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打進美國職棒對球員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對台灣的棒球新聞工作者而言,在媒體環境越發嚴峻的狀況下,前往美國採訪同樣是扇窄門。
裴翊與咪咕幸運地在2009年第一次獲得赴美採訪的機會,當時除了見證倪福德站上大聯盟,也飛往分散各地的小聯盟球隊採訪蔣智賢、林哲瑄、李振昌等人。隔年為讓台灣球迷看見更多球員在外打拚的故事,裴翊與咪咕首度前往美國職棒春訓現場,至2012年不曾間斷。
雖然原本就知道旅外選手的辛苦,像是搭巴士長時間移動,單趟路程超過3、4小時;或是吃不到家鄉味,常靠速食與冰冷的沙拉解決一餐。但親自去美國採訪,才能深刻體會這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
2014年,裴翊、咪咕與家梵三個女生憑藉著對台灣體育的熱情,紛紛放下原本穩定的工作,選擇從零開始,成立影音頻道「Vamos Sports翊起運動」。第一支上線的影片,就是從美國出發。為了推出「旅美棒球員」系列專題,耗時三個月、橫跨美國11州,幾乎採訪了大、小聯盟所有的台灣球員。
雖然對於新創公司是不小的負擔,但Vamos在創業後仍堅持每年前往美國,並嘗試不同的方式,每年都帶給球迷朋友全新感受。2015年甚至在大年初四就出發,且首次在春訓基地進行直播。2016年更克服困難,在行程之中增加更多棒球之外的採訪,像是網球、高爾夫與田徑等綜合運動,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默默努力的運動員。2017年,首度邀請球評潘忠韋同行,藉由職業球員角度,專業解說春訓與採訪。
本書除了紀錄這些年來的「旅美故事」與辛苦打拚的旅美球員,同時希望能幫助喜歡體育,特別是熱愛棒球的朋友輕鬆前往美國看球,跟著台灣旅美球員的腳步一起Road to MLB!
2. 行李搬到哭
創業初期,舉步維艱,但有時候為了省小錢也可能會釀成大禍。
只要在美國東岸跑採訪行程,我們通常會以紐約為據點,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中繼站,那就是咪咕大學同學阿魯的家,由於紐約住宿費高昂,因此只要來到這裡,都會借住在阿魯家。阿魯本名魯詠齡,與先生兩人都非常好客,而且家中空間充足,就算一大群人前往也不用擔心,再加上所飼養的兩隻貓,每次到訪,都熱鬧得就像在家過年。由於阿魯家就在車站附近,步行只要短短10分鐘,所以2014年結束採訪行程,要從阿魯家離開時,一群人沒有搭UBER,而是決定拖著行李徒步到車站。但三個月的長征,行李數量相當可觀,大大小小加起來總共17件,有每個人各自的行李,也有不少攝影器材。雖然一路上已經陸續請朋友帶東西回台灣,但行李數量還是非常可觀。
因此上路之後,原本短短10分鐘的距離,卻變成超級重訓地獄,這讓平常樂觀開朗的裴翊、咪咕也因為搬到太累,流下了疲憊的眼淚,決定以後不能再省這些小錢,還是搭車比較實在。
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原來若是選擇搭飛機前往波士頓,只要一小時就能抵達。但一群人的總花費卻會是搭巴士的10倍,因此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大家還是選擇先搭火車到曼哈頓轉乘巴士。但一群人到了曼哈頓後,才發現必須再步行半小時才能到巴士站。千辛萬苦徒步抵達巴士站後,竟又發現每個人可攜帶的行李只有兩件,因此一群人又拚命地將原本17件的行李塞成8件,才驚險搭上巴士。
超過五個小時後,總算來到麻州的波士頓。但因為行李實在太多,四個人只能分批行動,阿昶、家梵先前往租車公司,裴翊與咪咕則是待在原地等待他們取車後回來。
但彼此分開後,裴翊與咪咕才發現路上的氛圍有些奇怪。沒多久兩人就看到一個行為詭異的路人,到處要錢,要到裴翊與咪咕時,兩人假裝聽不懂英文,結果換來對方一連串的辱罵。
原來這地區治安並不好,不少奇怪的路人對著兩個瘦弱的亞洲女生虎視眈眈。兩人一發現苗頭不對,也先想好最壞情況,若是遭搶,個人行李就算了,但一定要先保護攝影器材。
一邊情況危急,另一邊阿昶、家梵取車也出了問題。由於到波士頓的時間比原訂延遲,兩人到達租車公司時,早已大門深鎖,同時間又接到裴翊與咪咕的電話,知道同伴正處於極大的恐懼之下,阿昶、家梵決定先回到車站,以免發生意外。
就這樣四人再度會合、移動行李、聯絡已經打烊的租車公司,折騰了好幾個小時,才終於來到旅館。
3.
陳偉殷
健談的大男孩
2012年,陳偉殷以3年1133.8萬美元的合約加盟巴爾的摩金鶯,成為台灣第一位成功從日本職棒轉戰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展開旅美生涯。2016年,又以5年8000萬美元的合約加盟邁阿密馬林魚,超越王建民成為台灣史上年薪最高的旅美球員。而Vamos跟陳偉殷會熟識,源自於家梵在他進入國立體育大學的那一年,兩人就因為學姊學弟的關係,累積深厚交情,至今已經15年。家梵一路看著陳偉殷攀上顛峰、走過低潮,對他熟悉不過。不管時空背景如何變換,不論是在日本或美國,這位台灣殷雄對人、對事,始終沒有擺出過超級球星的架子。
家梵在2014年與裴翊、咪咕成立Vamos後,也年年記錄下陳偉殷的旅美點滴。陳偉殷深知在台灣體育媒體圈創業打拚並不容易,因此總在Vamos赴美採訪時提供許多協助,也會抽空請大家吃飯。
但其實Vamos與陳偉殷之間,不單單只是認識多年的學姊弟,或是媒體與球員的關係,雙方也是並肩作戰的遊戲盟友。陳偉殷在球場外的興趣很大男孩,除了愛看各種類型的書籍、漫畫與卡通來紓壓,他最常與朋友談起的,其實是某款手機遊戲,後來更與常玩手遊的家梵、咪咕結為聯盟。「盟友」平常因為台美相隔,只能跨海討論。但只要Vamos赴美採訪,就會趁陳偉殷訓練完、結束採訪後,馬上檢討剛打完的戰役。陳偉殷不只會玩,也很愛對其他盟友下指導棋,如果有人打得特別爛,也會加入取笑盟友的行列,就像鄰家男孩般毫無距離。
陳偉殷也相當關心台灣棒球,儘管長年在海外打拚。但自2012年起,每年球季結束返台後,都會舉辦棒球訓練營,學員從少棒橫跨到青棒,甚至連乙組球員都曾受惠。每次團隊赴美,陳偉殷也都會關切台灣棒球現況,詢問我們該如何讓訓練營越辦越好,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愛打球的小孩。
而對學弟們來說,陳偉殷也是毫無距離的前輩,其中跟他最親近的就是曾仁和、王維中,三人因為同屬波拉斯經紀公司(Boras),球季外時常一起訓練,因而建立起好交情。
曾仁和在青棒階段就嶄露頭角、受到許多國外球探鎖定。優異的成績讓他在高三那年,獲選「陳偉殷棒球獎學金」的特別獎,首次見面就是在頒獎台上從前輩的手中領取講座,陳偉殷也在會後鼓勵他未來面對大場合、大比賽時,要能夠以平常心去面對,不要因為害怕而怯場。
曾仁和也把握機會,在旅外前就時常向前輩討教。2013年8月確定加盟芝加哥小熊隊後,也成為陳偉殷經紀公司的學弟。至於王維中,首次見到陳偉殷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偶像出現在眼前,平常外向活潑無厘頭的他,當下卻緊張到一個字都說不出口。但隨著見面機會變多,王維中漸漸露出本性,不僅開始會打電話給陳偉殷,每次一講都超過一小時,通話的頻繁程度連陳偉殷老婆都吃味,開玩笑要王維中別再打給自己老公。
但也因為一路以來有陳偉殷,讓原本外向隨興的王維中有了約束的力量,他曾對媒體表示,自己非常崇拜陳偉殷,幾乎把他當成親哥哥,前輩要他早點睡覺也會乖乖聽話,甚至把陳偉殷的座右銘「一生懸命」繡在手套上。
打進美國職棒對球員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對台灣的棒球新聞工作者而言,在媒體環境越發嚴峻的狀況下,前往美國採訪同樣是扇窄門。
裴翊與咪咕幸運地在2009年第一次獲得赴美採訪的機會,當時除了見證倪福德站上大聯盟,也飛往分散各地的小聯盟球隊採訪蔣智賢、林哲瑄、李振昌等人。隔年為讓台灣球迷看見更多球員在外打拚的故事,裴翊與咪咕首度前往美國職棒春訓現場,至2012年不曾間斷。
雖然原本就知道旅外選手的辛苦,像是搭巴士長時間移動,單趟路程超過3、4小時;或是吃不到家鄉味,常靠速食與冰冷的沙拉解決一餐。但親自去美國採訪,才能深刻體會這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
2014年,裴翊、咪咕與家梵三個女生憑藉著對台灣體育的熱情,紛紛放下原本穩定的工作,選擇從零開始,成立影音頻道「Vamos Sports翊起運動」。第一支上線的影片,就是從美國出發。為了推出「旅美棒球員」系列專題,耗時三個月、橫跨美國11州,幾乎採訪了大、小聯盟所有的台灣球員。
雖然對於新創公司是不小的負擔,但Vamos在創業後仍堅持每年前往美國,並嘗試不同的方式,每年都帶給球迷朋友全新感受。2015年甚至在大年初四就出發,且首次在春訓基地進行直播。2016年更克服困難,在行程之中增加更多棒球之外的採訪,像是網球、高爾夫與田徑等綜合運動,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默默努力的運動員。2017年,首度邀請球評潘忠韋同行,藉由職業球員角度,專業解說春訓與採訪。
本書除了紀錄這些年來的「旅美故事」與辛苦打拚的旅美球員,同時希望能幫助喜歡體育,特別是熱愛棒球的朋友輕鬆前往美國看球,跟著台灣旅美球員的腳步一起Road to MLB!
2. 行李搬到哭
創業初期,舉步維艱,但有時候為了省小錢也可能會釀成大禍。
只要在美國東岸跑採訪行程,我們通常會以紐約為據點,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中繼站,那就是咪咕大學同學阿魯的家,由於紐約住宿費高昂,因此只要來到這裡,都會借住在阿魯家。阿魯本名魯詠齡,與先生兩人都非常好客,而且家中空間充足,就算一大群人前往也不用擔心,再加上所飼養的兩隻貓,每次到訪,都熱鬧得就像在家過年。由於阿魯家就在車站附近,步行只要短短10分鐘,所以2014年結束採訪行程,要從阿魯家離開時,一群人沒有搭UBER,而是決定拖著行李徒步到車站。但三個月的長征,行李數量相當可觀,大大小小加起來總共17件,有每個人各自的行李,也有不少攝影器材。雖然一路上已經陸續請朋友帶東西回台灣,但行李數量還是非常可觀。
因此上路之後,原本短短10分鐘的距離,卻變成超級重訓地獄,這讓平常樂觀開朗的裴翊、咪咕也因為搬到太累,流下了疲憊的眼淚,決定以後不能再省這些小錢,還是搭車比較實在。
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原來若是選擇搭飛機前往波士頓,只要一小時就能抵達。但一群人的總花費卻會是搭巴士的10倍,因此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大家還是選擇先搭火車到曼哈頓轉乘巴士。但一群人到了曼哈頓後,才發現必須再步行半小時才能到巴士站。千辛萬苦徒步抵達巴士站後,竟又發現每個人可攜帶的行李只有兩件,因此一群人又拚命地將原本17件的行李塞成8件,才驚險搭上巴士。
超過五個小時後,總算來到麻州的波士頓。但因為行李實在太多,四個人只能分批行動,阿昶、家梵先前往租車公司,裴翊與咪咕則是待在原地等待他們取車後回來。
但彼此分開後,裴翊與咪咕才發現路上的氛圍有些奇怪。沒多久兩人就看到一個行為詭異的路人,到處要錢,要到裴翊與咪咕時,兩人假裝聽不懂英文,結果換來對方一連串的辱罵。
原來這地區治安並不好,不少奇怪的路人對著兩個瘦弱的亞洲女生虎視眈眈。兩人一發現苗頭不對,也先想好最壞情況,若是遭搶,個人行李就算了,但一定要先保護攝影器材。
一邊情況危急,另一邊阿昶、家梵取車也出了問題。由於到波士頓的時間比原訂延遲,兩人到達租車公司時,早已大門深鎖,同時間又接到裴翊與咪咕的電話,知道同伴正處於極大的恐懼之下,阿昶、家梵決定先回到車站,以免發生意外。
就這樣四人再度會合、移動行李、聯絡已經打烊的租車公司,折騰了好幾個小時,才終於來到旅館。
3.
陳偉殷
健談的大男孩
2012年,陳偉殷以3年1133.8萬美元的合約加盟巴爾的摩金鶯,成為台灣第一位成功從日本職棒轉戰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展開旅美生涯。2016年,又以5年8000萬美元的合約加盟邁阿密馬林魚,超越王建民成為台灣史上年薪最高的旅美球員。而Vamos跟陳偉殷會熟識,源自於家梵在他進入國立體育大學的那一年,兩人就因為學姊學弟的關係,累積深厚交情,至今已經15年。家梵一路看著陳偉殷攀上顛峰、走過低潮,對他熟悉不過。不管時空背景如何變換,不論是在日本或美國,這位台灣殷雄對人、對事,始終沒有擺出過超級球星的架子。
家梵在2014年與裴翊、咪咕成立Vamos後,也年年記錄下陳偉殷的旅美點滴。陳偉殷深知在台灣體育媒體圈創業打拚並不容易,因此總在Vamos赴美採訪時提供許多協助,也會抽空請大家吃飯。
但其實Vamos與陳偉殷之間,不單單只是認識多年的學姊弟,或是媒體與球員的關係,雙方也是並肩作戰的遊戲盟友。陳偉殷在球場外的興趣很大男孩,除了愛看各種類型的書籍、漫畫與卡通來紓壓,他最常與朋友談起的,其實是某款手機遊戲,後來更與常玩手遊的家梵、咪咕結為聯盟。「盟友」平常因為台美相隔,只能跨海討論。但只要Vamos赴美採訪,就會趁陳偉殷訓練完、結束採訪後,馬上檢討剛打完的戰役。陳偉殷不只會玩,也很愛對其他盟友下指導棋,如果有人打得特別爛,也會加入取笑盟友的行列,就像鄰家男孩般毫無距離。
陳偉殷也相當關心台灣棒球,儘管長年在海外打拚。但自2012年起,每年球季結束返台後,都會舉辦棒球訓練營,學員從少棒橫跨到青棒,甚至連乙組球員都曾受惠。每次團隊赴美,陳偉殷也都會關切台灣棒球現況,詢問我們該如何讓訓練營越辦越好,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愛打球的小孩。
而對學弟們來說,陳偉殷也是毫無距離的前輩,其中跟他最親近的就是曾仁和、王維中,三人因為同屬波拉斯經紀公司(Boras),球季外時常一起訓練,因而建立起好交情。
曾仁和在青棒階段就嶄露頭角、受到許多國外球探鎖定。優異的成績讓他在高三那年,獲選「陳偉殷棒球獎學金」的特別獎,首次見面就是在頒獎台上從前輩的手中領取講座,陳偉殷也在會後鼓勵他未來面對大場合、大比賽時,要能夠以平常心去面對,不要因為害怕而怯場。
曾仁和也把握機會,在旅外前就時常向前輩討教。2013年8月確定加盟芝加哥小熊隊後,也成為陳偉殷經紀公司的學弟。至於王維中,首次見到陳偉殷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偶像出現在眼前,平常外向活潑無厘頭的他,當下卻緊張到一個字都說不出口。但隨著見面機會變多,王維中漸漸露出本性,不僅開始會打電話給陳偉殷,每次一講都超過一小時,通話的頻繁程度連陳偉殷老婆都吃味,開玩笑要王維中別再打給自己老公。
但也因為一路以來有陳偉殷,讓原本外向隨興的王維中有了約束的力量,他曾對媒體表示,自己非常崇拜陳偉殷,幾乎把他當成親哥哥,前輩要他早點睡覺也會乖乖聽話,甚至把陳偉殷的座右銘「一生懸命」繡在手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