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林百貨:臺南銀座摩登五棧樓

9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一、緣定林百貨 李錫銓與李陳錦蓮

1931-1945林百貨商品主任(林商店時期之員工):李鍚銓
1936-1945林百貨領帶部店員:李陳錦蓮
受訪者:李建畿(李鍚銓長子)

故事從林百貨的兩只老櫃子說起。
  
2014年林百貨整修再開幕,一樓放著兩只櫃子,那是2009年一位臺南市民捐的,載明是原本林百貨的商品櫃。林百貨開幕前夕,由文化局出面向臺灣歷史博物館將櫃子迎回林百貨,老櫃子整理後光鮮亮麗,這櫃子不止是1932年林百貨開幕留下來的老古董,更重要的是這兩只老櫃子裝了一個屬於林百貨的昭和時期浪漫故事。

李鍚銓──林百貨資深員工
  
出生於大正7年(1918)的李鍚銓,家住老松町,因為阿公李其溫在臺南師範學校教授漢學,因此李鍚銓跨了學區到當時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今臺南大學附小)上課。昭和6年(1931)三月畢業後,同年五月進入林方一商店當店員。李鍚銓從林百貨開幕任職到1945年林百貨結束營業為止,共14年的時間之久,李鍚銓數次獲得當時臺南市商工會議所頒發ハヤン百貨店優良員工的獎狀(如圖),其中有一張是昭和12年(1937)2月17日由當時的臺南商工會會長頒發五年以上的模範獎狀,內容載明李鍚銓於昭和6年五月進入林百貨服務滿五年以上表現優異,由這張獎狀可推算當時李鍚銓進入林百貨的時間。

林百貨支配人藤田武一證婚
  
因為李鍚銓的表現優異,漸漸受到重視,後來二樓的主任吉賀幸一被徵召到海外從軍,李鍚銓被升為二樓主管,這在當時以日本人為主管的林百貨極少見。1941年太平洋戰爭起臺灣物資統制,日本進口的商品有一定的配額,為了業績,李鍚銓幫忙找臺灣在地的貨品進到百貨店來賣,受到當時支配人(總經理)藤田武一的重用。所以他在1943年於林百貨任職其間,於臺南神社舉行婚禮,主婚人就是藤田夫婦(如圖)。

李鍚銓的太太陳錦蓮,是當時本町南北雜貨商陳大溪(陳丕)的女兒,當時陳錦蓮於大正11年(1922)末廣公學校畢業後,大約於1936年進入林百貨在二樓領帶部工作。她和李鍚銓相差4歲,兩個人在林百貨工作認識、戀愛到最後結婚,連結婚誓詞都用毛筆寫在一張有林百貨浮水印(隱形墨水)的宣紙上,十分特別,極有歷史意義。戰後經營南興委託行
  
林百貨結束營業後在臺日本人要被遣回,當時李鍚銓打算自己開店,便向林百貨的老闆林とし(トシ)購買兩只玻璃櫃,原本林百貨的老闆娘打算送給他,但他堅持要付錢,後來以一元象徵性購入這兩只櫃子。另外當時亦有其它日本人將錢寄放在李鍚銓這邊,但後來臺灣因為物價暴漲,導致當時的幣值狂跌,後來40000元只能換新臺幣1元,當時日本友人寄放的錢頓時化為烏有。當時李鍚銓很緊張,內心想該怎麼辦?錢怎麼還給人家?後來他和原本林百貨的員工去日本探視友人,跟友人說明新臺幣的轉變,還好日本友人能理解臺灣的狀況,只能感嘆大時代的造化弄人。
  
提到戰後,李建畿想起記憶深刻的一件事,父親曾跟他說當時湯德章也是林百貨的顧客,有時沒貨,等貨品到林百貨後會派送到顧客家,李鍚銓他送貨去過湯家,印象中是個很客氣的人,所以後來湯德章在大正公園(今民生綠園)被處決時他看了極為難過。
  
因為長時間在林百貨工作,李錫銓對於百貨業務相當熟悉,所以太平洋戰爭後林百貨停業,李鍚銓和太太李陳錦蓮一同在永福路開設南興委託行,販賣洋貨及什貨(雜貨);民國38年(1949)來自大陸的軍人及移民帶來一些古董家當,當時一位姓金的少校就請他的委託行以寄賣抽成的方式販賣一些大陸的古董,於是南興委託行慢慢就轉型成古董店,一直到李鍚銓去世為止。
  
李鍚銓育有六名子女,排行老三的李建畿現在於永康經營工廠。李錫銓的子女並沒有人繼承父親的古董店,但因為從小就聽聞父親講述林百貨的事,只知這兩只櫃子有特別的意義,於是李建畿打電話給臺灣歷史博物館,在2009年將老櫃子捐給該單位,臺灣歷史博物館接收了這兩只玻璃櫃收藏於倉庫,一直到了2014年,林百貨重新開幕,才又重新回到闊別69年的林百貨。
 
李建畿說父親是一個很念舊也很會收東西的人,這與他在林百貨待了十幾年的訓練有關,所以家中尚留有一些父親所保留的當時的證書,也因為李鍚銓和母親常跟他們兄弟姊妹講述有關林百貨的種種,讓他能在父母親不在後仍能轉述這段故事,可惜他的父母在世時沒想過有一天他們那個時代的林百貨會重新再開幕,所以當這兩只櫃子再重回ハヤン百貨店,李建畿十分感動,那是一種使命的完成,跨了時代與世代,然後回到它原本地方。四、石允忠 林百貨最員工佳代言人

1940-1944三樓國民服店員石允忠
 
年近90歲的石允忠老先生是林百貨員工中最活躍的一位,自林百貨開始整修到完工,石老先生十分關心,2014年林百貨重新開幕那天,他是受邀的貴賓之一,看著林百貨重新開幕,他有說不出的感動與喜悅,開幕後石老先生依舊常騎著他的腳踏車到林百貨走走坐坐,懷念他的年輕的青春歲月。
  
出生於大正14年(1925)的石允忠老先生是臺南著名郊商石時榮(鼎美)家族第四房石耀宗的後代,以輩份算來是第六代,他父親是曾任臺南文獻委員的石陽睢先生。石允忠自寶公學校畢業後,先至天壇附近鞋店工作,15歲考進林百貨待了4年(1940-1944),因當兵而離開。當時他服務的樓層在三樓,主要是管理倉庫,批發及販賣國民服(民防團衛隊)。昭和19年(1944)他去高雄陸軍志願所接受訓練,後來又轉到61航空廠,昭和20年(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後,8月30日退伍。
  
石允忠進去林百貨的時間點屬於日治時期的後期,對林百貨各樓層販賣的物品、餐廳的價位和員工薪資等都記得十分清楚,他說林百貨是日薪計,男員工3角,女員工4角起薪,當時的林食堂咖哩飯、快餐及洋定食的價錢貴得嚇死人,但飲料卻很平價,要去林食堂吃洋食口袋沒一點深度是沒辦去消費的。另外昭和18年(1943)全臺進行夜間照明管控,但為了做生意,林百貨到了天黑就把黑色窗簾拉起來使外表看不出光亮,即使外面街燈都關閉,其實內部仍在營業。另外石允忠說老闆娘每天一早來林百貨開店,她第一件事就是上頂樓神社參拜(據說頂樓神社神龕內另有林方一之牌位)後才開始上班。
  
日本投降之時,石允忠正在岡山空軍服役,戰後林百貨結束營業,他便至高雄去學攝影和照相沖洗,一年後回到臺南赤崁街開設中心照相沖洗店,所以戰後林百貨員工聚餐合照的照片提供者大部份來自石允忠。

林百貨隨著日本投降而關閉,老闆娘林とし、小寺傳治和日本員工回到日本,但身為林百貨的員工們都十分不捨,每年都會舉行員工聚會,有時是臺灣員工去日本,有時日本員工到臺灣來。石允忠的名片上除了寫著臺南文昌祠管理委員會顧問外,另一個就是林百貨員工召集人。員工聚會一開始最高人數達50、60位,一年於春秋兩季各聚會一次,隨著時間一年年過,慢慢人越來越少,改為一年一次,到民國83年從當年的報導可知剩20幾人,其中1996年當時林方一的四兒子小寺茂(林四郎,為林方一第四個兒子,因林とし為小寺傳治的獨生女,所以她最小的兒子便過繼給小寺家族)亦前來臺灣聚會,近十幾年來林百貨的其它同事有的因身體狀況無法出門,或是陸續淍零。像石允忠先生每天精神奕奕騎著自行車到處去遊玩實在是很有福氣。
  
也因為他開朗,記憶力又佳,林百貨自開幕後,石允忠先生常去報到,走走看看或坐在老沙發上,林百貨的經營團隊也視石老先生為至寶,經常邀他讓媒體採訪。2014年12月5日是林百貨開幕滿82年的記念日,他亦獲得邀請參加,石先生以林百貨員工為榮耀,也是林百貨員工最佳代言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