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季氏八極拳(含示範影片)

9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緒論

 

八極拳特徵

八極拳術又稱「開門內功八極拳」,始於明末清初,盛行於河北滄縣一帶。此拳特徵為質樸沉厚,講究貼身進擊直接深入對手門戶之內、運用全身各部位作為攻擊,發揮「崩撼突擊」的效果,達到制敵的目的。身法強調三盤(上、中、下)齊整、貼身靠打、以下盤鎖扣對手足腿部,並善用全身頭、肩、肘、手、尾、胯、膝、足等八點處攻擊,故殺傷力極大。

稱「開門」之意,有多種不同的解釋,有稱開門立戶,亦有稱打開門戶,使練習者登堂入室得以一窺武術奧祕,否則只是在門外摸索的門外漢。而最貼切的解釋,筆者認為即指打開對手兩手門戶之內,發揮八極拳攻擊的效果。而「內功」者,即講求氣沉丹田、以意助氣、以氣助力、藉呼吸和身形的吞吐變化,將身形配合呼吸吐納來發勁,講求以培養內力,訓練內勁為主。所以內功八極拳,強調八極拳是由內而外,是以內修為主,培養內功為本,不是一般人印象的,認為八極拳是硬功夫的外家拳術,不講究內功的訓練。須知無至柔哪得至剛,不懂鬆柔之法,即無法應用全身從腳底至頭頂,由下而上一貫傳導之內勁,只能表現出僵硬之斷勁,而不能發出剛脆沉厚之勁。

 

八極拳的源流及分布

八極拳來源,一說為清雍正年間,有山東海豐名拳師吳鐘,得一雲遊客號「癩」氏者傳八極拳術及大槍,後又得癩氏囑其徒「癖」氏指導八極拳術及大槍,吳鐘盡得二師真傳。雍正年時,浙江少林寺密藏木人、木猴、刀劍諸多暗器,吳公往少林寺出入山門三次,無一著身,寺僧及鎮寺差官獎其神技,譽稱「神槍吳鐘」。吳氏於嘉慶年間卒,享年九十,其藝後傳至河北滄州,人稱滄州為「武術之鄉」或「八極窩」。八極後分為四大支派,以孟村、羅疃、自來屯、狼兒口等處為代表,以下又分若干處。此四大支派都有其代表人物,分別是吳會清(孟村派)、李書文(羅疃派)、強瑞清(自來屯派)、季雲龍(狼兒口派),可稱為八極拳的「中期四傑」。

八極拳在台灣主要為劉老師雲樵所傳,學生遍及台灣及海外各處,可說弟子滿天下。因劉師曾為總統侍衛室的拳術總教官,故八極拳術除在官邸傳授外,另一地方即為劉師所創的「武壇」內傳授,因當時傳授八極拳規矩極嚴,弟子若未經老師認可,不得擅自練習或教授八極拳,致使外界對八極拳較為陌生。

劉師雲樵之八極拳藝得自八極拳一代宗師李公書文所傳。李公為滄州王家南良人,精大槍術及八極拳,人稱「神槍李」,筆者常聽劉師提起李公拳槍已達化境、拳槍合一,諸多傳奇之事。筆者之八極拳除得自劉師所傳外,另一脈絡即來自祖傳「季氏八極拳」。

 

狼兒口季氏八極拳的傳承

河北滄州狼兒口季氏一脈在繼承發展八極門技藝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因受保守思潮的影響,其事跡竟長期不為人知。季氏八極拳初祖為筆者曾祖父季公雲龍,滄州狼兒口人,生於清咸豐六年,卒於一九四一年,得壽八十五歲。曾祖父曾為清朝武舉人,臂力過人,被稱為「神力千斤王」,幼時即學華拳、飛虎拳及各種兵器。後得八極拳名師劉公虎臣傳授,苦練十餘載,得八極拳之真傳,成為八極拳一代宗師。曾祖練八極劈掛極精熟,能任意卸其肩部關節,並自行回復,因內功能練至馬陰藏相,每次晨起操練八極拳劈山掌一式,其劈掌能直劈下襠部,把劈掌發揮得淋漓盡致。嘗使人用力踢其下襠,霹靂之聲令人望而生畏。尤喜演練六開八打的折槳式(霸王硬折槳),拳起步走,兩手和身形如一大車輪滾動,走一式能達丈遠。嘗與人交手,一起式即將人發出丈外。因與強瑞清、吳會清等八極拳名師相善,經常往來切磋,對八極拳門內之事極為熱心,出力不少,對發揚八極拳傳承不遺餘力。一九三六年八極門內續譜,雲龍公出資力,一言九鼎,力排眾議,使八極門世系統至今不亂。時隔十餘年,強、吳等門人提及此事,莫不欽佩,開創了季氏八極拳先河。

 

季氏八極拳之特色

季氏八極拳不僅保留八極拳古樸典雅、沉厚莊重的神韻,且摻揉了劈掛拳飄柔、矯健的神態,手法剛柔相濟,特別著重「纏」勁的運用。筆者有幸於兩岸開放探親後,得二伯父季錫麟(為季氏八極拳第三代掌門人)親傳季氏八極拳術。二伯父得筆者曾祖父及祖父季漢侯公所傳,盡得二公精神,使筆者於學習劉師所傳之李氏八極拳後,得以一窺自家季氏八極拳精奧之處,並使筆者所學的二種八極拳得以相互印證,對八極拳的全貌得以有更深入的了解。二伯父自幼即喜武術,常隨於祖父身旁,耳濡目染,對八極拳諸多拳套器械均能精熟,功力深厚,每日勤練不輟、精神可佩,對保存傳統八極拳的諸多拳械貢獻極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