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五千八百九十五公尺的領導力
登山嚮導瞪大了雙眼,傳來了一句我不想聽到的話,在呼嘯的風聲中,她的話我聽 得一清二楚:「你必須得下山,立刻!」克莉絲頓下了通牒,「立刻下山!」她的脈衝式血氧機顯示我的血氧濃度正急遽下降,很危險!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登 山者會被迅速地送下山到海拔高度較低的地方,好讓登山者的肺部能吸收到更多氧氣,如果我不快速下山,那麼我的肺部和大腦有可能會充滿液體,水腫、失去意識甚至可能死亡。
然而,我此刻感覺並沒有太糟糕,我感覺自己可以撐到攻頂,因為離山頂只剩下不到二百一十三公尺(原文為:約七百英呎),但我也知道規則,克莉絲頓是嚮導──即領導者,她的話就是法律!如果我違抗她的命令,我可能不僅會危及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置我的夥伴於危險中。
*這座山我已經成功攻頂八次了, 為什麼現在會發生這種事?
那這個橫幅布條該怎麼處置?
(略)
NIKE(耐吉)公司合夥創辦人之一的菲爾.奈特(Phil Knight )說,在我們企業的世界裡:「孕育出一種永不放棄、絕不中途而廢的道德觀,而事實上,有可能放棄才是真正最明智的選擇。」(截取自其著作《跑出全世界的》(Shoe Dog )要學到這些教訓不容易,特別是對像我這種追求成就的人而言。那天在山上,我並沒有質疑克莉絲頓的決定,而現在我很高興當時並沒有這樣做,否則我現在可能寫不了這本書了。
我當然還是會再回去爬山,因為我是個不輕言放棄的人,無論下次攀登成功與否,我很確定一件事:我會從這次經驗中學習,會心存感激地與全世界了不起的人分享這個經驗,也是為了下次我能再度回去學習新的寶貴課題。
就像我之前提到過的,登上山頂不是目標,每一次七天的旅程都是我整個人生最強烈的縮影!這是個教導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好的領導者的旅程。
那也是這本書想做到的事,教導你精彩絕倫的課程,讓你能使你的團隊、家人和特別是你自己,登上任何你想要的高峰、夢想及目標,我稱之為「顛峰領導力模式」。
而我第一個要問你的問題是:「你是哪種類型的領導者?」
你是哪種類型的領導者?
為領導者,你的工作就是要確保你自己和團隊做好充分準備、充滿動力,以及受到啟發鼓舞要來登頂,無論那個頂是什麼。所以我才會問,你是什麼類型的領導者?
當大部分人被問到他們是什麼類型的領導者時,他們會立刻思考自己是「好的」,還是「壞的」領導者。然而當我思考到有關領導者時,浮現在我腦海的並不會是這兩種類別,一個好的領導者有可能遭遇不好、不順的時機,一個壞的領導者也可能歪打正著、一帆風順……但僅止於曇花一現。
有些人懂得吸引大眾注意力、有好的外在形象、個人魅力和懂得鼓舞人心,就自稱為領導者;但是他們沒有真正的團隊,他們有粉絲甚至是崇拜他們的人,但沒有人會願意做出犧牲和接受挑戰,你們可以在Youtube 和社群媒體的世界中找到這種領導者。
還有一些人,他們或許不具備上述條件,但擁有一群忠誠、堅定追隨的團隊成員,就算要去海角天涯也會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這本書正是關於後面提到的這種的群體,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我沒那麼有魅力,也沒那麼聰明,但我可以仿效我在吉力馬札羅山所觀察到的,回顧我的人生,任何我所做過的美好事情,或是任何我所擺脫的惡劣困境,都不只是靠我個人,而是要歸功整個團隊!
你的宏大使命是什麼?
當我們當晚開始進行那天的心得彙報時,狂風吹打著我們的餐飲帳篷,我聽著他們關於這天敷衍的評論,語調中隱含著不滿的情緒,於是我打斷了大家的討論,用能蓋過呼嘯風聲的音量對大家說:「我們是要帶著一個團隊登上這座山的頂峰!」除了外面的狂風暴雨聲,現場一片寂靜。
我解釋了發生什麼事,不出所料,墨西哥圈的人起了防禦心,並開始辯解他們並沒有排擠其他人,然而其他的團隊成員也說出了他們想要成為一個團隊的心聲,卻感覺不出事情是朝一個團隊的方向發展。
榮譽典章──規則
榮譽典章很重要,因為它添加了架構和紀律,讓你的團隊能具體展現你所定義的核心價值,行為舉止也能與其一致,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大家就會創造自己的規則,一向如此!而在激烈的爭鬥中,當情緒高漲、理智低落時,人會訴諸本能的行為,而這可能會危及到團隊、計畫,甚至可能造成危險。
發展一套榮譽典章會創造出責任感以及一種支持的感覺,就像你的價值觀一樣,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聲明,說明你是誰以及你的團隊立場。為了要有效率,典章裡的規則必須容易理解,而且一定不能妥協!要踏入競技場之前,你必須清楚且同意遵守這套規則。
指正
什麼「指正」這麼重要?首先,它會停止阻礙績效的行為;同時,它會透過產生一種願意做我們同意的事的精神,而建立起骨氣、榮譽及自豪,進而將團隊凝聚起來。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已經有了規定,有人犯規卻沒人說話,大家就會將這些規定視若無物,然後大家會開始起內訌,並且回復到一種憤世嫉俗、認為人皆自私的態度,通常會出現私下報復的行為來懲罰打破規則的人。做事馬虎,就會變成糟糕的結果和能量,所以如果你有一套榮譽典章,你一定要願意冒暫時不舒適的險,回報便是日後可獲得一個冠軍團隊!
登頂不是一切!
每位登山者都會告訴你一切一直都無關乎山頂,而是關於很神奇地在身體上、情感上和心靈上的轉變,而這個轉變是從你決定去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這是關於當你看著地平線下降、太陽升上山峰的那一刻,你會感受到整個地球在你腳下旋轉。
在山頂上總是會有一陣激動歡呼和慶祝的時刻,但是會留下來的並不是這些情緒感覺,而是所學到領導力、健康、連結、愛、覺察力等課題,這些會永遠留在每個人心中!
山頂不是真正的目標,這只是一個能把你帶往「尋找最棒的自己」旅程的目標。
對於真正的顛峰領導者及其團隊而言,這無關乎目標,而是關於你在這趟旅程中所能學習到的一切,這是關於經過這次經驗後,你所做的一切所產生的漣漪效應:你所受到的衝擊、你所遇見的人、你所學到的課題及洞見、你與人的連結、力量、朋友、愛、你所建立的機構,以及建立機構時所形成的戰友般的情誼。
旋進
(編按:原文為precession ,指一個自轉物體的自轉軸同時又繞著另一軸旋轉的現象,可想像成產生了所謂的「漣漪效應」)
富勒博士藉由熊蜂的角色來解釋這件事情;蜜蜂每天會從蜂巢中出現,去尋找花朵
以採集花粉、做成蜂蜜,這是牠賴以為生的食物。在這過程中,會讓其他的花卉、植物等進行異花授粉。很明顯地,蜜蜂更重要的作用(真正目的)是授粉,因為牠維繫了地球上的生命。而「蜜蜂造蜜」這個目標是真正的目的嗎?不是!真正的目的是授粉,然而蜜蜂並不知道這些事。
我們與蜜蜂並沒有不同,我們每天都出去工作賺錢,我們需要錢做什麼?我們需要
錢買食物和住所,這與蜜蜂需要花蜜是相同的。
然而我們會經常看到,當你完成一個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後,會發生很奇怪的事情。
假設說你想要在本月做到一萬美金的業績,你達成目標了,而且每個人都歡欣鼓舞;
但是你覺得這不夠好,於是設定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下個月目標兩萬美金,然後再下個月三萬美金。過了一陣子之後,要達成目標愈來愈困難,你到達了停滯期,甚至可能有收益遞減的情況出現。
也或者,你贏得了大勝利,贏得獎項並被大大地表揚一番,你做了一場很棒的演說
展示,受到熱烈的掌聲和讚賞,並有很出色的銷售業績;但是大約隔了一天之後,你開始感到有點心情低落。
這是為什麼呢?
讓「小聲音」閉嘴
在吉力馬札羅山上,對未知的恐懼正是小聲音賴以為生的食物!我有個大型美髮產
品製造商的客戶,他形容得非常貼切,他說:「時間是小聲音花園裡的肥料」。換句話說,就是你花愈多的時間去想會讓你恐懼或擔憂的事情,你就愈會被小聲音所啃食。
在吉力馬札羅山上,小聲音最關切的事情之一,就是不知道海拔高度對你身體所產生的影響,「我這樣穿到時候夠不夠暖和?我所準備的衣服適合嗎?我有沒有辦法承受那樣的海拔高度和稀薄的空氣?如果我的睡袋濕了該怎麼辦?」所有這些未知的事情都是餵養小聲音的絕佳飼料!
還有更重要的是,小聲音會消耗掉你的能量!如果你讓小聲音肆意妄為,或者是根
本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那麼問題就是它會成為可能會實現的自我預言!也因此學習如何冥想,學習怎麼保持冷靜,學習怎麼控制你的心智,以及學習如何真的活在當下,就變得至關重要,而這些就是當你在攀登吉力馬札羅山時會自動學會的事,否則,你在整個路途上可能會不斷地恐懼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