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如歌的行板:國語文多元評量設計

95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PART 3 規準之必要:國語文評量設計實務

  回顧本書,第一章我們從整體國語文評量的概覽談起,檢視各類評量的目的與功能;第二章則以健檢報告為喻,以多元評量的角度,談論不同語文能力的評量要領與原則。第三章,我們將探究評量設計實務,以與中小學教師切身相關(最能展現國語文專業)的定期評量設計為對象,用例題說明不同題型的設計技巧或審題要領。

3-1 設計原則

  「先會看戲,再學演戲。」這項原則幾乎可以適用在所有「技術性」的學習;評量設計無疑也是一項教師應具備的專業技術,因此「審題」能力先優於「命題」能力。換言之,應能分辨試題的優劣,其後,透過「做中學」,方能提升評量設計的能力。
  本節基於筆者分析近十年百份以上的國語文定期評量內容,應用筆者所提出的國語文定期評量五大原則(許育健,2018):明確的評點、完整的語境、多元的題型、問題的解決及創新的展現(參見該書92-97頁)。至於各題目細項審視的規準,則依該書提出的「審題原則精簡版」(參見該書68頁),此外,筆者亦參閱其他文獻資料,如Anderson & Krathwhl(2001)、Caldwel(2014)、Farrall(2012)、Henning(2005)、馬之先(2015)、教育部(2017)、謝佩蓉(2018)、章新其等(2019)、謝名娟與程峻(2021)、游適宏(2022)等研究結果及評量設計建議,經修正整理後,列出最基本的10項原則,羅列如下,可供審題時的判斷:
  
國語文評量設計的基本原則
1.評量重點須符合閱讀文本或國語文知識範疇
[錯]例:《法布爾昆蟲記》提到的糞金龜是哪一種?
(這是自然科學,不是國語文的知識或能力。)
2.評量重點應是該文本之核心主題或關鍵語句
[錯]例:第O課提到桃花開了,開在哪裡?
(開在哪裡不是重點,如何得知桃花開了及其感受才是重點。)
3.評量重點與國語文能力或學習的策略相關
[錯]例:下列對「年輪」的敘述,哪個選項是對的?
(年輪非屬國語文知識,如果問文章「如何描寫」年輪,才是語文。)
4.評量重點無須閱讀即可應答或脫離生活經驗
[錯]例:(列出杜牧〈清明〉詩)問,你們掃墓時都會做什麼?
(學生可依自身知識或經驗回答,與題幹文本沒有任何關係。)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