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MLB球場
2-5 球場食物
人手一支的熱狗
到美國大聯盟球場看比賽,有件事一定要做的,去買條熱狗來吃吃!雖然道奇球場的熱狗舉世聞名,但熱狗這個食物可是美國棒球迷到任何一座球場的最愛啊!
熱狗的來源據說是這樣子的。1869年一位名為費爾門(Charles Feltman)的小販,因為受到附近餐廳及熱三明治影響下,使得他原來的生意大不如前,因此他就想出了用炭火烤香腸,並把它放在小麵包中而大受觀迎。
熱狗能進入棒球場,根據一本描述「史帝文生公司」(Harry M.Stevens Company)的小冊子是這樣提到的:「1901年球季,在巨人隊的馬球球場(Polo Grounds),由於天寒不適合販賣冰淇淋,因此史帝生的老板就要求員工把香腸熱一下,然後放到麵包中,並且來回高叫『熱狗,要吃趁熱喔!』」。
一百多後的今天,熱狗不但成為道道地地的美國食物,並且早已成為棒球迷看比賽時的首選,人手一支熱狗再加上一瓶啤酒,大概就是球迷的標準「搭配」了,尤其是道奇球場,熱狗受歡迎及大賣的程度,就有人曾開玩笑地以熱狗接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來形容。
除了熱狗、啤酒之外,每個球場都各有其特產物,以下就要介紹幾個具有特色的球場食物。
各球場特產物
●金鶯坎登球場(Oriole Park at Camden Yard):波格烤肉(Boog’s Barbecue)
波格包威爾(Boog Powell)是金鶯隊名將,生涯的339支全壘打有300支出現在效力金鶯隊時,退休後他認為回饋球迷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供美食,因此供應多種的烤肉餐點、尤其當面向這位球星點餐更是難得經驗。更重要的是,繼包威爾後,幾位退役的球員如費城人的魯辛斯基(Greg Luzinski)、釀酒人的湯瑪士(Gorman Thomas)、海盜的桑吉蘭(Manny Sanguillen)、教士的瓊斯(Randy Jones)也都跟進,在球場邊為球迷服務。
●美國電話電報球場(AT&T Park):大蒜薯條(Gilroy Garlic Fries)
加州聖荷西附近有個城鎮名叫Gilroy,當地以出產大蒜聞名,由於此名產味道濃烈,相當適合美國的飲食文化,因此有頭腦的商人就想到與球場食物作結合,其中最有名的算是大蒜薯條,搭配飲品令人讚不絕口。
●庫爾斯球場(Coors Field):洛磯山生蠔(Rocky Mountain Oysters)
如果是吃素或是對動物內臟退卻的朋友,看到這個食物可別一股腦的掏錢出來,否則有可能令你反胃!這個所謂的「洛磯山生蠔」,其實是用牛睪丸所作成的油炸食物,愛吃的人會喜歡它的味道濃烈,不愛吃的人只能送給親朋好友,自己吃旁邊的薯條。
●芬威球場(Fenway Park):芬威香腸(Fenway Sausage)
每當紅襪在主場比賽時,綠色怪物後方的Lansdowne街有一間知名的店,販賣甜美的義大利熱狗香腸,只要你點「裝滿(Loaded)」,就會送上滿滿裝有洋蔥、番茄醬或烤肉醬料的熱狗,只要一不小心,你的衣服也會共享美食,不過其美味絕對會讓你甘願將衣服拿去送洗。
●塞夫柯球場(Safeco Field):烤鮭魚三明治(Grilled Salmon Sandwich)
西雅圖的新鮮鮭魚勢必值得一嚐,而塞夫柯球場自然少不了這道美食。超過200克的巨大鮭魚肉因燒烤而香味四溢,無論是搭配塔塔醬或是品嚐原味,絕對令你難以忘懷。
除上述球場食物外,每個球場都有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而且數量之多難以計數;重點在於,如果你哪天有機會親臨現場,最好在購買球場商品外再挪出一點時間逛逛美食區、打打牙祭,感受一下外國人的飲食文化。
第三章 MLB獎項
3-6 至高榮譽──名人堂
終身最大成就
棒球名人堂(The 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是美國職棒至高榮譽之所在地,所有相關的人士都以進入名人堂為終身最大成就。截至2008年為止,70餘年下來已有286人成為會員,其中包括228位球員、19位總教練、8位裁判、31位棒球先驅者。
名人堂成立背景
美國職棒成立後的幾十年,由於偉大的球員相繼出現與退休,因此有識之士認為應該設立一個地點用來紀念這些球員,以作為歷史的見證;隨後在勝家縫紉機器公司(Singer Sewing Machine Company)幫助並利用克拉克(Stephen C. Clark)提供經濟大蕭條所遺留下來的旅館作為館址,名人堂於1939年正式啟用。不過在此之前的1936年就有第一批成員出現,分別是柯布(Ty Cobb)、魯斯(Babe Ruth)、華格納(Honus Wagner)、麥修森(Christy Mathewson)、強森(Walter Johnson)。
名人堂場館
隨著時間的演進,名人堂舊有硬體設施已無法繼續擺設成員、紀錄等相關物品。因此1994年成立耗資800萬的圖書館與研究設施、2005年則完成場館的擴編改建。
名人堂座落在紐約州的古柏鎮(Cooperstown),館內陳列文物包羅萬象,除名人堂成員匾額,還有多達260萬件歷史文物(剪報、照片等)、3萬5000件紀錄相關物品、13萬張棒球卡,因而自啟用之後吸引無數棒球迷、遊客入內參觀瞻仰,而根據館方資料顯示,平均每年有35萬人次進館、總數超過1400萬。
進入名人堂的方式
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票選: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的票選對象為大聯盟年資滿10年、且退休滿5年的球員;另外還選出泰勒史賓克獎(J. G. Taylor Spink Award)。
名人堂資深委員會(Veterans Committee)票選:名人堂資深委員會所遴選的對象為球員、總教練、裁判、球團與聯盟高層、還有其他對棒球界有卓越貢獻之人士。其中球員部份還分為兩種:15年未能藉由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票選進入名人堂、以及退休至少21年者。另外還選出福特福瑞克獎(Ford C. Frick Award)。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史賓克獎與福特福瑞克獎的得獎者雖然名義上並非名人堂成員,但由於可在名人堂儀式中發表感言,且匾額展示在館內,甚至也成為名人堂資深委員會的一員,因此外界普遍認為他們就是名人堂一份子。
2-5 球場食物
人手一支的熱狗
到美國大聯盟球場看比賽,有件事一定要做的,去買條熱狗來吃吃!雖然道奇球場的熱狗舉世聞名,但熱狗這個食物可是美國棒球迷到任何一座球場的最愛啊!
熱狗的來源據說是這樣子的。1869年一位名為費爾門(Charles Feltman)的小販,因為受到附近餐廳及熱三明治影響下,使得他原來的生意大不如前,因此他就想出了用炭火烤香腸,並把它放在小麵包中而大受觀迎。
熱狗能進入棒球場,根據一本描述「史帝文生公司」(Harry M.Stevens Company)的小冊子是這樣提到的:「1901年球季,在巨人隊的馬球球場(Polo Grounds),由於天寒不適合販賣冰淇淋,因此史帝生的老板就要求員工把香腸熱一下,然後放到麵包中,並且來回高叫『熱狗,要吃趁熱喔!』」。
一百多後的今天,熱狗不但成為道道地地的美國食物,並且早已成為棒球迷看比賽時的首選,人手一支熱狗再加上一瓶啤酒,大概就是球迷的標準「搭配」了,尤其是道奇球場,熱狗受歡迎及大賣的程度,就有人曾開玩笑地以熱狗接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來形容。
除了熱狗、啤酒之外,每個球場都各有其特產物,以下就要介紹幾個具有特色的球場食物。
各球場特產物
●金鶯坎登球場(Oriole Park at Camden Yard):波格烤肉(Boog’s Barbecue)
波格包威爾(Boog Powell)是金鶯隊名將,生涯的339支全壘打有300支出現在效力金鶯隊時,退休後他認為回饋球迷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供美食,因此供應多種的烤肉餐點、尤其當面向這位球星點餐更是難得經驗。更重要的是,繼包威爾後,幾位退役的球員如費城人的魯辛斯基(Greg Luzinski)、釀酒人的湯瑪士(Gorman Thomas)、海盜的桑吉蘭(Manny Sanguillen)、教士的瓊斯(Randy Jones)也都跟進,在球場邊為球迷服務。
●美國電話電報球場(AT&T Park):大蒜薯條(Gilroy Garlic Fries)
加州聖荷西附近有個城鎮名叫Gilroy,當地以出產大蒜聞名,由於此名產味道濃烈,相當適合美國的飲食文化,因此有頭腦的商人就想到與球場食物作結合,其中最有名的算是大蒜薯條,搭配飲品令人讚不絕口。
●庫爾斯球場(Coors Field):洛磯山生蠔(Rocky Mountain Oysters)
如果是吃素或是對動物內臟退卻的朋友,看到這個食物可別一股腦的掏錢出來,否則有可能令你反胃!這個所謂的「洛磯山生蠔」,其實是用牛睪丸所作成的油炸食物,愛吃的人會喜歡它的味道濃烈,不愛吃的人只能送給親朋好友,自己吃旁邊的薯條。
●芬威球場(Fenway Park):芬威香腸(Fenway Sausage)
每當紅襪在主場比賽時,綠色怪物後方的Lansdowne街有一間知名的店,販賣甜美的義大利熱狗香腸,只要你點「裝滿(Loaded)」,就會送上滿滿裝有洋蔥、番茄醬或烤肉醬料的熱狗,只要一不小心,你的衣服也會共享美食,不過其美味絕對會讓你甘願將衣服拿去送洗。
●塞夫柯球場(Safeco Field):烤鮭魚三明治(Grilled Salmon Sandwich)
西雅圖的新鮮鮭魚勢必值得一嚐,而塞夫柯球場自然少不了這道美食。超過200克的巨大鮭魚肉因燒烤而香味四溢,無論是搭配塔塔醬或是品嚐原味,絕對令你難以忘懷。
除上述球場食物外,每個球場都有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而且數量之多難以計數;重點在於,如果你哪天有機會親臨現場,最好在購買球場商品外再挪出一點時間逛逛美食區、打打牙祭,感受一下外國人的飲食文化。
第三章 MLB獎項
3-6 至高榮譽──名人堂
終身最大成就
棒球名人堂(The 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是美國職棒至高榮譽之所在地,所有相關的人士都以進入名人堂為終身最大成就。截至2008年為止,70餘年下來已有286人成為會員,其中包括228位球員、19位總教練、8位裁判、31位棒球先驅者。
名人堂成立背景
美國職棒成立後的幾十年,由於偉大的球員相繼出現與退休,因此有識之士認為應該設立一個地點用來紀念這些球員,以作為歷史的見證;隨後在勝家縫紉機器公司(Singer Sewing Machine Company)幫助並利用克拉克(Stephen C. Clark)提供經濟大蕭條所遺留下來的旅館作為館址,名人堂於1939年正式啟用。不過在此之前的1936年就有第一批成員出現,分別是柯布(Ty Cobb)、魯斯(Babe Ruth)、華格納(Honus Wagner)、麥修森(Christy Mathewson)、強森(Walter Johnson)。
名人堂場館
隨著時間的演進,名人堂舊有硬體設施已無法繼續擺設成員、紀錄等相關物品。因此1994年成立耗資800萬的圖書館與研究設施、2005年則完成場館的擴編改建。
名人堂座落在紐約州的古柏鎮(Cooperstown),館內陳列文物包羅萬象,除名人堂成員匾額,還有多達260萬件歷史文物(剪報、照片等)、3萬5000件紀錄相關物品、13萬張棒球卡,因而自啟用之後吸引無數棒球迷、遊客入內參觀瞻仰,而根據館方資料顯示,平均每年有35萬人次進館、總數超過1400萬。
進入名人堂的方式
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票選: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的票選對象為大聯盟年資滿10年、且退休滿5年的球員;另外還選出泰勒史賓克獎(J. G. Taylor Spink Award)。
名人堂資深委員會(Veterans Committee)票選:名人堂資深委員會所遴選的對象為球員、總教練、裁判、球團與聯盟高層、還有其他對棒球界有卓越貢獻之人士。其中球員部份還分為兩種:15年未能藉由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票選進入名人堂、以及退休至少21年者。另外還選出福特福瑞克獎(Ford C. Frick Award)。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史賓克獎與福特福瑞克獎的得獎者雖然名義上並非名人堂成員,但由於可在名人堂儀式中發表感言,且匾額展示在館內,甚至也成為名人堂資深委員會的一員,因此外界普遍認為他們就是名人堂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