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相撲,不只是比力氣
第4節 說故事時間—參訪相撲訓練場所
本章前面三節談論了有關日本國技相撲之發展、力士報酬、紀錄等內容,筆者過去藉著訪日團的行程安排而曾到相撲訓練場,目睹相撲力士實際訓練情形,本節就來與讀者分享參訪相撲訓練場所之體驗情形與心得。
競技前之儀式
相信部分讀者曾聽說過日本的相撲,但也相信9成以上的讀者未曾親眼目睹相撲力士,更別說是位階高的力士。可能也不到5成的讀者曾在第四臺的NHK衛星實況轉播看過相撲競技之場景,甚至未曾點開YouTube頻道觀看過相撲競技之影片。讀過本節以後,建議讀者不妨抽空點閱觀看日本相撲競技之影片,甚至在相撲競技期間,於臺灣時間下午3~5時,撥空觀看NHK的實況立即轉播。不過觀看立即實況轉播滿花時間,因為依照競技之規定,力士對決前都須花費幾分鐘的時間進行比試前的儀式,儀式之過程中也會用單手挖「鹽巴」往土俵方向撒出去,據傳此行動是驅邪作用,由於每位出賽之力士都須經過這樣的過程,故每次連續15天的競技主辦單位皆須準備相當多的「鹽巴」,且須隨時在裝置「鹽巴」的小器具內補充。
誠如本章第1節所述,相撲為日本的「國技」,許多日本人也很喜歡觀看相撲競技,包括至現場觀看喜愛相撲力士之廬山真面目,並為該力士加油打氣。雖然如此,想成為相撲力士卻乏善可陳,除了需為男性外,也有身體、體重的相關條件,再加上即使成為弟子,還需接受掌門人的嚴格管教與增胖計畫,更重要的是需長期保持健康狀態。
訪日團團員
筆者很幸運地赴日留學前,藉著一次訪日機會,曾到過相撲訓練場所之現場觀看相撲選手的訓練情形。不過,現在回顧過去在1993~2000年日本留學期間,特別是1995~2000年期間筆者就讀神戶大學時曾有多次可免費親臨現場觀看競技之機會,卻都錯過,甚感可惜。因為日本相撲協會為推廣相撲運動,每年3月在大阪舉辦之相撲競技,會提供關西地區留學生免費索取入場觀戰門票(筆者不確定其他場所比賽時是否也會有此福利),筆者雖常在電視機前觀戰,仍多次曾想索票去體驗、感受相撲競技場上之氛圍,但由於3月正值日本的大學放假期間,筆者亦常利用該段假期返臺探親、品嚐久未食用之臺灣美食(比方說豆漿、燒餅、油條、餡餅、小米粥等)、收集論文撰寫之文獻資料等,故都錯過大阪的相撲競技。雖然未曾到正式比賽之現場觀戰過,但筆者有幸親身至相撲力士的訓練場所靜觀力士訓練情形。為何筆者可至平時戒備森嚴的訓練場所呢?觀看後之心得為何?以下筆者將與讀者分享。
1991年的夏季,當時筆者尚在輔大日文系就讀時,曾有幸成為「第十屆中華民國大學生訪日研修團」之團員前往日本參訪,當時主辦單位為日本亞細亞航空(以下簡稱為「日亞航」,當時為日本航空的子公司,現為「日本航空」)。當年暑假日亞航照往常舉辦了大學生訪日研修團,共有10名團員,外加團長與事務長共12名成行,由於全程由日亞航招待,故為免費行程。依稀記得當年的團員係由日亞航委託救國團透過面試、甄試等方式選拔產生,10名團員當中5名為英文組,另5名為日文組,英文組係非日文系學生報名之組別,日文組則全為日文系學生。當年筆者榮幸為輔大唯一參訪團員,拜訪行程約10天左右。除了10名團員為大學生之外,當年主辦單位也邀請教育部之專門委員擔任團長,事務長則由當時服務於救國團的同仁擔任。
與臺籍日職棒球選手見面
主辦單位除了負擔所有成員之來回機票、住宿的費用外,更精心安排了許多拜會活動,包括停留東京的某天晚上,當時日本職棒中日龍隊有兩名臺灣出身的職棒好手「郭源治」與「陳大豐」,正巧中日龍隊與東京讀賣巨人在東京巨蛋球場出賽,於是安排招待我們一行前晚東京巨蛋觀戰。結果當晚不僅郭源治擔任先發並獲勝外,陳大豐亦擔任第四棒中心打棒並敲出全壘打,身為來自臺灣的我們一行人,無不與有榮焉。當然,當時的東京巨蛋球場是筆者初次蒞臨,球場的豪華設備令人深感至現場觀看球賽是多麼享受的事。更開心的是主辦單位非常貼心,賽事結束後,特別驅車前往某飯店,後來才知該飯店為中日龍隊一行人的下榻飯店,其安排讓我們所有拜會成員與郭源治、陳大豐兩位選手合影拍照,甚至每位成員皆獲得兩位選手簽名球作為紀念。由於近距離接近兩位選手、合影,再加上拿到簽名球,真的是太令人難忘的回憶。
有幸參觀相撲訓練所
此外,主辦單位亦安排了拜訪日本的國會議事堂、東京都廳(東京都政府)等行程,以及作為體驗日本文化之一環,我們一行亦參訪了位於東京都日本相撲訓練所的「九重部屋」。由於拜會時並非相撲賽事期間,無法親臨比賽現場,故僅能參訪力士訓練之場所,當時該部屋的掌門人為已故力士「千代富士」。誠如前述,「千代富士」可說是日本相撲界的傳奇人物之一,由於「千代富士」的個子在頂級相撲選手當中算是較為嬌小,但力大無窮,再加上技巧極佳、霸氣十足,故能攀升至最高頭銜的「橫綱」。「千代富士」係出身於北海道,幼時家中經濟並不充裕,國中時由於較其他同學塊頭大,後來被送至相撲界,成為相撲力士,之後,憑藉著個人的努力,最後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成為相撲力士中首位獲得「國民榮譽賞」的頭銜。當我們一行進入「九重部屋」內,遂很安靜地到和室榻榻米盤坐,靜靜地觀賞力士訓練的情形,前方正是掌門人手持粗棍,靜看著弟子練習情形,若有表現較差或不甚滿意之處,掌門人就會拿起粗棍直接敲打。由於掌門人自我要求極高,因此治軍極為嚴謹。
掌門人「千代富士」力士於2016年7月不幸過世,之後由其大弟子「千代大海」力士承繼「九重部屋」,「千代大海」最高地位為僅次於橫綱的「大關」。參訪當時,「千代大海」仍為現役力士,由於是現役力士地位最高者,我們發現地位較低的弟子都要幫其搓背、擦汗、按摩等,可見相撲界的階級之分非常明顯。還有,觀賞期間常有力士的動作讓我們覺得很滑稽而不由自主地笑出來,結果卻換來掌門人用極嚴肅的眼神轉頭過來,彷彿要訓誡我們:「訓練場是極為莊嚴的場所,不得嘻笑。」盤坐在榻榻米上的我們,頓時鴉雀無聲。
由此次的參訪,讓我們深覺日本相撲界訓練非常嚴謹,且是極為注重傳統、倫理之一項技藝,可說是日本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文化。經過以上之介紹,讀者是否也想一探相撲的文化?時間允許的話,不妨在相撲之賽事期間,打開日本NHK電視臺觀賞一下日本相撲節目,甚至未來有機會到日本且正值相撲賽事時,或許也可購買門票親身感受相撲賽事的氛圍。
第4節 說故事時間—參訪相撲訓練場所
本章前面三節談論了有關日本國技相撲之發展、力士報酬、紀錄等內容,筆者過去藉著訪日團的行程安排而曾到相撲訓練場,目睹相撲力士實際訓練情形,本節就來與讀者分享參訪相撲訓練場所之體驗情形與心得。
競技前之儀式
相信部分讀者曾聽說過日本的相撲,但也相信9成以上的讀者未曾親眼目睹相撲力士,更別說是位階高的力士。可能也不到5成的讀者曾在第四臺的NHK衛星實況轉播看過相撲競技之場景,甚至未曾點開YouTube頻道觀看過相撲競技之影片。讀過本節以後,建議讀者不妨抽空點閱觀看日本相撲競技之影片,甚至在相撲競技期間,於臺灣時間下午3~5時,撥空觀看NHK的實況立即轉播。不過觀看立即實況轉播滿花時間,因為依照競技之規定,力士對決前都須花費幾分鐘的時間進行比試前的儀式,儀式之過程中也會用單手挖「鹽巴」往土俵方向撒出去,據傳此行動是驅邪作用,由於每位出賽之力士都須經過這樣的過程,故每次連續15天的競技主辦單位皆須準備相當多的「鹽巴」,且須隨時在裝置「鹽巴」的小器具內補充。
誠如本章第1節所述,相撲為日本的「國技」,許多日本人也很喜歡觀看相撲競技,包括至現場觀看喜愛相撲力士之廬山真面目,並為該力士加油打氣。雖然如此,想成為相撲力士卻乏善可陳,除了需為男性外,也有身體、體重的相關條件,再加上即使成為弟子,還需接受掌門人的嚴格管教與增胖計畫,更重要的是需長期保持健康狀態。
訪日團團員
筆者很幸運地赴日留學前,藉著一次訪日機會,曾到過相撲訓練場所之現場觀看相撲選手的訓練情形。不過,現在回顧過去在1993~2000年日本留學期間,特別是1995~2000年期間筆者就讀神戶大學時曾有多次可免費親臨現場觀看競技之機會,卻都錯過,甚感可惜。因為日本相撲協會為推廣相撲運動,每年3月在大阪舉辦之相撲競技,會提供關西地區留學生免費索取入場觀戰門票(筆者不確定其他場所比賽時是否也會有此福利),筆者雖常在電視機前觀戰,仍多次曾想索票去體驗、感受相撲競技場上之氛圍,但由於3月正值日本的大學放假期間,筆者亦常利用該段假期返臺探親、品嚐久未食用之臺灣美食(比方說豆漿、燒餅、油條、餡餅、小米粥等)、收集論文撰寫之文獻資料等,故都錯過大阪的相撲競技。雖然未曾到正式比賽之現場觀戰過,但筆者有幸親身至相撲力士的訓練場所靜觀力士訓練情形。為何筆者可至平時戒備森嚴的訓練場所呢?觀看後之心得為何?以下筆者將與讀者分享。
1991年的夏季,當時筆者尚在輔大日文系就讀時,曾有幸成為「第十屆中華民國大學生訪日研修團」之團員前往日本參訪,當時主辦單位為日本亞細亞航空(以下簡稱為「日亞航」,當時為日本航空的子公司,現為「日本航空」)。當年暑假日亞航照往常舉辦了大學生訪日研修團,共有10名團員,外加團長與事務長共12名成行,由於全程由日亞航招待,故為免費行程。依稀記得當年的團員係由日亞航委託救國團透過面試、甄試等方式選拔產生,10名團員當中5名為英文組,另5名為日文組,英文組係非日文系學生報名之組別,日文組則全為日文系學生。當年筆者榮幸為輔大唯一參訪團員,拜訪行程約10天左右。除了10名團員為大學生之外,當年主辦單位也邀請教育部之專門委員擔任團長,事務長則由當時服務於救國團的同仁擔任。
與臺籍日職棒球選手見面
主辦單位除了負擔所有成員之來回機票、住宿的費用外,更精心安排了許多拜會活動,包括停留東京的某天晚上,當時日本職棒中日龍隊有兩名臺灣出身的職棒好手「郭源治」與「陳大豐」,正巧中日龍隊與東京讀賣巨人在東京巨蛋球場出賽,於是安排招待我們一行前晚東京巨蛋觀戰。結果當晚不僅郭源治擔任先發並獲勝外,陳大豐亦擔任第四棒中心打棒並敲出全壘打,身為來自臺灣的我們一行人,無不與有榮焉。當然,當時的東京巨蛋球場是筆者初次蒞臨,球場的豪華設備令人深感至現場觀看球賽是多麼享受的事。更開心的是主辦單位非常貼心,賽事結束後,特別驅車前往某飯店,後來才知該飯店為中日龍隊一行人的下榻飯店,其安排讓我們所有拜會成員與郭源治、陳大豐兩位選手合影拍照,甚至每位成員皆獲得兩位選手簽名球作為紀念。由於近距離接近兩位選手、合影,再加上拿到簽名球,真的是太令人難忘的回憶。
有幸參觀相撲訓練所
此外,主辦單位亦安排了拜訪日本的國會議事堂、東京都廳(東京都政府)等行程,以及作為體驗日本文化之一環,我們一行亦參訪了位於東京都日本相撲訓練所的「九重部屋」。由於拜會時並非相撲賽事期間,無法親臨比賽現場,故僅能參訪力士訓練之場所,當時該部屋的掌門人為已故力士「千代富士」。誠如前述,「千代富士」可說是日本相撲界的傳奇人物之一,由於「千代富士」的個子在頂級相撲選手當中算是較為嬌小,但力大無窮,再加上技巧極佳、霸氣十足,故能攀升至最高頭銜的「橫綱」。「千代富士」係出身於北海道,幼時家中經濟並不充裕,國中時由於較其他同學塊頭大,後來被送至相撲界,成為相撲力士,之後,憑藉著個人的努力,最後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成為相撲力士中首位獲得「國民榮譽賞」的頭銜。當我們一行進入「九重部屋」內,遂很安靜地到和室榻榻米盤坐,靜靜地觀賞力士訓練的情形,前方正是掌門人手持粗棍,靜看著弟子練習情形,若有表現較差或不甚滿意之處,掌門人就會拿起粗棍直接敲打。由於掌門人自我要求極高,因此治軍極為嚴謹。
掌門人「千代富士」力士於2016年7月不幸過世,之後由其大弟子「千代大海」力士承繼「九重部屋」,「千代大海」最高地位為僅次於橫綱的「大關」。參訪當時,「千代大海」仍為現役力士,由於是現役力士地位最高者,我們發現地位較低的弟子都要幫其搓背、擦汗、按摩等,可見相撲界的階級之分非常明顯。還有,觀賞期間常有力士的動作讓我們覺得很滑稽而不由自主地笑出來,結果卻換來掌門人用極嚴肅的眼神轉頭過來,彷彿要訓誡我們:「訓練場是極為莊嚴的場所,不得嘻笑。」盤坐在榻榻米上的我們,頓時鴉雀無聲。
由此次的參訪,讓我們深覺日本相撲界訓練非常嚴謹,且是極為注重傳統、倫理之一項技藝,可說是日本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文化。經過以上之介紹,讀者是否也想一探相撲的文化?時間允許的話,不妨在相撲之賽事期間,打開日本NHK電視臺觀賞一下日本相撲節目,甚至未來有機會到日本且正值相撲賽事時,或許也可購買門票親身感受相撲賽事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