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歡聚與出遊 生活定格,我來了:濃縮快樂的合照與自拍──認識光圈、快門、閃光燈
校慶、運動會、畢業典禮、戶外教學、校園生活⋯⋯老師為我們拍照;家庭活動、聚會旅行⋯⋯家人為我們記錄。
有人用文字寫日記,有人用彩筆畫心情,有人用照片收藏見聞。現在請你擔任攝影任務,自信地將相聚時的每一刻存入影像
中吧!
為生活留下紀錄
和親愛的朋友、家人、師長在一起,想記錄許多美好的時刻,單憑腦子強記,時間一久,許多細節容易遺忘。哪一天聊起來的時候,可能還完全忘了有這件事。
如果能拍攝影像,就可以喚起回憶,甚至感受到當時的情緒、環境與氛圍。
生活中曾經有哪個時刻,你會喊著:「我想拍照!」、「快!用手機幫我拍照。」強烈、立即地想要拍照留念呢?
光圈、快門與閃光燈
光圈
拍照前先來認識攝影的兩個好朋友,他們一個叫做「光圈」、一個是「快門」。必須合作無間,才能確保影像能夠出現。
相機的機身連接一顆鏡頭,鏡頭內有一個可以控制展開大小的螺旋片稱為光圈。
手機的鏡頭雖然很小,也有類似的設計。
快門
只靠光圈還不足以做好拍攝工作,我們還需要「快門」來幫忙。光圈大小控制進入的光量,快門速度控制光量進入的時間長短。
閃光燈
當光圈與快門都搭配良好,但是照片拍起來還是黑漆漆、看不清細節的時候,就要出動「閃光燈」了。
閃光燈是光線不足時,補光的好工具,例如:在傍晚逐漸進入晚上的時間、室內照明不足、背景光線太強,導致拍攝的主題暗黑的時候,都應該使用閃光燈。
一般而言,使用自動調整的拍攝功能,例如手機、平板的攝影電子元件,能自動偵測環境的光線,決定是否需要開啟閃光燈。
但有時候拍攝者會因為拍攝的表現而自行決定需要強制開啟閃光燈或強制關閉閃光燈。找找看家裡的拍攝設備是否有下方的圖示?
內建的閃光燈其實光量並不足夠,而且過於正面直射,只能對近距離的拍攝主題進行補光,能最低限度使拍攝影像清晰。
專業攝影棚的補光設備會使用更多光源,或利用反射光使光線平衡、柔和。
倒數321 喀擦!合照完成
幸運的是,現在的攝影設備非常普遍,隨手可用而且都有自動調整的功能,因此有人稱為「傻瓜」相機。意思是就算不用大腦思考,沒有專業訓練,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影像。
因此來試著拿出手機或平板記錄生活吧!先來練習拍攝歡聚時刻的團體照。
一群人在鏡頭前如何快樂入鏡?拍攝的人是唯一能看見觀景窗與螢幕的人,所以除了按下拍攝鍵,同時必須安排畫面,確保拍攝的表現。
好的拍攝者:①能知道何時是按下快門的最佳時機,②會引導大家做出不同的姿態,③帶動拍攝的氣氛。如果能做到這三點,你已經能開始享受拍攝合照的樂趣了。
合照時可以做哪些調整讓照片更出色?動與靜、近與遠、全身、半身或頭部特寫、高低角度的改變,試著做做看,和同學一起拍攝並討論,看誰能突破僵化的木頭人、排排站,拍出令人驚喜的合照。
拍照不求人 「自拍」搞定
拍攝合照時,經常會有一個遺憾,就是團體照總是少一人。當攝影師也想入鏡時怎麼辦?聘請隨行攝影師?輪流擔任攝影師角色,每張團體照都要拍2張?
別煩惱,這時候就要運用手機和平板的「自拍」功能。
自拍時,請使用與螢幕同一面的「前置鏡頭」,成年人的手較大,可以單手操作,小朋友的手小、手指的力量不足,建議還是雙手自拍。
無論何種拍攝方式,都是以慣用手的拇指按壓拍攝鍵。
來欣賞自拍照,並從中找到拍攝的關鍵。
① 誰負責擔任自拍攝影?
② 自拍時拿設備的手臂動作如何?
③ 被拍攝的人要站在哪裡?
④ 如何避免後方的人物模糊?
如果發現拍攝的結果,後方的人物模糊,應該是使用了「淺景深」的「人像模式」,只要改換為一般拍照模式或風景模式即可。
運用計時器、連拍功能或攜帶腳架,可以有更寬裕的時間調整構圖,選出大家都滿意的合照。
不同品牌的手機、平板、相機的操作方式及代表的圖案會有所不同,了解拍攝的功能、懂得原理,就能自由運用。
YA!表現
學了這麼多,來進行合照和自拍練習吧!以下有幾個拍攝情境讓你挑戰,或是也可以和朋友互相出題目,讓拍攝的表現有更多可能。
① 從2人、3人、4人、5人逐步練習,看誰拍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② 你會用什麼方式自拍?試試看將手平舉、高舉、放低拍攝的差異。
③ 認識拍攝設備的功能,每一種都試試看,互相分享新發現。
解讀拍攝合照與自拍的密碼
你會和誰合照?當然是你喜愛並親近的人,例如:家人、同學、朋友。合照就是為了記錄美好時刻,讓所有人的影像都清晰、大家都滿意相片中的自己與當時的情境。
1. 什麼狀況下會拍合照?或你何時會想要合照?
2. 你認識光圈、快門與它們之間的連動關係嗎?
3. 請你擔任合照的攝影師,如何讓照片拍攝的氣氛更愉快、畫面更有變化?
4. 說說看,自拍要注意的重點有哪些?
走讀資訊站
請在右圖標示你拍攝合照與自拍照的①縣市、②地點,並③摘要記錄拍照的原因或④印象深刻的記憶點。
校慶、運動會、畢業典禮、戶外教學、校園生活⋯⋯老師為我們拍照;家庭活動、聚會旅行⋯⋯家人為我們記錄。
有人用文字寫日記,有人用彩筆畫心情,有人用照片收藏見聞。現在請你擔任攝影任務,自信地將相聚時的每一刻存入影像
中吧!
為生活留下紀錄
和親愛的朋友、家人、師長在一起,想記錄許多美好的時刻,單憑腦子強記,時間一久,許多細節容易遺忘。哪一天聊起來的時候,可能還完全忘了有這件事。
如果能拍攝影像,就可以喚起回憶,甚至感受到當時的情緒、環境與氛圍。
生活中曾經有哪個時刻,你會喊著:「我想拍照!」、「快!用手機幫我拍照。」強烈、立即地想要拍照留念呢?
光圈、快門與閃光燈
光圈
拍照前先來認識攝影的兩個好朋友,他們一個叫做「光圈」、一個是「快門」。必須合作無間,才能確保影像能夠出現。
相機的機身連接一顆鏡頭,鏡頭內有一個可以控制展開大小的螺旋片稱為光圈。
手機的鏡頭雖然很小,也有類似的設計。
快門
只靠光圈還不足以做好拍攝工作,我們還需要「快門」來幫忙。光圈大小控制進入的光量,快門速度控制光量進入的時間長短。
閃光燈
當光圈與快門都搭配良好,但是照片拍起來還是黑漆漆、看不清細節的時候,就要出動「閃光燈」了。
閃光燈是光線不足時,補光的好工具,例如:在傍晚逐漸進入晚上的時間、室內照明不足、背景光線太強,導致拍攝的主題暗黑的時候,都應該使用閃光燈。
一般而言,使用自動調整的拍攝功能,例如手機、平板的攝影電子元件,能自動偵測環境的光線,決定是否需要開啟閃光燈。
但有時候拍攝者會因為拍攝的表現而自行決定需要強制開啟閃光燈或強制關閉閃光燈。找找看家裡的拍攝設備是否有下方的圖示?
內建的閃光燈其實光量並不足夠,而且過於正面直射,只能對近距離的拍攝主題進行補光,能最低限度使拍攝影像清晰。
專業攝影棚的補光設備會使用更多光源,或利用反射光使光線平衡、柔和。
倒數321 喀擦!合照完成
幸運的是,現在的攝影設備非常普遍,隨手可用而且都有自動調整的功能,因此有人稱為「傻瓜」相機。意思是就算不用大腦思考,沒有專業訓練,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影像。
因此來試著拿出手機或平板記錄生活吧!先來練習拍攝歡聚時刻的團體照。
一群人在鏡頭前如何快樂入鏡?拍攝的人是唯一能看見觀景窗與螢幕的人,所以除了按下拍攝鍵,同時必須安排畫面,確保拍攝的表現。
好的拍攝者:①能知道何時是按下快門的最佳時機,②會引導大家做出不同的姿態,③帶動拍攝的氣氛。如果能做到這三點,你已經能開始享受拍攝合照的樂趣了。
合照時可以做哪些調整讓照片更出色?動與靜、近與遠、全身、半身或頭部特寫、高低角度的改變,試著做做看,和同學一起拍攝並討論,看誰能突破僵化的木頭人、排排站,拍出令人驚喜的合照。
拍照不求人 「自拍」搞定
拍攝合照時,經常會有一個遺憾,就是團體照總是少一人。當攝影師也想入鏡時怎麼辦?聘請隨行攝影師?輪流擔任攝影師角色,每張團體照都要拍2張?
別煩惱,這時候就要運用手機和平板的「自拍」功能。
自拍時,請使用與螢幕同一面的「前置鏡頭」,成年人的手較大,可以單手操作,小朋友的手小、手指的力量不足,建議還是雙手自拍。
無論何種拍攝方式,都是以慣用手的拇指按壓拍攝鍵。
來欣賞自拍照,並從中找到拍攝的關鍵。
① 誰負責擔任自拍攝影?
② 自拍時拿設備的手臂動作如何?
③ 被拍攝的人要站在哪裡?
④ 如何避免後方的人物模糊?
如果發現拍攝的結果,後方的人物模糊,應該是使用了「淺景深」的「人像模式」,只要改換為一般拍照模式或風景模式即可。
運用計時器、連拍功能或攜帶腳架,可以有更寬裕的時間調整構圖,選出大家都滿意的合照。
不同品牌的手機、平板、相機的操作方式及代表的圖案會有所不同,了解拍攝的功能、懂得原理,就能自由運用。
YA!表現
學了這麼多,來進行合照和自拍練習吧!以下有幾個拍攝情境讓你挑戰,或是也可以和朋友互相出題目,讓拍攝的表現有更多可能。
① 從2人、3人、4人、5人逐步練習,看誰拍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② 你會用什麼方式自拍?試試看將手平舉、高舉、放低拍攝的差異。
③ 認識拍攝設備的功能,每一種都試試看,互相分享新發現。
解讀拍攝合照與自拍的密碼
你會和誰合照?當然是你喜愛並親近的人,例如:家人、同學、朋友。合照就是為了記錄美好時刻,讓所有人的影像都清晰、大家都滿意相片中的自己與當時的情境。
1. 什麼狀況下會拍合照?或你何時會想要合照?
2. 你認識光圈、快門與它們之間的連動關係嗎?
3. 請你擔任合照的攝影師,如何讓照片拍攝的氣氛更愉快、畫面更有變化?
4. 說說看,自拍要注意的重點有哪些?
走讀資訊站
請在右圖標示你拍攝合照與自拍照的①縣市、②地點,並③摘要記錄拍照的原因或④印象深刻的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