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一次看懂忘不了──普高與技高的學習歷程檔案
1-1 「學習歷程檔案」是什麼?
學習歷程檔案是協助學生記錄學習過程的方法與工具。學習歷程檔案就是希望高中職學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過程,除了考試以外的學習過程,將其學習內容、過程與心得歷程記錄下來,進而從學習歷程檔案的審視與回顧,探索自我的興趣與能力的發展,定位自我的生涯發展。
針對108課綱以及升學的路徑而言,學習歷程檔案有四種功能:
一、提升備審資料的品質。
二、呈現考試以外的學習成果。
三、展現個人特色與學習軌跡。
四、協助學生生涯探索和定向參考。
學習歷程檔案四種功能,將會作為升大學與四技二專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備審資料」。
1-2 「學習歷程檔案」檔案中要放什麼?
學習歷程檔案有四大項,經學測或統測後會增加另外二項檔案:
一、基本資料
學生的基本資料,包含高中階段三年擔任的幹部等。此項資料由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二、修課紀錄
高中三年間各科課程學業成績及課程諮詢紀錄。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三、課程學習成果
修課紀錄及學生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並經過教師的認證。課程學習成果由學生「每學期」進行上傳,每學年最多勾選6件,由學校上傳到中央資料庫。
四、多元表現
多元表現有8項,主要是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及其他多元的表現。多元表現的成果,由學生「每學年」進行上傳,每學年最多勾選10件,由學校提交到中央資料庫。
升大學「學測」後「申請入學」第二階「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以及升四技二專「統測」後「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時,學習歷程檔案就會增加兩個檔案。
五、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主要是指,將高中三年各種多元表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與統整」,進行學習心得的撰寫,呈現個人多元學習的探索過程。
大學校系會要求字數不超過800字,圖片最多3張、檔案以5MB為限;如果是申請科技大學四技二專,沒有字數與圖片的限制,但是檔案不能超過4MB。
六、學習歷程自述
學習歷程自述包含三個子項目: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畫。
1-3 如何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
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有三個步驟:
一、訂定未來就讀校系科組或是未來生涯方向
以升學為目標可以查詢「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與「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網站,就當年度的招生校系,在第二階段所需要的「參採備審資料」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
二、從修課紀錄與課程學習成果檢視自己的優點與特質
從修課的紀錄過程中,最直接的方式是檢視修課過程的成績變化,進一步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變化。也可以從課程實作、彈性學習時間、社團參與以及多元的學習探索過程,發現自己的興趣項目與個人學習特質。
三、建立自主學習的素養
108課綱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素養。自主學習素養包含確立目標、興趣學習、喜歡問答、探究與實作、心得反思,進而建立自主性循環學習。
1-4 升學過程中,學習歷程檔案的角色
高中生升學的管道有二:大學或是四技二專(科技大學)。學習歷程檔案將會使用在「申請入學」或「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提供給校系進行「參採備審資料」,讓大學端的教授透過學習歷程檔案,了解你的學習表現,進而從中進行選才。
1-5 學習歷程檔案參採資料有哪些項目?
升學大學「申請入學」管道,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所訂的「審查資料」項目中,將學習歷程檔案分為修課紀錄、課程
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學習歷程自述、其他等五大項。各大項內容以A-T代碼進行項目編碼。考生要注意的事,各校系會根據各自學系的徵才需求,在A-T中進行參採項目的擇訂。所以準備學習歷程檔案之前,務必先查詢當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中的「審查資料準備指引」,方能準備好提供學習歷程檔案,對應理想學系所需要的資料項目。
升學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技優甄選」與普高學生「四技申請入學」管道,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所定「學習歷程項目(EP項目)」中有A基本資料與修課紀錄、B課程學習成果、C多元表現、D-1多元表現綜整心得、D-2學習歷程自述、D-3其他有利審查資料、證照或得獎加分。
B課程學習成果項目中,有B-1專題實作、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含技能領域)、B-1其他課程學習(作品)成果兩項。這兩項檔案是必採檔案。
考生需要依據當年度各校系所規定的「備審資料準備指引」,針對自己理想升學的校系進行查詢,進而準備好學習歷程檔案。
貳、路是路,橋是橋,各不同!
普高與技高的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檔案中,課程學習成果包含兩大項:一是指高中三年,在課程當中所學習的成果檔案,另一則是在學測與統測後,二階甄試前,依據個人所選擇的理想校系需求,勾選課程學習成果檔案後,所撰寫的「學習成果自述」檔案。
2-1 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課程學習成果一樣嗎?
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課程架構不相同,但是,課程學習成果類型類似。在撰寫課程成果的論述架構上,普通高中需要摘要出課程內容中基礎學理知識的專有名詞,而技術型高中需要強化群科及職業面向的技術名詞。
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在課程學習成果的撰寫時,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單項或綜整式的學習紀錄。單項式的學習紀錄,例如:學習單、課程中單元的作業或實作,主要是指課程成果比較少,無法呈現整體課程的學習內容。綜整式的學習紀錄,指的是整學期的課程成果,或是專題報告。當然,在整理課程學習成果時,也可以將單項式的課程學習成果一一的累加起來,成為統整式的課程學習成果檔案。
1-1 「學習歷程檔案」是什麼?
學習歷程檔案是協助學生記錄學習過程的方法與工具。學習歷程檔案就是希望高中職學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過程,除了考試以外的學習過程,將其學習內容、過程與心得歷程記錄下來,進而從學習歷程檔案的審視與回顧,探索自我的興趣與能力的發展,定位自我的生涯發展。
針對108課綱以及升學的路徑而言,學習歷程檔案有四種功能:
一、提升備審資料的品質。
二、呈現考試以外的學習成果。
三、展現個人特色與學習軌跡。
四、協助學生生涯探索和定向參考。
學習歷程檔案四種功能,將會作為升大學與四技二專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備審資料」。
1-2 「學習歷程檔案」檔案中要放什麼?
學習歷程檔案有四大項,經學測或統測後會增加另外二項檔案:
一、基本資料
學生的基本資料,包含高中階段三年擔任的幹部等。此項資料由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二、修課紀錄
高中三年間各科課程學業成績及課程諮詢紀錄。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三、課程學習成果
修課紀錄及學生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並經過教師的認證。課程學習成果由學生「每學期」進行上傳,每學年最多勾選6件,由學校上傳到中央資料庫。
四、多元表現
多元表現有8項,主要是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及其他多元的表現。多元表現的成果,由學生「每學年」進行上傳,每學年最多勾選10件,由學校提交到中央資料庫。
升大學「學測」後「申請入學」第二階「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以及升四技二專「統測」後「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時,學習歷程檔案就會增加兩個檔案。
五、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主要是指,將高中三年各種多元表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與統整」,進行學習心得的撰寫,呈現個人多元學習的探索過程。
大學校系會要求字數不超過800字,圖片最多3張、檔案以5MB為限;如果是申請科技大學四技二專,沒有字數與圖片的限制,但是檔案不能超過4MB。
六、學習歷程自述
學習歷程自述包含三個子項目: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畫。
1-3 如何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
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有三個步驟:
一、訂定未來就讀校系科組或是未來生涯方向
以升學為目標可以查詢「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與「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網站,就當年度的招生校系,在第二階段所需要的「參採備審資料」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
二、從修課紀錄與課程學習成果檢視自己的優點與特質
從修課的紀錄過程中,最直接的方式是檢視修課過程的成績變化,進一步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變化。也可以從課程實作、彈性學習時間、社團參與以及多元的學習探索過程,發現自己的興趣項目與個人學習特質。
三、建立自主學習的素養
108課綱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素養。自主學習素養包含確立目標、興趣學習、喜歡問答、探究與實作、心得反思,進而建立自主性循環學習。
1-4 升學過程中,學習歷程檔案的角色
高中生升學的管道有二:大學或是四技二專(科技大學)。學習歷程檔案將會使用在「申請入學」或「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提供給校系進行「參採備審資料」,讓大學端的教授透過學習歷程檔案,了解你的學習表現,進而從中進行選才。
1-5 學習歷程檔案參採資料有哪些項目?
升學大學「申請入學」管道,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所訂的「審查資料」項目中,將學習歷程檔案分為修課紀錄、課程
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學習歷程自述、其他等五大項。各大項內容以A-T代碼進行項目編碼。考生要注意的事,各校系會根據各自學系的徵才需求,在A-T中進行參採項目的擇訂。所以準備學習歷程檔案之前,務必先查詢當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中的「審查資料準備指引」,方能準備好提供學習歷程檔案,對應理想學系所需要的資料項目。
升學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技優甄選」與普高學生「四技申請入學」管道,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所定「學習歷程項目(EP項目)」中有A基本資料與修課紀錄、B課程學習成果、C多元表現、D-1多元表現綜整心得、D-2學習歷程自述、D-3其他有利審查資料、證照或得獎加分。
B課程學習成果項目中,有B-1專題實作、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含技能領域)、B-1其他課程學習(作品)成果兩項。這兩項檔案是必採檔案。
考生需要依據當年度各校系所規定的「備審資料準備指引」,針對自己理想升學的校系進行查詢,進而準備好學習歷程檔案。
貳、路是路,橋是橋,各不同!
普高與技高的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檔案中,課程學習成果包含兩大項:一是指高中三年,在課程當中所學習的成果檔案,另一則是在學測與統測後,二階甄試前,依據個人所選擇的理想校系需求,勾選課程學習成果檔案後,所撰寫的「學習成果自述」檔案。
2-1 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課程學習成果一樣嗎?
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課程架構不相同,但是,課程學習成果類型類似。在撰寫課程成果的論述架構上,普通高中需要摘要出課程內容中基礎學理知識的專有名詞,而技術型高中需要強化群科及職業面向的技術名詞。
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在課程學習成果的撰寫時,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單項或綜整式的學習紀錄。單項式的學習紀錄,例如:學習單、課程中單元的作業或實作,主要是指課程成果比較少,無法呈現整體課程的學習內容。綜整式的學習紀錄,指的是整學期的課程成果,或是專題報告。當然,在整理課程學習成果時,也可以將單項式的課程學習成果一一的累加起來,成為統整式的課程學習成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