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追溯歷史,我們會恐懼人類曾經經歷的零和遊戲和財富零增長陷阱。
一個令人非常遺憾的事實是:萬餘年人類財富文化史,95%以上時間處於零和遊戲困擾之中;7000多年的人類財富文明史,90%以上的時間都陷在「零增長陷阱」難以自拔。所謂「零和遊戲」、「零增長陷阱」就是非市商文明。
人類文明跨過財富「零增長陷阱」、消除「零和遊戲」,升級進入市商文明非常不易。經過96.86%歲月痛苦的零和及零增長的煎熬,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犧牲,才自發創造出偉大的市商文明。雖然市商文明的時間僅為人類財富文明史的3.14%,但慶幸的是,今天,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主體。由此,人類才得以徹底擺脫獸性,成為真正文明意義上的人。人們發現,原來在和平易利中也會贏得財富、創造財富。正是也只有是在市商文明中,人類整體才會實現財富遞增,人們才變得越來越富有,絕大多數生命個體才會越來越幸福。
西方從15世紀起,易利尤其是貿易和商業有了擴展,這被人們稱之為商業革命。300年後,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又接續發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財富持續不斷增長。背後起主導作用的,正是不斷完善的市商化資本主導的易利經濟文明。以1990年美元的購買力為收入的標準,1950年荷蘭的人均GDP為5,996美元;2010年荷蘭的人均GDP為24,303美元,增長了305%。這種財富遞增,沒有靠新的戰爭掠奪,也沒有靠舊的殖民地貢獻。因為荷蘭已失去了荷屬東印度群島等殖民領地,他們不用再派年輕人去打仗,派一大群官僚去管理這些殖民地。那麼奧秘是什麼?很簡單,就是易利,靠自主、平等、協商、自願的易利,也就是《財富遞增》(王飆著,博客思出版社,2024年版)一書所定義的市商文明。不要小看這個市商文明,它實現了人類的文明升級,實現了永續性財富遞增。現在,如果荷蘭人想要印尼的東西,購買即可,不用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拋灑鮮血。事實證明,市商化易利,包括貿易,對荷蘭人更有利,對印尼人也更有利。印尼的人均GDP(同樣以1990年的美元計量)從1950年的817美元到2010年的4,722美元,增長了478%。
法國國際仲裁組織的創始人、諾貝爾和平獎第一位得主弗雷德里克‧帕西認為,儘管有太多的悲慘例外,但人類發展的主流趨勢仍然是和諧與普遍一致的規則,這在人類團結友愛的高尚理想中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主流的精髓就是市商化易利。沒有市商化易利,全人類或沒有或不再友愛,而會是反目成仇。正是通過市商化易利,人們才學會理解和關愛他人。市商化易利讓利益彼此協調,而這種協調又能啟迪人們,推進財富遞增與利益協調守恆。帕西指出,沒有(市商化)易利,每個人都固守一隅,與全宇宙疏離,某種意義上,落在了世界之外。禁止和限制市商化易利的理論不僅宣揚隔離與荒廢,更迫使人類陷入敵意和仇恨。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曾提出「新資本主義」概念,就是資本主義的升級版。這裡所謂的資本主義,定義長期謬誤,依據《財富遞增》一書所定義的,就是資本主導的市商化易利。關於資本主導的市商化易利歷史,按照岸田的觀點,經歷了「從自由放任主義到福利國家、從福利國家到新自由主義」這種「重大轉變」。所謂新資本主導的市商化易利,從日本看,就是以人才、科學技術與創新、初創企業、綠色數字為支出產業,促進國民以儲蓄轉為投資,推動雇傭的流動、兼職化和副業,擴大研發幫助金以吸引國外大學及風險投資等。其核心就是以「新」促進經濟增長、財富創造,造福國民。當然,這只是表象,而從本質上看,市商化易利中的資本,就是能夠創造財富的財富,這種財富能夠實現財富的自我繁殖。這也充分說明,實現財富遞增的市商易利也是在不斷發展完善和進步的。毫無疑問,這是人類的福祉,是人類自己創造的文明所帶來的福祉。
#博客思出版社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