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四章 白痴策略
在重建的路上,太空人將會遇到一個大麻煩,那就是輸球,不斷的輸球。在盧諾加盟的記者會上,他宣稱他的重建計畫是值得信任的,因為他不會為了讓戰績有些許起色,而挖未來的牆補現在的牆。
盧諾說:「我知道這將會是個挑戰,也需要好幾年。我保證我們會盡全力讓陣痛期愈短愈好。」
雖然盧諾過去有幫寵物店打廣告的經驗,但現在他在行銷上所遇到最艱鉅的任務,就是讓球迷買單他們內心最恐懼的事物:一場糟糕透頂的比賽。當時選秀的順位是依據戰績決定,前一年戰績愈差的球隊可以愈早挑選球員,也能夠選到好球員,所以理論上擁有選秀狀元籤,就代表可以挑到最好的球員。太空人以及任何有心的球隊便有動力靠著輸球來拉高選秀順位,而這樣的行為被外界稱為「擺爛」。二○一二年開始,因為勞資協議調整,情況更是如此。不過
最後,前大聯盟球員、時任華盛頓國民隊(Washington Nationals)的三壘指導教練博.波特(Bo Porter)接下了太空人二○一三年的總教練。在波特執教的第一年,他將會見證太空人隊史最差的賽季。太空人並非唯一這麼做的球隊,小熊在某方面也是如此。
一位小熊高層說:「我認為我們和太空人做的還是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經營方面。我們還會投資人力……我們擴大了球團高層的規模,員工的薪資待遇也都很好。反觀盧諾大幅削減人力,而且只關心財務損益,根本不信任任何人,我認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和文化。我們雖然在追求效率上有部分相同的基本原則,但呈現方式不同。」
二○一一到二○一三年賽季,太空人的戰績連續三年在全聯盟墊底,且敗場數都破百,他們也因此連續三年都拿到選秀狀元籤。在職棒圈裡,農場培育出來的球員總是被認為特別有價值,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很便宜。不過支持他們也很有趣,球員有時會展現出母隊的球風,反之母隊也會因他們打造出球隊的特質。當他們打出好成績時,球迷也會感到特別驕傲。純粹以實用性的觀點來打造球員名單也是盧諾很好的賣點,暗示太空人將會以更聰明、更厲害的方式來組建球隊。太空人還販售印上「過程」(Process)一詞的T恤。
盧諾和他的副手梅達爾不會因為過去感覺是對的,或是那些運動界的道德人士覺得不錯就去做。他們的核心目標是堅守紀律,一切以機率高低為導向。然而,有些細微之處他們並沒有明說。輸球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忍受的「過程」,如果打造一支常勝軍要考驗技術,那可以說盧諾和太空人選了一條最簡單、最不花錢的路。一位總管所能盡的最大努力是讓球迷在贏球前能免於多年的痛苦煎熬,而不是全心全意地擁抱一支爛隊。
在這最急躁的運動市場中,洋基多年來都被指責靠著大把鈔票買到冠軍。球隊說穿了就是球迷消費的產品,究竟老闆在球隊上花的錢該不該成為指責的依據,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洋基長久以來都是聯盟最頂尖的球隊,身處紐約的鎂光燈下,收益也與之相配。不過,認為這樣工作就會比較輕鬆的想法,惹怒了長年擔任洋基總管的布萊恩.凱許曼(Brian Cashman)。
凱許曼說:「我們就像駕駛著一輛超跑。說上面那種幹話的人就像蟲子一樣,想要對抗擋風玻璃結果卻被撞得粉身碎骨,因為他們無法相信我們前進的速度有多快。你得處理和應付外界的期望,而這是一件大事。大家期望你每天都能贏球,這壓力非常大。所以總有人隨口說出:﹃我希望我也能用那種方式(靠花錢)來贏球﹄。」
對太空人來說,簽下一兩位自由球員還不足以扭轉球隊頹勢,但是可以考慮在季中用他們來交易其他新秀。即使是這種能幫助重建的方法,也得讓老闆克蘭做他不想做的事─花錢。與洋基相比,克蘭和盧諾所要面對的球迷溫順許多,而太空人球迷在很多方面也非常渴望勝利。他們從未經歷過冠軍遊行,因此更願意耐著性子接受徹底的重建,如果這代表球隊能克服難關的話。不過,這種曠日持久的重建也帶給主導的人一項額外好處,那就是過程需要時間,而時間意味工作有保障,要看到實質成效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久。
還有一點太空人並沒有特別張揚,但更為顯而易見,就是選秀並不保證成功,甚至連邊都沾不上。太空人重建初期,「賽伯計量學之父」比爾.詹姆斯在一場座談會上發言,有人問他是否相信太空人能在五年內重返九十勝的行列。
詹姆斯說:「其他人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回答說,五年的時間可以讓他們贏不只九十場比賽。」
克蘭聽聞這件事後,寫信給詹姆斯感謝他對球隊的支持。然而,讓詹姆斯對太空人抱持強烈信心的理由並不是他們的選秀策略,這已經被人們誇大成重建計畫裡的關鍵。
詹姆斯又說:「坦白說,擺爛是個白痴策略。從來沒人能靠這種做法讓球隊變強,因為高順位的選秀籤其實沒有帶來多大的效益,我覺得大家對此有很深的誤解。我之所以認為他們能拿超過九十勝,是因為有一群聰明人在管理球隊,而且他們很有錢。如果你去過休士頓的話,會發現那邊很繁華。把金錢和聰明人擺在一起,那你就會贏球。這才是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說靠擺爛就能贏球。」
金錢確實是個重點,太空人靠擺爛所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財務部分。棒球界裡講的「永續」,代表球隊擁有健全的農場體系,得以源源不絕地培育出潛力好手。但這其實也是成本管控的另一種說法,因為年輕、低價的球員可以讓球隊騰出薪資空間,幫老闆減輕「負擔」(至於「負擔」的定義每個老闆都不同)。毫無疑問,審慎花錢也是贏得勝利的一種方法。
詹姆斯說:「我會說如果你不試著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贏球,那你就不是真的要贏球。每支球隊的預算都有上限,不會有人花二十億在球員薪資上。」
短期內,盧諾和克蘭可以花很少的錢在大聯盟球員身上,而且還有著與球員名單相關的理由。球員薪資幾乎低到不能再低了,因為他們對球迷說這是唯一的辦法。太空人認為如果他們只有進步一點點,收入並不會增加。這方面他們是對的,球迷不會想進場看一支只有些微起色的球隊比賽。
一位太空人高層也表示:「花錢簽自由球員其實沒什麼用處。財務部門的人幫我們算過,為了從單季七十勝提高到七十五勝而簽自由球員,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幾乎為零。所以他們拜託我們,除非戰績排到分區前兩名,否則不要亂花錢。」
太空人究竟在二○一三年花了多少錢,取決於你怎麼計算,但就開季球員名單來說,他們的團隊薪資大約落在二千六百萬美元左右。當年洋基的團隊薪資則是二億二千八百萬美元,其中球星艾力克斯.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的年薪是二千九百萬美元,一人的薪資就可以養太空人整隊。某位太空人高層稱那年的團隊薪資「少到不能再少」,而且考慮通膨以後,是大聯盟三十年來最低的一次。
據克蘭所述,太空人到了二○一三年已經成功脫離赤字,並開始有盈餘。
克蘭說:「很多球隊都在虧損,對我來說他們都不是好企業。你們可以從我身上學到一點,當我擬定計畫後就會認真以對,我不會誤導大家。」
然而,利潤的多寡卻成了爭論的焦點。當年《富比士》雜誌(Forbes)發表了〈職棒最爛球隊竟是史上最賺的球隊〉(Baseball’s Worst Team Is the Most Profitable in History)一文,直接了當地指出太空人在二○一三年操縱體制,還表示他們該年賽季估計的營收為九千九百萬美元。克蘭被這篇報導惹火了,並要求大聯盟插手處理,因為報導內容「大錯特錯」。《富比士》後來又刊登一篇文,稱此前一篇報導有誤,但仍然提到太空人還是有賺錢。
克蘭感到很失望:「這是我見過最荒唐的報導,我不懂怎麼會有人想要自己的球隊輸球。我不是為了賺錢才買下這支球隊,我是來贏球的。沒錯,就是贏球,但我的財務狀況也要夠健全才行。」
職棒球隊有一些不同的收入來源,像是門票、球場販賣的食物、地方和全國媒體的轉播權利金,還有來自其他球隊的錢。後者這種「收入共享機制」是為了平衡不同球隊市場之間的競爭力,豪門球隊要協助扶持其他球隊,這也讓豪門球隊非常苦惱。球隊的實際收入大都很難查證,除非出現在法庭文件上。大聯盟球隊無須公開他們的財務紀錄,但唯有勇士例外,因為他們的母企業是一間公開上市的公司。
當時克蘭簡單計算了一下,他認為每位來太空人主場看球的觀眾大約價值三十到五十美元之間,取平均值就是四十美元。二○一三年,太空人公布的觀眾人數是一百六十五萬人次,算下來約有六千六百萬美元的收入,而且這還不包含其他收入,例如說電視轉播的權利金。相較之下,法庭文件顯示二○一○年太空人有七千三百七十萬美元的票房收入,而觀眾人數則是二百三十萬人次(不過官方公布的觀眾人數很可能會有誤差,因為通常那只代表球隊販售或分發出去的門票,並不代表實際入場的人數)。那年,太空人從全國轉播協議和授權中獲得三千六百萬美元,從地方電視台獲得二千七百九十萬美元。克蘭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假如球隊花費超過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在球員薪資上,那有很高的機率會虧錢,而他的太空人顯然沒有這種危險。
根據一位知情人士所述,當克蘭要接手太空人時,聯盟高層和美國職棒球員工會(Major League Baseball Players Association)的主席進行了一場非正式談話,他們要給克蘭一個資金寬限期來經營球隊。雖然球員工會並不能直接管控球隊的經營權,但工會在收入共享資金的使用上有發言權。這段寬限期在二○一三年因為太空人的團隊薪資太低而告終(也可能是因為當年工會主席換人),球員工會公開表示他們正在監督太空人,以及一些省錢摳門的球隊。
像太空人一樣擺爛的球隊,公開地把球隊自外於自由球員市場之外,且這種缺乏競爭力的行為無助於球員薪資的增長。
棒球界最知名的經紀人史考特.波拉斯(Scott Boras)就表示:「確保自己球隊的戰績長黑來取得前幾順位的選秀權,這是個精心計算的手法。這會讓聯盟變成不到三十隊在打,如果有球隊持續這麼做,那他們就會因此受惠。這樣的消極競爭模式將會持續好幾年,如果真的發生了,我想我們不會想讓球迷知道。我認為我們需要不一樣的運作機制……我們當然希望球隊間戰力平衡,但也不想要一個會為長時間不斷輸球的球隊帶來實質利益的機制。」
撇開選秀不談,太空人不怎麼花錢的其他理由是他們將資金投入在基礎建設和改善其他項目。「當我們可以把這些錢投資在另一支農場球隊,或是簽下更多新秀、國際球員、更好的職員等等時,為了多擠出三、四勝而多花一兩千萬似乎不是個合理的選擇。」盧諾說道。
太空人深信一旦陣中的年輕球員熬出頭,他們就會把錢花在球員身上。盧諾也知道他一定得從球員市場中補強,因為不可能全隊都從自家農場養出來。克蘭說:「重建球隊必須要按部就班,我們不想為了花錢而花錢,要確保這一切符合我們的方針,不僅是為了明年打算,還有後年。明年之後不會看到我們簽任何長約,因為很多人要從農場上來了。」藉由多年來大量積累的農場深度,盧諾也盡可能避免在未來要用市場價格簽球員,除非真的有其必要。
太空人還宣稱另一個他們無法花錢的原因,而這個原因至今仍在訴訟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