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你的青少年孩子如果有不良行為,你認得出他是為了要達到什麼目標嗎?最好的指針就是觀察你自己對孩子不良行為的反應,並觀察對於你的表現與行為他有什麼反應。你的青少年做出不良行為,首先,觀察你自己的感覺。你煩躁?生氣?傷心?還是灰心沮喪?其次,再觀察他看到你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有什麼反應?他是不理你呢?對你皺眉瞪眼呢?跟你爭吵呢?還是暫停一下不良行為,接著又繼續我行我素呢?先確認你自己的感覺,再審視一下,他對你試圖糾正的舉動有什麼反應。這樣,你就可以辨認出,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了。一旦知道他的目標,就能有效地處理了。

因此,第一步,就是認出其不良行為的目標何在。從上列的七種目標可以看出,每一種都跟父母看到他這種行為的時候,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有關,每一種也都跟青少年怎樣回應父母這種企圖改正他的態度有關。至於辨認出他的目標後,父母應該要怎樣處理,我們在本書的隨後幾章,會有特別的指導。

辨識青少年的目標

(1)引起注意:幾乎所有的小孩子都要人注意他們,可是到了青少年階段,這個目標表現出來有各種不同的層次。如果他用正當的方法得不到別人的注意,就可能用令人煩躁或令人厭惡的方法,讓你不得不注意他。他可以把音響或電視開得震天價響,他也會故意打斷你跟別人的談話。比方說,你在跟朋友講電話,你女兒突然把隔壁房間的音響開得很大聲,這時候你先問自己:覺得怎麼樣?如果你覺得厭煩起來,你女兒的目標八成是要你注意她。

如果你叫她把聲音關小一點,她不理,或先關小聲了一下,馬上又開大了,或者乾脆關掉音響,可是馬上又找了別的事來惹你,那麼,你的假設?她想要你注意她,是錯不了的。(2)追求權力:想要權力的青少年,他們認為向權威挑戰、得到控制權,會顯出自己的重要性。由於怕被別人使喚,他就在每個情況中設法先發制人。追求權力的青少年不聽別人的,只願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父母若跟他爭執,常常是口頭上贏了,實際上卻輸掉了關係。父母為什麼會跟孩子爭吵呢?因為追求權力的行為常與「生氣」連結著。假設你兒子沒先問你,就把你的車開走了,你可能一生氣起來就想反擊??比方說喊叫或威脅他,叫他以後不可以再這樣了。因為你想這次若不給他一點顏色看,他還以為自己是老大呢!可是,這種權力拉鋸,會讓青少年愈發覺得有權力是很管用的,也因此容易使你們雙方的對立更嚴重。青少年若有想掌握權力的跡象,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跟他鬥,因為沒有對手就爭不下去了。所以,你一旦認出他的目標是想追求權力,你就能開始練習應對的方法,以免達到他這錯誤的目的。

(3)報復:以報復為目的的青少年,大都認為自己不討人喜歡。他們相信自己若要尋得一席之地,就要用負面的方法來取得,像殘忍或傷害等。青少年若與父母有權力爭鬥,他們知道雖然在爭鬥中父母打贏了,他還是有辦法給父母找麻煩,讓父母心裡難過。碰到這種想報復的孩子,父母通常覺得傷透了心,或許也想扳個平手,就處罰他們;可是,受處罰的青少年,這下子卻更有理由進一步的報復了。

(4)表現能力不足(逃避):表現自己能力不足的青少年,都是很灰心失意的。他的目標是要別人對他不再有期望,他表現給父母看的(也是給自己看的)是「我就是交不到朋友嘛!」「我就是減肥減不了(或體重增不了)嘛!」「我就是不會做這些習題嘛!」「我就是不會做家事嘛!」這種青少年相信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這些事情,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很低。還有些則認為,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十全十美,還不如不要做。所以他們一旦沒有把握可以得到最好的,就馬上放棄不做。這種青少年的父母一般也都感到很灰心,也想要放棄;有時候,他們還真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實在是沒能力、做不到。(5)找刺激:青少年若是用不當的行為來尋求刺激,或尋求得太過分,父母就會開始警覺,並會發現自己花一大半的時間在應付孩子所闖的大小禍事,另一半時間在擔心他下一步又會做什麼。他們常為家中青少年孩子擔心受怕,也常常感到又氣又傷心。

(6)讓同儕接納:青少年尋求同儕的接納,只要在朋友的選擇上,和父母的意見相同,那就相安無事。可是,如果父母不同意他們交的朋友,不免就會為他們焦慮和煩惱。

(7)表現優越感:青少年追求優越感,如果表現在學業上、運動上,或其他正面的活動上,多半會被父母接受。因為許多父母都相信,子女的成就是父母教養的結果。可是,即使有些父母不以為然,我們還是認為過分的想在某方面成就超越別人,對青少年和同儕間的關係,都可能是不健康的。還有,有些青少年用不當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比方說比別人喝更多酒,或比別人更膽大妄為,都是負面行為。想要表現優越的慾望,必須與想跟別人一起合作的慾望配合,成就公認是有益的事才對。

對不良行為的反應

整套「父母效能系統訓練」的課程,提出一系列有系統的方法來對付不良行為:傾聽的技巧、溝通的技巧、訓練的方法和家庭會議等。在這裡,我們要再強調幾個概念,並且介紹幾種有效的策略。

行為不良的青少年,通常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放棄他原來的目標,立刻改正過來,父母需要時間和努力。請不要忘記,父母不能改變孩子,父母只能改變自己和自己的行為。其實,父母若改用別的反應方式,一開始,可能青少年會更變本加厲,可是父母一旦決定改變,慢慢地青少年就會察覺到老方法根本沒用;也就是這個時候,青少年才有改變的動機。如果父母繼續用老方法來對付青少年的不良行為,他們就不會有要改變的動機。

對付他們不負責、具攻擊性或無動於衷的行為,你最好的對策就是:想想他期望你怎麼反應,你就避免那種反應,中斷以前那種舊模式。

比如你十四歲的女兒,為了要惹你生氣,故意學她最崇拜的歌手的打扮,大搖大擺到餐桌來,你最好的對策就是不理她。因為你如果生氣了,她一定就會故技重施,以得到你的注意。對付引起注意的行為,一般最好的對策就是:不要有求必應。就算是他以有用的行為來要求,也不要滿足他。父母為了要讓青少年學會自動自發,就要在他沒有預料到的時候,在他無意引起注意、「不小心」做了正確的事的時候,給他嘉獎和注意。

大部分的父母與青少年的衝突是權力的爭奪。父母要了解權力爭奪戰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其所引起青少年的反抗和父母的怒氣,反作用更大。你要記住,孩子不僅能公開對抗,也能用消極的相應不理來對付你;你會發現,對他吼了半天,喉嚨叫啞了,他還是無動於衷的時候,你也沒有贏。

我們建議你,對權力爭奪敬謝不敏,讓青少年親自體驗自己行為的後果。讓他參與協助、出意見,使他跟你合作。從你自己專權、自己做決定的寶座上讓位下來,讓青少年無從找到一個專權的對象來反叛。父母一旦不跟他鬥氣、不跟他比大聲,他那反抗的帆張不起來,就沒戲唱了。既然沒有風(怒氣),哪兒也走不了,他非得再找出一個新的、有效的方法才行。透過這本書的指導,父母能指示他們什麼是有效的方法。

青少年孩子的報復行為,總使父母感到難以克服的傷心。請記住,青少年的報復行為,本來的目的就是要讓你難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父母,要刻意的避免難過。不但不可以想辦法報復回去,還應該以信任做基礎,設法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善意和耐心,能幫助你解除青少年孩子想報復的慾望。

對於表現能力不足的青少年,你就千萬不能放棄;因為你如果放棄,他會覺得更灰心。表現同情或蔑視,也會增加孩子的無望感,對這種青少年,鼓勵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建議父母不但要完全停止批評,而且對他的每一種努力都要給予鼓勵。

不要對青少年解說他行為的目標是什麼,因為他會認為你在論斷他。

在下面幾章裡,我們會提出許多應付青少年不負責任的方法,我們會指出如何發展相互的尊重,如何決定什麼問題是屬於你的,什麼問題是青少年的,還有如何訓練你的青少年孩子。這一切的關鍵,都在於你自己的改變,以及改變你對青少年孩子不良行為的標準反應模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