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與孩子的數學對話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92. 幾則電視上常見的數學問題

【新聞標題】

新聞報導,一個有名的歌星,在網路上放了自己的新專輯主打歌,才短短一天點閱率突破300萬。

新聞報導,農村的房價飆漲,由過去一坪10萬,今年變成一坪100萬,整整增加了10倍。

新聞報導,捷運徵人競爭激烈,1個職缺居然來了100個人應徵,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一趴。

新聞報導,某麵店週年慶促銷,紅燒牛肉麵原價119元,算整數100,只限今天。

新聞報導,因霸王級寒流來襲,今天逛夜市人數減少了3倍。

【討論】

1.比率我們已經提過,就像近視率、出席率。就算全世界都近視,近視率也才100%,也就是1。點閱率不可能3000000。揣測新聞記者想講的是點閱次數。

2.從一坪10萬變成100萬,是增為10倍。若想用「增加」表達,那麼會是:增加了9倍。

3. 1%=百分之一=1 percent=1趴≠百分之一趴

一般人說的趴,是percent的意思,和日文發音有關。

所以百分之一趴,是1/100%,也就是一萬分之一。小心別誤用了。

4.奇怪,119不是整數嗎?

5.假設昨天逛夜市有1000人。1000的1倍是1000,所以減少1倍是什麼意思?代表減少1000人,也就是逛夜市人數:0人。

那,什麼是減少3倍?是的,很可怕,大家翻頁,不要問。

98. 假分數的存在

到這邊作個分享,關於帶分數和假分數。

學生發現,為什麼帶分數和假分數經常在作互換?其實不是因為題目愛整學生,一直要求換來換去,而是它們有各自的特色、專長。

帶分數重點在於量的理解和估計,一聽到帶分數就知道大約量有多少,而假分數的份量就很模糊。但假分數在計算上有很強的功能,加減乘除都有對假分數的依賴,相對於帶分數的計算,就不是那麼便利。

所以既然各有意義,我們要鼓勵孩子,跟帶分數、假分數都要當好朋友,不要太排斥它們某一個,互換也要熟練些。

雖然假分數在中年級已經引入,但並不太容易內化,到了五年級後,孩子抽象能力較為成熟了,而且計算也慢慢的看到例子,再引導一次帶分數、假分數的特色和優缺,孩子在觀念內化上將會更上一層樓。

寫在後面

我們都感受一下,看不見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情?

「有些時候,即使努力了,我仍舊讀不懂。在這個環境裡學習很孤獨,我好像是個失明的人,我真的讀不懂」。大人抽象經驗總是多一些,而我們老師更以數學教育為職業,我們的數學視線也可能相對敏銳光明一點。所以我們容易忘記,有人學數學時和我們的「感覺」不同。

我們對學生得要求學習態度,但我們也要更尊重孩子個人學習速度差異。數學老師的專業素養中,有一部分極重要的:「要能夠帶著視力不同的孩子去爬山,去看風景,而且都要能看到風景」。

技術上不能只有一種套路,得要有不同軌的語言,隨時作變速。心態上,也要調整水位高低,這是一個學習落差大的科目,我們並不容易成功,但是我們就是要作足教學準備,不要放棄每一次有更好建構的機會。

互動的時候,如何與孩子抵抗到最後一秒,老師的口袋裡永遠得有預備招式:「你不懂的時候,我該如何具體讓你懂」、「你懂了以後,我如何能找機會,再挑戰你抽象的下一步」。

一堂好的課堂,必須要能夠激勵到孩子,讓他們享受到思考的樂趣,也去欣賞每個人不同的見解,一個題目願意嘗試兩三種不同方法,並且很誠心的敞開心胸,這樣熱血的數學課如果你經歷過,你會明白集體的力量有多大,會的人拼命去教不會的人,不會的人奮力不懈的去追問,老師主攻初步建構,最終也在適當時機,進行遠觀點、高觀點的知識整合,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

學習若能敞開、再敞開,這將會鼓舞起一種隱形的力量,我們這些愛學數學的人,好不願意看見永遠安安靜靜的數學教室,只有老師在講,學生不知道聽不聽得懂,不問也不想改變,會的人也從不去幫助別人。
一堂引人入勝的數學課是要思考互動,甚至要有些適度的激動,「合作」應該要出現在今日普遍乾渴、孤獨的數學課堂裡。

而老師的角色,除了要有觀念立基、穿針引線的能力和作為,每個人都應該要多輸出自己的資訊,新的教法,分享給其他老師,無論教得好不好,誠實說出來,我這個單元怎麼教,我遇到什麼問題,有沒有別的教法,背後數學歷史有哪些,更高度的思考又是什麼。我們心裡都清楚,我們從《數學教材教法》裡學的東西已經遺忘,也用不出來,學生給我們的反饋,現場看到一幕一幕最真實的反應,課後老師之間不斷的檢討修正,這才是我們老師實際成長的營養來源。我們和一般父母差異是什麼?老師們獨有的專業是什麼?如果沒有差異、也沒有獨有專業,甚至沒有熱情,沒有技巧,說真的,我們恐怕也未完全盡到責任。

都把話說出來吧,你怎麼教,我怎麼教,我願意把我的爛方法拿出來講,我下次想教得更好,我也願意分享我的好方法,我就可以幫助到更多人,如同我們所鼓勵孩子的,我們老師也要合作、也要敞開。

根據著這個信念,這兩年多來,筆者花了零碎的時間,把一部分對話紀錄作了整理,編輯出了這本小書,我勉勵自己,就由自己開始,參與這樣的改變,就算我很普通,我也願意把我的普通說出來,只要說出來,我就得益,也會有不認識的老師、父母有所思考、有所震盪,最重要的,會有孩子那端的收成,而一切努力就值得了。

基礎科目教學我始終認為,不需要有智慧保留,成功不必在我,任何好方法,讓孩子能夠爬上山,我都樂意當個階梯石。

小在改變學習氛圍,大到影響孩子正向心智,老師的努力,絕對都值得。而路雖有蜿蜒,但每開啟一個步伐,便又離終點近了一點。與大家相勉。

羅一亮 交稿 慕雅出版社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