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記憶管理──幫你的大腦輕鬆加RAM
不可能的任務第一關
>>>當下牢記全班每位同學的姓名/職業/興趣
試著想像以下這個場景:
在一場重要的大型簡報會議中,你不但要負責上台對客戶簡報,同時還要回答台下七嘴八舌的提問,甚至其中有些人跟你是第一次見面呢!這時,如果你突然展現了驚人的記憶管理能力,條理分明且從容不迫的看著每一位客戶,並逐一回答:
「陳經理,您剛提出的問題我們已經考慮到了,我們建議您的解決方案是……」
「這位是方協理吧?您好,關於您考慮到的這一點,我們已經準備了一份更深入的資料給您參考……」
「馮課長,這個執行方案的細節,等我們確認可行後,會再與您詳細討論……」
此刻,你高人一等的能力必然使每個與會者瞠目結舌、印象深刻,更有可能因此使得客戶對你的公司充滿了信心。如果你因此而敲下一個合作案或接下一筆訂單,你的主管想不對你另眼相看也難呢!
記憶中文姓名的迷思
俗話說:「見面三分情。」見面時,如果能正確無誤的叫出對方的姓名、問起對方的工作及家庭近況等,那原本三分情的溫度馬上又提升了幾分。
大家都知道記住對方的名字很重要,對自己也很有幫助。但是,中文姓名本來就很難記,光是跨部門天天見面、點頭打招呼的同事姓名就記不起來了,更遑論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其實,沒有學生笨,只有老師不會。只要方法對,你絕對記得起來。而正確的記憶方法,則跟我們的大腦構造有關。
西元一九八一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Roger Sperry教授,因提出「裂腦理論」(Split brain)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簡單來說,記憶可分為下列幾類:
.感官記憶(Sensuality):純粹五感,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將外在訊息傳遞、輸入給大腦。
.暫存記憶(Working gccsrc235.txt):將感官記憶接收到的訊息,經由思考後暫時儲存,若無刻意背誦約三到十秒,即消失遺忘。
.短期記憶(Short-term gccsrc235.txt):將暫存記憶保留的訊息,在尚未遺忘前無技巧性的反覆背誦複習,記憶時效不一,從幾分鐘到數小時不等,若無定期複習回憶,將逐漸遺忘。
.長期記憶(Long-term gccsrc235.txt):將短期記憶保留的訊息,尚未遺忘前持續不斷複習以儲存;或是因為該訊息來源十分獨特,故能夠直接被記憶儲存;或是以有技巧性的方法來直接儲存。
暫存左腦的文字,存入右腦的圖像
將「抽象的文字」轉換為「具體的圖象」,就是將暫存於左腦的文字,轉化為存入右腦的圖像。例如:我跟你初次見面,在向你自我介紹時,為了讓你馬上記住我的名字,我會這麼介紹我自己:
「每個人都戴著手錶,只有我戴著時鐘,我叫戴忠仁。」
這時,如果可以配合圖像的想像或具體的呈現會更好。如此自我介紹,等於是幫助別人加強對你的記憶,對方必然會印象深刻。所以,當我們在記憶別人的名字時,也應該運用同樣的技巧,利用「圖像記憶法」產生有趣的圖像思考。
開啟想像力的「圖像記憶法」
舉一堂典型的「記憶管理」課程為例:
全班二十多位學生,會有來自證券公司、財務管理顧問公司、電子業等的上班族,其中可能不乏曾在國外唸書多年的研究生、在政府單位工作多年的公務人員、德高望重的專業人材,可能還有一些國、高中生,甚至年紀更小的小鬼頭。 通常剛來上課的人,頂著高級知識份子的光環,一看到這種混齡的學習組合,心裡一定犯嘀咕:「為什麼我要跟這些腦袋空空的小鬼頭一起上課?」
等課程開始,第一位學生先上台自我介紹他的姓名、職業、興趣等;第二位學生上台自我介紹後,則會被要求要唸出前一位學生所介紹的內容;等到第三位學生上台自我介紹後,又被要求要覆誦出第一位及第二位學生介紹的內容……以此類推。等到最後一位學生上台自我介紹後,他必須牢記全班每一位同學的姓名、職業、興趣。
於是,當課程開始過了大約四十分鐘之後,那些原本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白領階級,便會開始嚇出一身冷汗,心想:「腦袋空空的小鬼頭怎麼比我還厲害?」
殊不知訓練記憶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先放開心胸,拋棄過去僵化的思考模式,並且運用你的想像力。通常年紀越小,包袱越少,能自由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就越大,圖像的聯想記憶能力也會越強。不過,成年人經過訓練後,加上豐富生活經驗的加值,想像力的潛能則是可以被活化的。
FACE──基本記憶法
.F(Focus) 專注:對剛認識的人集中注意力
.A(Ask)提問:提出一個問題以釐清並確認細節
.C(Comment)評析:將名字與你所知的事物做聯想
.E(Employ)運用:熟能生巧,以免忘記
聯想的技巧
加強記憶需要運用「聯想」能力,下列幾個技巧可以幫你練習將不相干的事物以聯想法連結在一起,使這些要素在腦中互相連結,變成心靈的圖像,再由右腦儲存起來:
.誇張:將難以置信、吹牛、不合邏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與所要記憶的事物加以聯想在一起。例如:想像「李明昌」這個人的頭型長得像李子,頭上還長了兩盞明亮的日光燈。
.趣味:將欲記憶的事物加以幽默、逗趣化,或自行編織相關的笑話來加強記憶。
例如:「葉君虎」就是在樹葉濃密的林子裡,「君子遇到虎,有理講不清」。
.卡通:將要記憶的東西擬人化(人性化)。例如:「熊家玲」是一隻可愛的泰迪熊,蹦蹦跳跳的跑到鄰家去玩。
.情境:以五感即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身歷其境去感受。例如:小時候住家周圍環境有股特殊的味道。因為味覺與嗅覺屬於長期記憶,因此只要再聞到那股味道,就會回想起小時候的那個情境,亦即建立起嗅覺與情境的連結。
經過練習後,你會發現每個人的大腦都能夠用他獨一無二、極具創意的方式來連結事物,創造出他專屬的心靈圖像,加強長期的記憶能力。
不可能的任務第一關
>>>當下牢記全班每位同學的姓名/職業/興趣
試著想像以下這個場景:
在一場重要的大型簡報會議中,你不但要負責上台對客戶簡報,同時還要回答台下七嘴八舌的提問,甚至其中有些人跟你是第一次見面呢!這時,如果你突然展現了驚人的記憶管理能力,條理分明且從容不迫的看著每一位客戶,並逐一回答:
「陳經理,您剛提出的問題我們已經考慮到了,我們建議您的解決方案是……」
「這位是方協理吧?您好,關於您考慮到的這一點,我們已經準備了一份更深入的資料給您參考……」
「馮課長,這個執行方案的細節,等我們確認可行後,會再與您詳細討論……」
此刻,你高人一等的能力必然使每個與會者瞠目結舌、印象深刻,更有可能因此使得客戶對你的公司充滿了信心。如果你因此而敲下一個合作案或接下一筆訂單,你的主管想不對你另眼相看也難呢!
記憶中文姓名的迷思
俗話說:「見面三分情。」見面時,如果能正確無誤的叫出對方的姓名、問起對方的工作及家庭近況等,那原本三分情的溫度馬上又提升了幾分。
大家都知道記住對方的名字很重要,對自己也很有幫助。但是,中文姓名本來就很難記,光是跨部門天天見面、點頭打招呼的同事姓名就記不起來了,更遑論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其實,沒有學生笨,只有老師不會。只要方法對,你絕對記得起來。而正確的記憶方法,則跟我們的大腦構造有關。
西元一九八一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Roger Sperry教授,因提出「裂腦理論」(Split brain)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簡單來說,記憶可分為下列幾類:
.感官記憶(Sensuality):純粹五感,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將外在訊息傳遞、輸入給大腦。
.暫存記憶(Working gccsrc235.txt):將感官記憶接收到的訊息,經由思考後暫時儲存,若無刻意背誦約三到十秒,即消失遺忘。
.短期記憶(Short-term gccsrc235.txt):將暫存記憶保留的訊息,在尚未遺忘前無技巧性的反覆背誦複習,記憶時效不一,從幾分鐘到數小時不等,若無定期複習回憶,將逐漸遺忘。
.長期記憶(Long-term gccsrc235.txt):將短期記憶保留的訊息,尚未遺忘前持續不斷複習以儲存;或是因為該訊息來源十分獨特,故能夠直接被記憶儲存;或是以有技巧性的方法來直接儲存。
暫存左腦的文字,存入右腦的圖像
將「抽象的文字」轉換為「具體的圖象」,就是將暫存於左腦的文字,轉化為存入右腦的圖像。例如:我跟你初次見面,在向你自我介紹時,為了讓你馬上記住我的名字,我會這麼介紹我自己:
「每個人都戴著手錶,只有我戴著時鐘,我叫戴忠仁。」
這時,如果可以配合圖像的想像或具體的呈現會更好。如此自我介紹,等於是幫助別人加強對你的記憶,對方必然會印象深刻。所以,當我們在記憶別人的名字時,也應該運用同樣的技巧,利用「圖像記憶法」產生有趣的圖像思考。
開啟想像力的「圖像記憶法」
舉一堂典型的「記憶管理」課程為例:
全班二十多位學生,會有來自證券公司、財務管理顧問公司、電子業等的上班族,其中可能不乏曾在國外唸書多年的研究生、在政府單位工作多年的公務人員、德高望重的專業人材,可能還有一些國、高中生,甚至年紀更小的小鬼頭。 通常剛來上課的人,頂著高級知識份子的光環,一看到這種混齡的學習組合,心裡一定犯嘀咕:「為什麼我要跟這些腦袋空空的小鬼頭一起上課?」
等課程開始,第一位學生先上台自我介紹他的姓名、職業、興趣等;第二位學生上台自我介紹後,則會被要求要唸出前一位學生所介紹的內容;等到第三位學生上台自我介紹後,又被要求要覆誦出第一位及第二位學生介紹的內容……以此類推。等到最後一位學生上台自我介紹後,他必須牢記全班每一位同學的姓名、職業、興趣。
於是,當課程開始過了大約四十分鐘之後,那些原本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白領階級,便會開始嚇出一身冷汗,心想:「腦袋空空的小鬼頭怎麼比我還厲害?」
殊不知訓練記憶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先放開心胸,拋棄過去僵化的思考模式,並且運用你的想像力。通常年紀越小,包袱越少,能自由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就越大,圖像的聯想記憶能力也會越強。不過,成年人經過訓練後,加上豐富生活經驗的加值,想像力的潛能則是可以被活化的。
FACE──基本記憶法
.F(Focus) 專注:對剛認識的人集中注意力
.A(Ask)提問:提出一個問題以釐清並確認細節
.C(Comment)評析:將名字與你所知的事物做聯想
.E(Employ)運用:熟能生巧,以免忘記
聯想的技巧
加強記憶需要運用「聯想」能力,下列幾個技巧可以幫你練習將不相干的事物以聯想法連結在一起,使這些要素在腦中互相連結,變成心靈的圖像,再由右腦儲存起來:
.誇張:將難以置信、吹牛、不合邏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與所要記憶的事物加以聯想在一起。例如:想像「李明昌」這個人的頭型長得像李子,頭上還長了兩盞明亮的日光燈。
.趣味:將欲記憶的事物加以幽默、逗趣化,或自行編織相關的笑話來加強記憶。
例如:「葉君虎」就是在樹葉濃密的林子裡,「君子遇到虎,有理講不清」。
.卡通:將要記憶的東西擬人化(人性化)。例如:「熊家玲」是一隻可愛的泰迪熊,蹦蹦跳跳的跑到鄰家去玩。
.情境:以五感即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身歷其境去感受。例如:小時候住家周圍環境有股特殊的味道。因為味覺與嗅覺屬於長期記憶,因此只要再聞到那股味道,就會回想起小時候的那個情境,亦即建立起嗅覺與情境的連結。
經過練習後,你會發現每個人的大腦都能夠用他獨一無二、極具創意的方式來連結事物,創造出他專屬的心靈圖像,加強長期的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