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小一,你好!笑傲班級二部曲(三版)

9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假如真的教一年級
裝備齊全,輕鬆上路

先恭喜自己吧!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沒那麼嚴重啦!)如果您真的擔當此大任,除了「謝主隆恩」以外,請裝備好下列三本事,必能輕鬆上路。
本事1:教法要熟練
近來教育改革的腳步十分快速,即使有多年執教經驗的老師,也必須不斷研究進修,才跟得上教改的步伐。一年級的老師在這方面的壓力最大,因為每次的教育改革,幾乎都是從一年級開始實驗的。
以數學科為例,找到答案的途徑不再只有一條,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能到達羅馬的路,哪怕是步行、游泳,雖然聽起來似乎比搭飛機蠢,但只要合理,在新思潮中都予以肯定。老師的角色不是告訴他:「搭飛機最快最好,聽我的準沒錯。」而是先接受他合理的思考邏輯,鼓勵同學間觀摩比較,進而協助學生修正自己原有的想法,使之更合理有效。這跟傳統的數學教法大大不同吧!
如果是第一次教一年級的老師,最好利用暑假參加相關的教材教法研習(至少要研習注音符號教法),除了政府機關舉辦的之外,許多教科書出版公司也會自辦研討會,機會很多。
此外,越是低年級,教具越是重要。還記得前面所說的嗎?一年級的孩子正處在皮亞傑所謂的「具體操作期」。意思是說,如果不讓他們「操作操作」,他們就很難「具體具體」,更別說「抽象抽象」了。因此,蒐集準備教具也是開學前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事2:教材要熟悉
在強調素養教學的教改風潮中,老師須具備設計教材、跨領域統整的能力,即使有現成的教材、現成的教科書可選用,也要事先通盤了解。
有些學習領域甚至沒有教科書,教材得靠老師自編,例如彈性課程,這些教材的了解或編寫最好利用暑假進行,否則開學後「且戰且走」,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這就像旅人出發前先翻閱導覽資料一樣,他一定比什麼都不看就上路的人,來得充實豐富。
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重視在生活與實作中主動學習。挑戰更大,老師寒暑假期間別只當個「英英美代子」喔!
本事3:教師要童化
從來沒有擔任過一年級教師的人,對於班級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狀況,通常難以消受,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師,您離童年太久了。」一個沒有童心的老師,比較不會欣賞孩子的童趣;一個巨人心態的老師,看到的老是一窩小鬼四處亂竄。
這不是說缺乏「一年級經驗」的老師就教不好,只要初任者花點心思,撥個空到附近的幼兒園走走,多向「老鳥」請教,您對「未來的日子」會有較準確的判斷。如果您已經有豐富的「一年級經驗」,更要保持童稚的心靈,千萬不要變成嚇小孩、抓小孩的虎姑婆。

◆家長請留步
  不論教改的方向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家長「涉案」的比率將大幅增加。家長固然不需像老師一樣精研教材教法,但也不能置身事外,一無所知。
  教改「改」的範圍非常大,不只是學校課堂的改變,跟家長有關的作業、評量,也幾乎「重新裝潢」,全新出發。多留意學校發的資料,多參加學校舉辦的講座,不用多久,您也可以成為教改先鋒喔!

◆有話老實說
・我覺得一年級的學生好像白老鼠,一直被實驗來實驗去, 萬一實驗失敗怎麼辦?
—懇請老師好好做實驗的家長留
・教具有是有啦,不過只有兩套,你們要輪著用。
—教具室阿姨留
・我參加國語文備課社群,你參加數學社群。隔天下午我們 再互相分享,好嗎?
—隔壁班的老師留

假如家長要求寄讀
早跑的不一定早到
狀況1:寄讀
所謂寄讀,就是非正式編入班上的學生,只是「暫寄」在你這裡讀書,無關學籍。狀況通常發生在一年級,這些想寄讀的孩子還未滿六足歲,多半是同事及親朋好友的孩子,想搭學注音符號的便車,有沒有學籍都無所謂。
這件事要從幾方面考量,對老師來說,擅收寄讀生是不合規定的(有些縣市執行的比較嚴格);對家長來說,心態上只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對孩子來說,家長這樣的安排是否恰當呢?答案則未必。
寄讀的孩子將來還是得再念一次一年級,到時候,他的注音符號熟了(也許是半生不熟),環境熟了,對於「再來一次」的興致不像初接觸者那麼高昂,顯得老油條,根據觀察顯示,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利空大於利多。何況教育上有「學習窗」的說法,孩子在某個時段學某種東西有其最恰當的時機,太早或太晚都倍增辛苦,何必為了圖一時「托兒」的方便,讓孩子吃力地學習呢?
把這些理由告訴想要孩子「寄讀」的家長們,童年只有一次,不要讓孩子那麼累。
狀況2:提早入學
和寄讀情況相似的,是提早入學。
這種情況也是未滿六足歲,不同的是,孩子透過向行政單位請託,正式編入學籍,分發到你班上。
這當然無法拒絕,因為孩子有正式學籍,已經編班。不過,如果你事前有機會貢獻意見,建議您還是對家長分析利弊得失。小孩子滿月和滿兩個月時差別很大,三歲和四歲也有明顯差距,六歲和七歲身體和心智的成熟度仍有差別,到了二十歲,誰會覺得跟二十一歲有什麼不同(請再想想八十歲和八十一歲有何差別)。
孩子那麼小,去做比他大一歲的事情,於心何忍!事實上等他大了,他若有何成就,難道就會因為差那麼一歲而減損任何光芒嗎?不少曾經早讀的過來人「血淚斑斑」地陳述他們幼年時所承受的學業及生活挫折,不得不讓我們懷疑:「值得嗎?」
狀況3:跳級入學
還有一種孩子可以不滿六歲就入學,他們是資賦優異兒童。
根據教育部「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升學辦法」,孩子若經父母或監護人提出申請,並經「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通過,在智能評量及社會適應行為評量結果通過標準,就可以跳級入學。不過這個辦法還會視資優鑑定工具和程序的發展成熟度決定辦理時機,詳細的情形可洽學校的輔導室。
一般而言,能通過兩項評估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一,家長其實不需給孩子太多壓力,造就許多「假資優生」(智力測驗成績是「補」來的),社會上很多佼佼者不乏「大雞晚啼」者,一切自然就是美。

◆家長請留步
  九月份出生的孩子父母,我要恭喜您!只要您不追趕提早入學,輪到您的孩子就學這一年,他將是班上屬一屬二「年長」的學生,學什麼都要容易一點。(附註:作者小兒九月四日生,靈巧聰明,他不提早入學。)

◆有話老實說
・還好我叫醫生提早剖腹,否則小寶不就要慢一年才能讀小學。 —小寶的資優母親留
・幼兒園學費那麼貴,國小能早讀就早讀啦! —賺錢很辛苦的爸爸留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