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行動化學館1:物質的基本組成

9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第一章 物質的分類

本章導讀

物質與能量的分別在哪裡?

純物質與混合物要如何分別?

純物質與元素又該如何分別?

混合物內容均勻與否該如何判斷?

「溶液」只有液相嗎?

這些讓人相當頭痛的區別界定法,本章為你一次說清楚。

每當我們望向天空、到海邊欣賞大海美麗景致、甚至到山上看見綿延千里的山稜線,第一個想法,就是感覺宇宙的偉大與自身的渺小。

的確,「大」與「小」是種對比。

我們存在的空間,稱為「宇宙」,宇宙中,充滿了「物質」與「能量」,物質組成了「物體」,而能量,可以讓物體或物質做「功」。

1物質的定義

翔宇是我高中化學班的高材生,就讀台灣高中第一學府─建中─的他,腦中充滿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有趣事物。有一天翔宇問我:「老師,『物質』的定義是甚麼?如何與『物體』做界定?黃金、水、人類,哪些是物質?哪些又是物體?」

我笑著回答他:「拿一把刀子將東西劈開,名稱不會改變的,就是物質。比如說:黃金分成兩半,仍叫『黃金』,水分成兩杯,還是叫『水』;但是拿刀砍斷你的手,你的手就不能代表是你囉!」

物質的定義,除了「佔有空間、具有質量」之外,我們可以說「物質」,就是「組成物體的本質」。

一、物質與能量

「物質」與「能量」,在中學的觀念而言,「佔有空間、具有質量」與否,是兩者的差別。物質即為「佔有空間、具有質量」,能量則否:如「氧氣」、「黃金」、「水」、「空氣」等是為物質,而「光」、「聲音」、「熱」、「電」等是為能量。

「物質」與「能量」雖可做區分,但兩者事實上是一體兩面的:物質含有能量(化學能、動能、位能等)、而能量作用於物質(加熱、照光、通電等),物質可以轉化成能量,能量可以造就物質(質能互換)。*

二、純物質與混合物

「純物質」又稱「純質」*,「混合物」是由純物質保有原本特性混合組成。要區分兩者,一般中學生大多只知道「純物質具有固定的組成與性質,而混合物則否」。其實,在課程內容中,純物質與混合物要區分總共有三種方式:

1.是否具有固定的組成與性質。

2.是否能以一般的物理方法分離之。

3.成分中是否僅含一種分子(或晶體)。*「是否具有固定的組成與性質」為大多數中學生對純物質與混合物區別的普遍認知觀念。如「氧氣」是純物質(一定由2個氧原子構成)、「空氣」是混合物;「蔗糖」和「水」都是純物質(蔗糖是由12個碳、22個氫、11個氧原子所構成,而水是由2個氫與1個氧原子組成),混合之後的「糖水」就是混合物。又如純物質有固定的熔、沸點(如一大氣壓下,水的熔點為0℃、沸點100℃),混合物則否。

所謂「固態」、「液態」、「氣態」等三相狀態說係針對純物質才有意義的說法,混合物在表面上雖有三相之分,但因為溶質狀態不一,所以描述三相意義不大,如「汽水」雖為液相混合物,但溶質二氧化碳卻是氣相。故本題「液態氨」顯然是氨化合物在液態狀態的說法。*

「酒精」為化合物「乙醇」的俗稱,意即自「酒」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故「酒」為混合物,「酒精」為純物質;少數教師認為「無水酒精」才屬於純物質,此見解係屬無謂。*

一般常見的水化學名稱為「氧化氕(質量數為1)」,重水是氧與氫的同位素「氘(質量數為2,元素符號可寫成「D」)」所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寫為D2O。*

含水量在1%以下的純醋酸於16℃左右就會凝固,俗稱「冰醋酸」,所以冰醋酸就是純醋酸的化合物,而化合物都屬於純物質。*

汽油是由原油分餾而得,是為混合物,性質不固定。至於數字「92」是代表汽油的「辛烷值」,數字越大表示抗爆震程度越好(詳見本系列「有機化合物」一冊)。

又利用「溶解」、「過濾」、「蒸餾」、「傾析」、「離心」、「萃取」、「層析」(註)等物理方法也可以區分純物質與混合物。如「水」就無法利用上開方法將氫原子與氧原子分離出,但又如「糖水」,經過加熱蒸餾之後就可以將水蒸餾而出,其中的糖即會結晶。這些分離混合物的方法稱為「純化(purification)」。*

「粒子觀點」是比較深入的說法。「物質成分中是否僅含一種分子(或晶體)」也是另一種區別純物質與混合物的方法。如「水」成分中僅含有一種分子H2O,但「糖水」即為糖分子與水分子兩種分子混合而成。

但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許多物質,有的還是讓許多讀者在觀念上覺得相當模糊。以下讓我們舉例為大家詳加說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