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整理《詩經》
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孔子整理了周朝以來流傳的詩歌,完善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有300多篇,內容可分為風、雅、頌3類。頌是祭祀時用的樂曲,你知道風和雅是什麼嗎?
◎雅 朝廷的正式樂曲
包括反映現實生活的74 首小雅。有表達鄉愁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有自我勉勵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另外還有31首大雅,內容大多是歌功頌德的。
◎風 各地的民歌
《詩經》中的詩有一大半是從各地民歌中採集的,比如「秦風」就是秦地的民歌,不是某個詩人的創作。詩中展現了周代老百姓的生活場景、風俗民情。詩中很少怪力亂神,這種現實主義精神影響深遠,逐步發展成詩歌的一大流派。
很多人覺得《詩經》美,是因為詩中有很多景色描寫。藉助寫景色來寫心情,是很高級的寫法,古人稱之為「興」。《詩經》中常用的賦(平鋪直敘)、比(比喻)、興等手法,至今依然是寫作的重要手法。
◎詩經體特點
《詩經》以四言句式為主,通常每四句成一節。一首詩的各節句式基本相同,反覆詠唱。四言詩一直流行到漢代。
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孔子整理了周朝以來流傳的詩歌,完善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有300多篇,內容可分為風、雅、頌3類。頌是祭祀時用的樂曲,你知道風和雅是什麼嗎?
◎雅 朝廷的正式樂曲
包括反映現實生活的74 首小雅。有表達鄉愁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有自我勉勵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另外還有31首大雅,內容大多是歌功頌德的。
◎風 各地的民歌
《詩經》中的詩有一大半是從各地民歌中採集的,比如「秦風」就是秦地的民歌,不是某個詩人的創作。詩中展現了周代老百姓的生活場景、風俗民情。詩中很少怪力亂神,這種現實主義精神影響深遠,逐步發展成詩歌的一大流派。
很多人覺得《詩經》美,是因為詩中有很多景色描寫。藉助寫景色來寫心情,是很高級的寫法,古人稱之為「興」。《詩經》中常用的賦(平鋪直敘)、比(比喻)、興等手法,至今依然是寫作的重要手法。
◎詩經體特點
《詩經》以四言句式為主,通常每四句成一節。一首詩的各節句式基本相同,反覆詠唱。四言詩一直流行到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