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臺灣社會的警訊

9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1․行政團隊成員不同調

一、新政府團隊的怪現象

政黨政治是團隊政治,民主國家經由競選決定執政的政黨,國家層次的執政權以總統所屬的黨籍為依歸。通常執政黨籍的人集合在一起,分別佔據各項行政要職,治理各種不同的行政事務。也有些執政黨啟用一些不同黨籍或無黨籍的人才參與執政。這些非相同黨籍的同僚或同黨籍的同僚中也會出現一些給人看了不像同團隊的人所應有的作為,理念和作風與核心價值都不很一致,不同調的情形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發言不當

曾有一些不同調的執政內閣閣員發言不很恰當,常與團隊有不一致的驚人之語,突顯個人的風頭,標新立異,自作主張。一些突兀看法或言論,常會驚動社會,被民眾誤認為是執政黨的主張,其實不然,這能代表他個人的想法與作風,卻不能代表同黨人一致的意見或看法。

(二)行動緩慢怪異

新上任的民進黨以強調改革國民黨的缺失獲得人民支持,政黨輪替後應以執行各種政治與行政改革為目標。但經過百日的施政之後,看在人民眼中似嫌行動緩慢,未能達到人民預期標準。也許是國民黨執政八年遺留待解決的問題太多,留下的需要下手改革的事項也太多,執政力量太分散而不易顯出成果。事實上行動緩慢更像是出現新內閣的能力仍甚有限度,已有人明指新閣揆的魄力不足,導致整個行政團隊的改革步伐太慢,與當初競選時對改革的迫切呼籲之間不無差距。

更加怪異的行政缺失還有難以開刀改革之苦,例如以最近揭發的銀行洗錢及股市騙局等事端,機關主管的罪責明顯重大,早應快辦,用以昭告天下,但是主政當局卻遲遲未辦,太過輕描淡寫,讓人覺得其中必有難言之處。於是猜測滿天飛,火燒到最高領導當局,甚至燒到皇親國戚或皇帝宰相及其他國家大臣。也有揭露弊端的媒體遭到主管機關示意警告等怪事,都令人民對於政治改革的誠意與用心產生疑問。

(三)太多前朝成員

一項被認為政府團隊會有不同調的原因,是有一些成員多少受到外力的影響或控制,存心做些與執政黨主流政策或價值相背離的事。這一問題的產生與新總統溫和作風不無關係,總統在競選時為展現寬厚的風度,聲明如果當選,不會將權力整碗端走,也即不會緊握全部國家大權,會謙讓一些給不同的政黨。於是在選後任用內閣閣揆及閣員時,出現有不同黨籍黨員或無黨籍者,有數位前朝的要員也都繼續任用。這批留用的藍營人物,被稱為「老藍人」,年紀相對較大,政治色彩偏藍。這些人的思想與作風比較像前朝的國民黨,不像當前執政的民進黨。這種不同調的執政團員,行事作風也易偏離團隊主軸,行動較欠積極,常要黨主席兼總統者,替他們背負黑鍋,收拾殘局。

二、團隊成員不同調原因探討

分析新行政團隊言行不同調的原因,約可從四方面觀察與說明:

(一)個人性格的原因

言行不同調的行政閣員總是相當固定的幾位,這些人不夠穩健的言論與行為不是自今日始,從早年就有跡象可循,顯然是其特殊個性使然。這些人的個性愛出風頭,較輕挑、不沉穩,出言容易不遜,讓人聽了覺得奇怪,也替他及整個行政團隊擔心。

(二)政策原因

造成新內閣行動不同調與政策上有某種程度包容與遷就有關。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政策基調與改革的理念有基本性質的矛盾與衝突,改革的意義是要破除不滿意的現狀,重新建立新模樣。但維持現狀却是要避免改革,要改革也有限度,不會完全推翻。事實上人民也了解新政府的政策不是要全部維持現狀,只在兩岸關係的政策上特別強調而已。但當其餘各項有問題的內政政策,未做大幅改革時,就不像政黨輪替,會辜負選民的期望。

(三)管理原因

新行政團隊會有不同調問題的發生與存在,也與團隊的管理失當欠佳有關。當前新政府團隊給人的印象是溫和有餘,魄力不足。一些不當的內閣成員該去除而未除,積弊該清掃而未清掃。發言不當或行事不當的成員少有自行管理,上層也少給他們監督管理,這與團隊上層管理者的帶人風格有關,也許沒錯,但也不全對。

(四)比較欠缺參選的歷練

行政院長及各部會首長相對於中央民意代表的立法委員以及地方行政首長,都比較缺乏參選歷練,除少數閣員曾經參選也擔任過地方首長如縣市長外,較多是以專家身分或政治世家的後代而擔任行政閣員的。未經參選歷練的行政專家在行事上常有較多自負的傲氣,容易我行我素,較少顧及他人與團隊。曾有人感嘆一些閣員會有看不起立委民代的態度,這種毛病使其會與黨中央主流價值與作風有所偏離。

三、不同調的不良後果

行政團隊不同調之所以令人驚訝與憂心是因此會造成許多方面的不良後果,重要者包括如下這幾方面:

(一)個人的形象不良

不同調者本身給人印象不佳,遲早會自食惡果,重要的惡果包括被批評、指責、被懷疑或被去除。批評太不沉穩、指責缺乏團隊精神,懷疑對執政團隊及人民不夠忠誠,當其嚴重犯錯時也有可能丟官。

(二)有傷高層領導者的政績

團隊的領導者如閣揆與總統或黨主席,對於部屬的言行後果好壞都要概括承受,因為人都是由他們直接或間接任命的。雖然部屬可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權,但上層領導人卻有管理權,對於言行不當的部屬有管理糾正的責任,未管是失責。機關部屬的績效與整個團隊的績效分離不開,都關係整體政績的成效,當部屬的言行不佳績效不良時,上層領導的政績必受其害。

(三)給團隊不良後果

行政團隊的分子言行績效不良,必然影響整個行政團隊的政績,老百姓對於團隊會有不良觀感,團隊的士氣與總成效也會被打折扣。團隊成員不同調的言行對於團隊的功能與績效會有拉扯與阻礙的不良作用。許多行政事務在各個不同的行政部門之間既可獨立又要合作,但是最後都結合成一筆總帳。不同調的行政閣員未能顧及團體並給團體加分,還會使團體扣分。未能對其他部門伸出援手,自己求助時也難獲得相助,都會使團隊的總績效大打折扣。

(四)人民的不良後果

人民受政府行政團隊的影響甚大,行政績效良好,人民受益受惠,行政績效不良,人民受苦受難。不同的行政閣員主持守護某一特殊組織與部門,行使某一特殊任務與功能,影響人民某一特定方面的生活。綜合所有行政閣員的全部職能,影響全國人民生活的全部。當其中一位或少數幾位行政閣員未能同調同步為人民的利益與幸福著想與盡力時,人民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益與幸福。

四、同調的必要性

行政團隊要能同調,相當必要,重要的理由有下列三點:

(一)展現團結

團體的成員言行能較一致,最重要的意涵是展現團結。言行不同調,要團結就難,因為無法相互了解,相互溝通與相互協助。而團結對於一個團體或團隊而言,是產生力量的要素。能團結就不難克服個人無法辦成之事。

個人加入行政團體或團隊而成立組織。組織比個人有太多的好處,除使個人達成個別無法達成的目標外,還可使個人發揮潛力,發展興趣,獲得成就,建立信心,得到學習,解決問題,增進效益。組織的形成可使組織發揮功能,達成目標,壯大力量辦理眾人之事,聚集權力壓制反抗,協調紛爭達成整合。能同調的行政團隊對於整個國家與社會的功用也有許多種,包括促成分工,加速進步,建立規範,溝通社會,提供貢獻,促進繁榮。

(二)政策的一致性

政黨政治的重要精神在於政策的宣示與推展。行政團隊對於政策必須要有一致的認識與堅持,才不會給人混亂不明的印象。不同調的行政團隊成員最糟糕的表現莫過於發言與實踐施政的行為與宣示的政策相違背或不吻合,讓人民搞不清楚今朝是何時,帶來混亂與迷惑之感。

政策鮮明,實際執政展現不背離宣示政策的執政團隊,都能為人民所喜歡,人民終究會給以支持。一個宣示要改革過去長久積存不良政治的新執政政黨,執政團隊成員中必須要展現與前朝政黨的政策與作為有所不同,期待改革不良政治的人民才不會失望。

(三)人民的願望

人民用選票選擇新政黨執政,希望新政黨組成的新執政團隊中不再用太多前朝老臣以及一些本身身分與角色不明的閣員,避免違背人民的願望。人的思維與行動會有習慣性,新政府所用舊政權時代的老臣在思維與做事目標與方法上較難有新的表現。人民於新團隊施政百日之後看出不少這種弊端,也都有點失望。這時是新執政團隊面臨重要抉擇的時候,需要更換一些不同調的閣員。人民希望新政府新施政要有別於舊政府的舊作風與舊毛病,新作風與新氣魄的新政治必要由較多新人才、新駕駛來主持與推動,不適合寄望老車手能改變太多。

五、調整的方法

面對新執政團隊中有不同調的閣員不少,主政的領袖必要有一些重要的抉擇,需要做調整,按照常理可行的方法有下列三項。

(一)去除嚴重不同調者

嚴重不同調的成員留在執政團隊中,必然有礙團隊的認同與團結,合理的調整之道是去除,留著搞亂全局會很不合算。

(二)管理與約束

對於不同調情況較輕微者,也有必要多加管理與約束。至於管理與約束的方法就考驗領導者的統御與領導的作風與能力。行政團隊成員的管理者與約束者包括內閣閣揆與國家最高領導人總統。

(三)重整編隊

當執政團隊嚴重不同調到未能展現良好的施政績效時,調整的方法就不得不考慮重整編隊。當然調整內閣是很嚴肅與慎重的事,必要深思熟慮。重整編隊時,重要的一步是更換閣揆,閣揆用錯了人,閣員出差錯就不算稀奇,因為其他的閣員是由他主導選用的。最高領導人在選擇新閣揆來重整編隊時,特別需要參考原閣揆的弱點與差錯,不可再選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