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獅王
九歲,獅子座。三國演義迷,最崇拜的人是常山趙子龍。喜歡各種考驗體能極限的運動,總要耗盡全身每個細胞的力氣,才肯上床睡覺。心思細膩、體貼敏感,拿到好吃東西,第一個想到的是:「媽媽,妳要不要吃?」可惜EQ能力趕不上貼心程度,耐挫力低、愛鑽牛角尖,常「讓自己活得很辛苦」。
關於小精靈
六歲,另一種典型的獅子座。最大興趣是吃甜食、親媽媽、和整爸爸。全身上下充滿表演細胞與鬼點子。外表柔順、內在剛強,兩歲便深諳「平等」真諦,主張人不因性別、年齡而受不同待遇。能屈能伸,為達目的,天底下沒什麼不能妥協的事,是個常「讓別人活得很辛苦」的鬼靈精。
關於毓保
老公前次婚姻的兒子。個性溫和的雙魚座,有著同年齡孩子少見的溫暖與貼心。八歲迷上電腦遊戲,立志成為動畫設計高手,至今未改其志。十一歲多了個弟弟,十四歲又添個妹妹,從此在受嬌寵的獨生子、與成熟盡責的大哥哥角色間擺盪調適。是個樂觀開朗、凡事朝好處看的陽光男孩。
關於爸爸
你是問從政的他?還是家裡的他呢?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人。媒體口中的「政壇金小刀」強勢難搞,鐵面無私。但遠離政壇的金爸爸,喜歡陪老婆看電影、喜歡帶孩子踢球、玩撲克牌。世上最愛的人是老婆,最大的粉絲是兒子,最大的剋星是女兒!
有了孩子之後,常有媒體會訪問我有關親子教養的問題。不知為什麼,每次到最後,話題都會扯到「運動」:
「你們家最常從事的親子活動是什麼?——一起運動。」
「忙碌的爸爸如何陪伴孩子?——帶他們游泳、踢球、跑步。」
「有特別培養孩子什麼興趣或專長嗎?——讓他們多接觸各種運動。」
「孩子如果犯錯,最常用的處罰方式?——今天不去跑步了。」
回想我和老公十幾年的「交往史」,最鮮明的畫面,就是兩人一起從事各種運動。最早是一起跑步、游泳,我會去「參觀」他打籃球,有段時間也教他做瑜珈。後來太忙,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加入健身俱樂部。除了靠各種健身器材,有效率地達到運動目的外,我還喜歡上各種舞蹈課。很享受那種一群人共同在音樂撼動下,解放肢體、汗水淋漓的快感。可惜,不知是台北運動人口不夠多,還是業者經營的缺失。每隔一段時間,就傳出哪家健身俱樂部又財務困難,被迫停業了。而在媒體報導的篇章中,我們家總是無奈的,一次次出現在「受害會員」名單中!
儘管如此,我們「找地方運動」的企圖心未曾稍減。除了「愈挫愈勇」,繼續慎選健身俱樂部外,老公開始迷上鐵人三項。全台從南到北的鐵人賽,少說一年有個四、五場,他總是準時報到。而為了維持「順利跑完全程」的成績,他只有不斷找時間練習,練游泳、練跑步、練腳踏車。
至於我,從二十歲那年正式拜師學芭蕾後,舞蹈就從未遠離過我的生命。雖然中間歷經懷孕生子、高壓工作、職場家庭兩頭忙,但只要一逮到空檔,不管是現代、爵士、有氧、瑜珈,只要有同伴、有老師、有教室,我一定是最積極認真的那個學生。
有了孩子後,我們也不知不覺、有意無意的,把運動的愛好感染給他們。從小獅王一歲半、會走路沒多久,爸爸就經常帶他到政大操場踢球玩耍。不到兩歲,他已經可以跑完兩圈、八百公尺的操場。要不是媽媽擔心他年紀太小,影響發育,堅持不讓他多跑,他還不想停下腳步哩!隨著年齡增長,兒子開始接觸更多運動,足球、跆拳、游泳、網球,每一樣,他都學得非常投入。最常提到的「願望」是:想學武術、希望跆拳趕快晉級、很想騎腳踏車環島……。
兒子對運動的興趣,有幾分是天生。但小精靈,遺傳了爸爸的扁平足,運動天分似乎不如哥哥。但也因此,我們更清楚看到,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打從一出生就跟進跟出、受到爸媽哥哥耳濡目染的結果,小精靈也愛動。或許,其實她喜歡的,只是一家人一起行動的快樂,但過程中,她也因此培養出不錯的運動細胞。台北指南宮後方的猴山岳,大人攀登起來都得四腳並用,難度不算低。小精靈四歲多就挑戰成功,贏得其他登山客一致讚許:
「哇!妳是爬上猴山岳、年紀最小的一個耶!可以去申請金氏記錄喔!」
來到美國,或者說,不管旅行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運動」,絕對會是我們不可犧牲的重要家庭活動。
在「衣、食、住、行」都搞定後,我們把「育、樂」,交給了這裡一家規模不小的健身俱樂部。除了健身房、韻律教室外,還有泳池、壁球室、網球場等設施。
我們盡可能天天來此報到,讓大家都得到充分的肢體伸展。但每個人需求不同,我們於是發展出一套「搭配模式」:爸爸去健身房時,媽媽陪小朋友玩壁球;媽媽上舞蹈課時,爸爸帶兄妹打籃球。有時則全家一起游泳。但兩個大人各自有節目時,小孩怎麼辦呢?
運動講求團隊精神,但同時、它也是培養一個人自主性、獨立性最好的途徑。
哥哥在美國迷上了網球。除了上課時間外,給他一個球拍、一顆球,他就可以自得其樂一個下午。至於妹妹,在沒有大人陪伴時,她會幫忙哥哥撿球;或一整個小時安靜地在一旁看媽媽上課,跟著轉圈、跳躍。成了全教室年紀最小的觀察員。
九歲,獅子座。三國演義迷,最崇拜的人是常山趙子龍。喜歡各種考驗體能極限的運動,總要耗盡全身每個細胞的力氣,才肯上床睡覺。心思細膩、體貼敏感,拿到好吃東西,第一個想到的是:「媽媽,妳要不要吃?」可惜EQ能力趕不上貼心程度,耐挫力低、愛鑽牛角尖,常「讓自己活得很辛苦」。
關於小精靈
六歲,另一種典型的獅子座。最大興趣是吃甜食、親媽媽、和整爸爸。全身上下充滿表演細胞與鬼點子。外表柔順、內在剛強,兩歲便深諳「平等」真諦,主張人不因性別、年齡而受不同待遇。能屈能伸,為達目的,天底下沒什麼不能妥協的事,是個常「讓別人活得很辛苦」的鬼靈精。
關於毓保
老公前次婚姻的兒子。個性溫和的雙魚座,有著同年齡孩子少見的溫暖與貼心。八歲迷上電腦遊戲,立志成為動畫設計高手,至今未改其志。十一歲多了個弟弟,十四歲又添個妹妹,從此在受嬌寵的獨生子、與成熟盡責的大哥哥角色間擺盪調適。是個樂觀開朗、凡事朝好處看的陽光男孩。
關於爸爸
你是問從政的他?還是家裡的他呢?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人。媒體口中的「政壇金小刀」強勢難搞,鐵面無私。但遠離政壇的金爸爸,喜歡陪老婆看電影、喜歡帶孩子踢球、玩撲克牌。世上最愛的人是老婆,最大的粉絲是兒子,最大的剋星是女兒!
有了孩子之後,常有媒體會訪問我有關親子教養的問題。不知為什麼,每次到最後,話題都會扯到「運動」:
「你們家最常從事的親子活動是什麼?——一起運動。」
「忙碌的爸爸如何陪伴孩子?——帶他們游泳、踢球、跑步。」
「有特別培養孩子什麼興趣或專長嗎?——讓他們多接觸各種運動。」
「孩子如果犯錯,最常用的處罰方式?——今天不去跑步了。」
回想我和老公十幾年的「交往史」,最鮮明的畫面,就是兩人一起從事各種運動。最早是一起跑步、游泳,我會去「參觀」他打籃球,有段時間也教他做瑜珈。後來太忙,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加入健身俱樂部。除了靠各種健身器材,有效率地達到運動目的外,我還喜歡上各種舞蹈課。很享受那種一群人共同在音樂撼動下,解放肢體、汗水淋漓的快感。可惜,不知是台北運動人口不夠多,還是業者經營的缺失。每隔一段時間,就傳出哪家健身俱樂部又財務困難,被迫停業了。而在媒體報導的篇章中,我們家總是無奈的,一次次出現在「受害會員」名單中!
儘管如此,我們「找地方運動」的企圖心未曾稍減。除了「愈挫愈勇」,繼續慎選健身俱樂部外,老公開始迷上鐵人三項。全台從南到北的鐵人賽,少說一年有個四、五場,他總是準時報到。而為了維持「順利跑完全程」的成績,他只有不斷找時間練習,練游泳、練跑步、練腳踏車。
至於我,從二十歲那年正式拜師學芭蕾後,舞蹈就從未遠離過我的生命。雖然中間歷經懷孕生子、高壓工作、職場家庭兩頭忙,但只要一逮到空檔,不管是現代、爵士、有氧、瑜珈,只要有同伴、有老師、有教室,我一定是最積極認真的那個學生。
有了孩子後,我們也不知不覺、有意無意的,把運動的愛好感染給他們。從小獅王一歲半、會走路沒多久,爸爸就經常帶他到政大操場踢球玩耍。不到兩歲,他已經可以跑完兩圈、八百公尺的操場。要不是媽媽擔心他年紀太小,影響發育,堅持不讓他多跑,他還不想停下腳步哩!隨著年齡增長,兒子開始接觸更多運動,足球、跆拳、游泳、網球,每一樣,他都學得非常投入。最常提到的「願望」是:想學武術、希望跆拳趕快晉級、很想騎腳踏車環島……。
兒子對運動的興趣,有幾分是天生。但小精靈,遺傳了爸爸的扁平足,運動天分似乎不如哥哥。但也因此,我們更清楚看到,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打從一出生就跟進跟出、受到爸媽哥哥耳濡目染的結果,小精靈也愛動。或許,其實她喜歡的,只是一家人一起行動的快樂,但過程中,她也因此培養出不錯的運動細胞。台北指南宮後方的猴山岳,大人攀登起來都得四腳並用,難度不算低。小精靈四歲多就挑戰成功,贏得其他登山客一致讚許:
「哇!妳是爬上猴山岳、年紀最小的一個耶!可以去申請金氏記錄喔!」
來到美國,或者說,不管旅行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運動」,絕對會是我們不可犧牲的重要家庭活動。
在「衣、食、住、行」都搞定後,我們把「育、樂」,交給了這裡一家規模不小的健身俱樂部。除了健身房、韻律教室外,還有泳池、壁球室、網球場等設施。
我們盡可能天天來此報到,讓大家都得到充分的肢體伸展。但每個人需求不同,我們於是發展出一套「搭配模式」:爸爸去健身房時,媽媽陪小朋友玩壁球;媽媽上舞蹈課時,爸爸帶兄妹打籃球。有時則全家一起游泳。但兩個大人各自有節目時,小孩怎麼辦呢?
運動講求團隊精神,但同時、它也是培養一個人自主性、獨立性最好的途徑。
哥哥在美國迷上了網球。除了上課時間外,給他一個球拍、一顆球,他就可以自得其樂一個下午。至於妹妹,在沒有大人陪伴時,她會幫忙哥哥撿球;或一整個小時安靜地在一旁看媽媽上課,跟著轉圈、跳躍。成了全教室年紀最小的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