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第1招:建立目標
【問題一】當孩子沒有目標
「我的大鈞爸,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都已經讀到國中二年級了,每天無所事事,成天看他這樣晃來晃去,晃得我的心都糾結在一起。不要說讀書沒目標,就連生活上也亂成一團,我都煩惱他像個無頭蒼蠅般,不知道飛往哪裡去?整天只會說:『反正十二年國教的時代來臨,基測也沒了,考試考好考壞也變得無所謂。』你瞧,這樣的學習態度還得了?」大鈞媽皺著眉,無奈地說著。
「沒目標?學校裡不都把該上的課寫得清清楚楚,哪來的沒目標?我看都是在找藉口,現在的孩子只要脫口一說『我沒目標』,好像一切都事不關己,責任全沒。沒目標?把課本打開,目標都在眼前。」大鈞爸不以為然地回應著。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你也知道大鈞只要一碰到書,就像路上遇見路人甲、路人乙,不僅沒打招呼,連微笑都省了。不要說在課本上找不到目標,我看連明天要上的課本放在哪裡,他可能都還找不到。」大鈞媽只能苦笑地搭話,心想:「沒有目標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滋味?」
「哎喲!大鈞媽,你嘆什麼氣。孩子沒目標,直接給他目標不就得了,哪來那麼多麻煩?」
「你以為我們家公子吃這一套?我又不是沒試過,每次只要和他討論到學習這件事,他馬上會回你一句『反正十二年國教都有學校念,擔心什麼?』一句話,又繞回到原點。」
說到這裡,大鈞媽又嘆了一口氣。
「哎!這孩子到底是要走去哪裡呢?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直接幫他把目標設定好就行了?」
◎建立目標的祕訣指南:
祕訣001 學習是為何而戰?
祕訣002 誰來決定目標?
祕訣003 學業優先?
祕訣004 小目標先達陣
祕訣005 可掌握與可控制
祕訣006 尋找優勢力
◎祕訣001:學習是為何而戰?
學習動機,是一種非常目標導向的內在狀態。當孩子苦於不知「學習是為何而戰」,目標自然就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有時,孩子的目標被明確地訂在前方,但是沒有給他一個合理說服自己的理由,或考慮到孩子實際的學習需求,還是很難讓孩子發動內在學習動機。
學習是為何而戰?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何而戰?當然是為你自己啊!你現在好好學,以後就會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你。」前途?說真的,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比外太空還遙遠的事情。
有目標沒錯,但「前途」這個詞太抽象,時間軸距離現在太遙遠。
學習是為何而戰?
請試著給自己與孩子一個合理及具體的理由。
◎祕訣002:誰來決定目標?
沒有人喜歡被強迫,但有人卻需要被安排。
當孩子年紀小,缺乏對目標的認識,這時父母給予清楚、合理又可以達成的目標:「你應該做什麼」、「你應該往哪裡去」,會讓孩子在學習的路途上有所遵循,而感到安心。雖被強迫、規定,但只要不太過,年幼的孩子倒也樂在其中。
但是隨著年齡的成長,特別是到了青春期,父母也開始意會到孩子已經多了許多自己的想法,也多了許多自己想達到的目標,這時,可以和他一起討論這些目標的內容。
聽聽孩子對於目標的想法,別急著太快幫他下決定或否定。如果孩子真的苦於不知道目標在哪裡,你也可以選擇兩到三個目標,讓孩子來思考與判斷自己想要啟動的方向。或參考你所提供的這些目標,進行微調或修正,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
◎祕訣003:學業優先?
談到學習動機,我想對於華人社會的父母來說,提升學業表現會是第一個浮現的畫面。但這卻很容易與孩子的想法相扞格。啟動孩子的學習動機,在目標的建立上,倒不一定單純僅以學業表現為主。
路很寬,路很廣。當然你也可以與孩子搭配學業和不同興趣的組合,例如:學業與溜蛇板,學業與手作印章、黏土、紙藝作品或生活小雜物。
讓自己的視野放大些,雖然這些可能挑戰著我們過去的思維與習慣。
◎祕訣004:小目標先達陣
目標可大可小,目標有大有小。在孩子還缺乏目標的當下,可以事先從容易達成的小目標設定開始。先達陣,先體會抵達終點的美好感覺。先達陣,好回顧這一段經驗的過程。先達陣,累積往下一步努力的動能。先達陣,好對於自己的信心先儲值。讓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做到什麼而達成目標。
如果孩子目前的學習動機在於學跆拳道,那麼你可以和孩子設定現階段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例如:是維持無級的白帶入門,還是向前挺進九級白黃帶、八級黃帶、七級黃綠帶。當然,短期與長期的目標可能依序設定六級綠帶、五級綠藍帶、四級藍帶、三級紅藍帶、二級紅帶,或一級紅黑帶等。
◎祕訣005:可掌握與可控制
學習目標的設定,在於讓孩子感受到可以掌握與控制,這對於動機的燃燒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就以幼兒玩碰碰車為例,在方向盤的掌握與油門、煞車的踩踏之間,慢慢開始體會到身體、動作與車子這玩意之間的互動關係。從初學起的猛踩油門往前衝,到不時踩踏煞車時而停頓。慢慢地,那種可以掌握、可以控制的感覺浮現後,孩子的臉上也逐漸綻放出自信的微笑。
對於眼前的目標,讓孩子體驗自己可以控制的程度。讓孩子見識到,我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因為我會,所以我可以控制,進而我可以主動去完成。
◎祕訣006:尋找優勢力
每個孩子其實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相對優勢能力,這些能力當然不盡然在學業表現、特殊才藝或運動技能上。有時,甚至於是孩子所具備的特質,無論是具領導力、協調力、行動力或配合度等皆然。讓孩子以這些優勢為基準,從中慢慢與孩子設定屬於自己的目標,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依照孩子的優勢,順勢而為。在學習的路途上,也能夠駕輕就熟,低耗能、不費力。
例如:當你發現孩子熱愛手作紙藝,也具備這項創作的天賦,無論是剪紙、紙雕、摺紙、捲紙、手作卡片,或用瓦楞紙做創意造型等。這時,你可以順水推舟,讓孩子往這個目標設定。從這些優勢的手作,去體驗學習的美好過程、完成作品時的那瞬間成就感,及完成後觀賞的滿足感與分享的暖暖心意。
【問題二】當孩子的成績吊車尾
「阿坤,你到底在搞什麼,考這什麼分數,能看嗎?」
阿坤爸把一落考卷摔在桌上,怒不可抑地繼續數落著。
「該補的,也給你補了。該請家教,也給你安排了。天曉得你到底在幹嘛?真的是把我這老子的臉丟大了!」
「考不好是我自己的事,關你什麼事?」阿坤也不示弱地回嘴著。
「你這孩子還在跟我狡辯!你的事?你曉不曉得全公司的員工都知道你這小子是老闆唯一的獨生子。你考成這樣,我出去能看嗎?我已經想盡辦法讓你讀最好的私立學校,你竟然每學期都給我掛在全班最後面。考成這副德性,要嘛不是你不用功、混、沒在念書,要不然就真的是太笨。」
「笨也是你生的,還怪誰!」阿坤再次頂嘴回去。
這時,只見阿坤媽趕緊在父子倆中間想辦法緩和劍拔弩張的衝突。
「阿坤爸,你就先緩緩氣,忙你的事,我再和家教老師討論阿坤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就是因為我沒插手,才讓阿坤的成績演變成今天這個地步。你這個做媽的,功課就好好給我盯,不然輪到我來教,阿坤就沒好日子過。」
說是這麼說,但阿坤媽知道先生公司忙,真的要讓他下馬來和孩子的成績窮攪和,說真的,靠自己還比較快。
只是,望著眼神落寞的孩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阿坤媽看了實在既著急又心疼。
◎建立目標的祕訣指南:
祕訣007 那些年,吊車尾想要說的事
祕訣008 同理吊車尾的心情
祕訣009 吊車尾與負責任
祕訣010 最快樂的倒數第一名
祕訣011 吊車尾的合理看待
祕訣012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祕訣013 問心無愧
祕訣014 假想,超越,重新調整目標
祕訣015 是不在乎,還是放棄?
祕訣016 你在意什麼?
◎祕訣007:那些年,吊車尾想要說的事
沒人喜歡吊車尾那種被拋在後頭,遙遙追趕的感覺,特別是在成績這件事情上。但無奈又現實的是,在一個班級裡,只要有成績排比這件事,就會有那一小群孩子的成績壓在後面。
吊車尾,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事?
請先不要以偏概全地認為這些孩子就是不認真、不用功、不聰明。很抱歉,這只是一場在學業成績上的暫時評比,不等於孩子的全部。
重點在於,面對孩子的成績吊車尾,我是否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在當中所需要被協助的地方,他的真正需求,以及過去我是否曾經滿足他這些需求。
◎祕訣008:同理吊車尾的心情
或許有的孩子會苦中作樂地對同學說:「你看,我就是那麼貼心,總是在班上墊底,好讓你們回家不用讓父母操心。」成績吊車尾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心情?無奈、無助、徬徨、焦慮、失落、傷心、難過、疏離,還是無感?
當我們沒有辦法事先去感受孩子當下的心情,卻直接地以指責、數落、辱罵、嘲諷等方式對待,甚至於施以所謂的家規,禁制這個、限制那個,當然還可能包括一頓毒打……
說真的,如此要讓孩子啟動內在的學習動機,跳脫最後一節車廂,往前跨越,這難度還真的挺高的,往往會物極必反,事與願違。試著把角色互換,體驗一下當身處在班上,面對來自其他同學的異樣眼光,甚至於冷嘲熱諷的刺激時,當事人的感受。
◎祕訣009:吊車尾與負責任
你可能會這麼反應:「孩子成績墊底是事實,難道他真的不需要為自己的表現負起責任?」許多事,請記得避免陷入二分的極端。成績墊底的因素很多,這當中,有一件事情必須確認的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他在這件事情上投入了多少。
「我盡力了!」這句話,每個人的解讀不同。重點在於你是否清楚自己的孩子真的是盡力了。成績墊底不全然是學業能力的問題。如果孩子使盡全力準備了,但真的成績不如人,這時,他的努力過程就是我們必須看見的。
◎祕訣010:最快樂的倒數第一名
小提琴家陳美在索契冬奧女子滑雪超級大曲道比賽排名七十四墊底(同項目中另有十五人未達終點),但賽後卻表示自己「一定是全場最快樂的倒數第一名」。
墊底、吊車尾、最後一名,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時,就要看你的眼光是聚焦在哪裡。一圓冬奧滑雪夢,特別是比賽完全場,這至少是陳美的目標之一。因此,準備與參與的努力,以及投入過程所帶來的美好感覺,始終會蓋過成績排名這件事。
◎祕訣011:吊車尾的合理看待
「我不在乎你的成績,我在意的是你的過程。」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你我並不陌生。但是當瞧見孩子考卷上寥寥可數的分數,及成績單上幾乎道出班上有多少人數的最後排名,對於父母來說,心裡仍然有著一股莫名的焦慮、憤怒與浮躁。
當孩子吊車尾時,你要讓他看見什麼?是成績排名的那個點,還是孩子是如何走到這個點?
以陳美的冬奧滑雪例子,我想你可以試著與孩子分享的是:陳美如何引起與維持她的目標導向行為(參與冬奧滑雪)的「內在狀態」。
「我參賽的目的,並不在於和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一較高下,而是為了能和他們一起參與這一盛事,這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陳美如此說著。
這也是我們在這裡要談的學習動機。此時,吊車尾已經不是重點。更何況,人生不會僅在一場課業成績的吊車尾中,就全然地把孩子本身否定掉。
但請讓孩子記得,陳美在冬奧滑雪的付出,已經超越了墊底的排名。
◎祕訣012:「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電影《KANO》裡的這一句slogan:「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我想可以作為孩子試著再度燃起學習動機的那股動力。
面對孩子的吊車尾,一起靜下心來和孩子思索陷在這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把那關鍵的核心點找出來。請記得,不是光用一句「不夠認真」來解釋孩子在成績上的一切。孩子需要和你重新界定眼前的目標:是贏?還是不能輸?
◎祕訣013:問心無愧
要讓孩子繼續在學習的跑道上,維持跨步向前,請試著讓孩子覺察自己在這些事情上的用心程度。至少,他是否能夠在心裡大聲地說著:「在學業這件事情上,我已經盡了全力,縱使成績落後也問心無愧。」
無愧,讓自己知道在這件事情上的付出。無愧,至少仍然存在關於學習的那一絲絲動力。無愧,雖然目標尚未達成,但至少我是往那個方向前去。
◎祕訣014:假想,超越,重新調整目標
在電影《KANO》裡有一句台詞:「怕輸,那就想辦法贏啊!」當孩子成績墊底,倒不表示他永遠都只能困在這個位置。想贏,那至少可以將目標重新調整。
這就像是在跑馬拉松一樣,你不需將對手設定成遙遙領先的肯亞選手。但你至少可以先將離你最近的那一位選手,設定為假想對象。嗯,沒錯。在那當下片刻,鎖定他,以超越他為當下目標。超越過一個是一個,成績往前挺一名是一名。
◎祕訣015:是不在乎,還是放棄?
面對孩子的成績墊底,你真的不在乎嗎?還是你與孩子皆選擇了放棄?
不在乎與放棄之間該如何拿捏?我想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差別,在於孩子是否還存在著學習動機,一股至少在面對學校的課業時,仍然會繼續準備、勇敢面對的動力。
不在乎,很容易變成一種催眠自己放棄的思考之藥。不在乎,應該強調的是對於那個成績與分數的點,以及對結果的成敗順應自然,但是對於學習的過程與動機的維護,仍然是在意的。
一線之隔的放棄,可能就躲藏在彼此陰暗的心裡,讓人不自知,卻偷偷地腐蝕著孩子的學習動機。
是不在乎,還是放棄?別忘了隨時提醒自己。
◎祕訣016:你在意什麼?
這裡必須再次強調,學習動機這件事,並不是單純只在孩子的課業學習這件事情上。有些孩子在課業上表現得缺乏動機,但是在其他的音樂、舞蹈、繪畫等領域卻總是樂在其中。
當孩子成績吊車尾,或許你顯得不在乎,這時你是否會轉而在意孩子在其他領域的表現呢?
【問題一】當孩子沒有目標
「我的大鈞爸,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都已經讀到國中二年級了,每天無所事事,成天看他這樣晃來晃去,晃得我的心都糾結在一起。不要說讀書沒目標,就連生活上也亂成一團,我都煩惱他像個無頭蒼蠅般,不知道飛往哪裡去?整天只會說:『反正十二年國教的時代來臨,基測也沒了,考試考好考壞也變得無所謂。』你瞧,這樣的學習態度還得了?」大鈞媽皺著眉,無奈地說著。
「沒目標?學校裡不都把該上的課寫得清清楚楚,哪來的沒目標?我看都是在找藉口,現在的孩子只要脫口一說『我沒目標』,好像一切都事不關己,責任全沒。沒目標?把課本打開,目標都在眼前。」大鈞爸不以為然地回應著。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你也知道大鈞只要一碰到書,就像路上遇見路人甲、路人乙,不僅沒打招呼,連微笑都省了。不要說在課本上找不到目標,我看連明天要上的課本放在哪裡,他可能都還找不到。」大鈞媽只能苦笑地搭話,心想:「沒有目標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滋味?」
「哎喲!大鈞媽,你嘆什麼氣。孩子沒目標,直接給他目標不就得了,哪來那麼多麻煩?」
「你以為我們家公子吃這一套?我又不是沒試過,每次只要和他討論到學習這件事,他馬上會回你一句『反正十二年國教都有學校念,擔心什麼?』一句話,又繞回到原點。」
說到這裡,大鈞媽又嘆了一口氣。
「哎!這孩子到底是要走去哪裡呢?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直接幫他把目標設定好就行了?」
◎建立目標的祕訣指南:
祕訣001 學習是為何而戰?
祕訣002 誰來決定目標?
祕訣003 學業優先?
祕訣004 小目標先達陣
祕訣005 可掌握與可控制
祕訣006 尋找優勢力
◎祕訣001:學習是為何而戰?
學習動機,是一種非常目標導向的內在狀態。當孩子苦於不知「學習是為何而戰」,目標自然就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有時,孩子的目標被明確地訂在前方,但是沒有給他一個合理說服自己的理由,或考慮到孩子實際的學習需求,還是很難讓孩子發動內在學習動機。
學習是為何而戰?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何而戰?當然是為你自己啊!你現在好好學,以後就會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你。」前途?說真的,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比外太空還遙遠的事情。
有目標沒錯,但「前途」這個詞太抽象,時間軸距離現在太遙遠。
學習是為何而戰?
請試著給自己與孩子一個合理及具體的理由。
◎祕訣002:誰來決定目標?
沒有人喜歡被強迫,但有人卻需要被安排。
當孩子年紀小,缺乏對目標的認識,這時父母給予清楚、合理又可以達成的目標:「你應該做什麼」、「你應該往哪裡去」,會讓孩子在學習的路途上有所遵循,而感到安心。雖被強迫、規定,但只要不太過,年幼的孩子倒也樂在其中。
但是隨著年齡的成長,特別是到了青春期,父母也開始意會到孩子已經多了許多自己的想法,也多了許多自己想達到的目標,這時,可以和他一起討論這些目標的內容。
聽聽孩子對於目標的想法,別急著太快幫他下決定或否定。如果孩子真的苦於不知道目標在哪裡,你也可以選擇兩到三個目標,讓孩子來思考與判斷自己想要啟動的方向。或參考你所提供的這些目標,進行微調或修正,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
◎祕訣003:學業優先?
談到學習動機,我想對於華人社會的父母來說,提升學業表現會是第一個浮現的畫面。但這卻很容易與孩子的想法相扞格。啟動孩子的學習動機,在目標的建立上,倒不一定單純僅以學業表現為主。
路很寬,路很廣。當然你也可以與孩子搭配學業和不同興趣的組合,例如:學業與溜蛇板,學業與手作印章、黏土、紙藝作品或生活小雜物。
讓自己的視野放大些,雖然這些可能挑戰著我們過去的思維與習慣。
◎祕訣004:小目標先達陣
目標可大可小,目標有大有小。在孩子還缺乏目標的當下,可以事先從容易達成的小目標設定開始。先達陣,先體會抵達終點的美好感覺。先達陣,好回顧這一段經驗的過程。先達陣,累積往下一步努力的動能。先達陣,好對於自己的信心先儲值。讓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做到什麼而達成目標。
如果孩子目前的學習動機在於學跆拳道,那麼你可以和孩子設定現階段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例如:是維持無級的白帶入門,還是向前挺進九級白黃帶、八級黃帶、七級黃綠帶。當然,短期與長期的目標可能依序設定六級綠帶、五級綠藍帶、四級藍帶、三級紅藍帶、二級紅帶,或一級紅黑帶等。
◎祕訣005:可掌握與可控制
學習目標的設定,在於讓孩子感受到可以掌握與控制,這對於動機的燃燒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就以幼兒玩碰碰車為例,在方向盤的掌握與油門、煞車的踩踏之間,慢慢開始體會到身體、動作與車子這玩意之間的互動關係。從初學起的猛踩油門往前衝,到不時踩踏煞車時而停頓。慢慢地,那種可以掌握、可以控制的感覺浮現後,孩子的臉上也逐漸綻放出自信的微笑。
對於眼前的目標,讓孩子體驗自己可以控制的程度。讓孩子見識到,我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因為我會,所以我可以控制,進而我可以主動去完成。
◎祕訣006:尋找優勢力
每個孩子其實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相對優勢能力,這些能力當然不盡然在學業表現、特殊才藝或運動技能上。有時,甚至於是孩子所具備的特質,無論是具領導力、協調力、行動力或配合度等皆然。讓孩子以這些優勢為基準,從中慢慢與孩子設定屬於自己的目標,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依照孩子的優勢,順勢而為。在學習的路途上,也能夠駕輕就熟,低耗能、不費力。
例如:當你發現孩子熱愛手作紙藝,也具備這項創作的天賦,無論是剪紙、紙雕、摺紙、捲紙、手作卡片,或用瓦楞紙做創意造型等。這時,你可以順水推舟,讓孩子往這個目標設定。從這些優勢的手作,去體驗學習的美好過程、完成作品時的那瞬間成就感,及完成後觀賞的滿足感與分享的暖暖心意。
【問題二】當孩子的成績吊車尾
「阿坤,你到底在搞什麼,考這什麼分數,能看嗎?」
阿坤爸把一落考卷摔在桌上,怒不可抑地繼續數落著。
「該補的,也給你補了。該請家教,也給你安排了。天曉得你到底在幹嘛?真的是把我這老子的臉丟大了!」
「考不好是我自己的事,關你什麼事?」阿坤也不示弱地回嘴著。
「你這孩子還在跟我狡辯!你的事?你曉不曉得全公司的員工都知道你這小子是老闆唯一的獨生子。你考成這樣,我出去能看嗎?我已經想盡辦法讓你讀最好的私立學校,你竟然每學期都給我掛在全班最後面。考成這副德性,要嘛不是你不用功、混、沒在念書,要不然就真的是太笨。」
「笨也是你生的,還怪誰!」阿坤再次頂嘴回去。
這時,只見阿坤媽趕緊在父子倆中間想辦法緩和劍拔弩張的衝突。
「阿坤爸,你就先緩緩氣,忙你的事,我再和家教老師討論阿坤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就是因為我沒插手,才讓阿坤的成績演變成今天這個地步。你這個做媽的,功課就好好給我盯,不然輪到我來教,阿坤就沒好日子過。」
說是這麼說,但阿坤媽知道先生公司忙,真的要讓他下馬來和孩子的成績窮攪和,說真的,靠自己還比較快。
只是,望著眼神落寞的孩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阿坤媽看了實在既著急又心疼。
◎建立目標的祕訣指南:
祕訣007 那些年,吊車尾想要說的事
祕訣008 同理吊車尾的心情
祕訣009 吊車尾與負責任
祕訣010 最快樂的倒數第一名
祕訣011 吊車尾的合理看待
祕訣012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祕訣013 問心無愧
祕訣014 假想,超越,重新調整目標
祕訣015 是不在乎,還是放棄?
祕訣016 你在意什麼?
◎祕訣007:那些年,吊車尾想要說的事
沒人喜歡吊車尾那種被拋在後頭,遙遙追趕的感覺,特別是在成績這件事情上。但無奈又現實的是,在一個班級裡,只要有成績排比這件事,就會有那一小群孩子的成績壓在後面。
吊車尾,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事?
請先不要以偏概全地認為這些孩子就是不認真、不用功、不聰明。很抱歉,這只是一場在學業成績上的暫時評比,不等於孩子的全部。
重點在於,面對孩子的成績吊車尾,我是否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在當中所需要被協助的地方,他的真正需求,以及過去我是否曾經滿足他這些需求。
◎祕訣008:同理吊車尾的心情
或許有的孩子會苦中作樂地對同學說:「你看,我就是那麼貼心,總是在班上墊底,好讓你們回家不用讓父母操心。」成績吊車尾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心情?無奈、無助、徬徨、焦慮、失落、傷心、難過、疏離,還是無感?
當我們沒有辦法事先去感受孩子當下的心情,卻直接地以指責、數落、辱罵、嘲諷等方式對待,甚至於施以所謂的家規,禁制這個、限制那個,當然還可能包括一頓毒打……
說真的,如此要讓孩子啟動內在的學習動機,跳脫最後一節車廂,往前跨越,這難度還真的挺高的,往往會物極必反,事與願違。試著把角色互換,體驗一下當身處在班上,面對來自其他同學的異樣眼光,甚至於冷嘲熱諷的刺激時,當事人的感受。
◎祕訣009:吊車尾與負責任
你可能會這麼反應:「孩子成績墊底是事實,難道他真的不需要為自己的表現負起責任?」許多事,請記得避免陷入二分的極端。成績墊底的因素很多,這當中,有一件事情必須確認的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他在這件事情上投入了多少。
「我盡力了!」這句話,每個人的解讀不同。重點在於你是否清楚自己的孩子真的是盡力了。成績墊底不全然是學業能力的問題。如果孩子使盡全力準備了,但真的成績不如人,這時,他的努力過程就是我們必須看見的。
◎祕訣010:最快樂的倒數第一名
小提琴家陳美在索契冬奧女子滑雪超級大曲道比賽排名七十四墊底(同項目中另有十五人未達終點),但賽後卻表示自己「一定是全場最快樂的倒數第一名」。
墊底、吊車尾、最後一名,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時,就要看你的眼光是聚焦在哪裡。一圓冬奧滑雪夢,特別是比賽完全場,這至少是陳美的目標之一。因此,準備與參與的努力,以及投入過程所帶來的美好感覺,始終會蓋過成績排名這件事。
◎祕訣011:吊車尾的合理看待
「我不在乎你的成績,我在意的是你的過程。」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你我並不陌生。但是當瞧見孩子考卷上寥寥可數的分數,及成績單上幾乎道出班上有多少人數的最後排名,對於父母來說,心裡仍然有著一股莫名的焦慮、憤怒與浮躁。
當孩子吊車尾時,你要讓他看見什麼?是成績排名的那個點,還是孩子是如何走到這個點?
以陳美的冬奧滑雪例子,我想你可以試著與孩子分享的是:陳美如何引起與維持她的目標導向行為(參與冬奧滑雪)的「內在狀態」。
「我參賽的目的,並不在於和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一較高下,而是為了能和他們一起參與這一盛事,這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陳美如此說著。
這也是我們在這裡要談的學習動機。此時,吊車尾已經不是重點。更何況,人生不會僅在一場課業成績的吊車尾中,就全然地把孩子本身否定掉。
但請讓孩子記得,陳美在冬奧滑雪的付出,已經超越了墊底的排名。
◎祕訣012:「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電影《KANO》裡的這一句slogan:「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我想可以作為孩子試著再度燃起學習動機的那股動力。
面對孩子的吊車尾,一起靜下心來和孩子思索陷在這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把那關鍵的核心點找出來。請記得,不是光用一句「不夠認真」來解釋孩子在成績上的一切。孩子需要和你重新界定眼前的目標:是贏?還是不能輸?
◎祕訣013:問心無愧
要讓孩子繼續在學習的跑道上,維持跨步向前,請試著讓孩子覺察自己在這些事情上的用心程度。至少,他是否能夠在心裡大聲地說著:「在學業這件事情上,我已經盡了全力,縱使成績落後也問心無愧。」
無愧,讓自己知道在這件事情上的付出。無愧,至少仍然存在關於學習的那一絲絲動力。無愧,雖然目標尚未達成,但至少我是往那個方向前去。
◎祕訣014:假想,超越,重新調整目標
在電影《KANO》裡有一句台詞:「怕輸,那就想辦法贏啊!」當孩子成績墊底,倒不表示他永遠都只能困在這個位置。想贏,那至少可以將目標重新調整。
這就像是在跑馬拉松一樣,你不需將對手設定成遙遙領先的肯亞選手。但你至少可以先將離你最近的那一位選手,設定為假想對象。嗯,沒錯。在那當下片刻,鎖定他,以超越他為當下目標。超越過一個是一個,成績往前挺一名是一名。
◎祕訣015:是不在乎,還是放棄?
面對孩子的成績墊底,你真的不在乎嗎?還是你與孩子皆選擇了放棄?
不在乎與放棄之間該如何拿捏?我想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差別,在於孩子是否還存在著學習動機,一股至少在面對學校的課業時,仍然會繼續準備、勇敢面對的動力。
不在乎,很容易變成一種催眠自己放棄的思考之藥。不在乎,應該強調的是對於那個成績與分數的點,以及對結果的成敗順應自然,但是對於學習的過程與動機的維護,仍然是在意的。
一線之隔的放棄,可能就躲藏在彼此陰暗的心裡,讓人不自知,卻偷偷地腐蝕著孩子的學習動機。
是不在乎,還是放棄?別忘了隨時提醒自己。
◎祕訣016:你在意什麼?
這裡必須再次強調,學習動機這件事,並不是單純只在孩子的課業學習這件事情上。有些孩子在課業上表現得缺乏動機,但是在其他的音樂、舞蹈、繪畫等領域卻總是樂在其中。
當孩子成績吊車尾,或許你顯得不在乎,這時你是否會轉而在意孩子在其他領域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