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爭執中的手足進行正向的對話
許多人問及,家中有兩個孩子,經常吵架,吵完後兩個孩子紛紛來告狀,各有各的委屈,該怎麼辦?
而我又是如何與爭執後的兩個孩子對話?如何同時讓兩個孩子的委屈都各自找到出口,平復情緒?
通常,我回答的關鍵只有一個:傾聽。
有天晚上,兩姊妹上完才藝課,一如往常的到同學家吃晚餐,順便去玩。川川和其中一個姊姊(三三的好朋友羿彣)玩背小熊的遊戲,玩得很開心,一旁三三看了覺得不是滋味,於是指揮妹妹過來跟她玩,但妹妹傻大姊個性,執意要繼續和羿彣姊姊玩背小熊的遊戲。
三三見妹妹不聽話,轉而慫恿好朋友跟自己玩,不要跟川川玩。好朋友答應了,真的不再跟川川玩,川川心裡不是滋味,去拉扯小熊,因此被姊姊捏了手,川川生氣大哭。全場的媽媽朋友們都見識到了川川哭泣的功力,很想上前關心,不過因為之前有幾次關心的經驗,造成三三心裡有憤怒的情緒(那次是三三當場搶走川川玩具,兩個媽媽同時出聲喝止三三不應該用搶的,造成好面子的三三當場崩潰大哭,要求我立刻帶她離開),媽媽朋友們於是紛紛轉頭看我,用眼神詢問我要怎麼處理。
我揮揮手,要她們耐心的等等,因為我聽見三三正在努力解決妹妹的哭聲,雖然我不知道她跟川川說了什麼,但我聽見川川哭聲變小了,於是要媽媽們先別理會,因為川川如果有需要,自己會來找我。果然,等了約兩分鐘,川川帶著眼淚過來找我。我問她:「川川怎麼了?你怎麼哭了?」
川川跟我訴說:「姊姊抓我!」
「在哪裡?我看看!」
川川拉開袖子,露出手背被抓的痕跡。痕跡清楚可見,想必是很痛。
「手很紅,姊姊這樣抓你,你很痛吧?」
川川含著淚,點頭。「很痛!」「媽媽心疼,姊姊不應該抓人的。」
川川還沒對我的話做出回應,一旁的媽媽們看了抓痕,也表達心疼之意。不過川川倔強的性格在這個關卡出現,她不太想在這個時候被別的媽媽關注,因此丟下一句:「唉唷,別管我啦!」就從我的身邊溜走了。
在那個當下,我沒有把她抓回來,因為我直覺她現在不想被關注,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對話的時機,於是我放手讓她自由去玩了。但是川川並沒有因此把生氣姊姊的情緒給遺忘。
回家後,我請兩姊妹去刷牙,我邊做家事邊看顧一歲三個月的弟弟。結果三三一直跑來告狀:「川川把水倒進我的杯子」、「川川不讓我用水」、「川川想吐口水在我的杯子,我不給她吐,她就吐在我杯子旁邊,我叫她擦,她都不肯擦……」
但妹妹並沒有因為姊姊不停告狀而停止捉弄,反而變本加厲。
最後,三三奔來對我說:「媽,川川自己刷完了,她就想把廁所門關起來,媽,她想把我關在廁所裡面,我好怕!」三三說完,情緒來到一個頂點,講完後她就哭了,手上還拿著牙刷,一邊說,嘴裡的泡泡水還不斷的流下來。
我請她先去把嘴巴裡的泡泡水吐掉,然後找了兩張小椅子,自己坐了一張,邀請她坐一張。
我說:「媽媽剛剛沒聽清楚發生什麼事,你再跟我說一次,妹妹怎麼會把門關起來呢?」
三三說:「我不知道,妹妹就走出去,又回來想把門關起來,我叫她不要關,但是她還是關起來,我好怕。」
這時,我轉頭問川川:「是嗎?你想把門關起來嗎?」
川川說:「對啊,可是我只關了一點點,我沒有全部關起來。姊姊一叫,我就沒有關了啊。」
我回頭看三三:「是嗎?川川只關了一點點?」
三三說:「對,我要是沒有叫,她一定就會全部關起來。」
我看著三三崩潰的心情,用手摸摸她的頭,撥撥她前額的瀏海,說:「被關起來,一定很可怕吧?媽媽懂那個感覺。」
三三聽了,覺得自己被理解了,立刻放聲大哭。
我說:「害怕的心情媽媽知道,你好好的哭一下。」
我坐在那裡陪三三哭了一分鐘。看到哭聲漸小,我問:「你一定很傷腦筋吧,妹妹一直調皮搗蛋,一直弄你,一直欺負你。」
三三猛點頭,然後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叫她不要這樣做,可是她就是不聽。」
我輕輕嘆息著:「被欺負的感覺不好受,那你一定也懂妹妹今天在同學家裡被你欺負時候的心情吧。」
三三愣了一下,慢慢的眼淚又回來了。「她那時候一定也很難過。」
我說:「妹妹當時很難過,但是她沒有發洩出來,所以回家以後,她就會這裡弄你一下,那裡弄你一下。你欺負她的時候,感覺是你贏了,但是這世界沒有永遠的贏家,你那時候贏了,就會在某個地方輸回去,因為你的行為,她會學,所以她欺負你。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
三三陷入沉思。
我問:「你希望妹妹對你好,還是對你不好?」
三三說:「我希望她對我好。」
我問:「你一直對她不好,她有可能會對你好嗎?」
「不會。」
「那該怎麼辦?」
「我要先對她好,讓她學。」
我點頭說:「你很棒啊,你想出方法來了。之前川川做錯事,跟你道歉時,你總是回她:『我不要原諒你。』這句話讓媽媽很頭痛,因為川川也學起來了,有時候媽媽跟她道歉,她就一直跟我說:『我不要原諒你。』如果可以,媽媽希望你能讓川川學學很棒的事情。」
三三說:「我知道了。」
之後,我請川川坐在小椅子上,一起加入對話。
我問川川:「姊姊剛剛被你關在廁所,她很害怕,你聽到姊姊突然大哭,有沒有嚇一跳?」
川川點頭說:「有,所以我只關了一點點就沒有關了。」
「哦!所以你也不想讓姊姊哭,對嗎?」
川川點頭。
我問:「你愛姊姊嗎?」
川川猶豫的看著姊姊。「有時候愛,有時候不愛。」
「什麼時候愛?什麼時候不愛?」
「……不知道。」
「姊姊對你很好的時候,你愛他嗎?」
「愛。」「姊姊欺負你的時候,你愛她嗎?」
「不愛。」
我回頭觀察三三的反應,她的臉部有小小的起伏。過一會兒,三三說:「媽媽,我也想對川川好,我有想的時候,我就可以做到,但是有時候我會忘記,一旦忘記了,我就會開始欺負她。」
「真的呀,但至少你有想的時候,是可以做到對川川好,媽媽聽了很高興。媽媽希望你以後能多想一點,你的記性這麼好,我相信你一定會越做越好的。」
三三肯定的點頭。
我回頭看著川川:「川川,你關廁所的門,雖然不是故意要欺負姊姊,但是姊姊因為你害怕得哭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川川說:「我不要再道歉了啦,剛剛我已經道歉很多次了。而且姊姊又會說她不要原諒我。」
「那你再說一次試試看。」
川川說:「姊姊對不起﹒﹒﹒﹒﹒﹒」
我看著三三,三三停頓在那一刻許久。
三三說:「媽媽,我不想說我不要原諒你,但是現在要我開口,我就只想說這句話呀,所以我現在真的沒辦法回答川川。」
我點頭同意三三:「你很棒,因為那句傷害的話你可以控制不說了。這個回答你可以再想想,不一定要現在回答,你也可以等你氣消,也許就可以回答了。」
與姊妹倆對話結束後,姊妹感情要好的陪弟弟回房間玩耍去了。
彷彿為了賠償妹妹似的,三三在房間裡,不停唸著故事書給川川聽。
但,兩姊妹的感情從此要好到永遠?
我只能說,這不是童話故事,現實是殘酷的。十分鐘之後,房間裡傳來川川崩潰的哭聲。我走近關心,人還沒到房門口,三三立刻對我自首:「媽媽,是我,我捏妹妹。」
我瞪大眼睛看著三三:「怎麼會?」
三三說:「因為我要唸故事給妹妹聽,但是妹妹都不乖乖坐好聽,一直要搶我的故事書,還說要跟我比力氣,我就捏了她。反正是她說要跟我比力氣的,所以我就用捏的。」
「有人這樣比力氣的嗎?川川,你的手還好嗎?」
川川露出被姊姊掐紅的手臂。我請三三自己看她捏人的成果。
我說:「你覺得捏成這樣,會痛還是不會痛?」
三三說:「很痛吧,因為很紅。」
「那現在該怎麼辦?」
「我不知道,跟她說對不起?」
「我們家是不能動手打人的,這個行為太傷人了,所以除了對不起,你還得做點什麼才行。」
三三思考了一陣子之後,說:「那我讓妹妹捏三次回來好了。」
川川突然插話:「捏兩次就好了啦。」
三三說:「三次啦。」
「兩次啦。」
「我說三次就三次。」
「好啦,都可以啦。」
我問川川:「你真的想捏姊姊嗎?」
川川說:「不想,算了啦。」
我跟三三說:「妹妹說她不捏回去了。」
三三說:「好啦,川川對不起。」
「沒關係。」
我提醒三三:「除了對不起,還得再多說點什麼唷,不然道歉得太輕易了,以後大家做錯事都只說一句對不起就好了。」
三三說:「好,川川,對不起,但是我捏你,是因為你不乖要搶書,而且是你自己說要比力氣,所以我才捏你的。」
聽到這句話,我真的很想大笑,孩子到底是從哪裡學來道歉之餘,還不忘指責對方的過錯。
我說:「三三,你的道歉不太像道歉耶,比較像在罵川川。如果媽媽的包包不小心打到你的頭,在跟你道歉的時候,媽媽一邊說對不起,一邊說都是三三的錯,誰叫你站得太靠近我了,媽媽的包包才會撞到你。你喜歡媽媽這樣道歉嗎?還是媽媽說:『三三,對不起,很痛吧?媽媽下次走路會更小心,請你原諒我。』哪一個你聽起來感覺比較好?」
三三用手比了第二個。
我點頭說:「那你也該用第二種好的方式來道歉才是。」
「嗯,川川,對不起,我不應該捏你的。」
川川爽颯的回答:「沒關係啦!」
與兩個孩子對話,我都是採同時進行的方式,因為我希望我在跟一個孩子對話時,另一個孩子也能在旁邊聆聽,並且從中聽見我的立場、感受與關心。在這個過程,我不做事件的裁決者,因為事件已經過了,批判事件的對錯已經沒有意義,我要解決的是事件底下隱藏的感受和自我價值的建立,這才是教養最重要的關鍵。
許多人問及,家中有兩個孩子,經常吵架,吵完後兩個孩子紛紛來告狀,各有各的委屈,該怎麼辦?
而我又是如何與爭執後的兩個孩子對話?如何同時讓兩個孩子的委屈都各自找到出口,平復情緒?
通常,我回答的關鍵只有一個:傾聽。
有天晚上,兩姊妹上完才藝課,一如往常的到同學家吃晚餐,順便去玩。川川和其中一個姊姊(三三的好朋友羿彣)玩背小熊的遊戲,玩得很開心,一旁三三看了覺得不是滋味,於是指揮妹妹過來跟她玩,但妹妹傻大姊個性,執意要繼續和羿彣姊姊玩背小熊的遊戲。
三三見妹妹不聽話,轉而慫恿好朋友跟自己玩,不要跟川川玩。好朋友答應了,真的不再跟川川玩,川川心裡不是滋味,去拉扯小熊,因此被姊姊捏了手,川川生氣大哭。全場的媽媽朋友們都見識到了川川哭泣的功力,很想上前關心,不過因為之前有幾次關心的經驗,造成三三心裡有憤怒的情緒(那次是三三當場搶走川川玩具,兩個媽媽同時出聲喝止三三不應該用搶的,造成好面子的三三當場崩潰大哭,要求我立刻帶她離開),媽媽朋友們於是紛紛轉頭看我,用眼神詢問我要怎麼處理。
我揮揮手,要她們耐心的等等,因為我聽見三三正在努力解決妹妹的哭聲,雖然我不知道她跟川川說了什麼,但我聽見川川哭聲變小了,於是要媽媽們先別理會,因為川川如果有需要,自己會來找我。果然,等了約兩分鐘,川川帶著眼淚過來找我。我問她:「川川怎麼了?你怎麼哭了?」
川川跟我訴說:「姊姊抓我!」
「在哪裡?我看看!」
川川拉開袖子,露出手背被抓的痕跡。痕跡清楚可見,想必是很痛。
「手很紅,姊姊這樣抓你,你很痛吧?」
川川含著淚,點頭。「很痛!」「媽媽心疼,姊姊不應該抓人的。」
川川還沒對我的話做出回應,一旁的媽媽們看了抓痕,也表達心疼之意。不過川川倔強的性格在這個關卡出現,她不太想在這個時候被別的媽媽關注,因此丟下一句:「唉唷,別管我啦!」就從我的身邊溜走了。
在那個當下,我沒有把她抓回來,因為我直覺她現在不想被關注,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對話的時機,於是我放手讓她自由去玩了。但是川川並沒有因此把生氣姊姊的情緒給遺忘。
回家後,我請兩姊妹去刷牙,我邊做家事邊看顧一歲三個月的弟弟。結果三三一直跑來告狀:「川川把水倒進我的杯子」、「川川不讓我用水」、「川川想吐口水在我的杯子,我不給她吐,她就吐在我杯子旁邊,我叫她擦,她都不肯擦……」
但妹妹並沒有因為姊姊不停告狀而停止捉弄,反而變本加厲。
最後,三三奔來對我說:「媽,川川自己刷完了,她就想把廁所門關起來,媽,她想把我關在廁所裡面,我好怕!」三三說完,情緒來到一個頂點,講完後她就哭了,手上還拿著牙刷,一邊說,嘴裡的泡泡水還不斷的流下來。
我請她先去把嘴巴裡的泡泡水吐掉,然後找了兩張小椅子,自己坐了一張,邀請她坐一張。
我說:「媽媽剛剛沒聽清楚發生什麼事,你再跟我說一次,妹妹怎麼會把門關起來呢?」
三三說:「我不知道,妹妹就走出去,又回來想把門關起來,我叫她不要關,但是她還是關起來,我好怕。」
這時,我轉頭問川川:「是嗎?你想把門關起來嗎?」
川川說:「對啊,可是我只關了一點點,我沒有全部關起來。姊姊一叫,我就沒有關了啊。」
我回頭看三三:「是嗎?川川只關了一點點?」
三三說:「對,我要是沒有叫,她一定就會全部關起來。」
我看著三三崩潰的心情,用手摸摸她的頭,撥撥她前額的瀏海,說:「被關起來,一定很可怕吧?媽媽懂那個感覺。」
三三聽了,覺得自己被理解了,立刻放聲大哭。
我說:「害怕的心情媽媽知道,你好好的哭一下。」
我坐在那裡陪三三哭了一分鐘。看到哭聲漸小,我問:「你一定很傷腦筋吧,妹妹一直調皮搗蛋,一直弄你,一直欺負你。」
三三猛點頭,然後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叫她不要這樣做,可是她就是不聽。」
我輕輕嘆息著:「被欺負的感覺不好受,那你一定也懂妹妹今天在同學家裡被你欺負時候的心情吧。」
三三愣了一下,慢慢的眼淚又回來了。「她那時候一定也很難過。」
我說:「妹妹當時很難過,但是她沒有發洩出來,所以回家以後,她就會這裡弄你一下,那裡弄你一下。你欺負她的時候,感覺是你贏了,但是這世界沒有永遠的贏家,你那時候贏了,就會在某個地方輸回去,因為你的行為,她會學,所以她欺負你。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
三三陷入沉思。
我問:「你希望妹妹對你好,還是對你不好?」
三三說:「我希望她對我好。」
我問:「你一直對她不好,她有可能會對你好嗎?」
「不會。」
「那該怎麼辦?」
「我要先對她好,讓她學。」
我點頭說:「你很棒啊,你想出方法來了。之前川川做錯事,跟你道歉時,你總是回她:『我不要原諒你。』這句話讓媽媽很頭痛,因為川川也學起來了,有時候媽媽跟她道歉,她就一直跟我說:『我不要原諒你。』如果可以,媽媽希望你能讓川川學學很棒的事情。」
三三說:「我知道了。」
之後,我請川川坐在小椅子上,一起加入對話。
我問川川:「姊姊剛剛被你關在廁所,她很害怕,你聽到姊姊突然大哭,有沒有嚇一跳?」
川川點頭說:「有,所以我只關了一點點就沒有關了。」
「哦!所以你也不想讓姊姊哭,對嗎?」
川川點頭。
我問:「你愛姊姊嗎?」
川川猶豫的看著姊姊。「有時候愛,有時候不愛。」
「什麼時候愛?什麼時候不愛?」
「……不知道。」
「姊姊對你很好的時候,你愛他嗎?」
「愛。」「姊姊欺負你的時候,你愛她嗎?」
「不愛。」
我回頭觀察三三的反應,她的臉部有小小的起伏。過一會兒,三三說:「媽媽,我也想對川川好,我有想的時候,我就可以做到,但是有時候我會忘記,一旦忘記了,我就會開始欺負她。」
「真的呀,但至少你有想的時候,是可以做到對川川好,媽媽聽了很高興。媽媽希望你以後能多想一點,你的記性這麼好,我相信你一定會越做越好的。」
三三肯定的點頭。
我回頭看著川川:「川川,你關廁所的門,雖然不是故意要欺負姊姊,但是姊姊因為你害怕得哭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川川說:「我不要再道歉了啦,剛剛我已經道歉很多次了。而且姊姊又會說她不要原諒我。」
「那你再說一次試試看。」
川川說:「姊姊對不起﹒﹒﹒﹒﹒﹒」
我看著三三,三三停頓在那一刻許久。
三三說:「媽媽,我不想說我不要原諒你,但是現在要我開口,我就只想說這句話呀,所以我現在真的沒辦法回答川川。」
我點頭同意三三:「你很棒,因為那句傷害的話你可以控制不說了。這個回答你可以再想想,不一定要現在回答,你也可以等你氣消,也許就可以回答了。」
與姊妹倆對話結束後,姊妹感情要好的陪弟弟回房間玩耍去了。
彷彿為了賠償妹妹似的,三三在房間裡,不停唸著故事書給川川聽。
但,兩姊妹的感情從此要好到永遠?
我只能說,這不是童話故事,現實是殘酷的。十分鐘之後,房間裡傳來川川崩潰的哭聲。我走近關心,人還沒到房門口,三三立刻對我自首:「媽媽,是我,我捏妹妹。」
我瞪大眼睛看著三三:「怎麼會?」
三三說:「因為我要唸故事給妹妹聽,但是妹妹都不乖乖坐好聽,一直要搶我的故事書,還說要跟我比力氣,我就捏了她。反正是她說要跟我比力氣的,所以我就用捏的。」
「有人這樣比力氣的嗎?川川,你的手還好嗎?」
川川露出被姊姊掐紅的手臂。我請三三自己看她捏人的成果。
我說:「你覺得捏成這樣,會痛還是不會痛?」
三三說:「很痛吧,因為很紅。」
「那現在該怎麼辦?」
「我不知道,跟她說對不起?」
「我們家是不能動手打人的,這個行為太傷人了,所以除了對不起,你還得做點什麼才行。」
三三思考了一陣子之後,說:「那我讓妹妹捏三次回來好了。」
川川突然插話:「捏兩次就好了啦。」
三三說:「三次啦。」
「兩次啦。」
「我說三次就三次。」
「好啦,都可以啦。」
我問川川:「你真的想捏姊姊嗎?」
川川說:「不想,算了啦。」
我跟三三說:「妹妹說她不捏回去了。」
三三說:「好啦,川川對不起。」
「沒關係。」
我提醒三三:「除了對不起,還得再多說點什麼唷,不然道歉得太輕易了,以後大家做錯事都只說一句對不起就好了。」
三三說:「好,川川,對不起,但是我捏你,是因為你不乖要搶書,而且是你自己說要比力氣,所以我才捏你的。」
聽到這句話,我真的很想大笑,孩子到底是從哪裡學來道歉之餘,還不忘指責對方的過錯。
我說:「三三,你的道歉不太像道歉耶,比較像在罵川川。如果媽媽的包包不小心打到你的頭,在跟你道歉的時候,媽媽一邊說對不起,一邊說都是三三的錯,誰叫你站得太靠近我了,媽媽的包包才會撞到你。你喜歡媽媽這樣道歉嗎?還是媽媽說:『三三,對不起,很痛吧?媽媽下次走路會更小心,請你原諒我。』哪一個你聽起來感覺比較好?」
三三用手比了第二個。
我點頭說:「那你也該用第二種好的方式來道歉才是。」
「嗯,川川,對不起,我不應該捏你的。」
川川爽颯的回答:「沒關係啦!」
與兩個孩子對話,我都是採同時進行的方式,因為我希望我在跟一個孩子對話時,另一個孩子也能在旁邊聆聽,並且從中聽見我的立場、感受與關心。在這個過程,我不做事件的裁決者,因為事件已經過了,批判事件的對錯已經沒有意義,我要解決的是事件底下隱藏的感受和自我價值的建立,這才是教養最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