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擔任幹部、小老師,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期的一開始,小玲被選為衛生股長與國文小老師。第一次擔任幹部和小老師的她,心情有些複雜。雖然能夠擔任幹部,代表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但因為衛生股長要負責檢查打掃區域,如果沒有順利完成,可能會遭到老師的責罰;反之若太過嚴格,可能會導致同學們的反彈過大,甚至可能因此被討厭。
而國文老師有很多的作業與考試,上學期的小老師很受老師稱讚。從沒擔任過小老師的她,並不清楚到底該做什麼?也擔心自己沒辦法勝任這樣的工作。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在學期初被選為班級的幹部或小老師,心裡是喜憂參半的。通常心態積極的孩子都滿樂於擔任幹部,代表能力備受肯定,但也正因如此,孩子們會更在意自己的表現。畢竟幹部與小老師,肩負起帶領團隊的角色,也要對老師有所交代。如同公司主管一般,對上對下都有屬於自己的任務。我們也容易看到許多孩子會為了求好心切而「用力過猛」, 如此一來, 便容易引起同學們的反彈與衝突, 最常發生的就是對待同學的態度不佳。
當幹部就容易被同學討厭嗎?
通常擔任班級幹部的孩子,都是很有責任感的,但在國中的環境裡,我們可以理解各種孩子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很多人不見得能養成如此自律的習慣。但同樣身為靑少年的他們就常常不解,同學為什麼沒辦法如期繳交通知單或是作業?特別是催繳很多次,同學還無動於衷的時候,老師可能會質疑幹部為何沒有收齊?擔任幹部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委屈,自己也是很早就開始收作業,但同學們就是一直不交。氣急敗壞的情緒下,就容易對同學態度不佳,甚至出現飆罵的狀態。
同學可能會覺得被當眾糾正沒有面子,進而反唇相譏,一場爭執就這麼產生了。甚至有些同學會因此記恨, 在日後採取排擠或霸凌的手段報復。
所以孩子容易認為「都是因為擔任幹部讓同學開始討厭我」, 而沒有注意到彼此都在同儕中,即便這些同學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但一樣在意他人的想法和眼光。
當爸媽知道孩子擔任幹部時,可以先聽聽他們是怎麼處理事務的。若沒有太大的困擾,爸媽就不用過於擔憂。但如果孩子遭遇了某些困難,就非常適合親子共聊。從他們的處事態度中,也能看出思考邏輯與協調表達的能力。
這些不僅是108課綱的核心精神,亦是學校生活中重要的學習環節。在日後高中學習歷程的書寫上,幹部與小老師的經歷也可顯現出個人能力與特質。
而孩子在執行幹部任務時,我通常會給孩子們幾個建議:
1. 採取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很多幹部在糾正同學時,會忍不住嘻笑,或對自己親近的朋友比較寬鬆,這都可能會使同學覺得原來跟幹部比較好的同學就可以被放水,那麼讓大家信服自己就十分困難了。
除了展現幹部「一視同仁」的原則外,如果同學們違反規定時該怎麼辦呢?切記幹部的角色是「協助同學遵守規定」,只要用「溫和」的口氣,
「堅定」態度的重申原則即可。若同學們持續違反規定, 不一定要破口大罵,而是請老師介入處理。通常被提醒的人都知道自己有錯誤的地方,也不會對幹部的溫和提醒感到不悅。
2. 將截止日提前幾天
作業或單據無法在截止日時收齊,似乎是很多幹部與小老師的共同困擾。因為孩子們常常會很「實在」地告訴同學們收件的日期。例如星期五學校發下通知單,要在下星期三收齊回條,孩子們就會告訴同學在下週三前交齊即可。想當然耳,很多孩子可能到週三才想起「啊!有這張回條。」更別提要記得給家長簽名的事了。
面對這種狀況,會建議孩子們「將截止日提前幾天」,統一收齊單據,會更加輕鬆。有些若需要繳費或較為複雜的單據,可稍加延長期限。若像上述的例子,只是簽名回繳,最好的方式就是隔天一次全部收取。忘記的同學,可以再有一天的緩衝期限。如此一來,可能不用到週三,全班就能夠悉數交齊。
很多孩子會讓同學們想到就交來, 但二、三十位同學分別繳交, 也會造成幹部或小老師不斷的干擾。所以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一次收取,再針對個別同學提醒,就能將繁瑣的單據或作業繳交變得更加簡單。
3. 調整提醒同學的方式
收取作業時,幹部與小老師最常感到困擾的,就是催繳一事。特別是許多作業若沒有收齊,缺交者可能會被任課老師施以警告處分,小老師可能也會受到老師責難。所以常會有被怪罪的小老師感到委屈,跑來找我抱怨。
「我已經每天提醒同學們要帶作業了, 可是他們還是不交, 我也沒有辦法。」
「那你怎麼提醒他們呢?」
「我有寫在黑板上啊!而且我還有在講台上面說。」
「是的, 但你上次講的時候好像是下課時間, 班上是不是沒剩幾個人?」
「嗯︙︙對啊!」
在我的觀察上,很多孩子很盡力地在完成他們的工作,但如果再注意些細節,就能夠完成得更輕易。
「首先, 你雖然寫在黑板上了, 但你有沒有發現, 黑板上有很多的項目,很多人如果沒有仔細看,其實不會特別注意到對吧!再者,你雖然有在講台上提醒,可是同學們可能人根本不在,或是沒有在聽你說話,這樣一來,你講話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
「那我該怎麼辦呢?」
「首先, 你可以淸楚幾個部分。一、同學們的缺交名單如果不多,可以私下一一提醒,如果太多,可以告知任課老師, 請老師上課時一併提醒全班同學。二、如果同學們已經超過期限, 除了告訴任課老師, 也要告知導師。因為很多任課老師的任教班級數很多, 每星期在我們班的課堂數也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 老師很難一一對同學催交作業。如果告知導師, 老師才能掌握作業的內容, 就近叮嚀大家繳交, 這樣也是幫助同學, 並且較不會衍生後續問題的方式喔!」
讓孩子們淸楚身為幹部該如何更有效率地處理任務, 也有助於孩子日後在社團或是進行小組學習時的統整能力。
除了完成任務,還能進一步溝通協調
一般而言,通常最容易與同學們產生衝突的股長,莫過於衛生與風紀了。一個要管理整潔,一個要管理秩序,孩子們很容易認為,只要夠兇,讓同學們聽我的就可以了。但脫離威權時代的我們,家長和老師都已不再走這個路線,孩子如果只是單純的兇狠,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所以能夠做好這兩個工作的孩子並不多見。但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孩子,不僅在各個崗位上都能有所表現,更進一步展現了他溝通協調的能力。
那是個午後,剛換到新的打掃區域的我們被分配到廁所。孩子們對於打掃女廁有各種不同的反應。有人覺得新鮮,也有人覺得反感,像刷馬桶間這件事就時常被我叮嚀。幾天後,衛生股長跑來找我。
「老師,我想跟你聊聊。」
「好啊!沒問題,發生什麼事了?」
「小美被分配到刷馬桶, 她常常覺得很噁心, 所以都逃避工作, 我只好拜託其他同學幫忙,才有辦法在時間內完成工作,但很容易會拖延到上課時間。」
「了解,那你有什麼想法嗎?」
聽完衛生股長的話,我有心理準備會聽到一陣抱怨,沒想到孩子繼續說道:「但可能有些人眞的會對刷馬桶感到排斥,所以我在想,如果讓刷洗手台的小涵和小美交換,可能會好一點。我問過他們兩個人的意見了,他們都同意。如果老師你也同意的話,我明天就讓他們交換工作。」
什麼! 我以為會聽到一陣抱怨, 但衛生股長不僅已經想好解決的方式,還徵詢好同學的意見,最後再等老師決策即可。
很多時候,我們都小看了孩子的能力。這個擔任衛生股長的孩子所想的,不只是單純完成交付的工作,而是碰到問題時會思考如何解決,甚至先做好調查,這可能是很多成人都沒有培養出的能力。他大可來找老師抱怨一番,讓老師進行調整即可。但在這個孩子身上,我卻看到他面對阻礙時的表現,這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此外,他也會顧慮到要徵求老師的意見。因為有些時候,股長或小老師會省略和老師溝通的部分就擅自作主。畢竟老師會以全班作為整體考量,若沒有事先告知老師,可能會導致之後有其他糾紛產生,這也是自主性較高的小老師需要注意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