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深知何時放棄「賺大錢的機會」的猶太鉅富列宛

  儘管猶太民族的忍耐是無與倫比的,這並不意味這他們膽小怕事、生性怯懦,只是一切事情的底線還沒觸碰到他們的最終底線。猶太人最精於計算,如果看中一樁生意的確能大賺一筆,他們就會立刻靜下心來,耐心等著機會的來臨;猶太商人做什麼事情若是沒有十分的把握,是絕對不會去做的,一旦他們發現某樁生意不划算的時候,即便前期的投資再多,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收拾殘局,他們一刻也不會等,其果斷和決絕與之前相比簡直就是判若兩人。

  猶太人決定投資某個專案的時候,一般會分別制定出每一季當中的每月計畫。

  一個月後,即使發現實際情況和他們估算的有很大的出入,他們不會因此感到驚慌失措,仍然會冷靜的追加資本;兩個月後,若是實際情況仍然不盡如意,他們便會更進一步追加資本;三個月後,若是情況仍然沒有好轉,而且沒有什麼確切的事實來證明還有希望,那猶太人會毫不猶豫的放棄這樁生意。所謂的放棄這樁生意,就是放棄迄今為止所投入的一切人力和物力,坦然面對這次失敗。他們也不會為此唉聲嘆氣,儘管生意沒做成功,但是也比守在一個進退兩難之地要強得多,而且是及時收手,否則結果也許更加不堪設想。猶太人深知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他們懂得適可而止、進退有度,而且拿捏得恰到好處。

  猶太民族背井離鄉,在世界各地如浮萍般悲慘、淒涼的飄蕩了兩千多年,於是上帝給了他們特有的忍耐力。他們能夠耐心等待三個月並忍痛截止,也正是猶太商人在做生意時的精明展現。這就給了我們啟示:在商戰中,必須學會變通,不能一味的固守常規,否則只會以失敗而告終。

  另一方面,精明的猶太人還懂得,這個世界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有賺大錢的機會。下面這個故事就是對這個真理生動的詮釋:

  某天,靠炒股成為億萬富翁的猶太人列宛,一臉慈愛看著10歲的兒子擺放工具,準備捕獲山雀。

  列宛兒子的捕鳥方法很簡單,用木棍撐起一個有很多方方正正的網眼的圓籮筐的一端。木棍上綁著一根很長的繩子,孩子在立起的籮筐下仔細撒了一層稻穀後,就拉著繩子跑進了屋子裡。

  接著就飛來一群山雀,孩子仔細數了數,竟然有15隻之多!他們大概是很久沒吃到食物了,很快就有8隻迫不及待的跳到籮筐下,低頭啄食。列宛不斷的示意孩子趕緊拉繩子,但是孩子不為所動,他低聲的告訴列宛,他要等剩下的那7隻進去,然後再拉。

  等了好長時間,外面的那7隻不僅沒有進去,反而從籮筐下走出來4隻。列宛再次揮手示意讓孩子趕緊拉繩子,但是孩子卻說:「不急,只要再走進去一隻,我就拉繩子。」

  可是,沒多久又有3隻山雀走了出來飛走了。列宛對孩子說:「如果現在不拉繩子,你將會失去最後這隻山雀。」孩子好像不甘心,肯定的說:「應該有一些要回去的,再等等看。」

  終於,最後那隻山雀也吃飽了,便走了出來飛走了。孩子感到十分失落。

  列宛拍拍孩子的肩膀,溫和的教訓道:「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而機會則是轉瞬即逝,很多時候,人為了能得到更多,只知道盲目的等待,這不僅無法滿足我們的欲望,反而會讓我們失去現在所擁有的。」

  《塔木德》中說:「僅僅知道等待和忍耐,不是真正的聰明。」當感到自己沒有十分把握去獲得成功的時候,必須要學會果斷的抉擇了。

財富箴言:

  猶太人認為,想要把生意做大、賺更多的錢,就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盲目的做事,最重要的是先獲取一些影響整個生意的資訊。對於這個,猶太人是不惜花費很多財力和人力的。當一家大型的日本公司瀕臨倒閉的時候,遠在美國的猶太商人會在第一時間內得知這個消息,而許多日本企業家對此事卻一無所知,反而要從猶太商人那獲取一些隻言片語的資訊。


敢冒風險,卻能為公司帶來新生機的富商弗爾森

  走在創業的艱辛之路上,要有氣勢恢弘的氣魄,用這股宏大的氣魄支持自己走下去,用自己的智慧不斷挑戰困難。也只有用智慧這塊帆板,創業者才能輕鬆踏著波濤洶湧的海浪上,永不腐朽,積蓄沖擊海岸的力量,鑄造無畏前進的動力,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猶太人認為,做生意之前,做好行銷策略固然很重要,但是衝擊的計畫也同樣不可少,千萬不能輕視它。不論用哪種方式去衝擊,都要有一個周密的安排,並有一個策略性的巧妙安排,這個階段往往決定生意的成敗與否,在引導上要到位,出手還需穩健。

  具體步驟如下:今天的市場上,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讓人眼花撩亂,想要自己商品脫穎而出,一舉俘獲顧客的心,沒有慧眼和細心是很難辦到的。為了能讓眾多的顧客相中自己商品,並產生購買行為,商人們大傷腦筋,千方百計的謀劃。讓消費者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早就成了商人的多年的經驗結晶,要創造一個新事物,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力,並在他們腦中留下一個印記,然後,消費者會跟著這個印記產生購買行為。這是一個極為巧妙的促銷方法,被廣為流傳。

  弗爾森是移居美國的猶太人,他是個極有商業頭腦的人,個人資產達到了上億美元。小時候,弗爾森的父母便是金融界叱吒風雲的人物了,在父母影響下,弗爾森很快對金融產生了興趣,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猶太洲赫赫有名的金融大學。大學畢業後,他開始進軍金融界,他最拿手的是炒股,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利15萬美元,一時間被外界稱為炒股奇才。當時他年僅25歲,他用人生的第一桶金買下了一座廢棄的舊工廠,建起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經營玩具,從此弗爾森便進入商業。他憑著埋頭苦幹、敬業的精神,拼出了一條財富之道,他的工廠獲利額每年高達千萬美元,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之後,憑藉他已有的實力,開始收購兼併一些工廠,開拓自己的產業。他曾斥資3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工廠。弗爾森用自己的方式讓工廠起死回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使這家工廠開始獲利,每年能達到上百億美元。

  弗爾森的高明之處就是巧妙的運用了「催眠」的計策,故意製造出一些假象,以此策動人心,讓大眾對企業產生了很高的期望值。企業由他接管三四年後,他就公開宣告,給員工增加福利,紅利要超過企業別收購的福利。這就是營造一個獨特的創業氛圍,使得企業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果不其然,這家企業在人們眼中看來是一家實力非常雄厚,公司股票的價格不斷飆升,趁此機會,弗爾森將手中股票一張不剩全部拋售,竟然獲利五百多萬美元。

  弗爾森開始積極收購在當地業績非凡、實力雄厚的一家玩具公司,這使得他成為美國年薪最高的經理人之一。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每個人都會有一道很難攻克的心理防線,就連一些專業的心理學家也很難攻破。「催眠」之計就會讓人大吃一驚,現實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心理誘導,讓他們失去理智、喪失意識,甚至感覺到自己好像要死去一樣,然後使他產生對生命的渴望和追求,這樣就能使他重新振作起來,再創輝煌。

財富箴言:

  一個猶太商人無論他多麼有錢,也絕對不會隨意浪費和揮霍錢財。在宴請親朋好友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浪費一點食物;生活中,他們認為透過揮霍錢財來獲得的快樂是不能長久的,最後肯定會失去所有的財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