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性
──別讓察言觀色變成女孩的工具
.許多時候,女孩子的任性和不講理只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然而,同時也是負能量過剩的表現。
任性似乎是女孩的天性,遇到不順心的事,小嘴一噘就哭個不停。有時自己的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變得蠻橫不講理。遇到這種情況,不少家長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要不是趕緊滿足女兒的要求,要不就是一頓責罵。很少有人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談一談。
許多時候,女孩子的任性和不講理只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但同時也是負能量過剩的表現。如果家長不懂得疏導,事事順從女孩,會讓她變得更加任性,而斥責則會讓女孩變得叛逆。
一天放學回家後,十歲的小敏對媽媽說:「媽媽,我們班上好多同學的手機都比我的好,我也想要一支功能更多的新手機。」
其實小敏的手機是去年才買的,還很新,而且媽媽覺得手機功能太多也沒什麼用,重新買一支很浪費錢,所以就說:「你的手機還好好的呢,先不要再買了。」
「不行,我一定要買!我就是想要新手機,我的手機功能太少了!」小敏大聲說。
「手機能打電話、發簡訊就行了,何況你的手機功能也不少。買了新手機以後你天天玩,反而會耽誤功課。」
「我不管!反正我不要這支手機了。你要是不買新手機給我,從明天開始我就不去上學了!」小敏說完,把自己的舊手機丟到桌子上,就跑進了自己的房間,「砰」地關上了門。
「你這孩子,簡直是胡鬧!」媽媽氣得快要說不出話來了。
喜歡的,不一定要全部買給她
故事中的小敏是不是就有你家小公主的影子?女孩任性起來,比男孩更令人頭痛,不聽話、不聽勸,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手。你不給我?我就給你點「顏色」看看!
女孩子的任性、不講理等行為,固然有天性影響,但也與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有些父母對女兒幾乎是有求必應,「喜歡嗎?爸爸(媽媽)買給你!」女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什麼就給她什麼,在女兒看來,自己想要的東西,爸媽就一定會想辦法幫忙。再加上跟男孩比起來,女孩更擅長察言觀色。如果我們總是對女兒太過驕寵,她就會抓住這個「特權」,漸漸變得更加蠻橫。
對父母來說,滿足女兒的要求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在驕寵女兒,讓她無形中形成了這樣的觀念:我要的東西、我想做的事,就是對的,就一定要這樣做!這種負能量一旦在女孩身上積聚起來,她的自制力就會下降,變成凡事都只顧自己的需要。當她長大以後,將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面?因為獨斷專行,上司不喜歡她;因為任性乖張,朋友不喜歡她;因為任性蠻橫,男朋友不喜歡她……
親愛的家長們,瞭解了這些之後,在培養女孩的過程中,我們就要時刻注意──切忌過分地驕寵孩子。從一開始就要給女孩設定一個行為準則,提前告訴她: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同時也要把「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的道理告訴她,幫她建立起評判自己行為的標準,學會自覺地約束自己。
如果女兒堅持耍賴、哭鬧,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讓她盡情哭鬧。當她發現這些招數不管用時,自然就不再糾纏了。
嫉妒心強
──女孩子競爭心理的表現
.女孩子的嫉妒是直接、真實而自然的,完全不像成年人那樣複雜,當她顯露出嫉妒心理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
一般都認為男孩的好勝心比女孩更強,男孩子經常會互相競爭,要證明自己最強。其實女孩子之間也存在這種互相爭鬥的現象,只不過女孩之間的競爭表現得不如男孩那麼明顯。她們通常會用另一種方式──「嫉妒」,來表達對某人的不服氣。
佳佳和美琳從小學開始就是形影不離的好友。兩個小女孩經常在一起玩,放學後也要一起寫作業,有了喜歡的東西都會拿出來與對方分享。
但是最近,媽媽發現佳佳不跟美琳來往了,美琳來找她,佳佳也總是愛理不理的。這一天吃晚飯時,爸爸問佳佳:「聽說美琳被選為模範生了,怎麼沒聽你說過呢?」佳佳一聽,突然放下碗筷,一臉不服氣地說:「哼,有什麼了不起!只是個破模範生,需要到處炫耀嗎?」
聽了女兒的話,媽媽忽然明白了。原來佳佳因為嫉妒美琳,最近才不願意與美琳來往。
用傾聽化解女孩的憤怒和不安
嫉妒是一種負能量情緒,是指自己的學識、名譽、地位或境遇等被他人超越,或因彼此距離拉大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重情緒體驗。這種情緒具有明顯的敵意,會給人際關係帶來很大的障礙。 跟男孩比起來,女孩更容易嫉妒別人,因為女孩更容易專注於一件事,自尊心也更強。尤其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身為獨生女,整天被寵愛著,有許多女孩因此也養成了「嬌氣」和「驕氣」,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也不願聽到別人被誇獎。因而,嫉妒心強成了女孩成長過程中越來越嚴重的通病。這種負能量「病毒」,會讓女孩的美麗大打折扣。
面對女孩較強的嫉妒心,父母也不必太煩惱。最重要的是瞭解女孩內心的想法,然後幫助她擺脫這種心理。例如,可以引導女兒學會欣賞別人,真心地讚美別人,鼓勵她虛心地向別人學習等。
女孩之所以會產生嫉妒心,往往是因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更好。在這種時候,家長就要多費心了。平常多找時間跟女兒溝通,及時掌握她的心理變化,瞭解她產生嫉妒心的直接原因,耐心傾聽她的感受。女孩子的嫉妒是直接、真實而自然的,完全不像成年人那樣複雜。所以,當她顯露出嫉妒心理時,既不能嚴加斥責,也不能打罵,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化解女兒此時的憤怒和不安。
當女孩傾訴完自己的內心感受時,你可以告訴她,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但同時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短處。在每個方面都比別人強或比別人擁有更多,都是不可能的。嫉妒別人的長處,其實也是忽略了自己的「發光點」。只有盡情發揮自己的長處,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正視、欣賞別人的優點,並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們就能夠用自己的成功贏得喝采。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針對自己女兒的短處,不妨多督促她練習,但不必每次都明確地提醒她:「你在這方面很弱。」平常只要有意無意地對她說:「要不要讓自己做得更熟練些?」再加上一些精神獎勵,相信你的小公主會進步得更快。
敏感
──女孩渴望更多的愛
.「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想法的背後,隱藏著女孩獨特的心理特質──敏感、脆弱。
家有女兒的父母可能多少有過這樣的經驗:男孩子看來「無所謂」的一件事,在女孩看來卻可能變得「很有所謂」,甚至讓她們經常為此掉眼淚。
不少女孩的家長對此感到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而且事情本來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為什麼女孩子就那麼小心眼,動不動就那麼敏感,愛鑽牛角尖呢?
一位母親在聊到自己的女兒時,講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天早上,我起來幫女兒做早餐,煎了油餅。誰知道女兒一看到油餅,立刻不高興地說:「媽媽,你怎麼又做油餅啊?」
當時我只想快點吃完,好送她去上學,就只回了句:「快點吃吧!」沒想到女兒坐下後,悶著頭咬了兩口油餅,接著竟然哭了!我一看就慌了──女兒這是怎麼了?
女兒邊看著我,邊眼淚汪汪地說:「媽媽,你一定是不愛我了……」
一聽這話,我更是莫名其妙了。我煎油餅跟愛不愛她有什麼關係啊?她卻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一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脆弱的「水龍頭」
相信許多女孩的家長都曾遇過類似的情況。例如,帶女兒到朋友家作客,如果自己只顧著跟朋友聊天而忽略了女兒,她就會產生「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或「他們是不是把我忘記了」等想法。有時讓家長感到十分不解:這孩子怎麼會這樣想呢?
其實在這些想法的背後,隱藏著女孩獨特的心理特質──敏感、脆弱。
男孩子愛冒險、好競爭等天性,是受男孩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睪酮素」所影響。同樣地,女孩的天性也是由體內的荷爾蒙決定的。從母親受孕那一刻起,女性染色體基因便被女性荷爾蒙活化,這些荷爾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經為她規劃了未來。也就是說,女性荷爾蒙決定了女孩細膩、安靜和溫柔的天性。
雖然這些女性荷爾蒙使得女孩溫順可人、有同情心,並且會體諒和關心他人,但也容易讓女孩形成孤獨、易怒、敏感與脆弱等充滿負能量的性格特徵。
大部分的女孩不像男孩那樣獨立和喜歡冒險,她們渴望的是獲得父母更多的愛,想要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需要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被認同和尊重。如果得不到這些,就會感到很受傷。有時當女孩犯了錯,你批評她幾句,她也會認為你不再愛她了。即使長大了,有些女孩的情感也十分脆弱,這也是我們有時在媒體上看到某些女孩因為戀愛失敗而尋短見的原因。
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是離不開愛的,如果父母能經常向女孩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她們自然能快樂地成長。
雖然如此,當女兒做錯了事的時候,父母還是應該指出她的錯誤,並且教她怎麼做,但是同時也要向女兒表達愛意。例如,可以對她說:「媽媽現在教你這些,是因為愛你,希望你更好。」或者說:「要是你能改掉這些壞習慣,爸爸不但不會責備你,還會更加愛你。」
在教導女孩時加上愛的表達,會讓她更願意接受我們的觀點,同時也保護了女孩子敏感脆弱的內心,激發出更多的正能量情緒。
孤僻封閉
──陪伴女孩瞭解內心情感
.孩子不是不肯傾訴,而是在她說的時候你不用心傾聽,久而久之,她就不再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了。
現在許多孩子都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因而從小就養成了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做事的習慣,自我意識和獨立性比較強。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因為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許多女孩出現了自我封閉的傾向,與父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願意主動與人說話,很難向別人吐露真心。
蓓蓓是一個特別不愛說話的女孩,學校裡的團體活動她幾乎從不參加,每天下課後就獨自在教室或操場上待一會兒,快上課了再回到教室。對於班上合作獲得的榮譽,當其他同學都歡呼雀躍時,她也漠不關心,好像這一切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此一來,同學們與她的來往越來越少,漸漸地也都不喜歡她了,甚至在背後說她是個「怪胎」。
缺少知心好友的女孩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活潑開朗、人際關係好,但許多女孩在學習和生活中卻顯得很不合群。她們不善於交朋友,自我表現欲不強,也不願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其實,這是女孩個性孤僻、封閉的一種負能量表現。
孤僻、封閉的心態會為女孩的成長帶來一些心理問題,使她們在成長過程中難以應付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因而變得自卑、羞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的成長及正能量心態的形成。因此,不要以為女兒孤僻沒什麼大不了,而要採取正確的措施,來糾正女孩這種封閉、不合群的負能量行為和心理。
有的女孩之所以會陷入孤僻、封閉的情緒,多半是因為缺乏知心朋友。孩子的頭腦與成人不同,有時她們不肯也不願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透露給大人。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多幫助她們,瞭解她們的內心世界,成為與她們無話不談的朋友。
成功的父母,都懂得如何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其實孩子不是不肯傾訴,而是在她說的時候你不用心傾聽,久而久之,她就不再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了。所以,父母在聽孩子講話時一定要用心。不妨每天都與女兒單獨相處一定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分鐘也好。你可以對孩子說:「嘿,我們一起去散散步吧!」或者說:「我們到房間裡單獨聊聊天吧!」在開始與女兒交談時,也要耐心地鼓勵她說話。為了讓女兒將談話繼續下去,可以用一些鼓勵的詞,比如「是這樣啊」、「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她繼續表達。
與女孩溝通,是幫助她們對自己的內心感受深入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透過父母的鼓勵和引導,可以幫助女孩弄清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想法,從而讓她們將自己想說的話準確地表達出來。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與溫情也很重要。跟女孩溝通時,要注意孩子沒有明說出來的一些思想、感情,學會聆聽和促使她說話,用愛和溫情滋潤女孩敏感的心。女孩子的心都是很細膩的,她們也很想得到父母的認同。所以,別讓孩子感覺到你忙著做其他事而沒空聽她講話,這樣會使她覺得自己不重要。相反地,要讓她明白你是她最親密的朋友。
當然,有些女孩孤僻、不合群也有自身的原因。例如,若她本身性格就比較內向、拘謹、喜歡獨處、不愛活動等,而父母又較少鼓勵她與朋友來往,這也容易讓女孩形成孤僻、封閉的心態。這時父母就有責任鼓勵和指導女孩學著多交朋友,建立更融洽的人際關係,讓她在愉快的人際交往中,漸漸擺脫孤獨、封閉的性格。
虛榮炫燿
──以「迂迴策略」啟發女孩思考
.以迂迴的問題與女兒溝通,利用適當時機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利於幫助她及時反省,並加以糾正。
年紀越大的女孩子,自尊心也越強。如果沒有好好引導,很容易會形成虛榮心,處處想表現自己比別人優越,不是比外型、穿著打扮,就是炫耀父母的身分地位。
虛榮心是一種脫離現實、盲目追求的心理狀態,通常建立在物質欲望的基礎之上。在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一點虛榮心。而有研究顯示,在獨生子和獨生女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存有較強的虛榮心,其中,虛榮心對女孩的影響更遠遠大於男孩。女孩一旦產生虛榮心,就容易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看不清事情的輕重。這種心理繼續發展下去,將導致在談戀愛和選擇未來伴侶時,也會更看重對方的容貌、物質條件等外在因素,而忽略對方的人品、修養、才華與個性等內涵。
宇婕才十二歲,穿戴卻樣樣都講究名牌。如果母親不給她買名牌衣服,她就大哭大鬧,認為這樣很沒面子而不去上學。其實宇婕的家境普通,母親下班後還在社區當清潔工,父親在一家工廠上班。但為了滿足女兒,父母只好哄騙她,在她的衣服縫上名牌的標籤。宇婕當然也辨別不出真假,每次都被哄得開開心心的,在學校裡覺得特別有面子。
爸媽請別再縱容女兒了!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女兒跟同學比誰打扮得好看,買東西要名牌的,上學要父母開車接送。父母的車一旦不夠好,孩子還會覺得沒面子……
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驗:「老師請家長參加班上的期末同樂會,我女兒不讓我去,說我沒工作,讓她沒面子。她要當記者的姑姑去參加,還叫姑姑一定要開車去。才國小三年級就這麼虛榮,長大以後怎麼辦啊?」
孩子的虛榮心太強,家長一定很頭痛吧?但不可否認的是,孩子虛榮心的形成恰恰來自於家庭教育。現代許多家庭都只有唯一一個寶貝女兒,做父母的總怕獨生女受委屈,於是對她有求必應。尤其有些父母不但不注重培養女孩的內涵,反而愛在一些外在條件上跟別人比較,覺得自己的女兒不管吃的、穿的或用的都不能比別的孩子差;別的女孩子買什麼,自己的女兒也要買,絕不能讓人家比下去。在家長這種無意識的縱容下,女孩的欲望也會無限膨脹,負能量的發展遠遠超過了正能量。
另外,一些家長本身也很虛榮,為了展現自己的經濟能力好和女兒的與眾不同,常常費盡了心思。曾經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母親為了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光化妝就用了兩個小時,還特地上美容院。有這樣的母親,又怎能讓女孩擁有好的心態呢?
一般而言,女孩由正常的虛榮心理到過分的愛慕虛榮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其間她會表現出許多明顯的跡象,例如:越來越在意自己是否漂亮,對衣著、文具等特別挑剔,開始抱怨父母不能滿足她的各種物質要求……當發現孩子有類似這樣的行為時,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
為了導正這種愛慕虛榮心理的發展,家長不妨採取「迂迴策略」。可以心平氣和地以間接的方式問她:「你們班成績最好的同學,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你最喜歡的同學是誰?」「你覺得爸爸媽媽有哪些優點和缺點?」「你對我們家目前的一切感到滿意嗎?」這些問題其實就是在發女孩理解到:即使生活一般,爸媽也很愛我;朋友看重的是我的人品,而不是我的家境。這樣迂迴地與女兒溝通,利用適當時機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利於幫助她及時反省,並加以糾正。
此外,還要告訴女兒,坐擁名牌或財富不意味著就擁有較高的地位,名氣大也不代表就擁有別人的尊重。只有靠自己努力獲得的成就和財富,才值得別人學習和敬仰。
◎小心,這些話會影響女孩的好潛能!
——「成天只知道打扮,除了愛漂亮,你還會什麼?!」
父母可以這樣做
女孩跟男孩不一樣,她們對美好的事物有著天生的好感。所以,如果你的女兒喜歡漂亮的花裙子和美麗的蝴蝶結,千萬不要批評她除了愛漂亮之外一無是處,這會傷害她的自尊心。
即使你認為女兒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內涵的提升,也不要直接用罵的。最好的辦法是引導她建立正確的審美觀,讓她懂得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例如,可以這樣告訴她:「你穿上這件裙子當然漂亮,但更重要的是,你在爸媽心中是個自信、樂觀又懂事的孩子。」當女孩懂得除了外在美之外,還要具備豐富的內在美,她才能將精力和心思放在提升內在修養和自身能力上。
——「動不動就哭,你有點出息好不好?!」
父母可以這樣做
眼淚似乎已成為女孩的代名詞,相信許多父母對此都有深刻的體會。事實上,哭泣具有正面的意義,可以幫助孩子宣洩內心的情緒,減輕壓力。然而,有的女孩天生負能量情緒就比較多,一遇到困難和不順心的事便哭得很傷心,此時,家長就要想點辦法了。
最好的方法不是指責她,不准她哭,這樣反而會強化內心的負能量。要讓天性敏感的女孩少流淚,應該鼓勵她明白地表達自己的難過,說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哭。這時家長再給她一些安慰和鼓勵,可以幫助女孩更堅強。
──別讓察言觀色變成女孩的工具
.許多時候,女孩子的任性和不講理只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然而,同時也是負能量過剩的表現。
任性似乎是女孩的天性,遇到不順心的事,小嘴一噘就哭個不停。有時自己的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變得蠻橫不講理。遇到這種情況,不少家長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要不是趕緊滿足女兒的要求,要不就是一頓責罵。很少有人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談一談。
許多時候,女孩子的任性和不講理只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但同時也是負能量過剩的表現。如果家長不懂得疏導,事事順從女孩,會讓她變得更加任性,而斥責則會讓女孩變得叛逆。
一天放學回家後,十歲的小敏對媽媽說:「媽媽,我們班上好多同學的手機都比我的好,我也想要一支功能更多的新手機。」
其實小敏的手機是去年才買的,還很新,而且媽媽覺得手機功能太多也沒什麼用,重新買一支很浪費錢,所以就說:「你的手機還好好的呢,先不要再買了。」
「不行,我一定要買!我就是想要新手機,我的手機功能太少了!」小敏大聲說。
「手機能打電話、發簡訊就行了,何況你的手機功能也不少。買了新手機以後你天天玩,反而會耽誤功課。」
「我不管!反正我不要這支手機了。你要是不買新手機給我,從明天開始我就不去上學了!」小敏說完,把自己的舊手機丟到桌子上,就跑進了自己的房間,「砰」地關上了門。
「你這孩子,簡直是胡鬧!」媽媽氣得快要說不出話來了。
喜歡的,不一定要全部買給她
故事中的小敏是不是就有你家小公主的影子?女孩任性起來,比男孩更令人頭痛,不聽話、不聽勸,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手。你不給我?我就給你點「顏色」看看!
女孩子的任性、不講理等行為,固然有天性影響,但也與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有些父母對女兒幾乎是有求必應,「喜歡嗎?爸爸(媽媽)買給你!」女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什麼就給她什麼,在女兒看來,自己想要的東西,爸媽就一定會想辦法幫忙。再加上跟男孩比起來,女孩更擅長察言觀色。如果我們總是對女兒太過驕寵,她就會抓住這個「特權」,漸漸變得更加蠻橫。
對父母來說,滿足女兒的要求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在驕寵女兒,讓她無形中形成了這樣的觀念:我要的東西、我想做的事,就是對的,就一定要這樣做!這種負能量一旦在女孩身上積聚起來,她的自制力就會下降,變成凡事都只顧自己的需要。當她長大以後,將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面?因為獨斷專行,上司不喜歡她;因為任性乖張,朋友不喜歡她;因為任性蠻橫,男朋友不喜歡她……
親愛的家長們,瞭解了這些之後,在培養女孩的過程中,我們就要時刻注意──切忌過分地驕寵孩子。從一開始就要給女孩設定一個行為準則,提前告訴她: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同時也要把「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的道理告訴她,幫她建立起評判自己行為的標準,學會自覺地約束自己。
如果女兒堅持耍賴、哭鬧,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讓她盡情哭鬧。當她發現這些招數不管用時,自然就不再糾纏了。
嫉妒心強
──女孩子競爭心理的表現
.女孩子的嫉妒是直接、真實而自然的,完全不像成年人那樣複雜,當她顯露出嫉妒心理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
一般都認為男孩的好勝心比女孩更強,男孩子經常會互相競爭,要證明自己最強。其實女孩子之間也存在這種互相爭鬥的現象,只不過女孩之間的競爭表現得不如男孩那麼明顯。她們通常會用另一種方式──「嫉妒」,來表達對某人的不服氣。
佳佳和美琳從小學開始就是形影不離的好友。兩個小女孩經常在一起玩,放學後也要一起寫作業,有了喜歡的東西都會拿出來與對方分享。
但是最近,媽媽發現佳佳不跟美琳來往了,美琳來找她,佳佳也總是愛理不理的。這一天吃晚飯時,爸爸問佳佳:「聽說美琳被選為模範生了,怎麼沒聽你說過呢?」佳佳一聽,突然放下碗筷,一臉不服氣地說:「哼,有什麼了不起!只是個破模範生,需要到處炫耀嗎?」
聽了女兒的話,媽媽忽然明白了。原來佳佳因為嫉妒美琳,最近才不願意與美琳來往。
用傾聽化解女孩的憤怒和不安
嫉妒是一種負能量情緒,是指自己的學識、名譽、地位或境遇等被他人超越,或因彼此距離拉大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重情緒體驗。這種情緒具有明顯的敵意,會給人際關係帶來很大的障礙。 跟男孩比起來,女孩更容易嫉妒別人,因為女孩更容易專注於一件事,自尊心也更強。尤其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身為獨生女,整天被寵愛著,有許多女孩因此也養成了「嬌氣」和「驕氣」,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也不願聽到別人被誇獎。因而,嫉妒心強成了女孩成長過程中越來越嚴重的通病。這種負能量「病毒」,會讓女孩的美麗大打折扣。
面對女孩較強的嫉妒心,父母也不必太煩惱。最重要的是瞭解女孩內心的想法,然後幫助她擺脫這種心理。例如,可以引導女兒學會欣賞別人,真心地讚美別人,鼓勵她虛心地向別人學習等。
女孩之所以會產生嫉妒心,往往是因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更好。在這種時候,家長就要多費心了。平常多找時間跟女兒溝通,及時掌握她的心理變化,瞭解她產生嫉妒心的直接原因,耐心傾聽她的感受。女孩子的嫉妒是直接、真實而自然的,完全不像成年人那樣複雜。所以,當她顯露出嫉妒心理時,既不能嚴加斥責,也不能打罵,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化解女兒此時的憤怒和不安。
當女孩傾訴完自己的內心感受時,你可以告訴她,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但同時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短處。在每個方面都比別人強或比別人擁有更多,都是不可能的。嫉妒別人的長處,其實也是忽略了自己的「發光點」。只有盡情發揮自己的長處,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正視、欣賞別人的優點,並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們就能夠用自己的成功贏得喝采。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針對自己女兒的短處,不妨多督促她練習,但不必每次都明確地提醒她:「你在這方面很弱。」平常只要有意無意地對她說:「要不要讓自己做得更熟練些?」再加上一些精神獎勵,相信你的小公主會進步得更快。
敏感
──女孩渴望更多的愛
.「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想法的背後,隱藏著女孩獨特的心理特質──敏感、脆弱。
家有女兒的父母可能多少有過這樣的經驗:男孩子看來「無所謂」的一件事,在女孩看來卻可能變得「很有所謂」,甚至讓她們經常為此掉眼淚。
不少女孩的家長對此感到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而且事情本來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為什麼女孩子就那麼小心眼,動不動就那麼敏感,愛鑽牛角尖呢?
一位母親在聊到自己的女兒時,講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天早上,我起來幫女兒做早餐,煎了油餅。誰知道女兒一看到油餅,立刻不高興地說:「媽媽,你怎麼又做油餅啊?」
當時我只想快點吃完,好送她去上學,就只回了句:「快點吃吧!」沒想到女兒坐下後,悶著頭咬了兩口油餅,接著竟然哭了!我一看就慌了──女兒這是怎麼了?
女兒邊看著我,邊眼淚汪汪地說:「媽媽,你一定是不愛我了……」
一聽這話,我更是莫名其妙了。我煎油餅跟愛不愛她有什麼關係啊?她卻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一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脆弱的「水龍頭」
相信許多女孩的家長都曾遇過類似的情況。例如,帶女兒到朋友家作客,如果自己只顧著跟朋友聊天而忽略了女兒,她就會產生「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或「他們是不是把我忘記了」等想法。有時讓家長感到十分不解:這孩子怎麼會這樣想呢?
其實在這些想法的背後,隱藏著女孩獨特的心理特質──敏感、脆弱。
男孩子愛冒險、好競爭等天性,是受男孩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睪酮素」所影響。同樣地,女孩的天性也是由體內的荷爾蒙決定的。從母親受孕那一刻起,女性染色體基因便被女性荷爾蒙活化,這些荷爾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經為她規劃了未來。也就是說,女性荷爾蒙決定了女孩細膩、安靜和溫柔的天性。
雖然這些女性荷爾蒙使得女孩溫順可人、有同情心,並且會體諒和關心他人,但也容易讓女孩形成孤獨、易怒、敏感與脆弱等充滿負能量的性格特徵。
大部分的女孩不像男孩那樣獨立和喜歡冒險,她們渴望的是獲得父母更多的愛,想要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需要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被認同和尊重。如果得不到這些,就會感到很受傷。有時當女孩犯了錯,你批評她幾句,她也會認為你不再愛她了。即使長大了,有些女孩的情感也十分脆弱,這也是我們有時在媒體上看到某些女孩因為戀愛失敗而尋短見的原因。
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是離不開愛的,如果父母能經常向女孩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她們自然能快樂地成長。
雖然如此,當女兒做錯了事的時候,父母還是應該指出她的錯誤,並且教她怎麼做,但是同時也要向女兒表達愛意。例如,可以對她說:「媽媽現在教你這些,是因為愛你,希望你更好。」或者說:「要是你能改掉這些壞習慣,爸爸不但不會責備你,還會更加愛你。」
在教導女孩時加上愛的表達,會讓她更願意接受我們的觀點,同時也保護了女孩子敏感脆弱的內心,激發出更多的正能量情緒。
孤僻封閉
──陪伴女孩瞭解內心情感
.孩子不是不肯傾訴,而是在她說的時候你不用心傾聽,久而久之,她就不再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了。
現在許多孩子都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因而從小就養成了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做事的習慣,自我意識和獨立性比較強。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因為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許多女孩出現了自我封閉的傾向,與父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願意主動與人說話,很難向別人吐露真心。
蓓蓓是一個特別不愛說話的女孩,學校裡的團體活動她幾乎從不參加,每天下課後就獨自在教室或操場上待一會兒,快上課了再回到教室。對於班上合作獲得的榮譽,當其他同學都歡呼雀躍時,她也漠不關心,好像這一切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此一來,同學們與她的來往越來越少,漸漸地也都不喜歡她了,甚至在背後說她是個「怪胎」。
缺少知心好友的女孩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活潑開朗、人際關係好,但許多女孩在學習和生活中卻顯得很不合群。她們不善於交朋友,自我表現欲不強,也不願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其實,這是女孩個性孤僻、封閉的一種負能量表現。
孤僻、封閉的心態會為女孩的成長帶來一些心理問題,使她們在成長過程中難以應付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因而變得自卑、羞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的成長及正能量心態的形成。因此,不要以為女兒孤僻沒什麼大不了,而要採取正確的措施,來糾正女孩這種封閉、不合群的負能量行為和心理。
有的女孩之所以會陷入孤僻、封閉的情緒,多半是因為缺乏知心朋友。孩子的頭腦與成人不同,有時她們不肯也不願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透露給大人。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多幫助她們,瞭解她們的內心世界,成為與她們無話不談的朋友。
成功的父母,都懂得如何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其實孩子不是不肯傾訴,而是在她說的時候你不用心傾聽,久而久之,她就不再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了。所以,父母在聽孩子講話時一定要用心。不妨每天都與女兒單獨相處一定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分鐘也好。你可以對孩子說:「嘿,我們一起去散散步吧!」或者說:「我們到房間裡單獨聊聊天吧!」在開始與女兒交談時,也要耐心地鼓勵她說話。為了讓女兒將談話繼續下去,可以用一些鼓勵的詞,比如「是這樣啊」、「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她繼續表達。
與女孩溝通,是幫助她們對自己的內心感受深入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透過父母的鼓勵和引導,可以幫助女孩弄清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想法,從而讓她們將自己想說的話準確地表達出來。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與溫情也很重要。跟女孩溝通時,要注意孩子沒有明說出來的一些思想、感情,學會聆聽和促使她說話,用愛和溫情滋潤女孩敏感的心。女孩子的心都是很細膩的,她們也很想得到父母的認同。所以,別讓孩子感覺到你忙著做其他事而沒空聽她講話,這樣會使她覺得自己不重要。相反地,要讓她明白你是她最親密的朋友。
當然,有些女孩孤僻、不合群也有自身的原因。例如,若她本身性格就比較內向、拘謹、喜歡獨處、不愛活動等,而父母又較少鼓勵她與朋友來往,這也容易讓女孩形成孤僻、封閉的心態。這時父母就有責任鼓勵和指導女孩學著多交朋友,建立更融洽的人際關係,讓她在愉快的人際交往中,漸漸擺脫孤獨、封閉的性格。
虛榮炫燿
──以「迂迴策略」啟發女孩思考
.以迂迴的問題與女兒溝通,利用適當時機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利於幫助她及時反省,並加以糾正。
年紀越大的女孩子,自尊心也越強。如果沒有好好引導,很容易會形成虛榮心,處處想表現自己比別人優越,不是比外型、穿著打扮,就是炫耀父母的身分地位。
虛榮心是一種脫離現實、盲目追求的心理狀態,通常建立在物質欲望的基礎之上。在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一點虛榮心。而有研究顯示,在獨生子和獨生女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存有較強的虛榮心,其中,虛榮心對女孩的影響更遠遠大於男孩。女孩一旦產生虛榮心,就容易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看不清事情的輕重。這種心理繼續發展下去,將導致在談戀愛和選擇未來伴侶時,也會更看重對方的容貌、物質條件等外在因素,而忽略對方的人品、修養、才華與個性等內涵。
宇婕才十二歲,穿戴卻樣樣都講究名牌。如果母親不給她買名牌衣服,她就大哭大鬧,認為這樣很沒面子而不去上學。其實宇婕的家境普通,母親下班後還在社區當清潔工,父親在一家工廠上班。但為了滿足女兒,父母只好哄騙她,在她的衣服縫上名牌的標籤。宇婕當然也辨別不出真假,每次都被哄得開開心心的,在學校裡覺得特別有面子。
爸媽請別再縱容女兒了!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女兒跟同學比誰打扮得好看,買東西要名牌的,上學要父母開車接送。父母的車一旦不夠好,孩子還會覺得沒面子……
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驗:「老師請家長參加班上的期末同樂會,我女兒不讓我去,說我沒工作,讓她沒面子。她要當記者的姑姑去參加,還叫姑姑一定要開車去。才國小三年級就這麼虛榮,長大以後怎麼辦啊?」
孩子的虛榮心太強,家長一定很頭痛吧?但不可否認的是,孩子虛榮心的形成恰恰來自於家庭教育。現代許多家庭都只有唯一一個寶貝女兒,做父母的總怕獨生女受委屈,於是對她有求必應。尤其有些父母不但不注重培養女孩的內涵,反而愛在一些外在條件上跟別人比較,覺得自己的女兒不管吃的、穿的或用的都不能比別的孩子差;別的女孩子買什麼,自己的女兒也要買,絕不能讓人家比下去。在家長這種無意識的縱容下,女孩的欲望也會無限膨脹,負能量的發展遠遠超過了正能量。
另外,一些家長本身也很虛榮,為了展現自己的經濟能力好和女兒的與眾不同,常常費盡了心思。曾經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母親為了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光化妝就用了兩個小時,還特地上美容院。有這樣的母親,又怎能讓女孩擁有好的心態呢?
一般而言,女孩由正常的虛榮心理到過分的愛慕虛榮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其間她會表現出許多明顯的跡象,例如:越來越在意自己是否漂亮,對衣著、文具等特別挑剔,開始抱怨父母不能滿足她的各種物質要求……當發現孩子有類似這樣的行為時,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
為了導正這種愛慕虛榮心理的發展,家長不妨採取「迂迴策略」。可以心平氣和地以間接的方式問她:「你們班成績最好的同學,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你最喜歡的同學是誰?」「你覺得爸爸媽媽有哪些優點和缺點?」「你對我們家目前的一切感到滿意嗎?」這些問題其實就是在發女孩理解到:即使生活一般,爸媽也很愛我;朋友看重的是我的人品,而不是我的家境。這樣迂迴地與女兒溝通,利用適當時機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利於幫助她及時反省,並加以糾正。
此外,還要告訴女兒,坐擁名牌或財富不意味著就擁有較高的地位,名氣大也不代表就擁有別人的尊重。只有靠自己努力獲得的成就和財富,才值得別人學習和敬仰。
◎小心,這些話會影響女孩的好潛能!
——「成天只知道打扮,除了愛漂亮,你還會什麼?!」
父母可以這樣做
女孩跟男孩不一樣,她們對美好的事物有著天生的好感。所以,如果你的女兒喜歡漂亮的花裙子和美麗的蝴蝶結,千萬不要批評她除了愛漂亮之外一無是處,這會傷害她的自尊心。
即使你認為女兒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內涵的提升,也不要直接用罵的。最好的辦法是引導她建立正確的審美觀,讓她懂得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例如,可以這樣告訴她:「你穿上這件裙子當然漂亮,但更重要的是,你在爸媽心中是個自信、樂觀又懂事的孩子。」當女孩懂得除了外在美之外,還要具備豐富的內在美,她才能將精力和心思放在提升內在修養和自身能力上。
——「動不動就哭,你有點出息好不好?!」
父母可以這樣做
眼淚似乎已成為女孩的代名詞,相信許多父母對此都有深刻的體會。事實上,哭泣具有正面的意義,可以幫助孩子宣洩內心的情緒,減輕壓力。然而,有的女孩天生負能量情緒就比較多,一遇到困難和不順心的事便哭得很傷心,此時,家長就要想點辦法了。
最好的方法不是指責她,不准她哭,這樣反而會強化內心的負能量。要讓天性敏感的女孩少流淚,應該鼓勵她明白地表達自己的難過,說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哭。這時家長再給她一些安慰和鼓勵,可以幫助女孩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