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孩子」的代價
優秀而乖巧聽話的L憂鬱得不得了!她很難過的寫道:
從小L就是父母心目中乖巧聽話的小孩,考上北一女一年後,全家移民加拿大,在國外讀完高中、大學,工作兩年之後回台。平時自覺與父母互動良好,但有幾次因交往對象不符父母期待而發生衝突,最嚴重的一次是與現在的老公交往六年時。老公的父母在傳統市場做生意,都只有國中學歷;而L的父親是外商公司經理,母親有碩士學歷;菁英對攤商,激烈反對到與女兒關係降到冰點。她珍惜男友對自己的好,但父母的態度讓她痛苦到幾乎得憂鬱症。靠著對上帝的禱告,六年革命終於得到父母祝福,在去年結婚。
但L的妹妹正好相反,脾氣壞到不只對父母不敬,甚至怒罵;交往對象也常無疾而終,工作不順更是動輒回家抱怨。爸媽常欣慰的說:還好他們還有一個L;媽媽更說:她這輩子最大的功課就是妹妹。
但這情況在一星期之內突然改觀。妹妹的新男友開著名牌跑車,以備受禮遇的姿態出現在她家,父母完全不掩飾對他的滿意:年薪多少、是公司經理、什麼背景……但卻避不討論他的第一次婚姻。想到父母與妹妹之前如何冷落與苛待自己老公,看到「麻煩精」妹妹才與男友交往一星期,父母便高調得像要舉辦婚禮!L一方面心疼老公被父母不堪對待、被妹妹落井下石;一方面也為自己過去的聽話孝順不值,更無法盡釋前嫌與妹妹及其男友親密互動……。她只想知道,如何看開和不在意?如何自在面對他們?
廖老師建議:
妳完全明白自己的痛苦所為何來,也清楚目前最重要的是不再違反自己心意去取悅他們或應酬。既然已經將妳的心情和所受的委屈告知父母,不妨順便再多說一些:妳在這次事件中看見過去父母對妳的不公平與不仁慈,妳無法假裝忘記和無所謂。至少妳現在不想面對他們、更不想與妹妹及其男友應酬,妳必須有一段時間(由妳決定,或暫時先無限期放著,直到妳真正想面對為止)與他們中止來往,直到妳走過,而願意寬諒那天。假裝已無所謂是沒用的,因為火苗沒熄,往後定然不時爆發。
在這段時期,妳得好好的過日子,如果能出國去或好好的度個假也好,盡量把自己往有陽光的地方拉拔,直到心中也有陽光為止。
除開這些之外,我想談談父母的偏心。 父母偏心一定有之,人本來就有好惡、緣份也有好壞之分,父母的偏心更會因子女的乖不乖、可不可以要求、能夠軟土深掘嗎?而相對嚴重。換言之,父母對「好孩子」要求更多更嚴格;而對麻煩、不聽話的小孩要求很低,因為無法要求。「壞孩子」偶有佳作,反而容易意外獲得父母高規格的讚賞。而好孩子通常也容易掉入「用更多孝順來博取更多讚賞」的陷阱。停止這種追求,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可矣。也就是對父母盡該盡的情份,接受親人「合理」的期待就可,免得受到無情的傷害。
至於妹妹的「婚姻」,管的人太多,妳就別管了!
*幸福小祕訣:停止「用更多孝順來博取更多讚賞」!
不離婚,就別冷戰太久
與先生相持不下的Amy說:
其實已沒那麼愛先生,可是為什麼還很在意他?之前Amy與老公嚴重爭執後陷入冷戰,沒有互動已一段時日,家裡氣氛很糟,彷彿空氣凝結了、快要窒息;不知要如何面對及和解?心裡既矛盾、困擾又掙扎。
問題的根源很難解決,因為個性不合極難溝通,價值觀差太多;兩人個性都強,老公尤甚:大男人主義、傳統、固執、保守、脾氣壞、不體貼、凡事負面思考。而她又當不了小女人。
而且不知是不是更年期的關係,感覺很憂鬱。好長一段時間雙方僵持不下,也怕孩子受影響。要怎麼辦才好?
廖老師建議:
兩人住在一起,太沒有距離的相處,一不小心,就會互相傷害;傷害而錯過和解契機,如果再加上冷戰,就更是雪上加霜。
依妳所述,所有問題都是「古時候就存在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妳以硬對硬,只有越走越遠。雙方能互相妥協、各自退讓一步是最佳狀況,不過看來好像不太可能。所以必須有一個人先軟化:兩人相處那麼久,再硬的臭石頭也會有妳看得到的縫隙,只看妳願不願意先在態度上做出讓步,先伸出和解之手而已。
婚姻是很難的一件事。既不確定要離婚,就先努力一下吧。一直和對方爭強鬥勝,顧了面子失去裡子,又要考慮孩子受影響,自己更煎熬。有時示弱反而可以得到更多。至於在那些「點」示弱,就只能靠自己的經驗、觀察與智慧,畢竟那是妳的男人,沒有人比妳更了解。 不慣示弱,就心理建設一下,無關乎大、小女人。一旦放得下身段,那就海闊天空了!至於更年期症狀還是該求助醫生,尤其妳的情況有點小嚴重。
*幸福小祕訣:硬碰硬往往讓兩人漸行漸遠,總要有個人先軟化,先伸出和解之手。
姐弟戀主控權在男方
不甘放棄姐弟戀的賴小姐想問:
賴小姐的戀情剛萌芽,與男友在聯誼中認識,不是一見鍾情,但因聊得來,也交往了一個月。之後迫於姐弟戀的困局,雙方都有「修成正果必有困難」的共識,所以決定分手。但明明雙方都很有fu卻必須叫停,這結局叫人不甘心。賴小姐想知道現在「喊卡」是對的嗎?還是要克服困難爭取自己的幸福?
廖老師建議:
現代社會姐弟戀的情形越來越普遍,當事人與父母、親人之間為此衝撞爭執、對立痛苦的情況也隨之增多;相對的,彼此累積出來的對應之道,也逐漸成為某種社會成規。可以這麼說,有很多姐弟戀到後來修成正果;但也有很多實例被迫分手,在暗夜中哭泣。
其中的兩大因素在相差年歲和男方的堅持度。
粗略的說:如果女方大男方不超過四歲,家人阻力比較小;大七歲以上,通常都會引起不小的家庭風波,尤其是如果女方已屆高齡產婦的關卡。
這時就要看男方的態度決定戀情的可否繼續。若男方很堅持、有非結婚不可的決心,通常家長最後都會勉強同意。不過,有些二十七、八的男子,並沒有結婚的迫切感;相對於女友的三十五,兩人步調必有差距,在父母反彈與女友催逼壓力下,男方會有遁逃的意念。這是致命的姐弟戀魔咒。
在妳的狀況裡,男方已預知父母的反對,才會知難而退;之後妳還期待他會堅持下去嗎?請冷靜考慮。才交往一個月,雖會痛苦,但比起長期抗戰的煎熬與不確定,這樣是對的。
一開始就橫亙著大困難的感情,當對方也遲疑時,值得女性冒險用大把青春去搏嗎?
*幸福小祕訣:姐弟戀成功與否取決於男方夠不夠堅持,若男方先遲疑,女方也不必冒險賭青春。
優秀而乖巧聽話的L憂鬱得不得了!她很難過的寫道:
從小L就是父母心目中乖巧聽話的小孩,考上北一女一年後,全家移民加拿大,在國外讀完高中、大學,工作兩年之後回台。平時自覺與父母互動良好,但有幾次因交往對象不符父母期待而發生衝突,最嚴重的一次是與現在的老公交往六年時。老公的父母在傳統市場做生意,都只有國中學歷;而L的父親是外商公司經理,母親有碩士學歷;菁英對攤商,激烈反對到與女兒關係降到冰點。她珍惜男友對自己的好,但父母的態度讓她痛苦到幾乎得憂鬱症。靠著對上帝的禱告,六年革命終於得到父母祝福,在去年結婚。
但L的妹妹正好相反,脾氣壞到不只對父母不敬,甚至怒罵;交往對象也常無疾而終,工作不順更是動輒回家抱怨。爸媽常欣慰的說:還好他們還有一個L;媽媽更說:她這輩子最大的功課就是妹妹。
但這情況在一星期之內突然改觀。妹妹的新男友開著名牌跑車,以備受禮遇的姿態出現在她家,父母完全不掩飾對他的滿意:年薪多少、是公司經理、什麼背景……但卻避不討論他的第一次婚姻。想到父母與妹妹之前如何冷落與苛待自己老公,看到「麻煩精」妹妹才與男友交往一星期,父母便高調得像要舉辦婚禮!L一方面心疼老公被父母不堪對待、被妹妹落井下石;一方面也為自己過去的聽話孝順不值,更無法盡釋前嫌與妹妹及其男友親密互動……。她只想知道,如何看開和不在意?如何自在面對他們?
廖老師建議:
妳完全明白自己的痛苦所為何來,也清楚目前最重要的是不再違反自己心意去取悅他們或應酬。既然已經將妳的心情和所受的委屈告知父母,不妨順便再多說一些:妳在這次事件中看見過去父母對妳的不公平與不仁慈,妳無法假裝忘記和無所謂。至少妳現在不想面對他們、更不想與妹妹及其男友應酬,妳必須有一段時間(由妳決定,或暫時先無限期放著,直到妳真正想面對為止)與他們中止來往,直到妳走過,而願意寬諒那天。假裝已無所謂是沒用的,因為火苗沒熄,往後定然不時爆發。
在這段時期,妳得好好的過日子,如果能出國去或好好的度個假也好,盡量把自己往有陽光的地方拉拔,直到心中也有陽光為止。
除開這些之外,我想談談父母的偏心。 父母偏心一定有之,人本來就有好惡、緣份也有好壞之分,父母的偏心更會因子女的乖不乖、可不可以要求、能夠軟土深掘嗎?而相對嚴重。換言之,父母對「好孩子」要求更多更嚴格;而對麻煩、不聽話的小孩要求很低,因為無法要求。「壞孩子」偶有佳作,反而容易意外獲得父母高規格的讚賞。而好孩子通常也容易掉入「用更多孝順來博取更多讚賞」的陷阱。停止這種追求,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可矣。也就是對父母盡該盡的情份,接受親人「合理」的期待就可,免得受到無情的傷害。
至於妹妹的「婚姻」,管的人太多,妳就別管了!
*幸福小祕訣:停止「用更多孝順來博取更多讚賞」!
不離婚,就別冷戰太久
與先生相持不下的Amy說:
其實已沒那麼愛先生,可是為什麼還很在意他?之前Amy與老公嚴重爭執後陷入冷戰,沒有互動已一段時日,家裡氣氛很糟,彷彿空氣凝結了、快要窒息;不知要如何面對及和解?心裡既矛盾、困擾又掙扎。
問題的根源很難解決,因為個性不合極難溝通,價值觀差太多;兩人個性都強,老公尤甚:大男人主義、傳統、固執、保守、脾氣壞、不體貼、凡事負面思考。而她又當不了小女人。
而且不知是不是更年期的關係,感覺很憂鬱。好長一段時間雙方僵持不下,也怕孩子受影響。要怎麼辦才好?
廖老師建議:
兩人住在一起,太沒有距離的相處,一不小心,就會互相傷害;傷害而錯過和解契機,如果再加上冷戰,就更是雪上加霜。
依妳所述,所有問題都是「古時候就存在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妳以硬對硬,只有越走越遠。雙方能互相妥協、各自退讓一步是最佳狀況,不過看來好像不太可能。所以必須有一個人先軟化:兩人相處那麼久,再硬的臭石頭也會有妳看得到的縫隙,只看妳願不願意先在態度上做出讓步,先伸出和解之手而已。
婚姻是很難的一件事。既不確定要離婚,就先努力一下吧。一直和對方爭強鬥勝,顧了面子失去裡子,又要考慮孩子受影響,自己更煎熬。有時示弱反而可以得到更多。至於在那些「點」示弱,就只能靠自己的經驗、觀察與智慧,畢竟那是妳的男人,沒有人比妳更了解。 不慣示弱,就心理建設一下,無關乎大、小女人。一旦放得下身段,那就海闊天空了!至於更年期症狀還是該求助醫生,尤其妳的情況有點小嚴重。
*幸福小祕訣:硬碰硬往往讓兩人漸行漸遠,總要有個人先軟化,先伸出和解之手。
姐弟戀主控權在男方
不甘放棄姐弟戀的賴小姐想問:
賴小姐的戀情剛萌芽,與男友在聯誼中認識,不是一見鍾情,但因聊得來,也交往了一個月。之後迫於姐弟戀的困局,雙方都有「修成正果必有困難」的共識,所以決定分手。但明明雙方都很有fu卻必須叫停,這結局叫人不甘心。賴小姐想知道現在「喊卡」是對的嗎?還是要克服困難爭取自己的幸福?
廖老師建議:
現代社會姐弟戀的情形越來越普遍,當事人與父母、親人之間為此衝撞爭執、對立痛苦的情況也隨之增多;相對的,彼此累積出來的對應之道,也逐漸成為某種社會成規。可以這麼說,有很多姐弟戀到後來修成正果;但也有很多實例被迫分手,在暗夜中哭泣。
其中的兩大因素在相差年歲和男方的堅持度。
粗略的說:如果女方大男方不超過四歲,家人阻力比較小;大七歲以上,通常都會引起不小的家庭風波,尤其是如果女方已屆高齡產婦的關卡。
這時就要看男方的態度決定戀情的可否繼續。若男方很堅持、有非結婚不可的決心,通常家長最後都會勉強同意。不過,有些二十七、八的男子,並沒有結婚的迫切感;相對於女友的三十五,兩人步調必有差距,在父母反彈與女友催逼壓力下,男方會有遁逃的意念。這是致命的姐弟戀魔咒。
在妳的狀況裡,男方已預知父母的反對,才會知難而退;之後妳還期待他會堅持下去嗎?請冷靜考慮。才交往一個月,雖會痛苦,但比起長期抗戰的煎熬與不確定,這樣是對的。
一開始就橫亙著大困難的感情,當對方也遲疑時,值得女性冒險用大把青春去搏嗎?
*幸福小祕訣:姐弟戀成功與否取決於男方夠不夠堅持,若男方先遲疑,女方也不必冒險賭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