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部落格與社群媒體寫作
◆不花錢的廣告方式
許多企業和品牌為了行銷,都會選擇經營部落格與SNS,目的就是不花錢地打廣告。部落格和SNS如果經營得好,成效可能會比花錢投放廣告來得更佳。因此,如果負責的是網路行銷,業務內容通常也會包含部落格與SNS管理。
有不少行銷人員,都會對部落格及SNS的寫作感到負擔。首先,因為必須定期發文,光是數量就讓人感到壓力。此外,只要透過點讚數和留言,就能馬上確認讀者的反應,所以在發文的品質上需格外用心。「堅持不間斷」與「品質好的貼文」兩要素,使部落格及SNS的寫作變得加倍困難。
為什麼要在部落格及SNS上不斷上傳優質貼文呢?經營社群網站的目的,是為了宣傳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所以有時我們會感到困惑:「這樣的話,不是張貼廣告就好了嗎?」若想經營好社群網站,就必須了解它們的屬性,否則將會漫無目標地發布一些沒意義的貼文。以行銷為目的的部落格或SNS,最大的屬性就是「媒體」,亦即,部落格和SNS的本質,就是經營好自己創建的媒體,然後在上面做廣告。
若以報紙來比喻,就會變得較容易理解。報紙主要用來傳遞資訊,但是在政治、經濟或社會方面,也會有特定的偏向或主張。不過,這種觀點偏頗的文章占比極小,大部分的版面仍集中在民眾好奇的資訊。因為若想確保更多讀者,表面上看起來還是要平衡地傳遞各種聲音,藉此保有公正性與客觀性。總括來說,報紙是將個人主張最小化,集中為讀者準備的內容。
此外,報紙是天天發行,每天可以傳達非常多訊息,由此證明媒體的實力。透過定期傳遞消費者想要的資訊,確保大眾的信任。報紙之所以成為媒體,我們可以歸納出二大要素:一是傳遞訊息,二是定期發布。
部落格和SNS須具備的要素,也與報紙相同:①定期傳達 ②讀者想要的新資訊。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大眾的信賴,並且持續獲得關注。當讀者對我們傳達的訊息抱有期待,媒體才有存在的價值;若沒有讀者,在平台上發布廣告或介紹產品,也收不到任何成效。唯有讀者對我們經營的平台信賴十足,廣告才能發揮效力,而且以忠實讀者為目標發布廣告,效果會更加驚人。因此,面對部落格和SNS,最首要的步驟就是仿效媒體一樣經營。
◆部落格寫作
部落客是人們取得情報時,最信賴的媒體之一。大多數人都不會把部落格視為廣告,因此,經營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傳達訊息。就算不是自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也要整理好一系列相關資訊,讓讀者在搜尋時能夠輕易找到。例如有關雙眼皮手術的資料,就要提供按眼睛形狀區分的雙眼皮手術種類、各種手術的優缺點、術前準備事項、術後恢復時間、副作用等資訊。
如果在部落格上一目了然地提供消費者想要的情報,他們進入銷售頁面或網站的可能性就會增大。經過上述流程、自然而然朝我們靠近的消費者,抗拒程度會比透過廣告誘導來得低,也較可能接受接下來的銷售資訊。經營部落格,就是為了取得這樣的效果。
1. 可持續上傳的優質內容
像媒體一樣經營部落格,最重要的就是上傳優質內容。為了定期提供資訊,準備內容時需要制定長期的計畫。努力上傳一個月,但接下來的三個月發文量愈來愈少,做為媒體的信賴度就會下降。即使每次間隔一週,也要讓人留下定期提供新資訊的印象。
為了持續上傳新資訊,發文內容最好是與專業性有關的領域。例如以食品為主題,可以擴及烹飪方法或健康、食品的保管方式、挑選食材的訣竅等;假如以服飾為主題,可以擴及衣物管理法、洗滌方式、如何整理衣櫃、顏色搭配、最近的時尚趨勢等。對於不斷上傳專業知識的部落格,讀者會逐漸產生好感與信任。
傳達資訊時,須注意不要勉強將產品與主題聯繫,進行不合理的廣告。基本上,搜尋並閱讀部落格的讀者,都是希望獲取自己感興趣的情報。提供充實的資訊,藉此獲得消費者信任,就是經營部落格的初衷。如果打算進行廣告,可另外製作單獨的文章上傳;傳達資訊的文章,必須忠於原本的目的。如果在傳達資訊的文章裡,表露出明顯的推銷意圖,讀者就會認定這是廣告,毫不猶豫地離開網站。
2. 適當的長度
在一般的網路環境下,讀者更偏好簡短的文章,但部落格有些不同,首要目的在於忠實地傳達資訊。就算文章較長,讀者也會為了獲取詳細情報而點進部落格。如果文章寫得過短,看起來可能會缺乏誠意,因此,放在部落格上的文章,應盡量維持適當的長度,如此部落格的專業性將更容易被認可。
文章適當的長度,大約是滑鼠滾動10次以內可以看完;按時間計算的話,大概是3~5分鐘之間;從字數來看,除去空白,文長約在2,500字以內;若字體大小以十級為基準,長度應不超過一張半的A4紙。想把資訊傳達詳細,文章很容易愈寫愈長,在無法縮減的情況下,不妨採用連載形式,把文章分成之一、之二、之三。假如在文末添加部落格系列文章的連結,讀者滯留的時間還會變長,因此,與其在一篇文章裡塞入過多內容,不如以適當的長度分成好幾篇。
3. 合適的圖片
根據入口網站的基準,包含2~3張圖片的部落格文章,會被判斷為優質內容。就算不為了提高曝光率,在撰寫部落格時,適當地運用圖像,將有助於傳達訊息。部落格的文章,在網路環境裡屬於長文,如果內容只是一大堆的文字,讀者很容易感到疲勞。適時地添加易於理解的圖像,將能幫助讀者更加專注。
話雖如此,圖片的使用也要避免過度。最近部落格的寫作趨勢,偏向大量地使用圖像,每寫一行字就插入一張照片,有時一篇文章的圖片甚至高達數十張。內容大小擴增,或許有利於檢索,但從傳達資訊的角度來看,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文章斷斷續續,會讓可讀性瞬間下降。
一張好的照片,可以達到十行文字的效果。即使將食物的味道描述得再詳細,也很難取代烤盤上焦黃酥脆的五花肉照片。假如對寫作缺乏自信,照片就是值得活用的手段,那些難以用文字描繪的微妙細節,可以改用照片來代替。適當的圖像不僅能提升文章魅力,還可以掩飾文字方面的缺點。
4. 提升能見度
在查找資訊時,許多人會使用特定的檢索詞,因此,部落格的標題應該包含人們經常使用的詞彙。例如在搜尋江南站附近的美食店時,多數人可能會輸入「江南站美食」之類的關鍵字。
但是,「江南站美食」是很多人使用的檢索詞,跳出來的搜尋結果也非常多。以手機為準,「江南站美食」月檢索量就超過19萬次。競爭如此激烈的關鍵字,無論如何安排在標題裡,都很難從搜尋結果裡脫穎而出。假如要寫的內容,是位於江南站的五花肉燒烤店,該店面空間寬敞、座位舒適,適合做為公司聚餐的地點,那麼在挑選關鍵字時,就可以考慮「江南站聚餐」或「江南站五花肉」。以手機為準,兩者的月檢索量分別為2,000多次與7,800多次,競爭強度相對較低。
與撰寫銷售文案一樣,訂關鍵字時應盡量把目標範圍縮小。如果使用「江南站美食」這種大範圍的關鍵字,就算出現在100個人的檢索視窗裡,可能也只有一個人會真正點進去閱讀。相較之下,不如使用目標更明確的「江南站聚餐」、「江南站五花肉」做為關鍵字,雖然曝光的對象只有30人,但當中可能就有3人會點進去閱讀內文。確認關鍵字檢索量與競爭強度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利用「NAVER廣告」頁面裡的「關鍵字工具」即可,輸入想查看的詞彙,頁面還會同時提供相關的檢索詞。可以從中確認各關鍵字的搜尋量、點擊率與競爭強度,進而挑出合適的詞語。
如果以此關鍵字訂定部落格標題,就是:「江南站適合聚餐的五花肉美食燒烤」、「江南站五花肉燒烤美食店,聚餐剛剛好!」在標題中使用的「江南站」、「五花肉」、「聚餐」、「美食店」等關鍵字,也要多次在內文中置入,藉此讓文章出現在搜尋結果的前幾名。就算無法排在第一頁,至少也要進入搜尋結果的前三頁。唯有如此,人們才有可能點擊、閱讀我寫的文章,並前往該美食店用餐,而我也能達成撰寫部落格的目的。
◆社群媒體寫作
社群網站和部落格是企業或品牌以行銷為目的經營的媒體,這一點二者相同。不過,各平台在屬性上有很多差異,例如部落格在入口網站NAVER的支持下,可以發揮強大的宣傳效果。只要能夠在入口網站上曝光,通常就能吸引許多讀者。不過,部落格也有其局限,那就是完全依賴網站的檢索。與文章品質無關,更切合檢索詞的內容,一般會出現在搜尋結果的頂端,這些文章也會受到較多讀者點擊。因此,近來比起內文品質,部落格行銷更注重於提升能見度。
SNS是以共享為目的誕生的平台,如果我發布的內容受到大眾喜愛,就有可能被無限次地推薦和分享。以傳播力而言,社群網站比部落格更強,也有機會透過個人努力來增加讀者。如果部落格最大的目的在於傳達資訊,那麼SNS的首要目的,就是累積品牌好感度,與粉絲建立關係。按讚、分享和評論等功能,可用來維持雙方的互動。
另外,與需要一定長度的部落格文章相比,SNS更偏好短文形式,在寫作方面的負擔相對較少。SNS上的內容不一定要親自編寫,也可以分享他人的優質內容,與部落格比起來,或許更能事半功倍地獲得顯著的效果。不過,經營SNS時,應思考如何贏得讀者的好感,並持續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不是單方面地傳遞訊息。
1_資訊型內容
無論寫得多簡短,SNS仍然帶有媒體性質。品牌或企業可以向讀者提供的最佳內容,就是具有專業性的資訊,唯有傳達值得閱讀的內容,才能獲得讀者的好感。不過,傳達方式應該要比部落格來得更簡單和親切。讀者不會刻意去找貼文來閱讀,因此,編寫內容時要善加利用直覺的圖像或顯眼的標語,以便在隨時更新的動態時報上吸引關注。
在資訊型的內容中,SNS上最受歡迎的是「做~的方法」,亦即提供讀者訣竅或做法的貼文。寫得比部落格簡單,可直接套用於日常生活,或者能引起興趣的內容,通常都很受讀者歡迎。在傳達這種貼近生活的資訊時,還能間接曝光自家品牌的產品,突顯企業的專業性,進而獲得粉絲的好感。
-如何擦掉沾在衣服上的咖啡汙漬
-壁掛式空調的清潔方法
-零失敗的冬季顏色搭配
在傳達訊息時,排名也是很好的方法。人們喜歡排序,名次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而且還很容易被看到。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資訊,只要以排名的方式編寫,就會產生娛樂性,點讚和分享也會更加活躍。
最喜歡辛辣飲食的MBTI類型?
No.1 爽快的ENFP,挑戰辣中之辣
No.2 性格急躁的ESTP,辛辣的食物中最喜歡雞爪!
No.3 多汗的ISTP,用辛辣食物來緩解壓力
No.4 大腸敏感的INTP,吃辛辣食物時請避開海鮮
與產品相關的訊息,回應通常不如訣竅或情報。不過,如果能以好感為基礎,與粉絲形成信賴關係,那麼SNS的忠誠度會比部落格來得高,還可以輕鬆地在貼文中標記產品,直接將讀者導到購物商城等銷售頁面。
此外,對粉絲來說,在SNS上品牌和企業就像朋友一樣,傳達最新動向的內容,通常也能獲得反饋。例如舉辦活動的消息、新產品上市的準備過程等,透過這種新聞型的內容,可以獲得粉絲的關注和信賴。
2_參與型內容
就像傳達資訊一樣,引導讀者的行動也非常重要,亦即點讚、分享或留言等。編寫參與型內容的目的,就是要誘導讀者行動,很多時候會搭配贈獎活動一起進行,例如留言回答問題、參與問卷調查、寫下期待或祝賀等,就能獲得廠商提供的贈品,或是以標記朋友帳號的方式,鼓勵粉絲把貼文分享出去。
留言寫下我的MBTI!
將抽出5位粉絲,贈送○○○T恤。
請為○○○的新產品取個合適的名字!
獲得最多點讚數的朋友,我們將送出○○○做為獎品。
請@標記你最想和哪位朋友一起看這部電影!
我們將透過抽籤的方式,送出兩張電影預售票。
按照貼文內容參與過活動的粉絲,將會與該品牌形成更親密的連結。未來如果還有其他活動,粉絲再次參與的可能性會增加,有助於達成經營SNS的最終目的:引導顧客購買商品。因此,在社群網站上,應盡量舉辦粉絲能參與的活動,持續提供他們行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