭,也靠相同的船隻運送汽車成品到日漸茁壯的全美經銷商網絡,最終遍及全球。
他在福特汽車的密西根州高地公園廠(Highland Park)打造生產線,這套曾經領先業界的設施從1910年開始投產。5年後,福特認為這座工廠已經到達產量潛能的高峰。供應商在議價時扣住關鍵材料導致的產能放緩也使他感到沮喪。
福特向一位生意夥伴提到,他一定要避免「依賴到有可能缺貨的地步」。
於是,他開始悄悄在密西根州的沼澤地買進2,000英畝土地,旁有淤積的胭脂河(River Rouge),準備開發成未來世界最大的工業園區。
「我們的目標是每種零件都製造一定的量,這麼一來,我們就不會捲入任何的市場突發事件,也不會因為某些外包製造商無法如期交貨就降低生產力。」福特在回憶錄寫道。

福特是發揮全球供應鏈優勢的典範,善加利用全世界工廠的特殊專長。可是這間公司讓自身陷入容易缺貨劣勢的程度,會讓它的創辦人驚恐不已。福特徹底仰賴的供應商,僅靠太平洋另一端的單獨一間公司製造關鍵零組件──已經形同現今汽車大腦的電腦晶片。
這間供應商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早已對全球汽車產業不可或缺,接單生產全世界80%到90%的車用電腦晶片。
在全球疫情剛開始的2020年初,車廠認定汽車需求將會下滑。他們取消晶片訂單,導致台積電和其他晶片大廠產量遽減。
事實證明,他們的預測過度悲觀。到了2020年中,美國和其他富裕國家的民眾選擇買車,藉此降低在大眾運輸上與其他人接觸的風險。在一個室內娛樂突然不夠用的世界,家庭添購運動休旅車去戶外探險。
直到車廠察覺自己的預判出錯,可惜為時已晚。晶片製造商無法立即消化驟增的訂單。提升產能需要投資數十億美元,外加好幾個月的時間。全世界都發現自身面對嚴重的晶片短缺。
當福特和其他車廠爭相採購晶片,他們發覺對供應商來說,汽車業的地位相對沒那麼重要。晶片製造銷售的主要對象是蘋果、三星(Samsung)、索尼(Sony)等電子巨頭,這些公司的銷售量倍增,因為困在家裡的人迫切尋求娛樂消遣,好從隔離和無所不在的死訊中分心。
福特公司買不到足夠的晶片,只好被迫減產。在2021年中,福特喊停北美洲8座工廠的生產線,從美國的芝加哥、堪薩斯城到墨西哥全面停工。
「這正是亨利.福特擔憂的事情。」麥特.安德森(Matt Anderson)說,他在亨利福特博物館擔任運輸收藏品策展人。這座博物館位於密西根州的迪爾柏恩市(Dearborn),也是福特的家鄉,專門探討福特的歷史遺產和美國的發明史。「他非常擔心供應鏈中斷,或是他的供應商拒絕出貨。」
福特公司終究依賴遠方的單一供應商,至少有部分反映出他們屈從創辦人的勁敵──股東權益。在全球疫情前的3年間,福特分發的股東紅利總額達79億美元,也就是公司70%的營利。
福特高層反對這種觀念,認為滿足投資人不需為公司的晶片缺貨負責。他們指出,光是F-150車款就需要800多種半導體產品,因此福特有可能自給自足的說法站不住腳。另外,晶片的保存期限不長。福特沒辦法把發股利的現金直接拿來囤積存貨。
對福特來說,自行製造晶片,或是僅限採用位在北美洲的供應商,都會造成「資產與資本極度密集的艱巨難題,而且根本不切實際」,福特公司的工業平台營運長唐浩泰告訴我。
不過唐浩泰也坦承,務實與否的界線多半由投資人決定。就跟製造業其他廠商一樣,福特公司長期避免大量的備用零組件庫存,藉此降低成本。全球疫情顯示出把這種概念執行過頭的後果。
「我們絕對有在反思過去2年的事。」唐浩泰說。
我參訪胭脂河廠區那天,許多滑下生產線的貨卡車並未前往美國家戶的車道,而是停放在緊鄰福特企業總部的停車場。這些車輛靜靜閒置,等待能讓它們運轉的晶片運抵。
其中一座擺滿動彈不得貨卡車的停車場,正對街就是以當地代表人物命名的校園:從亨利福特小學立面的窗戶往外看,如今俯視供應鏈管理大失靈下失算的數百輛汽車。
福特遠非唯一捨棄額外供應量,以免拖累淨利的公司。大多數全球企業費力謀求靠低毛利營運。
這項關鍵因素從部分層面說明,中國的工廠停工為何迅速導致其他所有地方零件短缺,以及沃克的公司為什麼買不到需要的原物料而發愁。
數十年來,及時生產供貨的執念束縛了企業經營高層。在倉庫囤積備用的零件和產品,當作應對困境的保護手段,在他們心目中是資金運用失當。
及時生產是一種明智的觀念,由福特的強大競爭者豐田汽車建立。在商業史上的成功企業中,豐田名列前茅。
然而商業顧問界挪用這項概念,扭曲成大幅削減存貨的粗暴命令,藉此壓低成本並拉抬股價。他們犧牲供應鏈的長期韌性,換取投資人的短期滿足。
這樣的現實情況數十年來日益強化。全球疫情揭開世界對於動盪巨變缺乏準備的程度。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