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南風效應 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

  「如果你想要人們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首先就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的嘗試就會失敗。」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如果你想要孩子認同你的意見,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們遇到的問題,體諒孩子並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試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

  北風先來。他鼓起勁,呼呼地吹著,直吹得冷風凜凜、寒冷刺骨,可是越刮,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行人越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接下來是南風。南風徐徐吹動,輕柔溫暖,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漸覺有點熱,於是開始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人們把這種以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稱為「南風效應」。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求,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

  「南風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寬容比懲戒更有效。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逕庭。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父母要尊重、關心、激勵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處理與孩子的關係時,一味地要求或者命令孩子,有時效果反而不好;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孩子,就能很容易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漂亮的牛奶海洋

  媽媽不在家,6歲的詹姆士想喝牛奶,於是他決定自己去拿。牛奶在冰箱裡,小小的詹姆士根本摸不到,他搬來一把椅子,踩在上面,左手扶牆,伸出右手去拿大罐子的牛奶,卻沒有拿穩,手一鬆,整罐牛奶都打翻在地上。牛奶淌了一地,幾乎整個廚房的地面上都是。詹姆士嚇壞了,他想媽媽一定會很生氣的。

  意外的是,回家後的媽媽看到這些後並沒有發火,卻說:「好漂亮的牛奶海洋啊!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看到詹姆士的緊張情緒已經緩解,媽媽接著說,「你願不願意跟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呢?牛奶海洋是很漂亮,但是這樣子的話地板上就很髒了。」

  接下來,媽媽拿著拖把、掃帚,和詹姆士一起把廚房打掃了一遍。然後,媽媽又把他先前打翻的牛奶罐子裝滿水,放進冰箱,教詹姆士怎麼拿才不會把罐子打翻——即用雙手一起拿。

  小孩子都是這樣,他們常常會不了解自己的控制能力,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許會因為自己的舉動給父母帶來麻煩。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打翻飲料、牛奶瓶時,你會怎麼處理呢?是怒氣沖天,大聲喝斥孩子:「你怎麼那麼笨啊,連牛奶都不會拿?」還是趕緊自己收拾殘局,告訴孩子:「沒關係,沒關係,你不要過來,不要踩到牛奶,讓媽媽來收拾。」或是叫孩子一起來收拾,一起承擔自己不小心做錯的事?事後,再教孩子怎麼去做就不會再次出錯?

  父母應該選擇的是第三種做法,這樣,你的孩子以後做事就「不怕做錯事」,也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嘗試、實驗;儘管有時還是會出錯,但他都學習用「心平氣和」的心來看待,並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

  心理學家說:「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都於事無補。」大聲責罵小孩,也只是使小孩更害怕、更恐懼而已;而且,憤怒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在生活中,當錯誤已是既成的事實時,教會孩子勇敢面對、勇敢承擔;父母避免歇斯底里地發脾氣,這樣不僅使孩子受到不良影響,父母也會深受其害。

凱薩琳媽媽的迂迴戰術

  紐約地鐵站治安混亂,最嚴重的問題是地鐵站裡的小偷和搶劫現象。歷屆政府都採取很強硬的措施,但是無論懲罰措施多麼嚴厲,犯罪率仍舊高居不下。安東尼奧就任紐約市市長之後,力主採取新的治理措施。他採取的辦法不是暴力,而是在地鐵站裡不間斷地播放貝多芬、莫札特的古典音樂。其中《聖母頌》是播放次數最多的音樂。

  結果,地鐵站內多發的搶劫、偷盜行為大為減少,發案率也創下歷屆政府中的最低,紐約市的地鐵秩序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拯救還是制裁?」對於執行者來說,這只是選擇的方法不同而已。但對於被執行者來說,兩種不同做法給他們的感覺是不同的。安東尼奧是智慧的,他選擇了拯救,因為拯救一個人的靈魂,要比任何手段都要高明有效。制裁的終極目標也應該是拯救一個人的靈魂。靈魂得救了,才是制裁的最終目的。

  父母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方法,但不同於拯救和制裁,父母要做的是:用寬容代替懲罰,給予孩子尊重和耐心。

  布蘭妮跟男朋友威爾遜分手了,起因是威爾遜接受了凱薩琳的邀請,做了她聖誕舞會的男伴而冷落了布蘭妮。一貫潑辣的布蘭妮因此對凱薩琳心有怨恨,於是,趁著凱薩琳一家週末出去度假,布蘭妮帶了幾個朋友砸碎了凱薩琳家的玻璃,並向屋裡扔雞蛋和垃圾,以此來報復凱薩琳。

  週末出去度假結束,回到家的凱薩琳一家發現,家裡地上撒滿了打碎的雞蛋,屋裡被弄得臭氣熏天。

  弄清楚情況後,怒不可遏的凱薩琳媽媽立即打電話到布蘭妮家,她憤怒地指責布蘭妮媽媽沒有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兒。一頭霧水的布蘭妮媽媽直到她平靜下來才明白事情的緣由。

  布蘭妮的媽媽很清楚自己女兒的一貫潑辣作風,她開始相信這是女兒的作為,於是她說:「讓我先跟她談一談,再回話給妳,我為妳的不幸感到抱歉。」放下電話,媽媽問布蘭妮:「凱薩琳的媽媽說妳把雞蛋扔進了他們的屋子裡,妳能不能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沒有,媽媽。」布蘭妮嘴上十分肯定地說。「那好吧,我打電話給凱薩琳媽媽。」布蘭妮媽媽說。她撥通了凱薩琳家的電話:「妳好,我是布蘭妮媽媽。我想妳是誤會了我女兒,她不會做這樣的事情,而且,我希望妳能向我和我的女兒道歉,因為妳錯怪了她……」

  一旁的布蘭妮很感激母親這樣為自己辯護,但同時,她也因為自己向媽媽撒了謊而難過得無地自容。她覺得應該告訴媽媽真相,不讓媽媽為自己背黑鍋。她做了個手勢告訴媽媽掛電話。

  媽媽照做了,布蘭妮含著淚說出了事實的真相,她等著媽媽大發雷霆,但出乎意料的是,媽媽並沒有發火,反而跟她講起自己過去的類似經歷。

  最後,媽媽說:「做父母很難,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任何傷害,他們願意和任何人爭吵,為自己的孩子辯護,但這樣做不明智,通常只能看著自己的孩子承受這一切風暴,從中吸取教訓。」

  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使布蘭妮感覺到了母親的愛與理解,這也給了她改正自己錯誤的勇氣,她勇敢地打電話給凱薩琳的母親,承認了錯誤,並表示願意做一切來補償自己所犯的過失。

  對待犯錯的孩子,我們應該像布蘭妮的媽媽一樣,給予孩子愛與理解,讓他們明白自身所犯的錯誤,如果一味以強硬的方式來解決的話,往往達不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反而使孩子與自己產生隔膜。寬容,是比懲罰更有力量的教育方法。對人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而對孩子們寬容,則不僅是美德,還是一種教育藝術。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