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自序

連結家庭,培養自學自習的能力
孔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文瑜
KUMON公文式教育,這幾個字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傳承自家母的志業,更是我願傾注歲月、全力以赴推動的教育使命。
自公文 公先生創立公文式教育,並由我母親透過功文文教機構將其於台灣發揚光大以來,無數資優生孕育而出。因著KUMON老師專業與獨具慧眼的指導功力及耐心陪伴,也因著從未偏離初心的發展理念,我們成為街坊巷弄裡幾乎無人不知曉的教育品牌。
近五十載歲月匆匆流逝,我很感恩,能成為台灣第一位書寫公文式教育教材的學生。跟著教材持續往上學習帶給我的成就感,以及無數家長、從KUMON教室畢業的孩子所給我的回饋,直到今日仍激勵、砥礪著我,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堅持拓展公文式教育的使命。
我深刻體會,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科技進步的速度多麼快,因材施教的學習環境與自學自習能力的培養,是幫助孩子跟隨時代脈動發揮天賦與最大潛能的重要關鍵。學KUMON的孩子不會害怕挑戰,有靜下心來思索、找方法與一遍又一遍磨練到精熟的耐性。我們始終以孩子為核心,致力於培養健全而有能力的人才,使之貢獻人類社會。
二〇二二年,由蔡雪泥女士引進台灣的功文教育,正式完成轉型並正名為KUMON公文式教育。這是KUMON國際教育品牌在台灣相當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為教室掛上醒目的招牌,正式對外招生,也持續尋找優秀的加盟老師。我們的初心不變,始終如一希望有更多家長和對教育有熱忱的人,來認識KUMON、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從公文 公先生、蔡雪泥總裁到我這一棒,KUMON不斷探索、研發與修正符合當今家庭與孩子需求的教材和學習模式,從三歲到十八歲,我們見證無數家庭與孩子的蛻變與成長。KUMON最美好的價值,在於透過持續的學習,讓孩子連結於父母親,讓家庭成為孩子追求學業過程中最強大的後盾。
一路以來,我從母親身上學到耐心與決心的重要,明白唯有持之以恆,才能嚐到甜美的果實。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KUMON公文式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影響近半世紀台灣學子、堪稱經典的不敗學習法。我也想藉此感謝每一位陪伴我們成長的夥伴,無論是KUMON的同仁和老師、教室裡的孩子與支持我們的家長,因著你們的信任和堅持,公文式教育因此落地生根,給我們有力量在這條道路上前行。
感謝你們,與我們一起,讓這份使命繼續延續。


Chapter 1 不教而教的力量
母親常說,我是她十八年等待後的奇蹟。從我還在嬰兒車上的那一刻起,就陪著她一起走上這條教育的路。我是第一個在台灣寫公文教材的孩子,也是最早見證「功文」誕生的人。那不是母親為了創業而創業,而是為了愛與希望找到一條出口。

第一個孩子
近半個世紀前,創辦「功文文教機構」的蔡雪泥總裁在婚後十八年迎來一個女兒。在那個時代,婦女不易生育是個敏感話題,我的誕生,為母親帶來莫大的喜悅。
備受疼愛,也被寄予厚望。為了給獨生女最好的教育,母親從日本引進公文式教育,從無到有,我成為第一個學習者和見證者。
小時候,母親會給我看她肚子上的疤痕,指著曲折的縫線說:「你就是從這裡出來的。」她也時常叮囑:「文瑜,你是藉著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但是接下來的路,你必須靠自己努力、自己走。」
即便是掌上明珠,母親卻從未曾將我視作溫室裡的花朵。堅持、奮鬥、忍耐,是我從小接受的教育。
早年為了生存,母親非常努力學習各種技能,從美容、服裝到家政皆精通,也曾多次赴日研修。她成立的復興家政補習班小有名氣,身兼實踐經濟家政專科學校(實踐大學前身)、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系、台北市北二女中(現在的中山女高)的講師,在教育、服裝、美容和家政業界四處奔走,猶如有十八般武藝在身。
一九七二年,創辦人公文 公會長透過日本交流協會尋求亞東關係協會的幫助,希望在台灣找到一位願意推廣公文式教育的人,讓這套教育理念能在台灣生根發展。亞協鎖定了幾位國內優秀企業家,輾轉找到蔡雪泥。
起初,蔡雪泥完全沒聽過「公文式教育」,對於是否要幫忙在台灣推展,心中相當猶豫。那年她約莫四十二、四十三歲,事業穩定,沒有轉換跑道的需要。然而,在前往日本觀摩時,親眼看見年齡不一的孩子,竟能在同一間教室裡安靜學習,互不干擾且學習成效斐然。部分幼兒有解方程式的能力,有的小學生已經在學習微積分運算。內心澎湃之餘,也想著若女兒能學習這套教材,一定也能這麼棒!
台灣家政成衣的未來有限,公文式教育在日本的發展卻已經相當成熟,並且做好了往海外推廣的準備。母親被公文 公先生誠懇的態度感動,激發出一股從未有過的熱忱,決心在台灣引進並推動公文式教育。
中年轉型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與過人的毅力。早期階段,家政事業還在運作,母親忙著引進公文式教育的準備;公司創立後,為了家計仍得身兼多職,每天都非常忙碌。依稀記得,一大清早陪母親去市場送菜,送完再到教室備課,好幾次汽車半路熄火,我得到車後推動,直到引擎順利發動..。這些經歷,成為我童年深刻的記憶。
認識蔡雪泥的人,有些會形容她「雍容華貴」、「活力四射」,無論外人給予哪些讚譽,在我心中,她就是那位在矮舊宿舍裡,為了引進公文式教育踏實而勤奮地努力,胸懷願景的教育家。
一九七五年,母親拿到日本公文教育學會證書,開始引進日方教材。試驗數年,一九七九年,台灣正式與公文總部簽約,公文式教育的種子至此落地,而那第一顆種子,就落在我的身上。
由於「公文」二字易與官方行政作業發函的「公文」混淆,因此台灣在引進公文式教育後,便融入親職教育的概念,將「公文」更名為「功文」。蔡雪泥雖為職業婦女,深知教育這一塊,若要事半功倍,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非常重要,因而全稱為「功文式教育親職輔導」,並在一九八〇年經內政部核准成立「中華少年及兒童親職輔導與才能發展協會」,以協會的形式在街坊鄰里間推展。
如今,人們熟知的功文教育已深根,培育無數資優學子,因著教育翻轉困境的見證更不勝其數。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的童年自然充滿學習的氛圍。幼時住的警察宿舍,在功文教育親職輔導工作開始後,隔出了一個閣樓作為房間,一樓的地方即是日間上課的教室。
我不記得三、四歲的自己,是如何用稚嫩的手指握筆寫完第一份教材。但根據母親的說法,我寫完時眼神充滿光彩。
母親平時忙於事業,然而,我從不缺陪伴與溫暖。她會陪我玩家家酒、親手烹煮熱騰騰的稀飯,每當和朋友們相聚,言談中一定有對我的驕傲和肯定。
充滿愛的環境,成為我追求上進與學習的動力。這即是功文轉型為KUMON公文式教育後,我們依然強調親職輔導重要性的原因。每一位家長都應與孩子享有精心預備的學習時間,把陪伴的時間變得更有品質。在有系統的學習中、在愉快的陪伴裡,與孩子共行人生的每個階段。
我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她的話語總是在關鍵時刻浮現在腦海:「文瑜,我能做的只有為你創造機會,路,要靠你自己走 。」這份身教與付出,深刻塑造了我的成長。


好,我要!
公文式教育創辦人公文 公會長曾給予母親很大的幫助。儘管創業前期拓展艱辛,到處籌錢、捉襟見肘的日子歷歷在目,甚至因被催帳而急得暈倒。然而,隨著教育理念逐漸獲得家長認可,家中的經濟狀況得以翻轉,功文的推廣也愈見起色。
公文式教育強調個人別、能力別、藉由編序性教材與恰恰好的學習,可扎穩基礎學力,進而超越學校學年,習得自學自習的能力。公文 公先生相信,透過嚴謹的編序性教材,孩子的潛能和學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其中尤重自學力,期望每個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的父親同住巴拉圭,待取得華僑身分後再返回台灣。
她給我三天時間好好考慮。三天後,我決定繼續讀道明中學,母親便開始忙於各種準備工作。許多細節已無法回溯,但縫在衣服襯裡一疊又一疊的錢,全身沉甸甸的感覺至今難忘。
從台北飛到日本,再從日本飛到美國,接著再轉往巴拉圭......三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時間令人頭暈眼花,只記得我奔向前來接機的父親、看著他拿著黑皮箱在街上兜售首飾。我才明白,父母為了更好的未來,付出了何等的努力。
有人聽聞母親讓七歲的我獨自搭飛機,無不驚訝,然而,這正是她的教育方式。她在機場送別時雖流淚、不捨,但仍鼓勵我勇敢向前。孩子總有一天要獨立,而人生中的每一次磨練,皆是成長的契機。
所幸,在巴拉圭停留的時間並不長,迅速取得華僑身分回國後,順利在道明中學讀到十四歲,在父母多番衡量下,決定將我送往澳洲求學。
當時對出國讀書沒什麼概念,直到人在新加坡機場等候轉機,才意識到即將踏上全新的道路。台灣與澳洲相隔甚遠,想家的時候就寫信,卻又因為中文能力有限,經常捧著一本字典,一寫就是一天。
母親會盡量找時間飛來探望,並堅持每日與我通話:「我只要聽你的聲音,就知道你今天好不好。」這份關懷,也成為我對教育的期望。
當時在澳洲居住的地方屬於新興社區,一排又一排的房舍整齊美觀。一次與母親通話時說:「媽咪,這裡的房子都好漂亮啊!」母親隨即問道:「那你要不要買?」我說:「好。」就這樣,我開始積極投入買賣房地產的工作。
在澳洲十六歲就能開車,我沒有把自己當成未經世事的孩子,而是像個大人般處理房地產買賣任務。從鎖定房子、與房仲聯繫、找銀行經理和會計師等等,統統一手包辦。母親只說,決定了就買,但接下來的事要自己承擔。
有段時間,我同時管理多達七間房產。母親給予充分的信任,我邊念書邊忙著與律師、會計師、房仲、水電工人、租客..等不同對象聯繫,處理收租、修繕、住屋等大小問題,經常是晚上讀完書,半夜接著開支票、簽訂契約。買賣房產的經驗,拓展了我對於企業經營應有的廣度,也磨練我如何串聯手中資源。
如此難能可貴的經驗,讓我時常自省:當機會來敲門,我們是準備好的人嗎?
求學生涯的種種歷練,給予我「不怕事」的勇氣。房產買賣動輒千萬元,從西澳到墨爾本的房產經驗成為相當好的鍛鍊,乃至於當二○二○年疫情席捲,各行各業遭受極大周轉壓力,台灣更在二○二一年五月進入三級警戒,正是在這個時刻,時逢轉型的功文事業因著我與母親過往投入的房產,不至被資金缺口壓垮。
這段時間的銀行交涉和房產交易,鍛鍊了我的毅力與應變能力。這間銀行拒絕,就想下一個辦法。路是人走出來的,而我所需具備的一切,母親已在過程中默默教會我。


好土與莘莘稻穗
一九九五年,我完成澳洲的大學學業,並按照母親的安排進入日本公文教育研究會實習。當時約有八個月時間,我跟著東京新宿事務局資深同仁實地走訪各教室,了解教室的經營與需求、與不同老師溝通、幫忙辦活動、規劃路線與發傳單,要兼顧的細節又多又繁雜,卻是打下基礎的磨練。
那年我二十三歲,現在回想起來實在非常年輕,竟有幸近距離觀察孩子們學習公文的過程。這段經歷讓我更確信,這套教學理念在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學習法當中,絕對是獨樹一格、禁得起考驗,並能實踐「有教無類」理念的教學法。
不論是數學、英文還是國語,三科教材都經過嚴謹的審核與反覆改進。從題幹文字的大小、字數,到例題的一筆一畫、前後順序等教材上所能想到的細節,公文教育研究會的團隊無不盡其所能地挑剔,只為讓孩子拿到盡善盡美、有效激發學習潛力的教材。
從東京新宿事務局轉任至公文國際教務本部後,我第一次實際參與教材改訂。當時,整個英文教材的方向要從KK音標轉向自然發音法,並計畫在完成改訂後正式引進台灣。我小心翼翼地進行教材改訂,並提交給上級審核,由村田一夫部長嚴格把關。
審閱一次沒有過,就再改一次;十次沒過,就再改十次。或許有人好奇,不過就是給孩子學習英文的教材,到底要多講究?我會說,公文教材就是公文式教育的心臟,遍布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文教室,都使用同樣的教材,確保符合公文 公先生初始的理念─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自己的起步點,從中體會自學自習的快樂,並且不受學年的限制,隨時想前進都取決於自己,讓下一個階段的教材幫助你學得更多、更深、更精。
為了解學生對教材的真實反應,以記錄需改善的部分,公文的教材研究員會親自走進教室觀察同學做題並錄影,針對落筆速度、作答正確性和過程中的思考進行分析。
例如:約分28/84,大家會看到學生不同的作答過程,A生28/84=1/3,B生28/84=14/42=7/21=1/3,雖然最後的答案是一樣,很明顯能力完全不同。A生已具備學好分數乘除法的能力,B生將隨著題目的難度,解題過程會越來越辛苦,最終可能來不及作答而沒有拿到分數。因此,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讓B生提高至A生般的能力水平,這樣他才能更快速、有直覺感的解出此類的計算。
教材改訂也是同樣道理,若同學在解題時,總是在某一個地方卡住,或是停下來思考的時間比其他地方更長,那麼教材的調整能否有助益?無論是內容還是排版,為了讓孩子能更順暢地學習,公文式教育將此視為最重要的責任,絕不允許絲毫馬虎。
英文教材改訂那年,村田一夫部長嚴謹審查我改訂的教材,教導我如何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態,以及什麼樣的教材能更有效地協助老師指導學生。
村田一夫部長說過一段話,至今我仍記得:
一塊田地的土壤至關重要,是沃土還是寸草不生的土地?其中灌溉的水質也很重要,是能帶來滋潤和生命的好水,還是摻雜雜質、不純淨的水?又是誰在看顧和照管這塊土地呢?栽種的人更是關鍵。無論遭逢風災、洪水,還是乾旱、濕涼,為了確保這塊土地能長出結實纍纍的稻穗,每個因素都至關重要。
我們的角色是給予孩子成長所需的支持與指引,確保他們在這片沃土中茁壯成長。
我想像著有一天,能見到那片金黃稻穗的田野。
有一回,我與村田一夫部長拜訪一間教室,遇到一位自殘的孩子。他的頭髮明顯掉了一撮又一撮,儘管身心有困難,仍專心地撰寫教材。村田一夫部長說:「我們要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學習空間,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自學自習、超越學年,給他們足夠力量面對生活的其他挑戰。」
兩年後,我結束日本的見習回到台灣,並在一九九八年召開人生第一場講習會,將集結眾研究員心血的英文教材引進台灣。

有遠見,才能看見收成
母親的遠見影響我,讓我不靠感覺做決策,而是能把眼光放遠,從更高的角度思考怎麼做會更好、更圓滿。
回想過往,因母親的鼓勵而就讀美國道明中學、操作房地產,這些經歷給予我能力面對更大的挑戰。她自己也是如此──早年因看到成衣產業發展的瓶頸,轉而推動功文事業;更早之前,她為了精進家政技術勤跑日本,精通日文的優勢令她成為接下拓展台灣功文最好的人選。
生命中的每一個事件相互緊密交織,母親真誠且善待他人的性格,讓圍繞的人總以細水長流的情誼回報她,功文初期合作的印刷廠直到們的善行也不會因此中斷。
若只看眼前成效,可能會錯失未來的美好收成。
公文式教育能否真的幫到一個孩子,家長的態度很關鍵。若僅因短期無效而停止學習,實在可惜。團隊經常思考,如何陪伴家長走過初始的陣痛期,教育如為小樹澆水,唯有扎根才能茁壯。成長,急不來!一急,就容易下錯判斷。
事實上,儘管母親從我出生便不斷傳達未來要將事業託付於我的期望,但我並非始終順從母親的想法。十幾歲的時候,腦袋裡一度萌生「為什麼不能有其他選擇」的念頭。我問自己:真的要走這條路?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當時,心中的掙扎並非對抗母親,而是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
就這樣想著,母親踏實努力的背影也一回又一回地閃現。想到母親是如何按部就班地引導我成長、擴展我的境界、教導我受教育的重要,也讓我看見,她所肩負的並非隨便一家公司,而是能扭轉生命、翻轉困境之力量的教育事業。
既然這一切都已安排好,能少走冤枉路,也是祝福。
愈這樣想,這份使命感也感染了我。最終,我接受母親的期望,承擔起企業的責任,推動公文式教育的發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