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拒絕那道不愛的「菜」

選物件談戀愛,從拒絕開始!

拒絕了,跟誰去談呢?把不合適、不喜歡、不需要的「閒雜人等」拒之愛情門外。否則你的生活會一團糟。

男孩在電話中拒絕女孩的表白:「我覺得我們不太合適。」這聽起來是一句多麼殘忍的話,但又是一句多麼負責任的話。

女孩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圍繞在男孩身邊。她有時候會坐幾個小時的車去找他「借一本書」,他把書給她後,就匆匆去忙自己的事,似乎沒感覺到她的有意親近。她想幫他洗衣服,被他搶著拒絕;她想幫他整理房間,被他笑著婉謝。所有人都看得出她在默默地追求他。可他就是「不知好歹」,不領情。

他們的朋友都覺得他太無情。朋友們總愛充當「正義天使」,勸男孩對她熱情一點,畢竟女孩為他做了那麼多事(儘管他沒有接受),而且現在像這麼好的女孩到哪裡去找啊?男孩堅持自己的做法,他知道女孩根本不是自己的「菜」。

這個男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他的拒絕可能會讓女孩難以接受,讓她感到受到了傷害,但比起那些不愛卻給對方希望的舉動來說,這種傷害卻是最小的。

拒絕,是一個冷若冰霜的詞,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情。從心理上來講,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正面評價,希望帶給他人好的感受,而拒絕恰恰不能做到這一點。當我們拒絕他人後,我們會有一種愧疚感,我們會感到難過。一種憂鬱的惆悵就會伴隨著我們,一種靈魂被擠壓的感覺,久久揮之不去。因此,每個人都會討厭拒絕,逃避拒絕,害怕拒絕。

拒絕雖然是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詞,但卻是一個負責任的詞。它能把一些麻煩事掐死在萌芽狀態中,給人們避免了很多的傷害。特別是對一些感性的人來說,更需要理性的「拒絕」來自我保護。

兩情相悅的愛才會有真正的快樂,但是深陷愛中的人,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會放棄,他顧不上是否兩情相悅。這種情況下的人最容易受傷。如果一個不愛你的人接受了你的愛,他給你的也許不是愛,而是傷害。

在茫茫人海中,小賢遇到了很多投緣的異性朋友,她叫他們藍顏知己。與他們相處,她真的以為他們就是自己的「好兄弟」,純粹的好朋友。

然而,有一天,突然發生了「情變」――小賢的一位「知己」向她表白了。一場友情將變成愛情。這個男孩對小賢照顧有佳,在她的內心他一直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可靠的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唯一做不到的是無法讓小賢體會到臉紅心跳加速的感覺。
這個時候,小賢面臨著接受與拒絕的選擇,她被情所「困」。男孩的表白,使她的虛榮心得到了小小的滿足,可是,她心裡十分清楚,自己並不愛他。

小賢知道,拒絕意味著失去,或傷害。她不忍心失去一個好朋友,更不忍心傷害一個愛自己的人,何況,她還想好好享受一把他對自己的愛。於是,她不置可否,心中想說不,卻有口難開。小賢沒有直接拒絕,對方默認為小賢接受了,對小賢比以前更好了,每天給小賢發簡訊提醒她天寒多穿衣,有時候特地到她的公司樓下等她一起吃飯,在她的小背包裡準備零食……對小賢來說,愛她的人繼續愛著她,對方付出的是一顆熾熱的心,而她在逃避與享受中糾纏。

直到有一天,另一個男孩的出現讓小賢眼前一亮。她的生活變得亂七八糟,她像做賊一樣地生活著,刻意地躲避著那個愛她的人,又要小心翼翼地偷偷去與那個她愛的人約會。

有一天,小賢終於忍無可忍,鼓起勇氣對愛她的那個男孩說自己有了男朋友時,氣氛頓時變得尷尬極了,小賢不敢看他的眼睛,擔心宇宙快要爆炸。果然,男孩憤怒地爆發了:「為什麼你要背叛我?既然不愛我,當初為什麼不拒絕我?」

小賢有些委屈,當初沒明確拒絕他是不願傷害他,不願意失去他這位好朋友。然而,此時她的這個說法能讓對方接受嗎?對方不是傻瓜,當然能想到她這麼做的自私初衷。

從此,他們形如陌路。該留的還是沒留住,其中還產生了一種深深的仇恨。

不要以為不拒絕,就不會有傷害,實際上,錯誤的接受,比拒絕對人的傷害更大,不僅傷害了對方,也會傷害自己。你以前不敢拒絕,是為了怕增添煩惱。但是恰恰相反,拒絕像一柄巨大的梳子,快速地理順了雜亂無章的日子,使天空恢復明朗。

我曾與很多老師、朋友們探討,「喜歡」可以轉化為「愛」,那麼,「不愛」可以變為「愛」嗎?最終我們的答案是,不能!不要告訴自己,你根本不愛他,說不定以後就愛上他了。愛就是一種感覺——強烈與對方在一起的一種複雜感覺。或許你會說,日久生情不就是「不愛」轉變為「愛」的典範嗎?日久生情,起初兩人並不是不愛,只是沒有發展到愛。如果你已經對此人判了「不愛」的死刑,就不要期望今後會愛上他。

對於不愛的人,乾脆的拒絕。不要不忍心,你的不忍心,結果只能讓他愈陷愈深,當你想抽身而去的時候,你們也變成了仇人。

當一個你不愛的人向你示愛的時候,即使你很寂寞也要直接拒絕,否則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