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好姊妹,也不該插手的事
前年感情觸礁,我遠走英國。正走在倫敦非常熱鬧的Piccadilly商圈時,我的line突然來了一通語音電話。一個好姊妹打來的,劈頭就問,「妳怎麼會一個人去英國?他呢?你們是不是發生什麼問題?」
當時,沒有幾個人知道我的婚姻出了狀況,還在沈澱和處理的過程中,我一直覺得旁人不宜知道太多,以免因為擔心而過分關心。
「還好呀,別擔心。」到歐洲幾周,異國氛圍籠罩,在不同的語言、建築、音樂和朋友的包圍下,我暫時把難過的情緒收在一只箱子裡。不是不想處理,只是想給自己一點空間沈澱。於是便粉飾太平似的回答。
「怎麼可能還好?一個人旅行根本不是妳會做的事。快,告訴我,我現在特別空下來聽妳說。」聽著好姊妹的電話,我一方面感動,是啊,一個人旅行哪是以前那個依賴性超重的我會做的事呢?另一方面,又不免生氣,要吐苦水的話,我自然會找人說呀,如果妳沒接到電話,就表示我沒有想跟妳說嘛。
於是當她說,「我現在特別空下來聽你說」這話,真是結結實實地惹惱我了。誰、說、我、想、說、了?
隨便找個收訊不佳的理由把電話切了。沒幾個月後,這好姊妹不知打哪聽說我離婚了卻沒通知她,氣得覺得我不夠朋友,主動切八斷了。讓人很無奈,但也不想挽留。都這把年紀了,難道還不理解,給朋友最好的支持,就是該聽的時候聽,該聊的時候聊,該陪喝一杯的時候陪喝一杯,不想談的時候就安安靜靜地坐在對面就好嗎?
況且,離婚又不是結婚,還得放帖子公告大家,也不是幼稚的在臉書改改感情狀態那種三言兩語就想切割,或交代什麼的心情。幸福的人不明白,離婚,是你充滿不解好奇,但我們很痛的傷口。
年輕的時候,我們會一股腦把所有的秘密告訴某幾個好姊妹。當時因為看得不多,信心也不足,需要幾個諸葛亮一起來出意見。如果活到三十歲以上,妳還需要跟隨別人的意見,沒自己的主張,那麼世界上能拽著妳走的人,可就多著了。妳只不過是從被男人拽著走,回到被姊妹淘拽著走罷了。更何況,那幾個特別喜歡拽著別人走的好姊妹,自己也不見得多靈光,是吧?
Rita曾經陷入不知道該選A男還是B男的困境裡。她愛的是A,可惜A是個悶葫蘆,有事喜歡放在心裡繞很久,往往一周半個月的才準備好要談。原本他們的相處也是有默契的,但後來出現了火象星座的B。B的個性直來直往,愛得熱烈,有一次Rita又跟A男冷戰時,姊妹淘給她出了個主意,「妳看,A就是不夠愛你,才會這樣!選B多好,B才是真的愛妳的人。」Rita被這麼一慫恿,慢慢接受B的邀約。然後她的好姊妹又跑去跟A男說,Rita恨透你這樣被動的個性,已經開始接受別的男人了。
這麼一挑撥,Rita徹徹底底地跟A男沒戲了。事實上Rita還在等著A男再次一周半個月的和好,沒想到A男覺得「妳都接受別人了,那沒什麼好說的」,就此斷了聯繫。直到Rita孩子都生出來了,好姊妹有一天才脫口而出這段雞婆作梗的往事,她簡直要氣炸了。
妳怎麼可以幫我決定我的人生?
當我們跟別人關係一近的時候,常常以為我們有資格可以出些意見。往往以為,別人會需要我們這種旁觀者清的建言。事實上,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因為你其實是自以為是地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妳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不小心左右了對方的人生。身為一個好姊妹,妳真的負擔得了,別人人生幸福與否的責任嗎?
而那個被好姐妹影響的妳,到底知不知道,人生是妳自己在過?別人永遠不是妳,她跟妳出完意見,也就回去過她自己的人生了。
聽姐說一句,把該負責任的角色,由妳自己一肩扛下吧。別再說「旁觀者清」這種爛藉口,企圖把事情的結果讓朋友一起分擔,妳該學著自己弄明白當下的狀況。
就像買衣服,跟好姊妹去挑,往往買回來都是摻和了她的眼光但妳不真的喜歡的樣式。那麼,關於人生,特別是那些只有妳才懂的內心深處的事,怎麼可以交給別人瞎攪和呢?
那些,只有卸任人妻才懂的事
亞洲社會裡,離過婚的女人很容易受到社會眼光的集體霸凌,例如說,如果妳柔弱,別人就會覺得妳好可憐好淒慘;如果妳調適得好,別人就覺得妳肯定哪裡也有錯;如果妳仍然繼續當個發光的女強人,別人私下就會議論妳肯定是因為工作而忽略家庭。然後,別人會預測妳接下來一定找不到比前夫更好的對象;或即使別人不說,但你知道他們看待妳就像個賣出去又被退貨的回頭商品;有些男人對這樣的女人更壞,覺得反正妳離婚了,我就跟你玩玩不必認真負責。
有些女人比較沒信心,就接受了這樣的催眠,自尊跌宕到谷底。然後惡性循環,日子過得越來越黯淡,男人越找越鬼怪。
但你知道嗎?在姐看來,卸任人妻是最難能可貴的極品,因為有些事情,卸任人妻懂,其他女人則未必有機會能夠體悟。
例如說,關於「自我」與「當下」有多珍貴這件事。
無論是被迫離婚或主動離婚的女人,一定都曾掙扎要不要從一個家,回歸到一個人的時期。那段時間,基本上是最需要思考,但卻令人最無法思考的日子。滿腔的恨意與難過,滿腹的委屈與不甘心,對於自己竟然保不住一個婚姻的失落感會充斥在女人的腦袋。對自己無比失望,是所有離過婚的女人共同走過的心境。
受迫離婚的女人,被逼著面對日後只能依靠自己的焦慮,她們突然發現,原來一段愛情一個家居然脆弱得彷彿泡影,前一天還緊緊依附的對方,還死守的承諾,可以說垮就垮。最終,只剩下自己,而她們,居然從來未曾想過,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日子該怎麼過。
主動離婚的女人,在無以為繼的婚姻終點前,終於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她們知道,婚姻從來不是被任何錯誤,任何人,或任何事件所擊垮,真正讓婚姻無法繼續的,是兩顆無法修補的心和日漸遙遠的距離,她們最後只是選擇忠於自己,誠實面對。
無論如何,她們走過來了,她們比別人更加了解何謂忠於自我,因為她們知道,再多的委屈吞忍也未必能成就一段廝守到老的婚姻;因為她們明白,唯有自己,才是那個最懂得自我需求,與一生一世永不背叛的人。
她們也比一般女人更懂得珍惜美好的當下,煩惱過去是沒必要的,誰沒有過去?煩惱未來也是不需要的,畢竟誰說得準明天的陰晴雲雨?那段曾經誓言滄海,卻悲傷收場的婚姻,使她們懂得著眼於此時此刻的美好。
有些人會覺得這些卸任人妻淡漠的可以,其實這是個誤解,她們只是在看盡千瘡百孔之後,懂得築一道保護牆隱身於後,她們的心仍然火熱,只是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輕易相信愛情與誓言的傻妞。她們嘗過愛情的甜美,享受過婚禮的歡慶,走過家庭生活的實際,最後輕輕關上了名為婚姻的那扇門。
面對男人,這些離過婚的女人再也難以用衝動談戀愛,因為她們知道那一跤會跌得多痛多不值。
但若真的再次愛上, 代表這些經歷過婆媳問題,經濟糾葛,子嗣催生,愛慾失衡種種問題的女人已經真的準備好了,這一次,她們絕對再也沒有公主病,也不會再挑剔你的過去,不會隨便把公婆的嘮叨全擺心上,也不可能逼著你給他一個盛大虛華的婚禮或不切實際的婚姻承諾。
沒有人會比這些女人更明白,愛一個男人必須要用他需要的方式來愛。
沒有人會比這些女人更懂得,珍惜兩人當下的關係,遠比追究過往或執著未來更真實。
沒有人會比這些女人更勇敢,願意守護自己,相信自己,無畏無懼。
前年感情觸礁,我遠走英國。正走在倫敦非常熱鬧的Piccadilly商圈時,我的line突然來了一通語音電話。一個好姊妹打來的,劈頭就問,「妳怎麼會一個人去英國?他呢?你們是不是發生什麼問題?」
當時,沒有幾個人知道我的婚姻出了狀況,還在沈澱和處理的過程中,我一直覺得旁人不宜知道太多,以免因為擔心而過分關心。
「還好呀,別擔心。」到歐洲幾周,異國氛圍籠罩,在不同的語言、建築、音樂和朋友的包圍下,我暫時把難過的情緒收在一只箱子裡。不是不想處理,只是想給自己一點空間沈澱。於是便粉飾太平似的回答。
「怎麼可能還好?一個人旅行根本不是妳會做的事。快,告訴我,我現在特別空下來聽妳說。」聽著好姊妹的電話,我一方面感動,是啊,一個人旅行哪是以前那個依賴性超重的我會做的事呢?另一方面,又不免生氣,要吐苦水的話,我自然會找人說呀,如果妳沒接到電話,就表示我沒有想跟妳說嘛。
於是當她說,「我現在特別空下來聽你說」這話,真是結結實實地惹惱我了。誰、說、我、想、說、了?
隨便找個收訊不佳的理由把電話切了。沒幾個月後,這好姊妹不知打哪聽說我離婚了卻沒通知她,氣得覺得我不夠朋友,主動切八斷了。讓人很無奈,但也不想挽留。都這把年紀了,難道還不理解,給朋友最好的支持,就是該聽的時候聽,該聊的時候聊,該陪喝一杯的時候陪喝一杯,不想談的時候就安安靜靜地坐在對面就好嗎?
況且,離婚又不是結婚,還得放帖子公告大家,也不是幼稚的在臉書改改感情狀態那種三言兩語就想切割,或交代什麼的心情。幸福的人不明白,離婚,是你充滿不解好奇,但我們很痛的傷口。
年輕的時候,我們會一股腦把所有的秘密告訴某幾個好姊妹。當時因為看得不多,信心也不足,需要幾個諸葛亮一起來出意見。如果活到三十歲以上,妳還需要跟隨別人的意見,沒自己的主張,那麼世界上能拽著妳走的人,可就多著了。妳只不過是從被男人拽著走,回到被姊妹淘拽著走罷了。更何況,那幾個特別喜歡拽著別人走的好姊妹,自己也不見得多靈光,是吧?
Rita曾經陷入不知道該選A男還是B男的困境裡。她愛的是A,可惜A是個悶葫蘆,有事喜歡放在心裡繞很久,往往一周半個月的才準備好要談。原本他們的相處也是有默契的,但後來出現了火象星座的B。B的個性直來直往,愛得熱烈,有一次Rita又跟A男冷戰時,姊妹淘給她出了個主意,「妳看,A就是不夠愛你,才會這樣!選B多好,B才是真的愛妳的人。」Rita被這麼一慫恿,慢慢接受B的邀約。然後她的好姊妹又跑去跟A男說,Rita恨透你這樣被動的個性,已經開始接受別的男人了。
這麼一挑撥,Rita徹徹底底地跟A男沒戲了。事實上Rita還在等著A男再次一周半個月的和好,沒想到A男覺得「妳都接受別人了,那沒什麼好說的」,就此斷了聯繫。直到Rita孩子都生出來了,好姊妹有一天才脫口而出這段雞婆作梗的往事,她簡直要氣炸了。
妳怎麼可以幫我決定我的人生?
當我們跟別人關係一近的時候,常常以為我們有資格可以出些意見。往往以為,別人會需要我們這種旁觀者清的建言。事實上,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因為你其實是自以為是地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妳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不小心左右了對方的人生。身為一個好姊妹,妳真的負擔得了,別人人生幸福與否的責任嗎?
而那個被好姐妹影響的妳,到底知不知道,人生是妳自己在過?別人永遠不是妳,她跟妳出完意見,也就回去過她自己的人生了。
聽姐說一句,把該負責任的角色,由妳自己一肩扛下吧。別再說「旁觀者清」這種爛藉口,企圖把事情的結果讓朋友一起分擔,妳該學著自己弄明白當下的狀況。
就像買衣服,跟好姊妹去挑,往往買回來都是摻和了她的眼光但妳不真的喜歡的樣式。那麼,關於人生,特別是那些只有妳才懂的內心深處的事,怎麼可以交給別人瞎攪和呢?
那些,只有卸任人妻才懂的事
亞洲社會裡,離過婚的女人很容易受到社會眼光的集體霸凌,例如說,如果妳柔弱,別人就會覺得妳好可憐好淒慘;如果妳調適得好,別人就覺得妳肯定哪裡也有錯;如果妳仍然繼續當個發光的女強人,別人私下就會議論妳肯定是因為工作而忽略家庭。然後,別人會預測妳接下來一定找不到比前夫更好的對象;或即使別人不說,但你知道他們看待妳就像個賣出去又被退貨的回頭商品;有些男人對這樣的女人更壞,覺得反正妳離婚了,我就跟你玩玩不必認真負責。
有些女人比較沒信心,就接受了這樣的催眠,自尊跌宕到谷底。然後惡性循環,日子過得越來越黯淡,男人越找越鬼怪。
但你知道嗎?在姐看來,卸任人妻是最難能可貴的極品,因為有些事情,卸任人妻懂,其他女人則未必有機會能夠體悟。
例如說,關於「自我」與「當下」有多珍貴這件事。
無論是被迫離婚或主動離婚的女人,一定都曾掙扎要不要從一個家,回歸到一個人的時期。那段時間,基本上是最需要思考,但卻令人最無法思考的日子。滿腔的恨意與難過,滿腹的委屈與不甘心,對於自己竟然保不住一個婚姻的失落感會充斥在女人的腦袋。對自己無比失望,是所有離過婚的女人共同走過的心境。
受迫離婚的女人,被逼著面對日後只能依靠自己的焦慮,她們突然發現,原來一段愛情一個家居然脆弱得彷彿泡影,前一天還緊緊依附的對方,還死守的承諾,可以說垮就垮。最終,只剩下自己,而她們,居然從來未曾想過,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日子該怎麼過。
主動離婚的女人,在無以為繼的婚姻終點前,終於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她們知道,婚姻從來不是被任何錯誤,任何人,或任何事件所擊垮,真正讓婚姻無法繼續的,是兩顆無法修補的心和日漸遙遠的距離,她們最後只是選擇忠於自己,誠實面對。
無論如何,她們走過來了,她們比別人更加了解何謂忠於自我,因為她們知道,再多的委屈吞忍也未必能成就一段廝守到老的婚姻;因為她們明白,唯有自己,才是那個最懂得自我需求,與一生一世永不背叛的人。
她們也比一般女人更懂得珍惜美好的當下,煩惱過去是沒必要的,誰沒有過去?煩惱未來也是不需要的,畢竟誰說得準明天的陰晴雲雨?那段曾經誓言滄海,卻悲傷收場的婚姻,使她們懂得著眼於此時此刻的美好。
有些人會覺得這些卸任人妻淡漠的可以,其實這是個誤解,她們只是在看盡千瘡百孔之後,懂得築一道保護牆隱身於後,她們的心仍然火熱,只是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輕易相信愛情與誓言的傻妞。她們嘗過愛情的甜美,享受過婚禮的歡慶,走過家庭生活的實際,最後輕輕關上了名為婚姻的那扇門。
面對男人,這些離過婚的女人再也難以用衝動談戀愛,因為她們知道那一跤會跌得多痛多不值。
但若真的再次愛上, 代表這些經歷過婆媳問題,經濟糾葛,子嗣催生,愛慾失衡種種問題的女人已經真的準備好了,這一次,她們絕對再也沒有公主病,也不會再挑剔你的過去,不會隨便把公婆的嘮叨全擺心上,也不可能逼著你給他一個盛大虛華的婚禮或不切實際的婚姻承諾。
沒有人會比這些女人更明白,愛一個男人必須要用他需要的方式來愛。
沒有人會比這些女人更懂得,珍惜兩人當下的關係,遠比追究過往或執著未來更真實。
沒有人會比這些女人更勇敢,願意守護自己,相信自己,無畏無懼。