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家書房

近年來,「學區房」成為教育界和房地產界的熱門話題。我看到許多家長不惜花費巨資,甚至耗盡畢生積蓄,只為了追求所謂名校旁邊的住所,彷彿住進學區就能保證孩子的成功。然而,就我自身經驗來說,教育的成功並非僅依靠房屋位置,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家庭的學習氛圍。因此,我相信最好的「學區房」,其實就是自家的書房。

如何打造自家書房
空間,也是一種教育。這是談到孩子的學習環境時,我們很常忽略的一個重點。我一直都強烈建議,家中一定要有一個學習的專屬空間—書房。這間書房不需要豪華,也不必過於寬敞,但必須和客廳、寢室分隔開來,明確傳達出一個訊息:這裡是學習的場域,不是休閒放鬆的地方。
書房的配置不需要昂貴華麗,重點在於「儀式感」與「使用頻率」。這兩者,是讓書房真正發揮學習效能的關鍵。

建立儀式感,開啟孩子的學習模式
所謂的「儀式感」,是一種心理暗示的力量。就像家庭主婦走到廚房,會自動進入「準備煮飯」的模式一樣;孩子走進書房,也應該切換到「現在要讀書」的狀態。
要建立這種儀式感,建議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跟孩子約定:這個空間可以看書、畫畫、遊戲、寫功課,在這裡我們不吃飯、不滑手機、不看電視。每天晚餐過後,一起走進書房共讀、寫作業,讓孩子建立學習的節奏感。
除了清楚劃分空間的用途外,還可以從視覺上營造學習氛圍。例如在牆上貼激勵的語句、世界地圖、閱讀書單或作品展示牆,這些小小的視覺提示,都能讓孩子清楚感受到,「這裡是屬於我的學習基地」。

用個人桌椅,創造歸屬感
孩子需要一張專屬的書桌和椅子,這不僅是身體上的固定坐位,更是心理上的「學習定位點」。這張桌子最好是孩子自己選的顏色或樣式,上面可以貼上他的名字、放他最愛用的文具,讓他產生認同與掌控感。久而久之,這個角落就會變成他學習中最穩定、最安心的堡壘。
你會發現,只要每天使用,這張書桌就會默默成為孩子學習的最佳場域。當孩子在這裡讀書時,會更專注;坐在這裡畫畫或完成任務時,也更容易進入狀況。

使用頻率比裝潢更重要
有些家長會花很多錢買設計感十足的書桌、書架,但如果孩子從來都不去使用,再美的空間,也不會發揮教育效益,一切就只是家裡的擺設。因此,我一直認為,比起精緻的裝潢,更重要的是「天天會用到」。
與其買一張幾萬元的高級書桌,不如每天花三十分鐘,陪孩子坐在書桌前共讀一本書。重點是參與感及使用頻率,才能讓書房發揮最大的效用。
書房,是一種家庭價值的延伸。打造書房是向孩子傳達一個訊息:「我重視你的學習,我願意為你創造一個可以安心成長的地方。」當孩子習慣這個空間,他們會把學習和閱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這個不昂貴但充滿溫度的角落,將會是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投資」。

讓孩子願意走進書房的祕訣
很多家長會問:「明明買了很多書,怎麼孩子就是不愛看?」其實,書不是擺著就會有人去讀。選書,本身就是一門功夫。要讓書房成為孩子主動靠近的地方,書的內容、形式、擺法,都很重要。以下是我在幫孩子選書時,最常遵循的幾個原則。

◆設計美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別低估一本書封面的吸引力。對孩子來說,「封面設計」就像大人挑選雜誌或電影海報一樣,靠的是第一眼的情緒牽引。如果封面畫風可愛、色彩明亮,再加上排版乾淨、字體不擁擠,孩子通常會忍不住翻開來看。這也是為什麼我常說,如果孩子對文字有畏懼感,就先讓他從「外表」來選書。只要孩子願意拿起書,就是好的開始。

◆巧妙藏進知識點:讓閱讀變成「無痛學習」
有些書,看似只是有趣的故事,其實在字裡行間都藏了寶藏。像是有的橋段會順帶介紹科學原理、語文知識,甚至還有數學邏輯或生活常識。這類書的好處就是:孩子讀起來像在看故事書,結果不知不覺學進一堆知識。比起硬邦邦的教科書,這樣的閱讀過程更輕鬆,也不容易有排斥心理。尤其是字體大、段落分明、插圖生動的設計,對初學閱讀的小學生來說,特別友善。

◆參考排行榜:跟著趨勢買,不容易踩雷
我常會去翻各大網路書店的童書暢銷排行榜,或是圖書館的借閱熱門排行榜,這些榜單會反映出當下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主題,也代表了一種閱讀趨勢。例如某段時間外星人、偵探、環保、AI或貓咪當道,那你就會看到類似題材的書大舉上榜。跟著排行榜選書,不只買得安心,也容易找到孩子會一讀再讀的寶藏。

◆精打細算:趁團購和書展優惠入手
說實在話,書也是一種投資,而且是永遠會回本的那一種。只是如果一次買太多,也會讓預算吃緊。我的做法是:挑對時間下手。像許多KOL開團購的時候,除了有折扣價,還有滿額贈、小禮物、加價購,有時候一本算下來甚至比新書優惠還便宜。或是趁著大型書局的年度書展(例如**書展、***年中慶),一口氣買齊一整季的書單,真的超划算!

◆多元選書:打造閱讀的「營養均衡」
書房裡不能只有孩子喜歡的那一類書(例如漫畫、繪本),而是有意識地加入不同領域的書籍,讓孩子接觸多元內容。我自己會盡量維持語文、歷史人文、自然科普、數理邏輯、生活實用等「五大類都要有」的原則。

孩子的興趣會隨著年齡與階段改變,唯有書櫃夠多元,才能在不同時間,剛好提供孩子所需要的那一本。選書不必強迫孩子讀某種書,只要用一點點設計感和觀察力,把孩子喜歡的、有趣的、可以潛移默化的好書,默默放在他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久而久之,書房不再只是你為孩子打造的空間,也會成為他願意主動靠近的學習樂園。

書房三寶:地球儀、大書架、白板

書房若能搭配合適的教具與設備,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我的親身經驗來說,地球儀、大書架與白板,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地球儀
你是怎麼帶孩子培養國際觀的?出國旅遊?閱讀國際新聞?還是學習新語言?以上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但還需要搭配一顆好的地球儀。
我在家中特別擺放了一顆地球儀,從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的相對位置、地形分布與氣候型態。因此每當有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我會順手拿起地球儀,帶孩子一起看看地理位置,並梳理其中的關係。
以敘利亞內戰、烏俄戰爭、以阿衝突等國際重大事件為例,用地球儀就能清楚明白這些國家之間的紛爭是如何產生,又會影響哪些地方。

◆大書架
國外曾有調查顯示,家中藏書有五百本以上的家庭容易出學霸。我深信這點,因此在書房裡布置了一個大書架,擺放各類型書籍,讓孩子能隨時親近,從中培養他們熱愛閱讀的習慣,拓展孩子的視野和心胸。

◆白板
對我來說,白板是非常實用的教具。我會在白板上寫作息表、提醒事項,也會利用白板跟孩子共同討論學習內容或繪製心智圖,增進孩子的理解能力與學習效率。

綠君麻麻的隨堂筆記
◆最好的學區房,不一定在精華地段,而是在能點燃學習熱情的自家書房。
◆書房的重點不在裝潢,而在於「儀式感」與「使用頻率」。
◆書櫃選書要多元、好看且實用,讓孩子主動靠近閱讀,而非強迫學習。
◆善用地球儀、大書架和白板,打造激發孩子視野與自學力的學習基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