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智慧
1.悲劇都是不了解自己與別人的強弱在哪裡,以及不知道如何趨吉避凶所造成的。
猶太人認為人是很弱小的,也認為人都會犯錯與犯罪。「贖罪日」是猶太教的一個重大節日。其實,這一節日在本質上是猶太人承認人性脆弱的一種體現。在這天,猶太人都要絕食,終日祈禱懺悔。同時猶太人也會強調弱者也有他們自己的優勢,在社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弱者。
有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猶太智慧中對於強者與弱者的基本看法—―
一隻掉隊的野鹿不安地四處張望著。一隻老虎發現了這隻野鹿,老虎已經餓了一整天了,於是藉著草叢的掩護,牠潛行到野鹿後面。野鹿還沒有發現,老虎突然像子彈般地躥出去,衝向那隻野鹿,這時野鹿才知危險已經到來,本能地閃躲著老虎的攻擊。
老虎第一回合撲了個空,轉身再度撲來,野鹿拔腿狂奔,閃進一處灌木叢裏。在灌木叢裏追逐獵物可不是老虎所長,牠在外面搜尋了一會兒,低吼幾聲,蹣跚地回到原來的土丘上。
這是一則類比出來的草原競爭,雖然是類比,卻是事實―—老虎是草原上的強者,很多動物根本不是牠的對手。還有些動物,一看到牠就四肢無力,癱在地上等待厄運的到來。
可是你也發現了吧,有時候老虎也會抓不到野鹿!和老虎比起來,野鹿是弱者;野鹿之外,草原上還有許多弱者,可是,這些弱者至今仍然存在,可見在動物的世界裏,沒有絕對的強者和弱者,有的只是相對的。
這是一種生態平衡,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在動物世界裏,弱者也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和動物世界一樣,在人的世界裏,也沒有絕對的弱者。在田徑場上,跑得快的便是強者;在考場上,分數高的便是強者!可是,田徑場上的強者並不一定是考場上的強者,考場上的強者也不一定是商場上的強者!
因此,所謂的「優勝劣汰」只描述了一部分的真實,這句話並不是真理,如果錯誤理解了這句話,那麼自認為「弱者」的人,可不就一輩子沒有出頭的日子了!
在人性叢林裏,如果知道自己何以為強,何以為弱;別人何以為強,何以為弱,並巧妙地避免以己之弱去面對他人之強,積極地以己之強去面對他人之弱。如果還能靈活地運用第三者與他人的強弱關係,來彌補自己的「弱」,或避免自己遭到別人的「強」的侵犯,那麼你就不是絕對的「弱者」了!2.一旦陷入盲從的境地,就不能算是一個自由人了。
摩西是猶太人歷史上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在猶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猶太人卻不視他為偶像。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猶太人常常脫離常規考慮問題,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學、天文學家)正是因為他敢於脫離常規,才能推動著人類文明一步一步地前進。
有一個故事,就是在說猶太人不仰視權威。
律師西蒙從老師家裏出來,優閒地騎著毛驢,感到很快活。突然,有一個長相非常醜的人向他打招呼:「早上好,先生。」
西蒙看了他一眼,說:「你可真醜陋啊!你周圍的人都和你一樣難看嗎?」
那人回答說:「我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去跟我的造物主說:『你造出來的東西是多麼的醜陋啊!』」
西蒙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於是他向這個人鞠躬,說:「我在您面前低頭,請原諒。」
但是,那個人憤怒的說:「我不會原諒你,除非你去我的造物主那裏說:『你造出來的東西多麼醜陋啊!』」
西蒙跟在那人身後來到鎮上。當鎮上的人看到西蒙,都尊敬地說:「祝你平安,先生。」
「你們這是在向誰致意?」那個人驚訝地問。
「跟在你身後的那個人。」人們回答說:「他是一位智者。」
「如果那人真是一個智者,」他大聲說:「那麼以色列就再也沒有比他更無理的人了。」
人們很奇怪,都問他為什麼這樣說,他講了剛剛發生的事情。
「可是你應該原諒他啊,」人們驚訝地說:「因為他是一個很博學的律師啊。」
「為了你們,我會原諒他。」那人最後說:「但是他以後再也不許做這樣的事了。」
這個非常醜的人之所以不願原諒西蒙律師,是因為他並不盲從權威。當他認為西蒙犯錯時,敢於堅持自己的正義。
在猶太人的語言中,「希伯來」是指站在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換句話說,每個猶太人都有一個可以獨立站立的地方,才能不盲從權威,才能立足於社會。
國王並非是高高在上的強權者,而是負有保護其統治下的「人民權利」使命的人。但是,王權始終是有所限制的,所以你不應把任何領袖視為偶像。
《塔木德》中有許多鼓勵人們反抗的話語,它的基本觀念在於:人必須脫離常規,才能促進進步。換句話說,人不可以仰視權威。
1.悲劇都是不了解自己與別人的強弱在哪裡,以及不知道如何趨吉避凶所造成的。
猶太人認為人是很弱小的,也認為人都會犯錯與犯罪。「贖罪日」是猶太教的一個重大節日。其實,這一節日在本質上是猶太人承認人性脆弱的一種體現。在這天,猶太人都要絕食,終日祈禱懺悔。同時猶太人也會強調弱者也有他們自己的優勢,在社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弱者。
有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猶太智慧中對於強者與弱者的基本看法—―
一隻掉隊的野鹿不安地四處張望著。一隻老虎發現了這隻野鹿,老虎已經餓了一整天了,於是藉著草叢的掩護,牠潛行到野鹿後面。野鹿還沒有發現,老虎突然像子彈般地躥出去,衝向那隻野鹿,這時野鹿才知危險已經到來,本能地閃躲著老虎的攻擊。
老虎第一回合撲了個空,轉身再度撲來,野鹿拔腿狂奔,閃進一處灌木叢裏。在灌木叢裏追逐獵物可不是老虎所長,牠在外面搜尋了一會兒,低吼幾聲,蹣跚地回到原來的土丘上。
這是一則類比出來的草原競爭,雖然是類比,卻是事實―—老虎是草原上的強者,很多動物根本不是牠的對手。還有些動物,一看到牠就四肢無力,癱在地上等待厄運的到來。
可是你也發現了吧,有時候老虎也會抓不到野鹿!和老虎比起來,野鹿是弱者;野鹿之外,草原上還有許多弱者,可是,這些弱者至今仍然存在,可見在動物的世界裏,沒有絕對的強者和弱者,有的只是相對的。
這是一種生態平衡,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在動物世界裏,弱者也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和動物世界一樣,在人的世界裏,也沒有絕對的弱者。在田徑場上,跑得快的便是強者;在考場上,分數高的便是強者!可是,田徑場上的強者並不一定是考場上的強者,考場上的強者也不一定是商場上的強者!
因此,所謂的「優勝劣汰」只描述了一部分的真實,這句話並不是真理,如果錯誤理解了這句話,那麼自認為「弱者」的人,可不就一輩子沒有出頭的日子了!
在人性叢林裏,如果知道自己何以為強,何以為弱;別人何以為強,何以為弱,並巧妙地避免以己之弱去面對他人之強,積極地以己之強去面對他人之弱。如果還能靈活地運用第三者與他人的強弱關係,來彌補自己的「弱」,或避免自己遭到別人的「強」的侵犯,那麼你就不是絕對的「弱者」了!2.一旦陷入盲從的境地,就不能算是一個自由人了。
摩西是猶太人歷史上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在猶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猶太人卻不視他為偶像。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猶太人常常脫離常規考慮問題,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學、天文學家)正是因為他敢於脫離常規,才能推動著人類文明一步一步地前進。
有一個故事,就是在說猶太人不仰視權威。
律師西蒙從老師家裏出來,優閒地騎著毛驢,感到很快活。突然,有一個長相非常醜的人向他打招呼:「早上好,先生。」
西蒙看了他一眼,說:「你可真醜陋啊!你周圍的人都和你一樣難看嗎?」
那人回答說:「我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去跟我的造物主說:『你造出來的東西是多麼的醜陋啊!』」
西蒙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於是他向這個人鞠躬,說:「我在您面前低頭,請原諒。」
但是,那個人憤怒的說:「我不會原諒你,除非你去我的造物主那裏說:『你造出來的東西多麼醜陋啊!』」
西蒙跟在那人身後來到鎮上。當鎮上的人看到西蒙,都尊敬地說:「祝你平安,先生。」
「你們這是在向誰致意?」那個人驚訝地問。
「跟在你身後的那個人。」人們回答說:「他是一位智者。」
「如果那人真是一個智者,」他大聲說:「那麼以色列就再也沒有比他更無理的人了。」
人們很奇怪,都問他為什麼這樣說,他講了剛剛發生的事情。
「可是你應該原諒他啊,」人們驚訝地說:「因為他是一個很博學的律師啊。」
「為了你們,我會原諒他。」那人最後說:「但是他以後再也不許做這樣的事了。」
這個非常醜的人之所以不願原諒西蒙律師,是因為他並不盲從權威。當他認為西蒙犯錯時,敢於堅持自己的正義。
在猶太人的語言中,「希伯來」是指站在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換句話說,每個猶太人都有一個可以獨立站立的地方,才能不盲從權威,才能立足於社會。
國王並非是高高在上的強權者,而是負有保護其統治下的「人民權利」使命的人。但是,王權始終是有所限制的,所以你不應把任何領袖視為偶像。
《塔木德》中有許多鼓勵人們反抗的話語,它的基本觀念在於:人必須脫離常規,才能促進進步。換句話說,人不可以仰視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