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世界上最難的體操動作是什麼?
體操是一項挑戰人類極限的運動,1956年直體後空翻轉體180度是當時奧運的最高難度,如今這個動作的難度只有B難度,許多國小選手都能完美做出。地板項目沒有器械提供引導,所以地板也是體操極限的指標,截至2025年,世界最高難度為J難度,不斷有新的體操動作被開發、命名。以下列出女子和男子體操最難的幾個動作。
一、男子地板
(一)團身後空翻三周(The Liukin)
這個動作需要足夠的垂直升力才能完成三周空翻,不僅需要高度,也需要強大的核心帶動高速旋轉。1987年蘇聯選手瓦列里.柳金(Valeri Liukin)首次在比賽中成功完成,開發至今已有數十年,仍是難度最大的動作之一。選手須冒著生命危險嘗試,中國體操選手李小雙便曾在練習時腦部著地,摔進醫院,但這個動作就像核武器一樣,無人能敵,為他贏得了巴塞隆納奧運冠軍。
難度價值:H
(二)直體後空翻兩周轉體1080度(The Shirai 3)
這是一個視覺上令人驚嘆的動作,最難的部分是空中所需的旋轉動力,必須同時做垂直和水平的轉動。日本選手白井健三(Kenzo Shirai)在2015年首次完成。
難度價值:H
(三)屈體後空翻三周(The Nagornyy)
這是歷史上最難的體操技巧,比團身難上許多,因為高速轉動時將雙腳彎曲能轉得更快,屈體需要對抗轉動的力量將雙腳伸直,這需要巨大的力量才能在空中保持姿勢。動作難之外,落地更難,稍有不準確就會頭部著地。2021年由俄羅斯選手尼基塔.納戈爾內(Nikita Nagornyy)成功命名,至今沒有其他人在比賽中成功實施。隨著俄羅斯被國際奧會禁賽,這項絕技如曇花一現。
難度價值:I
二、女子地板
(一)直體後空翻兩周轉體180度
這個動作需要高度的核心力量保持空中姿態,且由於落地時視覺會有盲點,在空翻轉體時沒有機會看到地面,高度依賴肌肉記憶和核心控制,需要極高的技術才能準確落地。該動作由美國選手拜爾斯(Simone Biles)於2013年首次完成並命名。
難度價值:G
(二)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720度(The Silivas)
兩次空翻與轉體交織在一起,這需要很強的爆發力將選手彈射到足夠高的空中。該動作由羅馬尼亞選手西里瓦斯(Daniela Silivas)於1988年漢城奧運首次完成。
難度價值:H
(三)直體後空翻兩周轉體720度(The Moors II)
與上述動作同理,但這個動作為直體完成,大大增加了難度,因為在高速翻轉時會迫使運動員彎曲膝蓋,因此選手必須非常強壯才能抵抗這些力量而讓全身保持直體。2013年由加拿大選手莫爾斯(Victoria Moors)成功命名。
難度價值:I
(四)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1080度(The Biles II)
這是有史以來最高難度的女子體操技巧,將難度等級推向新的高峰,動作原理與The Silivas相同,但增加額外轉體360度。由美國選手拜爾斯(Biles)於2019年成功完成命名,目前沒有其他人能完成,預估未來二十年也難以達到,可以說這個動作已不是地球人能完成的。
難度價值:J
三、平衡木
(一)直體後空翻轉體360度
俗稱「旋木」,這個動作曾經在網路流傳被誤以為是禁止動作,其實國際體聯從未禁止,只是這個動作的掉落風險很大,選手很少在大賽上冒險嘗試,不過許多中國選手都曾在比賽中完美實施這個動作。平衡木只有10公分寬,任何空翻落地都會有掉落的風險,更何況加上轉體360度,這意味著它需要很高的精確度,哪怕是偏離軸線一公分都可能會錯過落點並且掉木。
難度價值:G
(二)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360度下
俗稱旋下,這種下法最困難的部分是產生足夠的力量和高度來完成,通常地板和跳馬是選手能產生速度和力量的器械,但平衡木只有一條10公分的極其狹窄短小的跑道,不能產生反彈,因此選手需要更大的力量產生高度。1980年中國選手姜薇第一位完成此動作。
難度價值:G
(三)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720度下(The Biles)
比旋下更難的下法,選手在下法時垂直轉動兩周,同時平行轉體兩周。2019年美國選手拜爾斯成功命名,截至2024年還沒有其他人能完成。
難度價值:H
四、跳馬
(一)側翻內轉180度上馬,前空翻轉體540度(程菲跳)
這個動作剛出現時轟動體操界,因為全速衝刺做側翻內轉是向後的力量,轉體180度會看不到跳馬台,然後從盲跳的過程帶入動力完成翻轉,這比從跳板到跳馬的直線動力要複雜得多,需要高度準確性才能完成。2005年中國選手程菲首次完成命名。
難度價值:5.6
(二)前手翻接前空翻兩周(The Produnova)
又被稱為「死亡跳馬」。這個動作需要強大的能量才能完成兩周空翻,且整個過程是盲目完成的,只有前手翻的前半段能瞥見地板0.1秒,這種盲目落地存在危險,極有可能無法雙腳落地而得到0分,更可能危害身體,因此很少有選手在比賽中嘗試。1999年俄羅斯選手葉蓮娜.普普多諾娃(Yelena Produnova)首次在比賽中完成,並以她的名字命名,但1980年就有北韓選手在比賽中嘗試,最後背部落地而沒有成功命名。
難度價值:6.0
(三) 側翻內轉後手翻接屈體後空翻兩周(The Yurchenko Double Pike)
這是男子跳馬的動作,至今只有5名男選手在比賽中完成,2021年美國選手拜爾斯是第一位完成的女選手,至今沒有其他女選手在比賽中嘗試。這個動作需要足夠的力量將選手彈至空中做兩周高速空翻,這會產生很大的旋轉力,落地時雙腳必須吸收並控制該動力。
難度價值:6.4
體操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因為人類的極限不斷被刷新,尤其是美國選手拜爾斯出現之後,不斷改寫歷史。國際體聯曾經大量降低跳馬的難度分,例如程菲跳在2005-2012週期的難度價值為6.5分,2017年以後降級為5.6分,但不代表這個動作變簡單了,而是跳馬的扣分點少,這樣跳馬強的選手在全能項目太有優勢,所以國際體聯為了平衡其他項目的分數,把跳馬的許多動作都降級了。人們曾經認為程菲跳是世界最難的動作,但後來有幾位選手都曾在比賽中成功實施。拜爾斯不同,在可預期的未來,她所命名的幾個動作可能都難以被突破。這是體操界的指標,也是後人努力的目標。
體操是一項挑戰人類極限的運動,1956年直體後空翻轉體180度是當時奧運的最高難度,如今這個動作的難度只有B難度,許多國小選手都能完美做出。地板項目沒有器械提供引導,所以地板也是體操極限的指標,截至2025年,世界最高難度為J難度,不斷有新的體操動作被開發、命名。以下列出女子和男子體操最難的幾個動作。
一、男子地板
(一)團身後空翻三周(The Liukin)
這個動作需要足夠的垂直升力才能完成三周空翻,不僅需要高度,也需要強大的核心帶動高速旋轉。1987年蘇聯選手瓦列里.柳金(Valeri Liukin)首次在比賽中成功完成,開發至今已有數十年,仍是難度最大的動作之一。選手須冒著生命危險嘗試,中國體操選手李小雙便曾在練習時腦部著地,摔進醫院,但這個動作就像核武器一樣,無人能敵,為他贏得了巴塞隆納奧運冠軍。
難度價值:H
(二)直體後空翻兩周轉體1080度(The Shirai 3)
這是一個視覺上令人驚嘆的動作,最難的部分是空中所需的旋轉動力,必須同時做垂直和水平的轉動。日本選手白井健三(Kenzo Shirai)在2015年首次完成。
難度價值:H
(三)屈體後空翻三周(The Nagornyy)
這是歷史上最難的體操技巧,比團身難上許多,因為高速轉動時將雙腳彎曲能轉得更快,屈體需要對抗轉動的力量將雙腳伸直,這需要巨大的力量才能在空中保持姿勢。動作難之外,落地更難,稍有不準確就會頭部著地。2021年由俄羅斯選手尼基塔.納戈爾內(Nikita Nagornyy)成功命名,至今沒有其他人在比賽中成功實施。隨著俄羅斯被國際奧會禁賽,這項絕技如曇花一現。
難度價值:I
二、女子地板
(一)直體後空翻兩周轉體180度
這個動作需要高度的核心力量保持空中姿態,且由於落地時視覺會有盲點,在空翻轉體時沒有機會看到地面,高度依賴肌肉記憶和核心控制,需要極高的技術才能準確落地。該動作由美國選手拜爾斯(Simone Biles)於2013年首次完成並命名。
難度價值:G
(二)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720度(The Silivas)
兩次空翻與轉體交織在一起,這需要很強的爆發力將選手彈射到足夠高的空中。該動作由羅馬尼亞選手西里瓦斯(Daniela Silivas)於1988年漢城奧運首次完成。
難度價值:H
(三)直體後空翻兩周轉體720度(The Moors II)
與上述動作同理,但這個動作為直體完成,大大增加了難度,因為在高速翻轉時會迫使運動員彎曲膝蓋,因此選手必須非常強壯才能抵抗這些力量而讓全身保持直體。2013年由加拿大選手莫爾斯(Victoria Moors)成功命名。
難度價值:I
(四)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1080度(The Biles II)
這是有史以來最高難度的女子體操技巧,將難度等級推向新的高峰,動作原理與The Silivas相同,但增加額外轉體360度。由美國選手拜爾斯(Biles)於2019年成功完成命名,目前沒有其他人能完成,預估未來二十年也難以達到,可以說這個動作已不是地球人能完成的。
難度價值:J
三、平衡木
(一)直體後空翻轉體360度
俗稱「旋木」,這個動作曾經在網路流傳被誤以為是禁止動作,其實國際體聯從未禁止,只是這個動作的掉落風險很大,選手很少在大賽上冒險嘗試,不過許多中國選手都曾在比賽中完美實施這個動作。平衡木只有10公分寬,任何空翻落地都會有掉落的風險,更何況加上轉體360度,這意味著它需要很高的精確度,哪怕是偏離軸線一公分都可能會錯過落點並且掉木。
難度價值:G
(二)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360度下
俗稱旋下,這種下法最困難的部分是產生足夠的力量和高度來完成,通常地板和跳馬是選手能產生速度和力量的器械,但平衡木只有一條10公分的極其狹窄短小的跑道,不能產生反彈,因此選手需要更大的力量產生高度。1980年中國選手姜薇第一位完成此動作。
難度價值:G
(三)團身後空翻兩周轉體720度下(The Biles)
比旋下更難的下法,選手在下法時垂直轉動兩周,同時平行轉體兩周。2019年美國選手拜爾斯成功命名,截至2024年還沒有其他人能完成。
難度價值:H
四、跳馬
(一)側翻內轉180度上馬,前空翻轉體540度(程菲跳)
這個動作剛出現時轟動體操界,因為全速衝刺做側翻內轉是向後的力量,轉體180度會看不到跳馬台,然後從盲跳的過程帶入動力完成翻轉,這比從跳板到跳馬的直線動力要複雜得多,需要高度準確性才能完成。2005年中國選手程菲首次完成命名。
難度價值:5.6
(二)前手翻接前空翻兩周(The Produnova)
又被稱為「死亡跳馬」。這個動作需要強大的能量才能完成兩周空翻,且整個過程是盲目完成的,只有前手翻的前半段能瞥見地板0.1秒,這種盲目落地存在危險,極有可能無法雙腳落地而得到0分,更可能危害身體,因此很少有選手在比賽中嘗試。1999年俄羅斯選手葉蓮娜.普普多諾娃(Yelena Produnova)首次在比賽中完成,並以她的名字命名,但1980年就有北韓選手在比賽中嘗試,最後背部落地而沒有成功命名。
難度價值:6.0
(三) 側翻內轉後手翻接屈體後空翻兩周(The Yurchenko Double Pike)
這是男子跳馬的動作,至今只有5名男選手在比賽中完成,2021年美國選手拜爾斯是第一位完成的女選手,至今沒有其他女選手在比賽中嘗試。這個動作需要足夠的力量將選手彈至空中做兩周高速空翻,這會產生很大的旋轉力,落地時雙腳必須吸收並控制該動力。
難度價值:6.4
體操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因為人類的極限不斷被刷新,尤其是美國選手拜爾斯出現之後,不斷改寫歷史。國際體聯曾經大量降低跳馬的難度分,例如程菲跳在2005-2012週期的難度價值為6.5分,2017年以後降級為5.6分,但不代表這個動作變簡單了,而是跳馬的扣分點少,這樣跳馬強的選手在全能項目太有優勢,所以國際體聯為了平衡其他項目的分數,把跳馬的許多動作都降級了。人們曾經認為程菲跳是世界最難的動作,但後來有幾位選手都曾在比賽中成功實施。拜爾斯不同,在可預期的未來,她所命名的幾個動作可能都難以被突破。這是體操界的指標,也是後人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