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郭艷光校長序文】

教育思想的行者
張前校長植珊先生為本校前身「臺灣省立教育學院」的第二任校長,六十九年七月任內推動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自此本校改隸教育部,並在原有輔導學系、科學教育學系、職業教育學系等三系基礎上,設立特殊教育學系、物理學系、數學系、化學系、生物學系、工業教育學系、商業教育學系、語文教育學系(現更名為英語學系)、輔導研究所等系所,為輔導與特教開啟人才培育途徑,更躬親擘劃,首創輔導學系(現更名為輔導與諮商學系)與特殊教育學系,並爭取亞洲教育與輔導協會設置亞洲區教育與輔導資料中心,使本校成為我國輔導工作之重鎮,奠定本校教育體系發展的良好基礎。
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張前校長任期屆滿,轉任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擘劃全國各縣市文化中心的設立與評鑑制度、推動文化建設工作,對於教育學術、文化行政與藝術資產保存,皆有重大貢獻。本校研究發展處出版「教育文選系列」叢書,秉持知識與應用兼顧,傳統與當代相融的目標,汲取智慧,守本求新,邀請張前校長貺賜專著,《白沙傳承—文教論述選集》以精深的教育理念,為「教育文選系列」之推動落實奠基,是一本偉大心靈的精采紀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生命的思量與前行的座標。
法國教育家康派野Compaye說:「一切哲學系統,都藏有一種特殊教育學的種子。」在教育理想觀念中,注重關懷本質的教育哲學已是理念上的共識,但放眼凝望,眾聲喧嘩的各家學說之中,多的是所謂的「專家」,少見真正的「知識份子」,更少見躬行教學精神與教育哲學的大師。
張前校長在校期間,樹立務實致用的校風,更啟發創新的教育思維,《白沙傳承—文教論述選集》論述教育文化的理念,提出新的教學思維與文化道德的陶冶和教育責任使命感,包括「憂患哲學與憂患意識」的新觀念、新詮釋,以及「教育與輔導」、「文化宗教」、「海外僑情與僑教」、「青年輔導與張老師」等教育輔導經驗的結集,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教育熱誠、人文典範,是一位思想的行者,傳承「主養志,重實踐」的白沙精神,落實「新、本、精、行」之教育理念,具體指出大學自主發展,道德文化與社會責任的教育目標。「白沙建校」、「追憶與口述歷史」兩個單元,對於本校始創、改制的過程詳細記載,是鉅細靡遺的校史記載,書中記憶的時刻與場景,傲岸的教育行者身影,是彰師校史裡的光采,白沙建校的輝煌歷史,不僅有著深切的教育使命,肩負育才的重責,在面對社會變遷,如浪潮般的教育改革時,堅持朝教育文化發展,因此能夠維持優良的傳承而開展出新的傳統,不墨守成規,不一昧守成,學校改制後更精益專業,各種教育體制、教育理論、教育措施與教育方法等,皆隨著當代思潮及教育思想之變遷而改革,不斷提昇學校效能,永續發展。
哲學是一種智慧,同時也是一種精神境界,哲學家同時也是社會中獨特的思想者,張前校長既是一位教育哲學的思想者,更是一位實踐力行的行者。行者無疆,所到之處,一舉一動,就是燦爛的焦點。從教育到文化志業,張前校長的行止,成為價值混淆時代的指南,同時也是家長、師長指導子弟最好的典範。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長 郭艷光 謹序
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