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學在學校的應用
我不打算寫一篇詳細描述教育科學的論文。我們最初的工作現在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尾,闡述了教育過程中相當有趣的研究結果,這為新的教育方法的實際應用開闢了道路。新的教育方法是將實驗結果更多地應用於教學實踐,而不是完全將實驗作為提煉教育理論的基礎。醫學是在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建立理論。但是人們認為,教育應該放棄這種單純的推論方法。從韋伯(Max Weber)、費希納(Gustav Fechner)到馮特(Wilhelm Wundt)、比奈(Alfred Binet),生理學或實驗心理學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科學,為教育學提供理論基礎,就像傳統心理學為教育理論提供基礎一樣。人類學中有關兒童的研究似乎也是影響新的教育理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事實上,「科學教育學」的體系還尚未形成,定義也尚未完善。它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現實中尚未存在,因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幾年前,義大利出現了所謂的「科學教育學校」。這些學校由經驗豐富的醫生贊助,其目的是培訓教師使其掌握新的教育方法。這些學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義大利所有教師的認可。甚至在這些新理論從德國和法國引進之前,義大利的教師就已經對兒童成長的各個階段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利用精密儀器進行測量。例如,塞爾吉(Sergi Ferrière)在將近50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傳播一種思想,即透過科學觀察尋求一種重建教育系統的方法。塞爾吉曾說:「今天,教育和教學方法迫切需要改革,為改革而奮鬥的人們都是在為人類的復興而戰。」塞爾吉的著作被收錄在《教育與教學》一書中,書中記錄了為推動這一運動而舉辦的講座和會議的內容。他深信,要發現人類復興之路,必須在教育人類學和實驗心理學的幫助下,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研究:「幾年來,我一直在為這樣的想法而奮鬥。我越是認真地研究,就越是確信它對人類的教育和教學的用處。如果我們要透過自然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對人類行為,特別是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大量精確的觀察。基於這些觀察,我們才能建立必要的教育和文化基礎。」
誠然,教育不在於測量一個人的頭腦、身高等方面的數據,但測量也確實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我們只有掌握了這些資料,才能教育兒童。塞爾吉的理論使人們相信,一旦透過實驗認識了兒童的本性,教育藝術自然就會開始發展。但是通常的情況是,他的理論追隨者會感到困惑,無法區分哪些是對兒童的研究,哪些是對兒童的教育。由於前者被看作是實現後者的自然手段,教育人類學也被稱為「科學的教育」。有些教育者轉而使用新的教育方法,開始採集「個人成長資訊」,堅信一旦這一方法在一所學校確立下來,教育改革的勝利最終就會到來。因此,所謂的「科學教育學校」的教師會使用測量感官的儀器,對兒童的身心指標進行測量,並編寫案例。這樣就產生了第一批科學型的教師。
我不打算寫一篇詳細描述教育科學的論文。我們最初的工作現在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尾,闡述了教育過程中相當有趣的研究結果,這為新的教育方法的實際應用開闢了道路。新的教育方法是將實驗結果更多地應用於教學實踐,而不是完全將實驗作為提煉教育理論的基礎。醫學是在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建立理論。但是人們認為,教育應該放棄這種單純的推論方法。從韋伯(Max Weber)、費希納(Gustav Fechner)到馮特(Wilhelm Wundt)、比奈(Alfred Binet),生理學或實驗心理學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科學,為教育學提供理論基礎,就像傳統心理學為教育理論提供基礎一樣。人類學中有關兒童的研究似乎也是影響新的教育理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事實上,「科學教育學」的體系還尚未形成,定義也尚未完善。它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現實中尚未存在,因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幾年前,義大利出現了所謂的「科學教育學校」。這些學校由經驗豐富的醫生贊助,其目的是培訓教師使其掌握新的教育方法。這些學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義大利所有教師的認可。甚至在這些新理論從德國和法國引進之前,義大利的教師就已經對兒童成長的各個階段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利用精密儀器進行測量。例如,塞爾吉(Sergi Ferrière)在將近50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傳播一種思想,即透過科學觀察尋求一種重建教育系統的方法。塞爾吉曾說:「今天,教育和教學方法迫切需要改革,為改革而奮鬥的人們都是在為人類的復興而戰。」塞爾吉的著作被收錄在《教育與教學》一書中,書中記錄了為推動這一運動而舉辦的講座和會議的內容。他深信,要發現人類復興之路,必須在教育人類學和實驗心理學的幫助下,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研究:「幾年來,我一直在為這樣的想法而奮鬥。我越是認真地研究,就越是確信它對人類的教育和教學的用處。如果我們要透過自然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對人類行為,特別是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大量精確的觀察。基於這些觀察,我們才能建立必要的教育和文化基礎。」
誠然,教育不在於測量一個人的頭腦、身高等方面的數據,但測量也確實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我們只有掌握了這些資料,才能教育兒童。塞爾吉的理論使人們相信,一旦透過實驗認識了兒童的本性,教育藝術自然就會開始發展。但是通常的情況是,他的理論追隨者會感到困惑,無法區分哪些是對兒童的研究,哪些是對兒童的教育。由於前者被看作是實現後者的自然手段,教育人類學也被稱為「科學的教育」。有些教育者轉而使用新的教育方法,開始採集「個人成長資訊」,堅信一旦這一方法在一所學校確立下來,教育改革的勝利最終就會到來。因此,所謂的「科學教育學校」的教師會使用測量感官的儀器,對兒童的身心指標進行測量,並編寫案例。這樣就產生了第一批科學型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