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Chapter2 選職者的優勢
當我在負責招募工作時,公司曾開出一個行銷實習生的職缺。假如你曾發布過實習職缺的消息,你知道求職信會如同雪片般飛來,那感覺就像你朝一池飢餓的鴨群撒出了麵包屑。當時我知道自己要篩選難以計數的人選,而這些人只是看到「有薪實習」的字眼便不假思索地投了應徵信。我的友人潔西建議我在職缺描述裡加上一項簡單的指示,看看有誰真的看過這些內容。
於是,我在職缺描述裡,要求應徵者在申請表的自由作答欄位,寫上當日的以太幣價格。我們是從事加密貨幣產業的公司,因此和他們應該要密切注意的產業資訊事相比,我認為這相對來說算是簡單的任務──只要使用谷歌搜尋一下就能找到。而且我不是想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只是要知道「你在應徵之前是否真的看過職缺描述」。
究竟有多少人照著指示去做呢?我只能說,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高達八成的應徵者要不是完全沒看職缺描述,就是沒看完。而且經過仔細檢視後,我發現他們和符合資歷的候選人沒有任何真正相似之處。我在社群媒體分享這項發現,很快便引起招募人員的迴響,他們紛紛表示這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這些數字和我的經驗差不多。我甚至遇過將近九成的候選人都資格不符。」
▼「我是一位篩選過數百份履歷的人資,這樣的結果相當準確。大部分應徵者要不是住的地方離太遠,不然就是資格完全不符。」
▼「身為前用人主管,就算有一百位應徵者通過求職者追蹤系統,讓我把他們放到候選名單裡,我還是可能只會邀請其中的五到十位參加篩選面試。」
雖然我們都說「資格不符」,但我想澄清一點:這些應徵者符合的條件不到五○%,而且經常遠低於這數字,我非常歡迎那些擁有可轉移技能、有計畫轉換跑道的轉職者。不過這次的情況並非如此。
假如你有認真在聽,你會注意到這其實是你的大好機會。當你看到有數百人應徵某個職缺時,不必感到氣餒,反而要慶幸這份工作的真正競爭對手人數其實少得多。
所以你在求職時掌握的籌碼比你想的還要多,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即使身處雇主市場,選職者仍握有籌碼
在不同的就業市場情況下,我經常聽到人們質疑自己是否依然能夠當個選職者。
當失業率升高、裁員頻繁、經濟停滯、工作似乎被科技取代時,這些疑問就會浮出檯面。這些問題很合理,你涯中屢見不鮮的是,就業生態注定是「雇主市場」,也就是說,求職者比好工作還要多。
當然,在宏觀層面上來說,你可能確實處於雇主市場,但正因如此,選職反而成為你最大的資產。它使你更具競爭力,同時也幫助你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大部分選職者都能親身見證這種好處:他們得以精挑細選下一份工作,由公司來說服他們接受這個機會。但是大家可能不會立刻明顯地察覺到,選職其實對公司也有好處。選職和公司的招募目標完全一致,因為他們和你一樣,都想找到適合彼此的對象!公司樂於找出適任的員工,而且有了本書提供的策略,你將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成為令人完全無法抗拒的人選。
因為重點在於:求職者耗費最少的時間,而公司則把風險降到最低。
沒有任何求職者想要白白浪費時間。寄出求職信卻無法保證所投入的時間會變成機會,真是令人心力交瘁。你也不希望招募流程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人感覺自己像在為一起曠日持久的案件擔任陪審員。
不過公司這麼做,是因為他們要把風險降到最低。他們要你通過一道又一道關卡,因為他們不想倉促行事而做出決定,除非他們確知你就是那個理想人選。
這就是選職徹底勝出的時候了。其他求職者在面試時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而選職者則是自信地呈現一個公司能看到有他們加入的未來,並且符合公司的期待。用人主管原本擔心做錯選擇而引發的嚴重焦慮也得到緩解,因為選職者消除了他們心中所有的疑慮。
這就像我成了新手父母,必須去逛娃娃車賣場。那裡有一百萬種選擇,每種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且標價足以讓荷包大失血。在那個時候,假如能有一位娃娃車天使坐在我的肩上說:「瑪德琳,我明白你認為新娃娃車最重要的是X、Y和Z。我知道你應該選哪一輛,我會逐步說明它為何最適合你的需求。」好喔,那就挑這輛。
這就是選職者所做的事。他們不會太注重玩數字遊戲,或是拿自己過去的豐功偉業讓用人主管留下深刻印象。他們了解眼前的這份工作,信心滿滿地表達自己為何是勝任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
因此,當選職者描繪的未來是他們能替公司解決問題,公司便願意給付優渥的薪資,摒棄其他人而錄取這位選職者。就算公司能找到其他薪資較低的人選,他們的選擇也不會變!

籌碼並非專屬於某個「類型」的應徵者
當我眼睛發亮地談論這個「選職者」的理想時,求職者很快便給了我一長串的理由,說明為何這不切實際,或是對他們來說不可行。這些理由包括:
▼我沒有厲害的學位。
▼我是轉職者。
▼我還是職場菜鳥。
▼我已經是職場老人了。
▼我的履歷上沒有品牌名稱。
▼那只對某些特定的專業人士才行得通。
我幫助過數千名客戶從求職者轉變為選職者,因此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是有可能的,儘管路上還有重重關卡。
談到關卡,我有一名客戶叫艾蘭娜,她來找我時懷有六個月的身孕,正在尋找新工作。她知道除了通話面試之外,她必須在正式面試時誠實面對那些公司,而且很顯然地,她就要當媽媽了。從表面上看來,她是高風險人選。大部分公司不想僱用剛入職就得請假的新人。
艾蘭娜加入我的輔導課程時,已經精疲力竭。她每天送出二十份求職信,而且早就放棄尋找完美工作的目標。她感到絕望,這時候只求有一份工作就好。
艾蘭娜從事企業培訓與發展的工作,在選職輔導之下,她徹底改變了整個做法。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她能以反映出自身真正價值的方式來談論自己。
艾蘭娜的錄取通知從零份攀升到九份。那些公司知道她身懷六甲,卻還是繼續提高待遇,爭取她接受錄取。有一家公司告訴艾蘭娜,他們一致同意她是第一人選,而且會竭盡所能讓她加入公司的團隊,包括彈性工時、可以從顧問做起、給予育嬰假,之後再擔任全職員工。這一切都是為了爭取她的加入。
有太多人一開始都和艾蘭娜一樣,精疲力竭,在求職路上辛苦奮鬥,卻比小狗試圖和貓咪當朋友更常遭到拒絕。不過選職的神奇之處在於:你不需要去改變自己。你是有價值的。你有很棒的態度、職業道德及才能。需要改變的是你的做法。這是一種你需要去培養的技能。你這一生都在培養新技能,現在就是該培養這種技能的時候了。
我能繼續說一長串的成功故事,敘述那些置身困境的人,透過選職而獲得非凡的成果。但是到了某個時候,你必須明白:這種成功並非專屬於菁英分子及特權階級。沒錯,你的人生有著艱難障礙,而這些障礙確實使得找工作更困難。那個富家子弟是第三代史丹佛商學院畢業生,母親是美林證券副總裁,因此他極有可能比你更容易拿到一份輕鬆的差事。不過我要說的是,你可以擁有更多,也能做到更多。你可以比現在更上一層樓,參與另一個等級的競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