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孩子為什麼會做出讓父母困擾的舉動?

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些時候難免會對孩子的舉動感到煩躁或是困擾,無法理解為什麼孩子要做這樣的事?為什麼說了那麼多次,他們就是聽不懂呢?

絕大多數的狀況下,孩子之所以做出讓父母困擾的舉動,都是為了博得父母的關注。因為人性就是如此,比起被忽視,寧可受到責罵,也想要贏得關注。

就算是個一切正常的孩子,只要感覺自己不受注意,就會做出困擾父母的舉動,以引起注意。

以下是非常常見的例子。哥哥打了弟弟,然後媽媽趕到,把哥哥罵了一頓。這時哥哥學到了什麼呢?他學到了只要打弟弟,媽媽就會關注自己,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只要打弟弟就好。

兄弟倆在吃飯時,哥哥因為餐桌禮儀和姿勢不佳,被媽媽叨唸了幾句。姿勢一不好,又被媽媽糾正。於是,哥哥學到了媽媽總是關注著弟弟,為了吸引她的注意,只要吃飯時故意不好好吃就行。

如果場景換做是學校,課堂上一吵鬧時,老師就會糾正。於是,孩子就學會了只要吵鬧,就會得到老師的關注。

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讓父母或老師困擾的舉動時,就是他在表現想得到關注,想要得到認可的心情。

對於這樣的行為,該如何處理才好呢?沒有一個孩子會二十四小時持續做出令人困擾的舉動。就拿上述的例子來說,打弟弟的哥哥,並不是一直都在打弟弟,有時候兄弟倆也會感情融洽的玩在一起。

因此在這種時候,才更要用「你和弟弟很要好的玩在一起,媽媽好開心。」「謝謝你幫我照顧弟弟,真是幫了媽媽大忙。」之類的說法給孩子勇氣。當孩子確實感受到自己有受到媽媽的關注、認同,就不會做出令人困擾舉動。

如前文所述,平日就把注意力放在理所當然的事情上,並不吝給孩子勇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父母關注孩子已經做到的事,就會強化這個行動。然後,令人困難的舉動自然就會減少,或是慢慢消失。

早上起床、吃飯、洗臉、上學──不妨試著回顧孩子一整天的樣子,然後適時的用「我有在看你」、「我和你是同一國的」、「我知道你很努力」、「我一直都在幫你加油」等等說法,為孩子注入滿滿的勇氣,這樣家庭才能變成孩子心靈的安心基地。在後面的幾個單元裡,我將用實例來說明如何處理孩子令人困擾的言行舉止,共通之處如下:

──在孩子無法完成的事情當中,試著去發現孩子做到的部分,並不吝給予勇氣。

──(因為會對孩子造成打擊,所以要)儘量避免糾正、責罵或是命令的語氣,改以「媽媽是這麼想的」、「如果∼做的話,會怎樣呢?」來提出建議。

──就算是微小的成長,也要給予孩子勇氣。

──回顧自己是否有說出能激發出孩子自信與熱忱的話。

──相信孩子慢慢就能做到。

接下來我將循著這些原則,用一個個的實例來提出具體的因應對策,但依孩子年齡、成長階段、性格與背景的不同,處理的方式也會有所改變,方法僅供各位讀者參考。

給予孩子勇氣,也需要訓練。由於這是每天經驗的累積,所以不要想著一次就做到周全,只要從現在似乎做得到的部分開始慢慢努力就好!讓我們不疾不徐、自在從容的實踐看看吧!

不必成為出色的媽媽,要成為幸福的媽媽

在育兒上容易有煩惱,或是容易感到壓力的人,多半都有「應該、必須」的思考模式。

「必須把孩子教好」、「所謂的母親應該如此」、「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等,這種覺得「應該」、「必須」的想法,往往只會苦了自己。

當妳覺得必須做好、必須完美的時候,就會不自覺陷入「心情無法從容自在→自責→糾正孩子→打擊了自己和孩子」這樣的負面循環中。

就算無法成為出色的媽媽也無妨,因為,就如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一樣,這世上也沒有完美的母親。請停止追求完美。「與其成為一個出色的媽媽,不如成為一個幸福的媽媽!」當妳這麼想的時候,肩上的重擔自然就會輕鬆不少。

當我還是菜鳥教師的時候,想要變得跟自己崇拜的前輩一樣,所以非常努力。我試著模仿前輩,卻事與願違。這位前輩的授課方式非常有吸引力,也很善於管理孩子。我明明就像前輩一樣和孩子們相處,應該會更順利才對。究竟是為什麼呢?我明明這麼努力……。當我哭著說喪氣話的時候,這位前輩跟我說的話,我至今都忘不了。

「我也一樣啊!在像你這樣的時候也是苦過來的。和孩子的相處,每天都是在錯誤中摸索、學習。我雖然也有過這樣的時期,但是孩子讓我成長了,妳一定也沒問題!總有一天妳會感謝現在的辛苦。」

她還告訴我:「沒有人可以打從一開始就全都做得好。不必急著一下子就變成教了幾十年的資深教師一樣。試著全力去做『因為是妳,所以做得到』的事。孩子們非常敏感,他們一定會感受到妳的用心!」

於是當時我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不逞強,用最真實的自己,竭盡全力去做當下自己做得到的事。不要在意順利與否,而是全力以赴和孩子一起享受每一天。用力的哭、用力的笑、用力的感動。與其成為一位出色的老師,更該努力成為一位幸福的老師。

為此,我也不再把焦點集中在做不到的事情上面,而是把目光移往已經做到的事情上,追求只要再稍微努力一點點就能達成的「一.一倍目標」,竭盡全力活在當下。

當我下定決定的瞬間,心情變得非常輕鬆,也開始能夠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

在我愛逞強,希望什麼事都變得更好的時候,總覺得很痛苦、不順利,也沒有自信。但當我開始接受無論什麼樣的自己都OK,認可每天微小的成長,並學會給自己勇氣之後,我開始變得能夠開心、雀躍的朝目標前進、努力。

我想這一定是因為自己心中終於有了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勇氣,不要總是對過去感到後悔、對未來感到不安,而是要專注在現在做得到的事。只要一點一點,每天成長一公釐都好。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每個人都是最閃耀的那顆星。

如果妳知道該對孩子這麼說,我們大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是最閃亮的那顆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媽媽也一樣,這世上沒有兩位一模一樣的母親。我也明白難免不自覺想和誰比較,但是真的沒有這個必要。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無論什麼樣的自己都OK!發脾氣、煩躁也沒關係,想哭的時候就哭,想生氣也無妨。

我也明白想要成為完美萬能媽媽的心情,但是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唯有媽媽幸福,才能為孩子帶來真正的幸福。

不要忘了,這世上妳最堅強的戰友,就是妳自己,無論在什麼時刻,都不要吝惜給自己勇氣!孩子是寶貝,養育孩子的母親也是寶貝。這是我一直在告訴大家的一句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