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千里
【簡單來說】
進步非常快,或者事情進行得很快。
【原來如此】
莊周是戰國時代有名的學者,人們尊稱為他莊子,他對任何事都有獨特的想法,寧可過著貧困的生活,也不肯出來做官。
他所寫的《莊子》,有一篇〈秋水〉篇,用了許多事物說明任何東西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所以不必去分什麼東西是好、什麼是不好的。
例如,堯帝、舜帝在年老時把帝位讓給賢能的人,得到世人的讚美;燕王噲想學習這種「禪讓」美德,把國君這個位置讓給宰相子之,結果引起兒子不滿,弄得天下大亂,最後亡國。所以讓位給賢能的人,是好還是不好?
建立商朝的湯、建立周朝的周武王,都是靠武力得到天下;楚平王的孫子白公卻因為用武力爭奪天下,失去性命。那麼用武力爭奪天下,是好還是不好?
用來蓋房子的大柱子,可以衝破城門,卻沒有辦法堵塞洞穴,我們能說大柱子沒有用處嗎?
騏、驥、驊、騮,都是上等的好馬,一天可以奔馳千里這麼遠,但是說到抓老鼠,牠們都比不上野貓,我們能說千里馬沒有用處嗎?
「一日千里」就是出自此篇的「一日而馳千里」||一天可以奔馳千里之遠,用來形容上等好馬跑得很快,而這種馬,也被稱為「千里馬」。
後來,人們也用「一日千里」形容進步非常快,或者事情進行得很快。
【出處】
戰國 莊周《莊子.秋水》
【造個句子】
峻榮彈奏鋼琴的功力一日千里,任何歌曲他都能流暢彈奏。
【成語小劇場】
這一次,金曼是真的下定決心了。
金曼是一隻烏龜,住在動物村。
村裡的動物有事沒事最喜歡開他玩笑,特別是小白兔,總愛把兩邊「祖先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賽跑的陳年往事念得叮噹響,甚至編了「金曼之歌」唱給大家聽。
聽久了,脾氣再好的金曼,也忍不住了。
一天,金曼聽說在遠遠的山的那邊,有種叫「馬」的動物,可以一日千里的奔跑。
「一天跑千里,那是什麼滋味呀?」想著想著,金曼心頭一定,慢慢爬向家門口。
欲知後情,且看下回
一波三折
【簡單來說】
做事不順利,挫折不斷。
【原來如此】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人們尊稱他「書聖」。著名的作品有〈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樂毅論〉,可惜他親筆寫的字都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大家看到的,都是以前看過王羲之原作的人,學習模仿的。王羲之從小努力學習書法,據說住家附近有座小水池,他寫完字會到水池邊洗筆、洗硯臺,最後整個池水都洗得和墨汁一樣黑,可見他練習有多勤快。
王羲之跟有名的書法家衛鑠、鍾繇學過書法,衛鑠就是衛夫人。王羲之寫的〈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有提到:
寫字就像軍隊布陣,要有規有矩,不可隨意。就算書法技巧裡最基本的捺筆,簡單的一畫,也要使用三種不同的力道,才算完成,王羲之用「一波三折」形容這件事。
「一波三折」原本的意思是書法的運筆技巧,但後人在使用上,常用它形容做事不順利、挫折不斷的意思。
【出處】
晉朝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造個句子】
建桀先是掉鞋,不久又摔倒,一波三折,好不容易跑完一百公尺。
【成語小劇場】
金曼金曼爬真慢,當球用滾比較快。
金曼金曼爬真慢,使盡力氣嘴歪歪。
金曼金曼……
好不容易爬出家門。金曼抬頭挺胸舉起腳,大步向前。
沒想到才走幾步,龜殼就卡在巨石縫裡。金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掙脫出來,結果又走錯路掉進水窪,翻了半天才爬起來。
經過這一波三折,金曼終於走出動物村。看著遠遠的山,鼓足勇氣,繼續邁開腳步……
欲知後情,且看下回
小心翼翼
【簡單來說】
形容做事謹慎,不敢隨便。
【原來如此】
《詩經》一書,收集了很多古時候民間或皇宮貴族的詩歌,大約是西周到春秋時代,五百年間的作品,書中共有三百零五首詩歌。
《詩經》裡有各國的歌謠,可以看出各地的風土民情,還有一些朝廷宴會表演的詩歌,以及天子祭拜時唱的歌。
成語「小心翼翼」,出現在《詩經》中的〈大雅〉篇,這是讚美周文王的詩歌,說他「令儀令色,小心翼翼」,意思是,周文王的外表莊嚴、和悅,無論做什麼事,都小心謹慎,人民很喜歡他,附近的小國也來投靠,周文王得到非常好的名聲。
後來,就引用「小心翼翼」這四字形容做事謹慎,不敢隨便的意思。
【出處】
周朝《詩經.大雅》
【造個句子】
班長睿婕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盡心負責,深得老師讚賞。
【成語小劇場】
「金曼不見了!」
「金曼不見了!」
最先發現金曼不見的,是小白兔。
* *
「咦,金曼家的門怎麼好幾天都沒關上?」
小白兔有些懊惱,白白唱了幾天「金曼之歌」。不久,整個村子都知道這個消息。這時候,金曼已經離家好遠,正在樹下休息,他小心翼翼的刮除黏在腳上的泥塊,聽到有人大喊:「金曼,你在哪?」
欲知後情,且看下回
【簡單來說】
進步非常快,或者事情進行得很快。
【原來如此】
莊周是戰國時代有名的學者,人們尊稱為他莊子,他對任何事都有獨特的想法,寧可過著貧困的生活,也不肯出來做官。
他所寫的《莊子》,有一篇〈秋水〉篇,用了許多事物說明任何東西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所以不必去分什麼東西是好、什麼是不好的。
例如,堯帝、舜帝在年老時把帝位讓給賢能的人,得到世人的讚美;燕王噲想學習這種「禪讓」美德,把國君這個位置讓給宰相子之,結果引起兒子不滿,弄得天下大亂,最後亡國。所以讓位給賢能的人,是好還是不好?
建立商朝的湯、建立周朝的周武王,都是靠武力得到天下;楚平王的孫子白公卻因為用武力爭奪天下,失去性命。那麼用武力爭奪天下,是好還是不好?
用來蓋房子的大柱子,可以衝破城門,卻沒有辦法堵塞洞穴,我們能說大柱子沒有用處嗎?
騏、驥、驊、騮,都是上等的好馬,一天可以奔馳千里這麼遠,但是說到抓老鼠,牠們都比不上野貓,我們能說千里馬沒有用處嗎?
「一日千里」就是出自此篇的「一日而馳千里」||一天可以奔馳千里之遠,用來形容上等好馬跑得很快,而這種馬,也被稱為「千里馬」。
後來,人們也用「一日千里」形容進步非常快,或者事情進行得很快。
【出處】
戰國 莊周《莊子.秋水》
【造個句子】
峻榮彈奏鋼琴的功力一日千里,任何歌曲他都能流暢彈奏。
【成語小劇場】
這一次,金曼是真的下定決心了。
金曼是一隻烏龜,住在動物村。
村裡的動物有事沒事最喜歡開他玩笑,特別是小白兔,總愛把兩邊「祖先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賽跑的陳年往事念得叮噹響,甚至編了「金曼之歌」唱給大家聽。
聽久了,脾氣再好的金曼,也忍不住了。
一天,金曼聽說在遠遠的山的那邊,有種叫「馬」的動物,可以一日千里的奔跑。
「一天跑千里,那是什麼滋味呀?」想著想著,金曼心頭一定,慢慢爬向家門口。
欲知後情,且看下回
一波三折
【簡單來說】
做事不順利,挫折不斷。
【原來如此】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人們尊稱他「書聖」。著名的作品有〈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樂毅論〉,可惜他親筆寫的字都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大家看到的,都是以前看過王羲之原作的人,學習模仿的。王羲之從小努力學習書法,據說住家附近有座小水池,他寫完字會到水池邊洗筆、洗硯臺,最後整個池水都洗得和墨汁一樣黑,可見他練習有多勤快。
王羲之跟有名的書法家衛鑠、鍾繇學過書法,衛鑠就是衛夫人。王羲之寫的〈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有提到:
寫字就像軍隊布陣,要有規有矩,不可隨意。就算書法技巧裡最基本的捺筆,簡單的一畫,也要使用三種不同的力道,才算完成,王羲之用「一波三折」形容這件事。
「一波三折」原本的意思是書法的運筆技巧,但後人在使用上,常用它形容做事不順利、挫折不斷的意思。
【出處】
晉朝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造個句子】
建桀先是掉鞋,不久又摔倒,一波三折,好不容易跑完一百公尺。
【成語小劇場】
金曼金曼爬真慢,當球用滾比較快。
金曼金曼爬真慢,使盡力氣嘴歪歪。
金曼金曼……
好不容易爬出家門。金曼抬頭挺胸舉起腳,大步向前。
沒想到才走幾步,龜殼就卡在巨石縫裡。金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掙脫出來,結果又走錯路掉進水窪,翻了半天才爬起來。
經過這一波三折,金曼終於走出動物村。看著遠遠的山,鼓足勇氣,繼續邁開腳步……
欲知後情,且看下回
小心翼翼
【簡單來說】
形容做事謹慎,不敢隨便。
【原來如此】
《詩經》一書,收集了很多古時候民間或皇宮貴族的詩歌,大約是西周到春秋時代,五百年間的作品,書中共有三百零五首詩歌。
《詩經》裡有各國的歌謠,可以看出各地的風土民情,還有一些朝廷宴會表演的詩歌,以及天子祭拜時唱的歌。
成語「小心翼翼」,出現在《詩經》中的〈大雅〉篇,這是讚美周文王的詩歌,說他「令儀令色,小心翼翼」,意思是,周文王的外表莊嚴、和悅,無論做什麼事,都小心謹慎,人民很喜歡他,附近的小國也來投靠,周文王得到非常好的名聲。
後來,就引用「小心翼翼」這四字形容做事謹慎,不敢隨便的意思。
【出處】
周朝《詩經.大雅》
【造個句子】
班長睿婕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盡心負責,深得老師讚賞。
【成語小劇場】
「金曼不見了!」
「金曼不見了!」
最先發現金曼不見的,是小白兔。
* *
「咦,金曼家的門怎麼好幾天都沒關上?」
小白兔有些懊惱,白白唱了幾天「金曼之歌」。不久,整個村子都知道這個消息。這時候,金曼已經離家好遠,正在樹下休息,他小心翼翼的刮除黏在腳上的泥塊,聽到有人大喊:「金曼,你在哪?」
欲知後情,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