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1文章一長,便放空讀不懂?
【案例】國小二年級.傑森
傑森會寫字和識字,但每次考試時,只要題目一長,他就不願意看題目,只憑感覺作答,或依賴媽媽讀給他聽。媽媽還發現傑森有時會不理解一些常見詞語的意思,導致看不懂語句的前因後果,進而無法理解文意。
在家透過媽媽一對一的協助,傑森可以理解內容。然而,在學校若需要獨自完成閱讀測驗,他會看著文章發呆,放棄作答,整個大題直接空白,讓媽媽氣餒不已,不知道該如何教才好。
閱讀是孩子學習及探索過程中,很重要的能力,其中包含了視覺輸入和訊息解讀。我們之所以能沒有障礙的進行閱讀,都來自於從小到大許多能力及經驗的累積。
尤其在升上國小後,「閱讀」是學習必備的技能,與課堂中的資訊獲取、課文理解、作業書寫和考試讀題等有關。而閱讀的流暢性以及理解能力,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及動機。
很常會遇到家長很緊張地問我,「為什麼我的孩子好像都讀不懂?」、「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排斥閱讀?」有些孩子因為缺乏用眼的經驗,導致在閱讀時會出現很難持續盯著看,或是出現跳字跳行的情形,影響閱讀的流暢性及理解表現。
另外,也有些孩子對於閱讀內容,比較難找出重點,又或是詞彙量不足,影響文章的全面性理解。
【Check Point兒童發展專家解析 小孩卡在哪?】
[Point 1]追視能力
我請傑森去拿放在桌上的特定物品,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找到,顯示傑森屬於「片斷式搜尋」,也就是比較難依照同一個方向進行搜尋。例如,由左到右看過去,容易遺漏,或是閱讀時容易出現跳字或跳行。
另外,雖然他並不排斥看書,但大多是透過圖片理解內容,很少讀字。請傑森嘗試閱讀一小段文字,發現閱讀速度慢之外,果然出現大量跳字以及錯誤接字的情況。例如,看到「開」,後面直接接「開門」,並未仔細看後面的字,影響文意理解。
▶▶解決方法請看 P78
[Point 2]訊息接收組織性
因為閱讀經驗少,很難進行大綱的組織,也容易誤解前後文的意思,導致抓錯重點或不理解文意,隨著生活指令及學科內容越來越複雜,逐漸影響傑森接收指令的完整性。
當我嘗試給傑森三步驟以上的指令,並請他覆述之後執行,除了需要重複多次才有辦法正確覆述,執行時還會出現順序顛倒,影響執行的正確性。
▶▶解決方法請看 P84
[Point 3]視覺注意力
視覺注意力跟孩子的用眼習慣有非常大的關係,而用眼習慣應該從小開始建立,例如是否能自行穿脫鞋襪?玩玩具時是否會用眼睛協助對準?這些都會影響孩子閱讀時,能否持續盯著字的表現。
詢問傑森的媽媽後發現,他從小便時常出現襪子內外穿反、鞋子穿錯腳;玩投錢幣時,都是用手去摸洞,而不是用眼睛去對準。當我請傑森盯著我手上的紅色彩色筆,隨著我的手部移動,發現他很難持續跟看。
▶▶解決方法請看 P91
[Point 4]詞彙量
我也發現傑森不理解一些常見詞彙,例如「除了」、「幼蟲」等,影響前後文的理解。正因為詞彙量不足,閱讀時會出現錯誤接字的情況,例如「一切的開始」,當傑森唸到「開」,卻直接接「開心」,這些都和詞彙量不足有關。
另外,當孩子詞彙量太少,容易影響「斷句」的正確性。我觀察到傑森目前閱讀都是拼「字」,而不是「詞」,例如「請問今天的天氣如何?」。對於傑森來說,拼完可能變成「請」、「問今」、「天的」、「天氣如」「何?」,對於文意理解有很大的影響。
▶▶解決方法請看 P99
[Point 1]追視能力
從小練就好眼力,幫孩子打好閱讀力、記憶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基礎。
幼兒這樣玩
孩子一出生學會用眼之後,追視能力就不斷發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追視能力讓孩子學習觀察環境,完整接收環境訊息,例如同儕邀請一起玩、模仿大人玩法、理解老師講繪本的內容等。
此外,追視能力對認知概念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包含顏色或形狀配對、數量點數、連續閱讀和理解繪本故事情節等等。
1. 氣球不落地
氣球不僅方便取得,也是孩子很喜歡的玩具。我們可以請孩子把氣球往上拍,因為氣球落下的速度慢,同時鼓勵孩子「你看氣球跑去哪裡了?」或是「你看氣球在那裡」。讓孩子練習追視能力,同時訓練注意力。
道具:氣球
❶ 請孩子連續拍10 下氣球,過程中用手指出氣球位置,盡量不要讓氣球落地。
難度UP↑
要求孩子在拍氣球前,做指定動作,例如拍手3下、跳3下等等。
2. 撲克牌眼明手快
大家都愛玩的撲克牌遊戲,能讓孩子同時練習追視能力和記憶力。
道具:兩副撲克牌
❶ 先將其中一副攤開,並散亂在桌上。
❷ 大人從另一副撲克牌中,每次隨機挑選1張卡片,展示給孩子看。
❸ 請孩子去找相同花色及數字的撲克牌。
難度UP↑
每次挑選2∼3張撲克牌,一次展示1張,由孩子去找相同的牌卡。
3. 親子共讀
與孩子共讀繪本時,可以練習追視和詞彙命名的技巧。
道具:簡單的繪本
❶ 1歲半開始先從圖案開始,例如鼓勵孩子找找看不同頁的小熊在哪裡。
❷ 4歲時可以開始注意國字,家長念故事的同時,孩子指出字的位置,依循左到右、上到下的順序。孩子看不懂字也沒關係,主要是協助孩子建立與閱讀息息相關的「順序性」追視能力,同時鼓勵孩子多注意國字。
低年級這樣玩
進入小學後,追視能力會大幅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不管是抄寫國語生字及聯絡簿、閱讀課文及題目,甚至是書寫數學算式等,都會用到追視能力。
當孩子沒辦法流暢地進行追視,就會出現閱讀時跳字或跳行,抄寫聯絡簿時漏抄幾個字,寫數學算式時數字抄錯的情形,都會導致孩子的學習受挫,進而影響學習動機。
4. 文字小偵探
閱讀過程中,大人可以觀察孩子的搜尋方式,是能照順序搜尋還是跳來跳去。如果孩子是屬於東找一個,西找一個,代表孩子出現跳字、跳行的機率高。
道具:課本、繪本或小說
❶ 請孩子找出書中特定部首的國字,並抄在紙上,例如「請幫我找出書中有『木』字旁的十個字」。
難度UP↑
請孩子找出特定部首的詞語,「請你幫我找兩個詞,第一個字有『門』,第二個字有『言』」。
5. 賓果
道具:一張紙、一支筆
❶ 請孩子畫好4×4,共16格空格。
❷ 依序填入數字1∼16。
❸ 大人、孩子輪流喊數字,先完成3條線賓果的人贏。
難度UP↑
空格中填入「國字」或是「注音」,練習追視同時加強國字及注音的辨識能力,一舉兩得。
中年級這樣玩
中年級開始,由於加入了自然科與社會科,課文及題目的長度越來越長。因為閱讀需求提升,當孩子具備穩定的追視能力,才能進行快速且正確的閱讀。
6. 球類運動
各式球類活動,都需要孩子追蹤球的位置,計劃球掉落的路徑,並且用手或球拍打回去。每一次的來球方向及力道都不同,鼓勵孩子追視球的路徑之外,同時要學會計劃力道及動作。
道具:各式球類
❶ 先從比較大顆的球,或是不用球拍的球類運動開始練習,例如籃球、排球等等。
❷ 進階到比較小顆的球,或是需要使用球拍的類型,例如羽毛球、桌球等。
7. 五子棋或象棋
棋類遊戲很適合拿來練習孩子的追視能力,還能訓練策略運用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道具:五子棋、象棋
❶ 五子棋:需要隨時思考要把自己的棋子放哪裡,才可以連成一條線,還要不斷在兩個顏色之間,來回搜尋及追視,避免對方比自己更快連線。
❷ 象棋:需要在整個棋盤間來回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