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5】
要找到願意和我約會的男人沒什麼困難的,但他們從來不想進行到下一步,和我保持長久的關係。我要種下什麼業力種子才能換來一點承諾?
有許多我給人們的建議,似乎都是在一場會談過後,一邊穿越人群一邊扭過頭去,對著緊跟我身後的求教者喊出來的。這次是在巴黎,我剛結束一頓晚餐餐敘,參加者是一群商界人士,他們來自四面八方──香港、中東、德國。凱西邁著果斷堅定的步伐朝我走來,彷彿一個正在執行任務的人。
我還記得前一年在美國的一場談話中見過她,但不知什麼事急迫到讓她飛過大半個地球,前來尋求後續幫助。之前在美國時,她已經徹底單身一段時間了,迫切想要一個男朋友,任何一個都好,於是我跟她講了小安去養老院的事,我知道她會去試試,她是個很有決心的人。
「好的,格西拉,所以……嗯,您的辦法真的有用,但也太有用了!我不但吸引到異性,還吸引到一大票!有可愛的男孩,也有性感的猛男!」說到這裡,她臉都紅了。
她的抱怨讓我有點錯愕,我挑眉問道:「凱西,我不懂,那所以問題在哪裡?」
「一大票異性,沒有一個要給我承諾。」她哀號:「我是說,我們出去約會幾次,當我開始表達出一點要長久交往的意思,他們就變得很緊張,然後就開始退縮。我要種下什麼業力種子,才能找到一個聽到要定下來會很高興的男人?」
一如往常,我們需要想想你要的東西本質是什麼。我們需要想想「承諾」這個概念。承諾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來問問彌勒菩薩。
我們都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佛陀生在印度──確切說來,是兩千五百年前──但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位佛陀只是許多位應該要降生到世上的佛陀之一。西藏人說下一位轉世佛陀會是個名叫彌勒的人,而且他已經預先發送了一些訊息。在比十六個世紀還更久之前,這些訊息就以經文的形式向一位聖哲顯現了。
這些經文當中的一則教法,說的是某種西藏人稱之為「哈拉克什喃答喀」(hlaksam namdak)的精神。它意味著為事物負起完全的責任,有點類似「責無旁貸」的態度,但格局又更宏大許多。 它意味著無論我們置於何種處境之中,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要負起責任讓周遭的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並且不要遭逢不想要的。它意味著即使是在知道沒人會幫助我們的時候,也要為他人負起責任。
「凱西,聽著。」我們漫步經過河邊幾間美麗老宅,煤氣燈在一片黑暗中閃閃爍爍。我解釋道:「你必須抱持這種想法,你必須將他人的需要當成自己的責任,有點類似『我會是那個讓事情實現的人』,為你身邊許許多多的人們。這就會種下業力種子,讓你遇見一個願意承諾長久關係的好青年。」
我說啊,抱持照顧他人需求的想法是很好,但在這裡我們需要一點協助。首先,要長久信守這種承諾並不容易。我們都知道助人是美事、是善行,但正如同許多人都曾向我提出來的一樣,多數人根本無暇他顧,大家都要付帳單、打掃家裡、在上班前把衣服洗好……如果我不為身邊人們的需求負起責任,或許就真的找不到一個願意給我承諾的男人。但我如果光是照顧自己的需求就已經疲於奔命,哪還顧得了別人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之美妙。有一個地方是照顧自身需求和照顧他人需求能夠合而為一的地方,有一個地方是這兩件事會成為同一件事的地方。
想一想我們探討過的那枝讓我們對事物改觀的筆。如果我想在我的世界看到一枝筆(而不是一個磨牙玩具),那麼我就需要先提供筆給其他人。如果我自己想要有人陪,那麼我就必須先提供他人陪伴。
凱西和我在左岸邊上一個景色宜人的地點停步,這裡俯瞰塞納河以及對岸沿河散步的人們。
我說明道:「假設,我想要的無非就是得到一個甜甜圈,一個我最愛的口味,一個塗滿楓糖的甜甜圈。表面上看來,好像我是走進甜甜圈店、結帳付錢,得到了甜甜圈。表面上看來,甜甜圈是在店裡後頭烤出來的,是用麵粉、鮮奶和糖做成的。但現在我們知道以上這一切都不是甜甜圈真正的來處。你或許有錢,你或許走進了一家甜甜圈店,但他們說不定賣光了。然而,某個朋友卻可能在這時送你一個免費的甜甜圈。「如同那枝筆讓我們看到的,甜甜圈真正的來處在於過去我曾經給了某人像甜甜圈這樣的東西。換言之,如果我想吃甜甜圈,那麼我就需要先幫助別人吃到甜甜圈。意思是說,在看見甜甜圈從我的嘴巴吃進去之前,我必須先讓甜甜圈從另一個人的嘴巴被吃進去。如果我不去讓甜甜圈進入你口中,我嘴裡就也得不到甜甜圈。
「我們所有人都很習慣將『我的』嘴巴和『你的』嘴巴看成是不一樣的,因為當你吃進甜甜圈時,並不意味著我也吃進了甜甜圈。但現在我們都明白甜甜圈真正的來處是:讓某人得到一個甜甜圈是讓另一個人也得到甜甜圈的方法。視覺上,你的嘴巴看起來和我的嘴巴不同。但就作用而言,這兩者沒有差別。所以區分這兩者不再有意義,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因為除非你的嘴巴得到一個甜甜圈,否則我的嘴巴得不到。
◎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
「針對從男人那裡得到承諾這一點而言,如果你明白承諾真正的來處,要種下對的業力種子就變得容易許多。從伴侶那裡得到承諾的業力種子,在於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將周遭人們視為你個人的責任。某人在趕時間,他需要這個車位,你就確保他得到他要的。餐桌邊有個人的披薩上沒有他要的橄欖,你就是那個起身去找一些橄欖回來的人。高速公路上,某輛卡車掉了一大箱貨品,你就拿出手機打給警察,通報說路上有障礙物。
「如果你想要男人給出一點承諾,你就必須以他人為己任。而現在要這麼做可是易如反掌,因為你已經明白了業力種子是怎麼回事:你知道照顧他人實際上就是在照顧自己。你無法不顧他人而只顧自己,也無法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
「因為你就是他人。」凱西停頓了好一會兒來消化這一切。我知道這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保持安靜(有時這對我而言是個挑戰)。然後我從她眼裡看到她反應過來了,我知道她懂了。我知道她準備要問那個最重要的問題了;我已經看到它出現了。
「好吧,格西拉,我懂,但是……就實際層面而言,您究竟建議我怎麼做呢?」好的,我們就實際一點吧。如果事情不夠具體,你也沒辦法著手去做。所以,接下來一到兩週,要為每個與你一起用餐的人的快樂負起責任,確保所有人確實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有什麼不合意,就幫他們解決。你要為每個人負起責任,並且讓自己習慣「為他人負責,其實也是在為自己負責」的想法。
讓這種餐桌邊的承諾變成習慣,然後等著看男人給你承諾。
沒錯,結果凱西現在擁有一份我所見過最美好的感情。他們已經在一起好幾年了,這位男士穩定而專一,默默為她付出,每天持續不斷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地照顧著她的需求與渴望。她也繼續種下相同的業力種子,好讓他對她忠貞不渝、始終如一。
【問題12】
當我和伴侶搬去住在一起時,他(事先毫無預警地)帶著一隻貓出現。我喜歡寵物,但我自己不養,因為我覺得養寵物就沒法抽身去任何地方了。一切正如所料,現在當我家那位必須回老家拜訪家人時,我為了餵貓哪兒也去不了,而且我還發現我對貓毛過敏。我該怎麼辦?
創辦安鼎國際鑽石時,其中一家給予我們啟發的公司是新力集團(Sony Corporation),以及它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我們鑽研他的暢銷書《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亦即新力的成功故事。這本書裡最重要的一個想法可以用來解決你的貓咪困境,乃至於其他任何你和同住者之間可能會有的問題。
盛田先生說,新力創社的其中一個理念,就是要提供顧客他們真正想要但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產品或功能。觀察大眾,細心留意他們的需求,如此一來,你才能提供對他們真正有幫助的東西,即使他們連想都還沒想到過。我稱此為「強巴之道」。
許多年來,跟在我最主要的西藏老師堪仁波切洛桑達欽格西身邊,我的角色包括廚子、洗碗工、司機、洗衣工、傭人和園丁。協助創立鑽石公司之後,我天天出門在外,只得找個人來代替我做這些差事。很幸運地,我找到強巴‧隆日。
強巴是個開朗、安靜又相當虔誠的年輕西藏僧侶,扮演起這些角色來是遊刃有餘、適得其所。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安排好那些上門請求面見上師的人潮,確保每個想見他的人都見得到,同時又不能讓他負擔過重廟裡的廚房就充當等候室,那裡往往擠滿了想見上師的信徒。我們必須泡茶給他們喝,在有時會很漫長的等待時間裡讓他們不要太無聊。
就是在這樣的時間裡,強巴教我僧院裡的僧侶被訓練出來的殷勤待客之道──這在西藏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一項技巧。雪域裡,客人真的就是上賓,我家真的就是你家。
強巴說:「客人到來前,就要在廚房餐桌上放滿一盤盤的點心。那裡放餅乾,這裡放水果,桌子那頭或許再放一堆糌粑。
「這裡一壺水,那裡一壺果汁,這裡一壺茶,那裡一壺咖啡;到處都要有很多的杯子。
「門上響起敲門聲時是關鍵時刻。打開門,迎接客人,然後後退一步,請他們進來廚房。當他們走進來時,用心看著他們的眼睛。
「當你迎接客人時,對方會和你有一些眼神接觸。但接著他們的目光會環顧房間,並且落在餐桌上,這才是你真正必須注意的時候。
「我們將點心擺在餐桌上各個不同地方,這樣就能看出客人的目光落在何處。當客人看到自己愛吃的東西時──或許是糌粑──目光就會停在那裡,流連個一下下。
◎看著人們的眼睛,觀察他們需要什麼。
「這時你要做的是請對方坐下,然後你直接就去拿糌粑,端起盤子送到他面前──『趁還在等的時候,您要來一點嗎?』接著看對方的目光落在哪一種飲料上,就倒一杯給他。
「看看他的糌粑,看看他的杯子,一邊持續觀察他的眼睛,一邊透過交談多認識他一點,了解他為什麼要來見仁波切。杯裡的飲料只剩三分之一時,趕緊再多倒一點。
「持續觀察他的眼睛,預先料中他的需求,這就是殷勤待客之道的精髓。」對待伴侶之道也是如此。你和他之間的問題,本質在於他對你的需求不夠敏感。或許他讓你和一隻掉毛的貓困在一起,或許他在三更半夜邀了吵鬧不休的朋友來家裡,或許他留了一堆髒碗盤在洗碗槽裡。重點在於,如果你希望他察覺到你的需求,那麼你就得喚醒你自己的敏感神經,敏銳地察覺到身邊人們的需求。
就從「看眼色」開始,猜猜看人們可能想要什麼或需要什麼。熟練這件事,並且如同前面所說,挑一塊肥沃的土地來種下這些業力種子。選擇像是你的父母或某個在你的人生中真正幫助過你的人,每天花一點點時間想想他們的需求,想想你能為他們做什麼。不需要是什麼大事,只要是某件用心想出來的事情即可,因為這樣會創造更多的業力種子。選擇一天當中你通常能靜靜獨處的時間來思考這件事,像我就喜歡在吃早餐時為他人計畫安排。在一天終了的咖啡禪修中,「已有具體計畫」是另一件能讓業力種子長得超快的事情。
相較於和同住者把話說開,相較於討論、爭吵或提醒,我們這才是針對一開始創造了真正的業力種子在努力──那個讓我們看見一枝筆或一堆髒碗盤的業力種子。一旦學會觀察、照顧他人的微小需求(而這對你自己和他們來說都已經是人生一大樂事),你將發現和你住在一起的人突然變得體貼多了。
也許那隻貓有一天就被送給某個家中小孩很愛寵物的表親,而你連開口請求都不用。
【問題41】
我花了很多工夫讓公婆滿意我和我們的關係,但我先生從來不懂回報。尤其是對我媽,他從來不會表現一點尊重和關心。我需要什麼業力才能讓他看見我們雙方都有自己在乎的家人?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這些問題有很多是在餐廳裡提出來的,但我不希望你對我有錯誤的印象──我可不是成天都在吃。我只是覺得當有人需要談自己的感情問題時,配上一杯熱可可或一碗好沙拉往往會比較放鬆。而且在外面可以接觸到人群,我們可以欣賞並感謝一下生命中有他們的存在。
無論如何,我是在烏克蘭的基輔一家很棒的戶外陽台咖啡廳,被米娜問了這個問題。我們到基輔去舉辦金剛商業學院的課程。我把兩位助理趕到另一桌,好讓我們可以坦白地聊一聊。米娜的先生羅柏則和地面工作人員外出,去找那晚講座上的音響系統需要的一種怪電線。我的視線越過米娜,享受著戶外風光。
「那麼,米娜,聽著。關於業力種子,寫得最好的書是哪一本?」她露出笑容。米娜有個特質,就是她知道自己的專業──她真的下苦功自學,把事情學好、做對。
她迅速答道:「世親菩薩的《俱舍論》。而我們談的主要是第四章的內容。」我點點頭,說:「那麼,在心識裡種下種子有哪兩種最明顯的方式──一個讓我們看見羅柏對令堂多尊重一點的種子?」「我們所說的任何話或所做的任何事,這是種下種子最明顯的兩種方式。」她倒背如流地一口氣說出來。
我說:「是。而在這裡,我們想種下的種子是……」
「讓他表現出一點尊重的種子。當然,這就意味著,我自己要先表現出一點尊重。」
「對誰呢?」
「唔,可以是對任何人。不一定是對某人的父母,或特別是對羅柏的父母。舉例而言,如果我在工作上注意對主管表現出尊重,那就會種下讓我看見羅柏對我媽尊重一點的種子。」我點點頭。基本概念她都懂了。但我們還能更進一步。
「是,所以你想一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話來說,或者想一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事來做。但是什麼讓你會去這麼想呢?」
米娜眼珠子往上轉,盯著罩住我們和桌子的戶外大陽傘。她說:「這個嘛,我猜就像世親菩薩書裡說的。我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會在心識裡種下種子,讓我們之後看到一樣的事物在身邊發生。
「但在做某件事或說某些話之前,總是先有某種思維狀態:我們『想』怎麼說,或者我們『想』怎麼做。有點像是一個意圖,或者一個動機。」
「而這個『想』的動作種下的種子……」我提示她。
「……是最強大的。」她把話接完。她看著我,眼裡帶有疑問。「所以您是什麼意思?您要我怎麼……『想』?」
我望向外面街上,看著基輔市中心的建築──蘇維埃政權冷戰時期不成樣的建築,混雜著現今新冒出來的一些酷地方,和那些真的很老的古典建築完美融合在一起。
我說:「你說對了。做某些事、說某些話,種下的都是次要的業力種子,但它們很容易執行。我們可以立定目標,每天至少一次,當主管要求我們做事時給予熱情的回應。我們也可以打包票說在接下來兩週,每天上班都早到十五分鐘,並且主動詢問主管當天有沒有特別需要我們做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事或聽得到的話,很容易就能注意自己有沒有做到。而且,確實,如果你說那些話、做那些事,你漸漸就會看到羅柏對待令堂的態度不一樣。」米娜歪著頭,問道:「那有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比『漸漸』快一點?」我點點頭,說:「你剛剛說的沒錯。認真想一下就會發現,任何時候,當我們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會種下兩個層面的業力種子。因為首先我們要『決定』做什麼或說什麼,而這個決定的動作本身就種下了強大的種子,即使我們甚至沒有機會真的按照自己的決定去做、去說。
「意思是,如果我們先有個意圖,然後按照那份心意來行動,這樣的種子當然強大得多──就某方面而言可以說是加倍的。但當我們修正行動的意圖時,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發生在心識深處的行動。
所謂的『心識深處』是一個很接近意念核心的地方,種子本身都存放在那裡。」米娜指指她的頭,但我指指我的心。「西藏人說種子的倉庫、意念的核心,在這裡,在心裡,就在脊椎前面、沿著脊椎而行的一條通道裡。在那地方的深處有一個小小的宇宙,一個不比針頭大的小圓點,佛家稱之為『不壞明點』,裡面存放著所有我們已經種下但還沒開花結果的種子。
「每一年,你大概會在那個迷你空間裡創造出二十億個種子。而在有機會開花結果之前,每一個你所創造的種子每二十四小時力量都會加倍。所以,在那裡有成千上百億的種子,就存放在核心裡。當你『決定』要說某些話或做某些事時,在採取行動之前的瞬間,無數新的種子就會直接注入那個迷你倉庫當中。
「所以,你何以採取某種行動的『理由』實際上比你的行動更強而有力。」米娜點點頭,說:「有道理,而且這也解釋了其他許多事情。表面上看來,人們做了正確的事,但我們不知道他們內心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他們會做自己正在做的事,即使他們做的是正確的事。」我點點頭,等著她繼續推敲下去。她開口道:「所以我……我必須想清楚,每當我表現出尊重的時候,是什麼『引發』了我的尊敬,這才是讓我在身邊看到尊重的根本種子。」
我補充道:「至於比『漸漸』快一點,現在讓我們回到這個特定的種子,這個能讓我們看到羅柏對令堂多一點尊重的種子。你對他的父母表現出尊重會是一個好的種子嗎?」 米娜點頭,但她已經體會到更深一層了。她的眼神亮起來,我知道她明白了。
「對他們表現出尊重是很好,比方說,在他們生日時送個很不錯的禮物。在跟他們說話時表現出尊重也很好,比方每次見面都很親暱地以『爸』、『媽』來稱呼他們。但我怎麼『想』他們……」她張口結舌地停在那裡。
「可是我不尊敬他們啊。」她脫口而出道:「我想要表現得很尊重他們,我想要看起來像是尊重他們的樣子,但內心深處我並不真的尊敬他們。」
她出神地望向陽台後方的一排樹,輕聲下結論道:「而這是羅柏不尊重我媽真正的原因。」
我說,認清真相是好事,但如果我們不加以運用,真相的意義就不大。
我問:「為什麼你不尊敬他們?」
「呃……我猜……我猜我沒認真想過。」米娜招認道:「我是說,如果我認真想一想,他們其實有很多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我想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他們有多慈愛──我很讚賞他們對每一個人的慈愛。」
這就是了,我們終於找到了。尊敬的根源就在於愛。「所以,米娜,你有什麼行動計畫?」
她微笑道:「什麼計畫呢?嗯……我猜我要繼續去想他們令我尊敬的原因──真正由衷的尊敬,出於對他們的愛而產生的尊敬。我必須『愛』我公婆,真心的愛,不只是口頭上或行動上的愛,而是在我最私密的念頭裡,在種子的針頭型迷你倉庫裡。「我必須像愛我媽一樣地愛他們……然後羅柏就也會愛她,而我就會看到他尊重她。」
我們把拿鐵喝完。我把助理集合起來,大夥兒一起朝基輔的市中心廣場走去。我要買點特別的小東西,回家後獻給那位讓我種下種子的老太太。
要找到願意和我約會的男人沒什麼困難的,但他們從來不想進行到下一步,和我保持長久的關係。我要種下什麼業力種子才能換來一點承諾?
有許多我給人們的建議,似乎都是在一場會談過後,一邊穿越人群一邊扭過頭去,對著緊跟我身後的求教者喊出來的。這次是在巴黎,我剛結束一頓晚餐餐敘,參加者是一群商界人士,他們來自四面八方──香港、中東、德國。凱西邁著果斷堅定的步伐朝我走來,彷彿一個正在執行任務的人。
我還記得前一年在美國的一場談話中見過她,但不知什麼事急迫到讓她飛過大半個地球,前來尋求後續幫助。之前在美國時,她已經徹底單身一段時間了,迫切想要一個男朋友,任何一個都好,於是我跟她講了小安去養老院的事,我知道她會去試試,她是個很有決心的人。
「好的,格西拉,所以……嗯,您的辦法真的有用,但也太有用了!我不但吸引到異性,還吸引到一大票!有可愛的男孩,也有性感的猛男!」說到這裡,她臉都紅了。
她的抱怨讓我有點錯愕,我挑眉問道:「凱西,我不懂,那所以問題在哪裡?」
「一大票異性,沒有一個要給我承諾。」她哀號:「我是說,我們出去約會幾次,當我開始表達出一點要長久交往的意思,他們就變得很緊張,然後就開始退縮。我要種下什麼業力種子,才能找到一個聽到要定下來會很高興的男人?」
一如往常,我們需要想想你要的東西本質是什麼。我們需要想想「承諾」這個概念。承諾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來問問彌勒菩薩。
我們都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佛陀生在印度──確切說來,是兩千五百年前──但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位佛陀只是許多位應該要降生到世上的佛陀之一。西藏人說下一位轉世佛陀會是個名叫彌勒的人,而且他已經預先發送了一些訊息。在比十六個世紀還更久之前,這些訊息就以經文的形式向一位聖哲顯現了。
這些經文當中的一則教法,說的是某種西藏人稱之為「哈拉克什喃答喀」(hlaksam namdak)的精神。它意味著為事物負起完全的責任,有點類似「責無旁貸」的態度,但格局又更宏大許多。 它意味著無論我們置於何種處境之中,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要負起責任讓周遭的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並且不要遭逢不想要的。它意味著即使是在知道沒人會幫助我們的時候,也要為他人負起責任。
「凱西,聽著。」我們漫步經過河邊幾間美麗老宅,煤氣燈在一片黑暗中閃閃爍爍。我解釋道:「你必須抱持這種想法,你必須將他人的需要當成自己的責任,有點類似『我會是那個讓事情實現的人』,為你身邊許許多多的人們。這就會種下業力種子,讓你遇見一個願意承諾長久關係的好青年。」
我說啊,抱持照顧他人需求的想法是很好,但在這裡我們需要一點協助。首先,要長久信守這種承諾並不容易。我們都知道助人是美事、是善行,但正如同許多人都曾向我提出來的一樣,多數人根本無暇他顧,大家都要付帳單、打掃家裡、在上班前把衣服洗好……如果我不為身邊人們的需求負起責任,或許就真的找不到一個願意給我承諾的男人。但我如果光是照顧自己的需求就已經疲於奔命,哪還顧得了別人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之美妙。有一個地方是照顧自身需求和照顧他人需求能夠合而為一的地方,有一個地方是這兩件事會成為同一件事的地方。
想一想我們探討過的那枝讓我們對事物改觀的筆。如果我想在我的世界看到一枝筆(而不是一個磨牙玩具),那麼我就需要先提供筆給其他人。如果我自己想要有人陪,那麼我就必須先提供他人陪伴。
凱西和我在左岸邊上一個景色宜人的地點停步,這裡俯瞰塞納河以及對岸沿河散步的人們。
我說明道:「假設,我想要的無非就是得到一個甜甜圈,一個我最愛的口味,一個塗滿楓糖的甜甜圈。表面上看來,好像我是走進甜甜圈店、結帳付錢,得到了甜甜圈。表面上看來,甜甜圈是在店裡後頭烤出來的,是用麵粉、鮮奶和糖做成的。但現在我們知道以上這一切都不是甜甜圈真正的來處。你或許有錢,你或許走進了一家甜甜圈店,但他們說不定賣光了。然而,某個朋友卻可能在這時送你一個免費的甜甜圈。「如同那枝筆讓我們看到的,甜甜圈真正的來處在於過去我曾經給了某人像甜甜圈這樣的東西。換言之,如果我想吃甜甜圈,那麼我就需要先幫助別人吃到甜甜圈。意思是說,在看見甜甜圈從我的嘴巴吃進去之前,我必須先讓甜甜圈從另一個人的嘴巴被吃進去。如果我不去讓甜甜圈進入你口中,我嘴裡就也得不到甜甜圈。
「我們所有人都很習慣將『我的』嘴巴和『你的』嘴巴看成是不一樣的,因為當你吃進甜甜圈時,並不意味著我也吃進了甜甜圈。但現在我們都明白甜甜圈真正的來處是:讓某人得到一個甜甜圈是讓另一個人也得到甜甜圈的方法。視覺上,你的嘴巴看起來和我的嘴巴不同。但就作用而言,這兩者沒有差別。所以區分這兩者不再有意義,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因為除非你的嘴巴得到一個甜甜圈,否則我的嘴巴得不到。
◎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
「針對從男人那裡得到承諾這一點而言,如果你明白承諾真正的來處,要種下對的業力種子就變得容易許多。從伴侶那裡得到承諾的業力種子,在於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將周遭人們視為你個人的責任。某人在趕時間,他需要這個車位,你就確保他得到他要的。餐桌邊有個人的披薩上沒有他要的橄欖,你就是那個起身去找一些橄欖回來的人。高速公路上,某輛卡車掉了一大箱貨品,你就拿出手機打給警察,通報說路上有障礙物。
「如果你想要男人給出一點承諾,你就必須以他人為己任。而現在要這麼做可是易如反掌,因為你已經明白了業力種子是怎麼回事:你知道照顧他人實際上就是在照顧自己。你無法不顧他人而只顧自己,也無法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
「因為你就是他人。」凱西停頓了好一會兒來消化這一切。我知道這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保持安靜(有時這對我而言是個挑戰)。然後我從她眼裡看到她反應過來了,我知道她懂了。我知道她準備要問那個最重要的問題了;我已經看到它出現了。
「好吧,格西拉,我懂,但是……就實際層面而言,您究竟建議我怎麼做呢?」好的,我們就實際一點吧。如果事情不夠具體,你也沒辦法著手去做。所以,接下來一到兩週,要為每個與你一起用餐的人的快樂負起責任,確保所有人確實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有什麼不合意,就幫他們解決。你要為每個人負起責任,並且讓自己習慣「為他人負責,其實也是在為自己負責」的想法。
讓這種餐桌邊的承諾變成習慣,然後等著看男人給你承諾。
沒錯,結果凱西現在擁有一份我所見過最美好的感情。他們已經在一起好幾年了,這位男士穩定而專一,默默為她付出,每天持續不斷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地照顧著她的需求與渴望。她也繼續種下相同的業力種子,好讓他對她忠貞不渝、始終如一。
【問題12】
當我和伴侶搬去住在一起時,他(事先毫無預警地)帶著一隻貓出現。我喜歡寵物,但我自己不養,因為我覺得養寵物就沒法抽身去任何地方了。一切正如所料,現在當我家那位必須回老家拜訪家人時,我為了餵貓哪兒也去不了,而且我還發現我對貓毛過敏。我該怎麼辦?
創辦安鼎國際鑽石時,其中一家給予我們啟發的公司是新力集團(Sony Corporation),以及它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我們鑽研他的暢銷書《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亦即新力的成功故事。這本書裡最重要的一個想法可以用來解決你的貓咪困境,乃至於其他任何你和同住者之間可能會有的問題。
盛田先生說,新力創社的其中一個理念,就是要提供顧客他們真正想要但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產品或功能。觀察大眾,細心留意他們的需求,如此一來,你才能提供對他們真正有幫助的東西,即使他們連想都還沒想到過。我稱此為「強巴之道」。
許多年來,跟在我最主要的西藏老師堪仁波切洛桑達欽格西身邊,我的角色包括廚子、洗碗工、司機、洗衣工、傭人和園丁。協助創立鑽石公司之後,我天天出門在外,只得找個人來代替我做這些差事。很幸運地,我找到強巴‧隆日。
強巴是個開朗、安靜又相當虔誠的年輕西藏僧侶,扮演起這些角色來是遊刃有餘、適得其所。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安排好那些上門請求面見上師的人潮,確保每個想見他的人都見得到,同時又不能讓他負擔過重廟裡的廚房就充當等候室,那裡往往擠滿了想見上師的信徒。我們必須泡茶給他們喝,在有時會很漫長的等待時間裡讓他們不要太無聊。
就是在這樣的時間裡,強巴教我僧院裡的僧侶被訓練出來的殷勤待客之道──這在西藏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一項技巧。雪域裡,客人真的就是上賓,我家真的就是你家。
強巴說:「客人到來前,就要在廚房餐桌上放滿一盤盤的點心。那裡放餅乾,這裡放水果,桌子那頭或許再放一堆糌粑。
「這裡一壺水,那裡一壺果汁,這裡一壺茶,那裡一壺咖啡;到處都要有很多的杯子。
「門上響起敲門聲時是關鍵時刻。打開門,迎接客人,然後後退一步,請他們進來廚房。當他們走進來時,用心看著他們的眼睛。
「當你迎接客人時,對方會和你有一些眼神接觸。但接著他們的目光會環顧房間,並且落在餐桌上,這才是你真正必須注意的時候。
「我們將點心擺在餐桌上各個不同地方,這樣就能看出客人的目光落在何處。當客人看到自己愛吃的東西時──或許是糌粑──目光就會停在那裡,流連個一下下。
◎看著人們的眼睛,觀察他們需要什麼。
「這時你要做的是請對方坐下,然後你直接就去拿糌粑,端起盤子送到他面前──『趁還在等的時候,您要來一點嗎?』接著看對方的目光落在哪一種飲料上,就倒一杯給他。
「看看他的糌粑,看看他的杯子,一邊持續觀察他的眼睛,一邊透過交談多認識他一點,了解他為什麼要來見仁波切。杯裡的飲料只剩三分之一時,趕緊再多倒一點。
「持續觀察他的眼睛,預先料中他的需求,這就是殷勤待客之道的精髓。」對待伴侶之道也是如此。你和他之間的問題,本質在於他對你的需求不夠敏感。或許他讓你和一隻掉毛的貓困在一起,或許他在三更半夜邀了吵鬧不休的朋友來家裡,或許他留了一堆髒碗盤在洗碗槽裡。重點在於,如果你希望他察覺到你的需求,那麼你就得喚醒你自己的敏感神經,敏銳地察覺到身邊人們的需求。
就從「看眼色」開始,猜猜看人們可能想要什麼或需要什麼。熟練這件事,並且如同前面所說,挑一塊肥沃的土地來種下這些業力種子。選擇像是你的父母或某個在你的人生中真正幫助過你的人,每天花一點點時間想想他們的需求,想想你能為他們做什麼。不需要是什麼大事,只要是某件用心想出來的事情即可,因為這樣會創造更多的業力種子。選擇一天當中你通常能靜靜獨處的時間來思考這件事,像我就喜歡在吃早餐時為他人計畫安排。在一天終了的咖啡禪修中,「已有具體計畫」是另一件能讓業力種子長得超快的事情。
相較於和同住者把話說開,相較於討論、爭吵或提醒,我們這才是針對一開始創造了真正的業力種子在努力──那個讓我們看見一枝筆或一堆髒碗盤的業力種子。一旦學會觀察、照顧他人的微小需求(而這對你自己和他們來說都已經是人生一大樂事),你將發現和你住在一起的人突然變得體貼多了。
也許那隻貓有一天就被送給某個家中小孩很愛寵物的表親,而你連開口請求都不用。
【問題41】
我花了很多工夫讓公婆滿意我和我們的關係,但我先生從來不懂回報。尤其是對我媽,他從來不會表現一點尊重和關心。我需要什麼業力才能讓他看見我們雙方都有自己在乎的家人?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這些問題有很多是在餐廳裡提出來的,但我不希望你對我有錯誤的印象──我可不是成天都在吃。我只是覺得當有人需要談自己的感情問題時,配上一杯熱可可或一碗好沙拉往往會比較放鬆。而且在外面可以接觸到人群,我們可以欣賞並感謝一下生命中有他們的存在。
無論如何,我是在烏克蘭的基輔一家很棒的戶外陽台咖啡廳,被米娜問了這個問題。我們到基輔去舉辦金剛商業學院的課程。我把兩位助理趕到另一桌,好讓我們可以坦白地聊一聊。米娜的先生羅柏則和地面工作人員外出,去找那晚講座上的音響系統需要的一種怪電線。我的視線越過米娜,享受著戶外風光。
「那麼,米娜,聽著。關於業力種子,寫得最好的書是哪一本?」她露出笑容。米娜有個特質,就是她知道自己的專業──她真的下苦功自學,把事情學好、做對。
她迅速答道:「世親菩薩的《俱舍論》。而我們談的主要是第四章的內容。」我點點頭,說:「那麼,在心識裡種下種子有哪兩種最明顯的方式──一個讓我們看見羅柏對令堂多尊重一點的種子?」「我們所說的任何話或所做的任何事,這是種下種子最明顯的兩種方式。」她倒背如流地一口氣說出來。
我說:「是。而在這裡,我們想種下的種子是……」
「讓他表現出一點尊重的種子。當然,這就意味著,我自己要先表現出一點尊重。」
「對誰呢?」
「唔,可以是對任何人。不一定是對某人的父母,或特別是對羅柏的父母。舉例而言,如果我在工作上注意對主管表現出尊重,那就會種下讓我看見羅柏對我媽尊重一點的種子。」我點點頭。基本概念她都懂了。但我們還能更進一步。
「是,所以你想一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話來說,或者想一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事來做。但是什麼讓你會去這麼想呢?」
米娜眼珠子往上轉,盯著罩住我們和桌子的戶外大陽傘。她說:「這個嘛,我猜就像世親菩薩書裡說的。我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會在心識裡種下種子,讓我們之後看到一樣的事物在身邊發生。
「但在做某件事或說某些話之前,總是先有某種思維狀態:我們『想』怎麼說,或者我們『想』怎麼做。有點像是一個意圖,或者一個動機。」
「而這個『想』的動作種下的種子……」我提示她。
「……是最強大的。」她把話接完。她看著我,眼裡帶有疑問。「所以您是什麼意思?您要我怎麼……『想』?」
我望向外面街上,看著基輔市中心的建築──蘇維埃政權冷戰時期不成樣的建築,混雜著現今新冒出來的一些酷地方,和那些真的很老的古典建築完美融合在一起。
我說:「你說對了。做某些事、說某些話,種下的都是次要的業力種子,但它們很容易執行。我們可以立定目標,每天至少一次,當主管要求我們做事時給予熱情的回應。我們也可以打包票說在接下來兩週,每天上班都早到十五分鐘,並且主動詢問主管當天有沒有特別需要我們做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事或聽得到的話,很容易就能注意自己有沒有做到。而且,確實,如果你說那些話、做那些事,你漸漸就會看到羅柏對待令堂的態度不一樣。」米娜歪著頭,問道:「那有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比『漸漸』快一點?」我點點頭,說:「你剛剛說的沒錯。認真想一下就會發現,任何時候,當我們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會種下兩個層面的業力種子。因為首先我們要『決定』做什麼或說什麼,而這個決定的動作本身就種下了強大的種子,即使我們甚至沒有機會真的按照自己的決定去做、去說。
「意思是,如果我們先有個意圖,然後按照那份心意來行動,這樣的種子當然強大得多──就某方面而言可以說是加倍的。但當我們修正行動的意圖時,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發生在心識深處的行動。
所謂的『心識深處』是一個很接近意念核心的地方,種子本身都存放在那裡。」米娜指指她的頭,但我指指我的心。「西藏人說種子的倉庫、意念的核心,在這裡,在心裡,就在脊椎前面、沿著脊椎而行的一條通道裡。在那地方的深處有一個小小的宇宙,一個不比針頭大的小圓點,佛家稱之為『不壞明點』,裡面存放著所有我們已經種下但還沒開花結果的種子。
「每一年,你大概會在那個迷你空間裡創造出二十億個種子。而在有機會開花結果之前,每一個你所創造的種子每二十四小時力量都會加倍。所以,在那裡有成千上百億的種子,就存放在核心裡。當你『決定』要說某些話或做某些事時,在採取行動之前的瞬間,無數新的種子就會直接注入那個迷你倉庫當中。
「所以,你何以採取某種行動的『理由』實際上比你的行動更強而有力。」米娜點點頭,說:「有道理,而且這也解釋了其他許多事情。表面上看來,人們做了正確的事,但我們不知道他們內心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他們會做自己正在做的事,即使他們做的是正確的事。」我點點頭,等著她繼續推敲下去。她開口道:「所以我……我必須想清楚,每當我表現出尊重的時候,是什麼『引發』了我的尊敬,這才是讓我在身邊看到尊重的根本種子。」
我補充道:「至於比『漸漸』快一點,現在讓我們回到這個特定的種子,這個能讓我們看到羅柏對令堂多一點尊重的種子。你對他的父母表現出尊重會是一個好的種子嗎?」 米娜點頭,但她已經體會到更深一層了。她的眼神亮起來,我知道她明白了。
「對他們表現出尊重是很好,比方說,在他們生日時送個很不錯的禮物。在跟他們說話時表現出尊重也很好,比方每次見面都很親暱地以『爸』、『媽』來稱呼他們。但我怎麼『想』他們……」她張口結舌地停在那裡。
「可是我不尊敬他們啊。」她脫口而出道:「我想要表現得很尊重他們,我想要看起來像是尊重他們的樣子,但內心深處我並不真的尊敬他們。」
她出神地望向陽台後方的一排樹,輕聲下結論道:「而這是羅柏不尊重我媽真正的原因。」
我說,認清真相是好事,但如果我們不加以運用,真相的意義就不大。
我問:「為什麼你不尊敬他們?」
「呃……我猜……我猜我沒認真想過。」米娜招認道:「我是說,如果我認真想一想,他們其實有很多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我想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他們有多慈愛──我很讚賞他們對每一個人的慈愛。」
這就是了,我們終於找到了。尊敬的根源就在於愛。「所以,米娜,你有什麼行動計畫?」
她微笑道:「什麼計畫呢?嗯……我猜我要繼續去想他們令我尊敬的原因──真正由衷的尊敬,出於對他們的愛而產生的尊敬。我必須『愛』我公婆,真心的愛,不只是口頭上或行動上的愛,而是在我最私密的念頭裡,在種子的針頭型迷你倉庫裡。「我必須像愛我媽一樣地愛他們……然後羅柏就也會愛她,而我就會看到他尊重她。」
我們把拿鐵喝完。我把助理集合起來,大夥兒一起朝基輔的市中心廣場走去。我要買點特別的小東西,回家後獻給那位讓我種下種子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