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再也不參加比賽了——愛是真正的力量
聰明、功課好,琴棋書畫又樣樣精通的人真的存在嗎?有啊,西西就是這種校園風雲人物。學校裡大大小小的比賽——例如演講比賽、合唱比賽、民族舞蹈比賽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每項比賽都表現得可圈可點;更厲害的是,她並沒有因為忙碌的課外活動與比賽就耽誤課業。
然而有一天,西西的班導艾老師在西西的週記裡看到她說不喜歡參加比賽、不喜歡得名、不喜歡被師長讚美、不喜歡同學因為自己的優秀而與她保持距離……週記最後還鄭重其事地寫著:「我以後再也不參加比賽了,好討厭。」
艾老師仔細觀察西西接下來幾天的行為,發現她變得沉默、易怒,上課也不專心,幾次隨堂小考的成績都失去原有的水準,於是決定找西西談一談。
「最近你好像變囉。以前總是笑口常開,喜歡彈琴、唱歌和跳舞的西西,這幾天怎麼突然不見了?身體不舒服嗎?還是有別的煩惱?」
西西沉默了幾秒,跟艾老師說實話:「老師,我覺得好累喔,每天都有上不完的才藝課,還要練琴、做作業……我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大家都覺得我好厲害,爺爺奶奶看到我得獎也很高興,不過,這些真是我想要的嗎?我不想練琴,也不想再參加比賽了。」
艾老師於是和西西的爸爸媽媽討論她的狀況,大家都覺得,西西升上國二後功課壓力變大,所以變得煩躁,原來讓她感興趣的事物也因此失去了吸引力。
這天,西西的媽媽看見她坐在鋼琴前面發呆,忍不住趨前蓋上琴蓋,拿出紙筆對西西說:「媽媽今天想跟你玩個小遊戲,我們一起看看你每天做了哪些事,過得開不開心。」
首先,媽媽要西西將每天的功課、才藝班學習內容等一一列在紙上,然後問她:「以前你上課的時候心情如何?」
「很興奮,也很期待,因為我覺得可以學習很多新知識。」
「練琴的時候呢?」
「很愉快啊,因為柔和的琴聲和樂曲讓我心情很好。」
「那參加學校才藝比賽的時候呢?」
西西想了一下,答道:「我覺得自己喜歡演講的感覺,站在舞臺上說話也可以訓練膽量。另外,參加舞蹈比賽為校爭光,我覺得感覺超好的。」
媽媽點了點頭,然後建議西西:「從今天開始,我要你忘掉比賽會不會得到好成績的問題,也不要想著要讓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高興。練琴的時候只要心想『我好喜歡音樂』,參加演講或舞蹈比賽的時候心想『我覺得好有自信』,考試或上課時則想著『我好喜歡學習』——換句話說,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我『愛』音樂、我『愛』舞蹈、我『愛』學習。媽媽要你這樣練習兩個星期,然後再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個很有趣的實驗喔。」
兩個星期後,西西主動和媽媽聊起自己的練習心得。
「媽媽,我覺得你告訴我的方法好奇妙。我好像不太一樣了。」
「有什麼不一樣呢?」
「練琴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我很愛鋼琴、很愛彈琴、很愛這些音樂、很享受彈琴的感覺』,然後,彷彿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圍繞著自己,彈出來的音符特別悅耳。跳舞的時候也是,我告訴自己『我很愛跳舞』,慢慢地,動作就越來越流暢,心情也越來越愉快。看書或上課時,我也不斷告訴自己『我喜歡吸收新知』,漸漸地,我變得更專心,也越來越喜歡學習了。」
媽媽在一旁微笑。西西問道:「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你對著這些事情釋放『愛』的能量啊!愛的能量就是喜歡的能量、正面的能量,就好像你看到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會很高興,會有喜歡或關心的感覺,希望我們抱抱你、親親你,對不對?」
西西點頭稱是,媽媽繼續說:「這種愛的力量是一種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行動力,當這個動力充滿心中時,我們就會去愛自己喜歡的人、去愛自己想做的事。而你剛才說的奇妙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正面影響力,好像磁鐵一樣散發吸引力,將你內心的愛釋放到你身旁,再吸引周圍同樣頻率的愛的力量或正面的力量。當這種力量越來越多時,你會感覺到自己和宇宙之間似乎有一種奇妙的連動,宇宙好像會回應你內心的想法,讓你得到快樂;而如果你內心的想法是個願望,那個願望也會因而獲得宇宙的回應。例如,你在上課的過程中想到『喜歡吸收新知』,這種能量就會透過宇宙的共振,吸收到更多更好的知識,以滿足你的願望。」
西西點點頭說:「嗯,意思就是,我一定要先有『愛』或『喜歡』的感覺,才會引來相同的好頻率囉?」
「是啊。所以,無論是學習、與朋友相處或參加比賽,都要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愉快。然後你會發現,只要有愛,就會吸引好的頻率來加速實現願望喔!」
心想事成可以這樣練習
1.請孩子列出一天當中準備要做的事。
2.做完這些事情後,心裡有什麼感覺?
3.與孩子討論:如果做每一件事情時,內心都充滿著「愛」,感覺又是如何?會不會覺得更有力量、更喜悅、更美好?
4.對照兩者之間的差異。
練習重點
請幫助孩子了解到,「愛」是隱藏在萬物背後的真正力量,也是吸引力法則要闡述的觀念,是心想事成的驅動力!
練習結果
1.讓孩子學習到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有愛。
2.讓孩子學習到所有的力量都是源自愛。
3.讓孩子隨時藉由釋放愛的能量,與宇宙有更好的互動,產生更多吸引力,創造心想事成的機會。
給父母、老師和你的話
對每件事都充滿「愛」時,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吸引自己和外在的種種也成為「美好」的一分子,進而實現並擁有與「美好」有關的一切事物。
因為有愛的正面力量鼓舞我們前進,積極去做每一件事,我們才能夠實現更多的可能性。健康、財富、人際關係及人生各個層面的圓滿,都因為愛的力量貫穿其中而得以實現,讓我們的生命更精采。相反地,如果每件事情之中都沒有愛,那麼,我們也不會有好的驅動力去實踐任何事。
如果能刻意對每件事都先有愛的感覺,就是在跟宇宙下「愛」的訂單,那麼,吸引力法則會提供更多與「愛」有關的事情,讓我們去體驗、創造美好的力量與更好的結果。
■你會更有力量
1.做每件事情時都別忘了加入「愛」與「喜歡」的元素,才能燃起高昂的行動力。
2.多練習主動釋放愛與喜歡的能量,才能產生正面的頻率來和宇宙相通,以吸引更強的正面能量,讓願望更快達成。
04 我真的常常說「不可能」?——口頭禪定人生
「不可能啦!」
小寶的口頭禪又出現了,讓老師不禁皺眉。小寶在學校的成績與學習表現算是中等,但老師認為他其實很聰明,許多事情一點就通,行為卻不積極,團體表現不算特別好,尤其是分組活動時,往往沒有同學想跟他同一組,除非被指定。老師發現小寶常常說「不可能啦」,說完還一臉「你是笨蛋看不出來嗎」的表情,於是決定利用下課前的十分鐘空檔,和班上同學玩一個「口頭禪定人生」的遊戲。
「各位同學,老師要你們好好想一想,自己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什麼?」
「好棒啊!」「傑克,這真是太神奇啦!」「沒什麼了不起!」「不知道!」「沒水準!」「你瘋啦!」各式各樣的口頭禪此起彼落。
老師一聽忍不住搖頭:「唉喲,你們的口頭禪怎麼都是這種?真糟糕!」接著便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口頭禪定人生」幾個大字,然後嚴肅地說:「其實,你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十之八九都是從父母親那裡學來的。你們想一想,爸爸媽媽是不是常常跟你們說一樣的口頭禪?」
同學們竊竊私語,然後紛紛表示同意。
小真剛剛說她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好棒啊」,老師便問她:「小真,你的爸爸或媽媽為什麼常說『好棒啊』?」
「不知道耶,爸爸媽媽常常說我們寫字漂亮、會幫忙做家事、不用爸媽擔心,然後就很高興地說我們『好棒』。」
「那你有沒有認為自己很棒?」
「一開始我覺得爸媽很無聊,小題大作,後來就習慣了,也真的覺得自己很棒呢,哈哈!」
老師點點頭,對著全班同學說道:「沒錯!所以,大家覺不覺得小真就是很有自信的樣子?參加演講比賽也不會緊張,不管有沒有得名,她的態度都是一樣開朗、一樣放得開。」同學們紛紛點頭,贊同老師的話。
接下來,老師故意問小寶,他的爸爸媽媽常常把哪些話掛在嘴邊。
小寶想了一下,說道: 「我爸媽一天到晚說『怎麼可能啊!』『不可能!』」「那在家裡爸爸媽媽如何跟你互動?」
「我爸媽都很忙啊,問他們任何事,他們都會先說:『怎麼可能?』」
「如果你在學校表現很好,受到誇獎或拿到獎狀,回去會跟爸爸媽媽說嗎?他們有什麼反應?」
小寶皺了一下眉,說道:「怎麼可能?我爸媽會說:『這怎麼可能是你的成績?』或『得獎輪不到你啦!』,然後就去做自己的事了。」
「那你覺得自己聰明嗎?有自信嗎?」
「老師,拜託!我怎麼可能很聰明?你看我的成績這麼爛,怎麼可能啦!哈哈!」 老師轉頭問其他人:「各位同學,你們覺得小寶聰明嗎?他在班上的表現怎麼樣?」
班長小志舉手說道:「老師,我覺得小寶很聰明,常常想到很不一樣的實驗方法,幫我們解決自然課與實驗課裡的難題。可是他很奇怪,如果你不問,他不會告訴你有更棒的解決方法喔。」
小寶臉紅地說:「我以為你們都曉得嘛!我知道的事情你們一定也知道啊,你們比我厲害多了!」
同學中有人馬上反駁:「哪有!」又有同學舉手說:「老師,小寶球打得很棒喔,可是我們要選他當隊長或主力球員,他都說不要,所以我們後來都不想跟他同一隊了,因為大家都覺得他不想跟我們玩,或者不願意幫助我們贏球。」
小寶急著說:「哪有!我是覺得自己打得不好,應該沒人想跟我同組啦!我老是笨手笨腳的……」說著說著臉更紅了。
老師要大家停止討論。「大家知道嗎?口頭禪真的會決定人生喔!你們看小真,她的爸媽和她自己都常常說『好棒』,結果她聽久了、說久了,就會真的相信自己很棒,做起事情來也變得非常有自信。你們跟小真分到同一組時,是不是也覺得很放心,或者認為自己這一隊會表現得很好呢?」許多同學都點頭表示贊同。
「但是如果跟小寶同一組,大家會覺得沒希望,或者認為會輸,對不對?那是因為小寶常常說『不可能』,對大家的信心是很大的打擊哪!」小寶聽了老師的話,頭垂得更低了。
老師繼續說道:「宇宙中有一種能量,那是心想事成的力量,也是一種念力。如果我們常常說『好棒』『一定會成功』,就會散發這樣的頻率,別人也會感受到這種美好的頻率,而願意靠近我們;相反地,如果常說『不可能』『沒希望』,我們就會散發這種悲觀的頻率,然後別人會感受到。想想看,你是喜歡跟開朗有信心的人交朋友,還是整天看來憂愁又沒自信的人呢?所以,我們常常說的口頭禪,就會是我們以後的人生喔。大家希望自己有好棒的人生,或是充滿不可能的人生呢?」
全班同學齊聲回答:「好棒的人生!」
「所以囉,從今天開始,你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整天掛在嘴邊的話是什麼。記住,好的口頭禪能帶來美好的人生!」
一個月後,老師發現小寶的口頭禪已經變成「沒問題啦」「試試看囉」,而他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似乎變得更好,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心想事成可以這樣練習
1.父母親先檢查自己是否有不當的口頭禪。
2.然後也檢查孩子是否有不當的口頭禪。
3.與孩子共同討論、發想好的句子和好的口頭禪。
4.開始跟孩子玩「發現口頭禪」遊戲。
5.如果說了好口頭禪,就得一分;出現一次不當的口頭禪,就扣一分。
6.每天晚上計算「發現口頭禪」遊戲的分數,並和孩子討論。
7.每週驗收遊戲成果,並加以獎勵。
練習重點
為人父母者要了解到,自己有些什麼樣的口頭禪,孩子長大後往往真的就會過著符合那種口頭禪的人生。如果要讓孩子從小「心想事成」,就必須把「哇!我們想要的都會出現」變成口頭禪。
練習結果
1.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言詞會影響日後的人生。
2.讓孩子學習說好話、好的口頭禪。
3.讓孩子了解到,所謂的「心想事成」就是常常說:「全都是我們想要的耶!」
給父母、老師和你的話
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反應自己腦子裡想的事情,口頭禪則是想成為那句話所描述的人生,而習慣性說出來的東西。根據吸引力法則,無論說出來的口頭禪是好的或壞的,都將吸引對應的事物;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如同腦波發射出去的能量頻率,宇宙會把它當作「願望」來回應我們。
「真是豬頭啊!」「這怎麼可能?」「機車啦!」(形容壞事)……如果這些話指的是自己或別人,意思就是我們正在過著「豬頭人生」「充滿不可能的人生」「機車人生」等等。或許一開始你會看見這發生在別人身上,然後潛意識中慢慢認同並習慣這種事情的存在;時間一久,便會誤認為人生就是如此。
我們從父母身上學到許多事情與觀念,包括口頭禪,而長期跟著相信父母所說的一切,我們的內在便會建構出同樣的東西,所吸引來的能量頻率都會成為焦點,連結我們腦子裡相同定義的事項。所以,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
■你會更有力量
1.隨時檢視自己與家人的口頭禪是否恰當,然後要習慣說好的口頭禪,如此便能讓自己和周圍的人跟著好口頭禪的頻率走,製造更多正面氛圍,進而創造美好的人生。
2.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彼此的口頭禪,讓好口頭禪成為大家的習慣,共創美好幸福的未來。
聰明、功課好,琴棋書畫又樣樣精通的人真的存在嗎?有啊,西西就是這種校園風雲人物。學校裡大大小小的比賽——例如演講比賽、合唱比賽、民族舞蹈比賽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每項比賽都表現得可圈可點;更厲害的是,她並沒有因為忙碌的課外活動與比賽就耽誤課業。
然而有一天,西西的班導艾老師在西西的週記裡看到她說不喜歡參加比賽、不喜歡得名、不喜歡被師長讚美、不喜歡同學因為自己的優秀而與她保持距離……週記最後還鄭重其事地寫著:「我以後再也不參加比賽了,好討厭。」
艾老師仔細觀察西西接下來幾天的行為,發現她變得沉默、易怒,上課也不專心,幾次隨堂小考的成績都失去原有的水準,於是決定找西西談一談。
「最近你好像變囉。以前總是笑口常開,喜歡彈琴、唱歌和跳舞的西西,這幾天怎麼突然不見了?身體不舒服嗎?還是有別的煩惱?」
西西沉默了幾秒,跟艾老師說實話:「老師,我覺得好累喔,每天都有上不完的才藝課,還要練琴、做作業……我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大家都覺得我好厲害,爺爺奶奶看到我得獎也很高興,不過,這些真是我想要的嗎?我不想練琴,也不想再參加比賽了。」
艾老師於是和西西的爸爸媽媽討論她的狀況,大家都覺得,西西升上國二後功課壓力變大,所以變得煩躁,原來讓她感興趣的事物也因此失去了吸引力。
這天,西西的媽媽看見她坐在鋼琴前面發呆,忍不住趨前蓋上琴蓋,拿出紙筆對西西說:「媽媽今天想跟你玩個小遊戲,我們一起看看你每天做了哪些事,過得開不開心。」
首先,媽媽要西西將每天的功課、才藝班學習內容等一一列在紙上,然後問她:「以前你上課的時候心情如何?」
「很興奮,也很期待,因為我覺得可以學習很多新知識。」
「練琴的時候呢?」
「很愉快啊,因為柔和的琴聲和樂曲讓我心情很好。」
「那參加學校才藝比賽的時候呢?」
西西想了一下,答道:「我覺得自己喜歡演講的感覺,站在舞臺上說話也可以訓練膽量。另外,參加舞蹈比賽為校爭光,我覺得感覺超好的。」
媽媽點了點頭,然後建議西西:「從今天開始,我要你忘掉比賽會不會得到好成績的問題,也不要想著要讓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高興。練琴的時候只要心想『我好喜歡音樂』,參加演講或舞蹈比賽的時候心想『我覺得好有自信』,考試或上課時則想著『我好喜歡學習』——換句話說,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我『愛』音樂、我『愛』舞蹈、我『愛』學習。媽媽要你這樣練習兩個星期,然後再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個很有趣的實驗喔。」
兩個星期後,西西主動和媽媽聊起自己的練習心得。
「媽媽,我覺得你告訴我的方法好奇妙。我好像不太一樣了。」
「有什麼不一樣呢?」
「練琴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我很愛鋼琴、很愛彈琴、很愛這些音樂、很享受彈琴的感覺』,然後,彷彿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圍繞著自己,彈出來的音符特別悅耳。跳舞的時候也是,我告訴自己『我很愛跳舞』,慢慢地,動作就越來越流暢,心情也越來越愉快。看書或上課時,我也不斷告訴自己『我喜歡吸收新知』,漸漸地,我變得更專心,也越來越喜歡學習了。」
媽媽在一旁微笑。西西問道:「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你對著這些事情釋放『愛』的能量啊!愛的能量就是喜歡的能量、正面的能量,就好像你看到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會很高興,會有喜歡或關心的感覺,希望我們抱抱你、親親你,對不對?」
西西點頭稱是,媽媽繼續說:「這種愛的力量是一種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行動力,當這個動力充滿心中時,我們就會去愛自己喜歡的人、去愛自己想做的事。而你剛才說的奇妙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正面影響力,好像磁鐵一樣散發吸引力,將你內心的愛釋放到你身旁,再吸引周圍同樣頻率的愛的力量或正面的力量。當這種力量越來越多時,你會感覺到自己和宇宙之間似乎有一種奇妙的連動,宇宙好像會回應你內心的想法,讓你得到快樂;而如果你內心的想法是個願望,那個願望也會因而獲得宇宙的回應。例如,你在上課的過程中想到『喜歡吸收新知』,這種能量就會透過宇宙的共振,吸收到更多更好的知識,以滿足你的願望。」
西西點點頭說:「嗯,意思就是,我一定要先有『愛』或『喜歡』的感覺,才會引來相同的好頻率囉?」
「是啊。所以,無論是學習、與朋友相處或參加比賽,都要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愉快。然後你會發現,只要有愛,就會吸引好的頻率來加速實現願望喔!」
心想事成可以這樣練習
1.請孩子列出一天當中準備要做的事。
2.做完這些事情後,心裡有什麼感覺?
3.與孩子討論:如果做每一件事情時,內心都充滿著「愛」,感覺又是如何?會不會覺得更有力量、更喜悅、更美好?
4.對照兩者之間的差異。
練習重點
請幫助孩子了解到,「愛」是隱藏在萬物背後的真正力量,也是吸引力法則要闡述的觀念,是心想事成的驅動力!
練習結果
1.讓孩子學習到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有愛。
2.讓孩子學習到所有的力量都是源自愛。
3.讓孩子隨時藉由釋放愛的能量,與宇宙有更好的互動,產生更多吸引力,創造心想事成的機會。
給父母、老師和你的話
對每件事都充滿「愛」時,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吸引自己和外在的種種也成為「美好」的一分子,進而實現並擁有與「美好」有關的一切事物。
因為有愛的正面力量鼓舞我們前進,積極去做每一件事,我們才能夠實現更多的可能性。健康、財富、人際關係及人生各個層面的圓滿,都因為愛的力量貫穿其中而得以實現,讓我們的生命更精采。相反地,如果每件事情之中都沒有愛,那麼,我們也不會有好的驅動力去實踐任何事。
如果能刻意對每件事都先有愛的感覺,就是在跟宇宙下「愛」的訂單,那麼,吸引力法則會提供更多與「愛」有關的事情,讓我們去體驗、創造美好的力量與更好的結果。
■你會更有力量
1.做每件事情時都別忘了加入「愛」與「喜歡」的元素,才能燃起高昂的行動力。
2.多練習主動釋放愛與喜歡的能量,才能產生正面的頻率來和宇宙相通,以吸引更強的正面能量,讓願望更快達成。
04 我真的常常說「不可能」?——口頭禪定人生
「不可能啦!」
小寶的口頭禪又出現了,讓老師不禁皺眉。小寶在學校的成績與學習表現算是中等,但老師認為他其實很聰明,許多事情一點就通,行為卻不積極,團體表現不算特別好,尤其是分組活動時,往往沒有同學想跟他同一組,除非被指定。老師發現小寶常常說「不可能啦」,說完還一臉「你是笨蛋看不出來嗎」的表情,於是決定利用下課前的十分鐘空檔,和班上同學玩一個「口頭禪定人生」的遊戲。
「各位同學,老師要你們好好想一想,自己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什麼?」
「好棒啊!」「傑克,這真是太神奇啦!」「沒什麼了不起!」「不知道!」「沒水準!」「你瘋啦!」各式各樣的口頭禪此起彼落。
老師一聽忍不住搖頭:「唉喲,你們的口頭禪怎麼都是這種?真糟糕!」接著便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口頭禪定人生」幾個大字,然後嚴肅地說:「其實,你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十之八九都是從父母親那裡學來的。你們想一想,爸爸媽媽是不是常常跟你們說一樣的口頭禪?」
同學們竊竊私語,然後紛紛表示同意。
小真剛剛說她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好棒啊」,老師便問她:「小真,你的爸爸或媽媽為什麼常說『好棒啊』?」
「不知道耶,爸爸媽媽常常說我們寫字漂亮、會幫忙做家事、不用爸媽擔心,然後就很高興地說我們『好棒』。」
「那你有沒有認為自己很棒?」
「一開始我覺得爸媽很無聊,小題大作,後來就習慣了,也真的覺得自己很棒呢,哈哈!」
老師點點頭,對著全班同學說道:「沒錯!所以,大家覺不覺得小真就是很有自信的樣子?參加演講比賽也不會緊張,不管有沒有得名,她的態度都是一樣開朗、一樣放得開。」同學們紛紛點頭,贊同老師的話。
接下來,老師故意問小寶,他的爸爸媽媽常常把哪些話掛在嘴邊。
小寶想了一下,說道: 「我爸媽一天到晚說『怎麼可能啊!』『不可能!』」「那在家裡爸爸媽媽如何跟你互動?」
「我爸媽都很忙啊,問他們任何事,他們都會先說:『怎麼可能?』」
「如果你在學校表現很好,受到誇獎或拿到獎狀,回去會跟爸爸媽媽說嗎?他們有什麼反應?」
小寶皺了一下眉,說道:「怎麼可能?我爸媽會說:『這怎麼可能是你的成績?』或『得獎輪不到你啦!』,然後就去做自己的事了。」
「那你覺得自己聰明嗎?有自信嗎?」
「老師,拜託!我怎麼可能很聰明?你看我的成績這麼爛,怎麼可能啦!哈哈!」 老師轉頭問其他人:「各位同學,你們覺得小寶聰明嗎?他在班上的表現怎麼樣?」
班長小志舉手說道:「老師,我覺得小寶很聰明,常常想到很不一樣的實驗方法,幫我們解決自然課與實驗課裡的難題。可是他很奇怪,如果你不問,他不會告訴你有更棒的解決方法喔。」
小寶臉紅地說:「我以為你們都曉得嘛!我知道的事情你們一定也知道啊,你們比我厲害多了!」
同學中有人馬上反駁:「哪有!」又有同學舉手說:「老師,小寶球打得很棒喔,可是我們要選他當隊長或主力球員,他都說不要,所以我們後來都不想跟他同一隊了,因為大家都覺得他不想跟我們玩,或者不願意幫助我們贏球。」
小寶急著說:「哪有!我是覺得自己打得不好,應該沒人想跟我同組啦!我老是笨手笨腳的……」說著說著臉更紅了。
老師要大家停止討論。「大家知道嗎?口頭禪真的會決定人生喔!你們看小真,她的爸媽和她自己都常常說『好棒』,結果她聽久了、說久了,就會真的相信自己很棒,做起事情來也變得非常有自信。你們跟小真分到同一組時,是不是也覺得很放心,或者認為自己這一隊會表現得很好呢?」許多同學都點頭表示贊同。
「但是如果跟小寶同一組,大家會覺得沒希望,或者認為會輸,對不對?那是因為小寶常常說『不可能』,對大家的信心是很大的打擊哪!」小寶聽了老師的話,頭垂得更低了。
老師繼續說道:「宇宙中有一種能量,那是心想事成的力量,也是一種念力。如果我們常常說『好棒』『一定會成功』,就會散發這樣的頻率,別人也會感受到這種美好的頻率,而願意靠近我們;相反地,如果常說『不可能』『沒希望』,我們就會散發這種悲觀的頻率,然後別人會感受到。想想看,你是喜歡跟開朗有信心的人交朋友,還是整天看來憂愁又沒自信的人呢?所以,我們常常說的口頭禪,就會是我們以後的人生喔。大家希望自己有好棒的人生,或是充滿不可能的人生呢?」
全班同學齊聲回答:「好棒的人生!」
「所以囉,從今天開始,你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整天掛在嘴邊的話是什麼。記住,好的口頭禪能帶來美好的人生!」
一個月後,老師發現小寶的口頭禪已經變成「沒問題啦」「試試看囉」,而他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似乎變得更好,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心想事成可以這樣練習
1.父母親先檢查自己是否有不當的口頭禪。
2.然後也檢查孩子是否有不當的口頭禪。
3.與孩子共同討論、發想好的句子和好的口頭禪。
4.開始跟孩子玩「發現口頭禪」遊戲。
5.如果說了好口頭禪,就得一分;出現一次不當的口頭禪,就扣一分。
6.每天晚上計算「發現口頭禪」遊戲的分數,並和孩子討論。
7.每週驗收遊戲成果,並加以獎勵。
練習重點
為人父母者要了解到,自己有些什麼樣的口頭禪,孩子長大後往往真的就會過著符合那種口頭禪的人生。如果要讓孩子從小「心想事成」,就必須把「哇!我們想要的都會出現」變成口頭禪。
練習結果
1.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言詞會影響日後的人生。
2.讓孩子學習說好話、好的口頭禪。
3.讓孩子了解到,所謂的「心想事成」就是常常說:「全都是我們想要的耶!」
給父母、老師和你的話
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反應自己腦子裡想的事情,口頭禪則是想成為那句話所描述的人生,而習慣性說出來的東西。根據吸引力法則,無論說出來的口頭禪是好的或壞的,都將吸引對應的事物;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如同腦波發射出去的能量頻率,宇宙會把它當作「願望」來回應我們。
「真是豬頭啊!」「這怎麼可能?」「機車啦!」(形容壞事)……如果這些話指的是自己或別人,意思就是我們正在過著「豬頭人生」「充滿不可能的人生」「機車人生」等等。或許一開始你會看見這發生在別人身上,然後潛意識中慢慢認同並習慣這種事情的存在;時間一久,便會誤認為人生就是如此。
我們從父母身上學到許多事情與觀念,包括口頭禪,而長期跟著相信父母所說的一切,我們的內在便會建構出同樣的東西,所吸引來的能量頻率都會成為焦點,連結我們腦子裡相同定義的事項。所以,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
■你會更有力量
1.隨時檢視自己與家人的口頭禪是否恰當,然後要習慣說好的口頭禪,如此便能讓自己和周圍的人跟著好口頭禪的頻率走,製造更多正面氛圍,進而創造美好的人生。
2.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彼此的口頭禪,讓好口頭禪成為大家的習慣,共創美好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