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摘選
「一般不准孩子自由選擇服飾的家長,都是怕孩子選中的會不合他們身分。挑選書籍、電影或孩子的朋友的家長,也是把自己的鑑賞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的家長表面上以他們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為藉口,其實他們的深層動機都是在想要權力。」——<職責>
 
「自由兒童不大說謊。有一天村裡的警察來看我,剛好碰見一個學生跑來對我說:「喂,尼爾,我打破了一扇窗子。」警察著實吃了一驚。孩子說謊的原因主要是自衛。在恐懼孳生的家庭,謊言也就生生不息。唯有除去恐懼,謊言就不能生存。」——<說謊>
 
「我們發現孩子和大人的價值觀念完全不同,假如學校要在壁上掛美麗的古典油畫和在室內擺設美麗的家具,以培養孩子對藝術的鑑賞力,那就是顛倒乾坤了。孩子是野人,直到他們要文明以前,他們都應該生活在一個盡可能原始的環境裡。」——<破壞活動>
 
「天下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家長。說得更恰當一點,問題根源在於整個人類社會。」——<不自由的兒童>
 
「要孩子做一個靈魂自由、對工作感興趣、對友誼感樂趣、對愛情感快樂的人,或者讓他成一個痛苦的、衝突的、恨自己和恨社會的人,這大權操在家長和老師手中。」——<幸福之路>
 
「幸福是怎樣獲得的?我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這也許不是你喜歡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採用我的答案,你應該自己找出更好的答案。」——<幸福之路>
 
「我在夏山多年的經驗是:我們毋需教孩子守規矩,假如不逼他,他能自己在適當時刻學會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學習是從一種環境取得價值觀念的過程,假如父母是誠實和道德的,他們的孩子在適當時刻也會走上同樣的路。」——<道德教育>
 
「每個小霸王的生命都在某些方面受過損傷,常常他只不過是重複人家對他的作為。每一頓打都使一個小孩在願望或行動上想打別人。」「當恨和恐懼消除時,孩子便是善良的。」——<虐待與虐待狂>
 
「每一個孩子的犯罪行為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缺乏愛。」「壓抑使人反抗,反抗就是報復,報復就要引起犯罪。要消滅犯罪,我們必須消滅引起孩子報復心理的壓抑,更重要的,我們一定要對孩子表現愛與尊敬。」——<犯罪行為>
 
「很少家長了解處罰會使孩子對他們由愛轉恨,小孩內在的恨很難發現。母親發現在一頓打之後小孩很順服,卻不知是因被打而生的恨馬上遭到壓抑。但是被壓抑的感情是不會消滅的,它們只是在睡眠狀態。」——<愛與恨>
 
「一個小孩不應該被放縱到侵犯別人權利的地步。不希望寵壞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能分辨自由與放任的區別。」——<寵孩子>
 
「我所有的工作都好像是在改正父母的錯誤。對那些誠實的、勇於改過而願意學怎樣對待孩子的家長,我感到同情與欽佩。但是另外一些家長則很奇怪的死守著一些無用甚至危險的教條,而不去適應孩子。」
「假如你要小孩長大而精神正常,你必然不會也不敢不理他。你一定不但在他遊戲時逗他玩,同時自己也要像孩子般的和他一起玩,你要進入他的生命,並接受他的興趣。假如你有一些大人無謂的尊嚴,你就做不到。」——<父母的自覺>
 
「年輕孩子渴望想做的,是擁抱生命,是開心的活著並且滿懷樂觀,即使在權威的壓抑之下,還是能夠發現活著的樂趣。」
「你不應該給孩子他不能擔負的職責。但是請記得,一大半孩子遇到的危險都是因為不良教育而來。孩子會因火而發生危險,是因為他被禁止了解火的真相。」
「快樂是一種內在的愉快與平衡,以及對人生知足的感覺。只有自由的人才會有此感覺。 自由兒童的臉孔是開朗無懼的,被嚴格教養的兒童看起來卻是膽怯、痛苦和害怕。」
「絕對不要幫助孩子做他自己單獨能做的事,當一個小孩想爬到椅子上去的時候,急切的父母便協助幫他爬,因此把他最大的快樂—克服困難的快樂—給剝奪了。」
										「一般不准孩子自由選擇服飾的家長,都是怕孩子選中的會不合他們身分。挑選書籍、電影或孩子的朋友的家長,也是把自己的鑑賞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的家長表面上以他們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為藉口,其實他們的深層動機都是在想要權力。」——<職責>
「自由兒童不大說謊。有一天村裡的警察來看我,剛好碰見一個學生跑來對我說:「喂,尼爾,我打破了一扇窗子。」警察著實吃了一驚。孩子說謊的原因主要是自衛。在恐懼孳生的家庭,謊言也就生生不息。唯有除去恐懼,謊言就不能生存。」——<說謊>
「我們發現孩子和大人的價值觀念完全不同,假如學校要在壁上掛美麗的古典油畫和在室內擺設美麗的家具,以培養孩子對藝術的鑑賞力,那就是顛倒乾坤了。孩子是野人,直到他們要文明以前,他們都應該生活在一個盡可能原始的環境裡。」——<破壞活動>
「天下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家長。說得更恰當一點,問題根源在於整個人類社會。」——<不自由的兒童>
「要孩子做一個靈魂自由、對工作感興趣、對友誼感樂趣、對愛情感快樂的人,或者讓他成一個痛苦的、衝突的、恨自己和恨社會的人,這大權操在家長和老師手中。」——<幸福之路>
「幸福是怎樣獲得的?我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這也許不是你喜歡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採用我的答案,你應該自己找出更好的答案。」——<幸福之路>
「我在夏山多年的經驗是:我們毋需教孩子守規矩,假如不逼他,他能自己在適當時刻學會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學習是從一種環境取得價值觀念的過程,假如父母是誠實和道德的,他們的孩子在適當時刻也會走上同樣的路。」——<道德教育>
「每個小霸王的生命都在某些方面受過損傷,常常他只不過是重複人家對他的作為。每一頓打都使一個小孩在願望或行動上想打別人。」「當恨和恐懼消除時,孩子便是善良的。」——<虐待與虐待狂>
「每一個孩子的犯罪行為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缺乏愛。」「壓抑使人反抗,反抗就是報復,報復就要引起犯罪。要消滅犯罪,我們必須消滅引起孩子報復心理的壓抑,更重要的,我們一定要對孩子表現愛與尊敬。」——<犯罪行為>
「很少家長了解處罰會使孩子對他們由愛轉恨,小孩內在的恨很難發現。母親發現在一頓打之後小孩很順服,卻不知是因被打而生的恨馬上遭到壓抑。但是被壓抑的感情是不會消滅的,它們只是在睡眠狀態。」——<愛與恨>
「一個小孩不應該被放縱到侵犯別人權利的地步。不希望寵壞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能分辨自由與放任的區別。」——<寵孩子>
「我所有的工作都好像是在改正父母的錯誤。對那些誠實的、勇於改過而願意學怎樣對待孩子的家長,我感到同情與欽佩。但是另外一些家長則很奇怪的死守著一些無用甚至危險的教條,而不去適應孩子。」
「假如你要小孩長大而精神正常,你必然不會也不敢不理他。你一定不但在他遊戲時逗他玩,同時自己也要像孩子般的和他一起玩,你要進入他的生命,並接受他的興趣。假如你有一些大人無謂的尊嚴,你就做不到。」——<父母的自覺>
「年輕孩子渴望想做的,是擁抱生命,是開心的活著並且滿懷樂觀,即使在權威的壓抑之下,還是能夠發現活著的樂趣。」
「你不應該給孩子他不能擔負的職責。但是請記得,一大半孩子遇到的危險都是因為不良教育而來。孩子會因火而發生危險,是因為他被禁止了解火的真相。」
「快樂是一種內在的愉快與平衡,以及對人生知足的感覺。只有自由的人才會有此感覺。 自由兒童的臉孔是開朗無懼的,被嚴格教養的兒童看起來卻是膽怯、痛苦和害怕。」
「絕對不要幫助孩子做他自己單獨能做的事,當一個小孩想爬到椅子上去的時候,急切的父母便協助幫他爬,因此把他最大的快樂—克服困難的快樂—給剝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